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教会该如何行?
发布时间: 2021/1/3日    【字体:
作者:李陆军
关键词:  社会 教会  
 
 
教会是上帝向世界实施救赎的工作,是上帝救赎的行动。教会有两方面的大使命:一对外向世界传福音,二对内牧养神的羊群,使信徒明白真道,在真道上成长,成为合格的信徒,未来天国的子民。这些一系列的工作促成了教会的事工、教会的活动。教会所有的活动都归集于见证独一真神、见证福音、见证神的救恩,见证基督是唯一的道路,唯一的救法。
 
耶稣说;“我的国不属这个世界!”(约18:36)说明教会是属天的,但教会却实实在在地建立在地上。教会的工作也实实在在的面向世界,是属天的基督道成肉身成为人来到世界。耶稣说:“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天国又好像网撒在海里……”。说明教会的工作是面向世界。世界就是“田”,是“海”,世界是教会工作的场地。因此,教会的工作,及所传的福音必须适应世界这片土壤,福音才能生根、开花、结果。因此,教会应当考虑如何才能与世界融合,适应社会。
 
近几年来,教会的福音工作越来越匮乏,教会实际上是外热内冷,福音不兴旺。很多教会本身的讲道也缺少神的话、缺少福音,信徒亦在属灵的饥荒中过日子。这是目前教会不复兴的原因。
 
一、教会在任何时候必须保持应有的本质见证
 
今天的教会在世界,相对的冷淡,没有像改革开放初期,教会恢复活动的时候一样热心、发展、兴旺。现在的教会一个共同现象就是:外热内冷,弟兄姊妹之间缺少彼此相爱,爱的情感越来越淡薄。教会为什么会冷淡?我们找一下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到教会
 
因为每一个时代的社会都会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特色。当今的特点是:
 
社会物质经济文化的发展,当然是民众所需求的,也是应该的。但也迎来了不好的一面,如提摩太后书所预言:“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渎、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 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后3:2-5)
 
⑴、现代人确实有专顾自己不顾别人,缺少博爱、宽容、怜悯等不良现象;
 
⑵、自我为中心,缺少关爱、同情、帮助等团队精神;
 
⑶、人际关系道德缺失;贪污腐败比比皆是;
 
⑷、婚姻不稳定,邪恶淫乱突出,赌博、毒品泛滥等。教会也受到了这些不良风气影响。
 
2教会不能给社会提供人生的方向与目标
 
人们的生活没有方向、目标,所以而乱。圣经说。“没有异象民就放肆”,(箴29:18)。“异象”可以理解为一个属神的人的灵性生命,神的引导。没有神的引导,信者自然就放肆。对世人来说人的灵性需求就是信仰、道德水准。人缺失灵性,没有信仰民就会放肆,会为所欲为。社会的堕落,其本质就是放肆。所以人人需要福音,人人需要信仰。基督教就应该给人提供信仰的方向、目标。
 
3教会的信仰、活动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任何事物都以“适者生存”为生存原则,教会也离不开这个原则。如果教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起到世界的光和盐的作用,失去了光和盐的价值,福音就不能在社会广传。近几年很多教会中受洗归入基督的人寥寥无几。信徒到教会礼拜,多为求得神的祝福、保护,而很少考虑为教会、为神做些什么。这些现象是教会的危机。
 
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福音在中国广传,虽然不能遍及整个中华大地,但教会是复兴的。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有几点表现:
 
⑴、国家动乱、战争、人民民不聊生,生活极其贫困。
 
⑵、人民没有自主权,生命没有保障,没有法律性的身份。
 
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福音一进来,就受到民众响应,福音的火一下子在中国点起来。信了耶稣以后,最起码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神的儿女。生活有了方向、目标,耶稣说明:“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体现了唯有耶稣让我们活着像人,让人们看到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⑶、在农村,缺医少药,生病了要么拜魔鬼,要么找个草医看看。没有医院,无处治疗。孩子从小读不起书,无法给予良好的教育。处于这样一个中国的社会环境,传教士把福音带给中国,同时办医院、学校。鼓励民众有病就医,崇尚科学,学文化,提倡文明生活,提高国民素质等工作。正好适应了那个时代的环境,福音一下子就在各地扎根下来。
 
