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如何回应“科学与基督教的冲突”?
发布时间: 2019/3/7日    【字体:
作者:葛拥华
关键词:  科学 基督教  
 
 
在谈话题之前我稍微谈一下《重建范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我的好朋友Denis Alexander。他是剑桥大学研究生物学的非常杰出的一个科学家,他也是剑桥大学法拉第科学宗教研究所的所长。这次我们借着这本书引出一些话题,谈一下这本书的内容,也一起来讨论,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所以不完全是只谈这本书。
 
回应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如何回应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的。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科学与宗教的冲突论,那这个思想概念是从哪来的?我觉得这其实很复杂,在历史上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按照科学史的记载,明确提出冲突论——就是科学和基督教的冲突论——是19世纪末期的两位美国人。一位是A.D. White,他是康奈尔大学创校的校长。他写了一本书《基督教世界神学与科学论战史》(History of the Warfare of Science with Theology in Christendom, 1896);另外一位John William Draper,也是差不多同时的一个科学家,写了另一本《科学与宗教冲突史》(History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Religion and Science, 1874),谈到的就是基督教与科学的冲撞这样一个历史。
 
那从这开始冲突论就慢慢进入大众的话语。以前很少人直接谈冲突论,但也有类似的说法。所以这两本书在整个的宗教科学冲突论里面产生了奠基性的作用,概念基本上是从这出来的。
 
但是这两本书的历史已经比较悠久了,而其中的内容按照比较严谨的科学史家的仔细考察,其实史料是非常不健全的,基本上没有任何历史价值。所以现代比较严谨的研究科学史的人,基本上都觉得这两本书在学术上没有任何价值,完全可能是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一种误解,也有很多意识形态的包装导致这种结论。所以今天在严谨的科学和宗教的学术领域,这两本书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在西方科学和宗教关系的领域,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已经发展成非常庞大的一个学科。比如说我们在剑桥大学的时候有一个专门的法拉第科学宗教研究所,我们系里面也有专业,science and religion,剑桥大学神学系里面专门有一个头衔叫study lecture of nature science and theology(神学和自然科学)等等。所以各个非常著名的高校已经开始很深入地研究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的问题。而今天的学术框架里面基本上是完全否定了这两个人White和Draper的论调。
 
提到科学和基督教的冲突论,我个人觉得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理论或者科学知识跟基督教信仰发生的冲突,更多的情况下是对科学的意识形态的一种解释。或者把科学当作一种工具,用一种形而上学包装把科学解释成一种世界观,而正是这种世界观导致了跟有神论者和基督教信仰的一种冲突。
 
所以更多的不是直接的科学知识或者科学理论、科学性、科学理论和信仰的关系,而是科学被利用之后、被辖制变成一种手段、宣传工具、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才导致了这种冲突。因此冲突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冲突或者说是世界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在White和Draper之前就有了。
 
特别是启蒙运动之后,宗教战争导致了人们的厌恶情绪,觉得你们总是吵来吵去,而我们用理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人们觉得我们用理性和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事情,那么所有一切以前神学的争论都可以不管了。
 
当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法国的一个哲学家叫孔德,他提出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解释,认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历史应该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神学的阶段,他觉得那时人处在一个神话的阶段里面;第二个是形而上的阶段,就是哲学,还是很抽象的理念的东西;但是到了近代,他认为我们人类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更理智的阶段,那就是科学。人类思想发展史是从神学到形而上学再到科学。所以他认为科学已经代替神学和宗教的一些言说,在他这个框架里面就是科学已经替代宗教或者形而上学。
 
基于这种对于人类思想的解读,科学已经发展到人类的最高峰,宗教是比较落后的一种迷信的东西。而如果你接受这种框架的话,当然会觉得很可能基督教与科学有很大的冲突。我们很多的教科书或者通俗读物,基本上也采用了这样一个对历史的解读,就是说宗教是比较原始的一种产物,但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消亡。
 
《重建范型》第三章就说有一个假定,这假定其实是宗教学者在很多年前做的一个假定,什么假定呢?就是:当科学知识越来越增加的时候,宗教会自然的消亡;或者说世界越来越懂得知识、科技的时候,宗教慢慢会走出历史的舞台,退出来。但是在六十年之后我们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子的,这个假设已经完全站不住脚。他们以为随着科学知识的发展,宗教肯定会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里面,会慢慢的消亡,但是我们实际的考察完全不是这样子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宗教从来没有像他们说的衰亡,反而各种各样宗教的复兴,宗教还是在整个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生活、对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以为世俗化和科学的发展可以代替宗教的看法,基本上也是被现代的许多学者否定的。
 
万一真的发生了冲突如何应对?
 