今天的中国富强了,乡下几乎村村通水泥路,人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村脱贫致富的工作颇有成效。但从城市到农村,人们忙于追求物质,而忽略灵性,道德水准下降,人际关系冷漠。人们仍然过着一种没有方向、目标的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游山玩水消磨时光。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了,但心里人们心里还是空虚的,人人需要福音,需要人生的方向、目标;需要道路、真理。
 
目前教会发展的趋势看,因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解决世人的问题,也不能传福音。就会失去了自身的功用和价值,是很危险的。我们应该听到主的劝告:“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启3:16)
 
4教会应回到神的旨意中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路24:48)这些事是什么事呢?就是耶稣基督的救恩,耶稣复活战胜死亡,人可以因信耶稣得救的好消息。神的救恩要给予所有的人类,要救人脱离死亡、脱离罪恶。但人不信,所以需要我们去见证,去传讲。
 
这些被呼召的人因信成为神的儿女,圣经定性为: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因为人们不信,所以教会要以在地上的工作来见证福音,需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信徒是神分别为圣的,是圣洁的,要以圣洁的生活宣扬耶稣的美德,见证基督。
 
二、教会面对现实社会所处的环境如何继续传福音
 
牧人应当对当今教会再认识,教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环境。要如何适应现实这个社会环境,是基督教发展、复兴的前提。因此应当看清现实社会环境与教会的关系,正确认识教会的现状,理解和认识神对教会在本时代的旨意。
 
我们要把教会办成什么样?以下进行探索:
 
1教会的发展必须得众民的喜爱
 
使徒时代的教会是后世教会的楷模,当时教会复兴的一个表现:“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7)。前提是:“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 神,得众民的喜爱”。这样主才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得众民的喜爱——就是教会的事工得到还未信主的众民喜爱。教会发展、复兴基础和前提是:“得众民的喜爱”。
 
要得众民的喜爱、认可就必须与众民认同。与社会的发展没有冲突,没有矛盾,才能得众民的喜爱,福音才能向他们广传。“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是一个教会有生命,复兴的见证的写照。
 
教会得众民的喜爱的前提就是适应,适应民众,也就是适应社会,适应人民的生活。
 
适应,不是一昧的去迁就,或被社会同化,而是要保持一个完整的、不变的基督教站立在社会当中。但教会的做法、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神不改变、福音不改变,但人改变了,观念改变了、追求、审美观念都在改变。我们所传的方法也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改变,与众人认同,符合人们的需求,福音才能向他们传扬。圣经是出于神的,我们该怎样做、怎样走,圣经有答案。因此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圣经,正确解释圣经,从圣经中找到答案。基督教的信仰、生活、观念要融入社会、人群,获得民众认同,才能向民众传福音,因为福音本是普世人的福音。
 
当年传教士把福音带到云南少数民族当中,他们所传的福音正好适应了当时少数民族的生活及需求,因而被这些民族认同,接受,福音就在少数民族当中扎根下来。已经发展成为少数民族本土化的福音,他们很自然的用自己的语言唱赞美诗、读经、祷告。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少数民族神学。到目前为止,如果要到这些少数民族教会去讲道或培训,还需要翻译。
 
目前福音在中国近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国人仍然只是少数人信福音,中国仍然是福音的大缺口,教会该如何传?是基督教要研究的一大课题。
 
耶稣在世时教导门徒:“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耶稣要门徒用自己的生活与民众认同;以行为做众人的榜样,做众人的光,让人们因门徒的行为见证认识福音。这是一个方法,是传福音、见证福音的方法。今天教会仍然要使用这个方法而别无它路。  
 
首先应当从教会内部做起,做什么?——彼此相爱、合而为一、热心事奉。这三件是教会复兴的法宝。
 
为别人付出是基督教的精神;舍己、牺牲、互助、博爱、宽容、构建和谐、创建美好人间的基督教的精髓。因此需要被中国人民大众认同,才能把福音向世人广传。
 
基督教的福音是面对所有人的,神愿意人人得救,“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教会开展的各样事工,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见证基督、传扬福音。很多人来信主,特别是那些知识分子,不是基督教的道理说服了他,而是基督教的见证、信徒的好行为、好榜样使这些人折服;基督徒彼此相爱、互相关爱、舍己牺牲的精神,那些基督徒的生活活出了真正的人性使之佩服。
 