刚才我先谈了一点为什么会有“冲突论”这样的一个看法。接下来第二点我就谈一下一些历史事件带来的问题。历史上好像是有一些人所熟知的历史事件,是显明了宗教是阻碍科学的发展啊。比如说最著名的是伽利略被审判,还有布鲁诺“科学的殉道者”,因为他提倡科学后来被烧死,被比较愚昧的罗马教廷处死。
 
我们有时候喜欢用很简化的方式描述,但其实历史是非常复杂的。现在根据比较严谨的历史研究发现,其实伽利略被审判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和基督教信仰冲突的案例。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只是提两个简单的看法。
 
我觉得伽利略被审判可能是因为当时天主教已经接受了地心说这样一个框架。就是亚里斯多德的地心说,天主教把地心说当作一个权威,并把教会的权威架在这整个世界观上面。所以当有人提倡日心说的时候,他们觉得这是跟传统的教义和世界观是有冲突的(当然这并不是直接的圣经的世界观,而是借用了托勒密和亚里斯多德这样一个世界观,把它定做官方理解),所以他被审判。
 
因此,这其实不是一个直接的科学和基督教信仰的冲突。况且伽利略本人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对宗教与科学的理解他说了非常有名的一句话,“Bible does not tell you how the heaven goes but how you go to heaven.”什么意思?他说,圣经教导的不是天体的运作而是让你怎么样进入天堂。他认为如果你真正的明白,正确的理解圣经,他坚信圣经和科学是没有任何冲突的,这是他自己的原话。
 
所以伽利略被审判有时候更可能是被我们包装,加了很多的色彩,渲染出了一种很明显的冲突,其实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事件。
 
那布鲁诺被烧死更加是这样子的。布鲁诺这个人被烧死其实不是因为科学的问题,现在的研究已经表明很明显的他被烧死是因为他的神学,他是被定为异端的,他是研究一些magician,就是一些魔术东西,他的一些神学观点被教会认为是非正统的。所以他被烧死的原因不是因为科学而是因为他的神学,所以这是神学的冲突而不是科学的冲突。很不幸的是布鲁诺今天仍被认为是科学的卫道士、殉道者,被愚昧的宗教所扼杀,这是非常不幸的一种解读,扭曲了原来历史的真相。
 
不过,虽然历史上有很多的误解或者说一些意识形态的包装,但是是不是有可能有些科学的理论或者科学的知识跟圣经的记载是真有些冲突呢?是不是有可能的?这个是有可能的。因为今天的确有很多的难题,包括在圣经研究里面有很多的难题,有很多东西我们还不能明白。
 
那科学的知识与我们所理解的圣经知识有冲突时怎么办?我觉得在基督教传统里面有一种思想会很有帮助,就是说,上帝有两本书,上帝给我们两种书,第一种我们知道是《圣经》,是上帝的话语,直接特殊的启示;而第二种书叫自然之书“book of nature”,因为上帝是创造者,所以他的智慧也彰显在创造物里面。
 
从教会早期,至少从奥古斯丁开始就有这样的一个理解,上帝有两本书。而我们知道上帝是统一的,所以在《圣经》里启示的真理和在自然界里我们可以发现的真理,肯定不会是冲突的,因为上帝是所有真理的源头,真理肯定是统一的。所以自古以来,基督徒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两本书,我们从两本书中获得的知识,不可能是真正冲突的。
 
但是如果真正的发生冲突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包括奥古斯丁也思考过这个问题。真正发生冲突的时候,我觉得有可能是两种情况发生。第一种情况是科学还没有发展的完善,他的科学本质是有缺陷的,所以科学带有的缺陷、不完善的东西可能跟圣经的记载是有冲突,那这是科学的问题。
 
而第二种可能的问题是科学被验证是对的,可能我们对圣经的理解是错的,按我们的框架对圣经的解读是有误解的。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可能因为科学新的知识,而重新来审视我们对圣经的解读,也可能会帮助我们看到我们之前没有看到的一些真理。
 
所以当真的科学与信仰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采取的两个立场:一方面有可能我会质疑科学可能有些是不完善的,另外一种就是有可能我们对圣经的解读是有自己不完善的方面。但是我们有一个信念:上帝是真理、统一的上帝,两种真理一定不可能是冲突的。
 
当然很多问题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包括今天很多的圣经研究,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抱着信念:真理是不会冲突。这也需要我们有一种耐心来等待,可能将来一天我们看得更清楚,看得更明白,我们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可能将来可以解决。
 
也有可能我们永远不能解决,因为我们对于上帝的知识是片面的,可以说在有生之年,在此生,我们不能完全理解上帝的真理,我们的知识、对上帝的知识都是有一定的残缺;可能我们只有到新天新地,只有见到上帝面的时候才真正的明白完全的真理。所以我们有时候需要耐心,不要太急切,我们不能完全解决,就不要完全用生硬的办法来解开,而是保持那一种奥秘。
 
 橡树文字工作室
 
 
 
转自橡树文字工作室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信仰与理性
       下一篇文章:宗教,跟上科学的步伐?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