教会的各项活动,如教会的节日崇拜、聚餐、探访、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才能表现出神的家、弟兄姊妹之间彼此相爱的见证。对新来的慕道友的热情接待、关爱等使之受到感动,都是传福音的渠道。因为很多人信耶稣,特别是知识阶层的人,他们看到的是教会的人际关系,感到纯洁无私,没有自私贪婪。但现实中,教内的一些不良现象会绊倒新信徒,所以教会要不断排除人意,力求神的旨意。教会是超世而入世的团体,离不开世界,离不开社会、人群。因为工作、救赎的对象是人,所以教会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
 
首先我们要把握两个属灵原则:一是神在世界及社会、国家中掌权,任何一个政权都在神的掌管之中。二是神在教会中掌权,教会不论进入到任何一个时代,神都在管理、引导。教会有基督为元首,但教会所有的事工都是人在做,是人配合神来完成,未来天国的实现,也是神与人合作的结晶。所以人必须顺服神的旨意,正确理解神的旨意,积极配合神来完成教会在地上的使命,认真理解神对当代教会的旨意和要求。
 
我们以以色列民做个对比,以色列民被拣选,从亚伯拉罕到以撒、雅各,到以色列被拣选出埃及进迦南等,都是为成就神的救赎工作。但是因为以色列民的犯罪、悖逆、拜偶像等一系列的罪,受到了神的管教。以色列的圣殿被毁,他们受尽亡国之苦,整部旧约几乎都记述了以色列民犯罪而被神管教的历史。由此可见,人与神合作的过程中,神在掌权是主体,但人的责任也占很大比例。因此面对今天的教会,我们可以说神在掌权,但人也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尤其是作为教会的牧者更为重要。牧者是教会的心脏,一个教会的兴衰成败,牧人有着直接关系。
 
我们应当记住耶稣的忠告:“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倘若那恶仆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的处治他,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24:45-5)
  
目前很多教会一个普遍性的状况:
 
⑴、教会缺少同工,缺少见证、神迹,失去了金灯台的价值,不能光照社会。专职的同工更少,缺少专职传道人是当今教会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云南教会更为突出,除了个别的城市教会有一些专职同工以外,乡下的教会教牧几乎都是义工。特别农村教会更为典型,礼拜天弟兄姊妹来礼拜,礼拜结束了,教堂门一关,下个礼拜见。平时没有什么事做。大家都忙于工作,教牧人员也很忙,是忙个人的事。当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因为农村年轻人都往城里打工去了,家里只有一些老年人在做礼拜。没有年轻人教会缺少生命力,活跃不起来,所以复兴不了。
 
⑵、教会缺少讲道人,教会讲道人严重不足,讲道质量低下,不能供应信徒的需求。缺少专职讲道人,讲道质量提不上去,是个严重问题。有的教会讲道人名单上确实不少,但讲不出好的道,信徒得不到灵粮的供应。传道人麻木,听道人也麻木,无所畏。很多人来做礼拜根本没有好好听道,心不在焉,这种现象很普遍,讲道讲不出生动的见证,因为讲道人本身生活也没有什么见证。
 
讲道的信息几乎没有信、悔改、重生、得救、天国的福音等信息。信耶稣得福气、得好处,伦理道德的信息多,讲道信息多为“呼呼口号、解解经文、讲讲故事”等信息多,天国的福音几乎听不到,教会里几乎没有福音。没有福音怎么会有人来信呢?因此近几年来教会受洗归主的人越来越少。
 
⑶、信徒来教会做礼拜,多为求平安,生活、工作寻求神的保护,而很少考虑得救、未来永生的问题;不关心教会事工,复兴或不复兴都无所谓。
 
⑷、祷告的内容多是为个人、家庭、儿女的平安,而很少为教会复兴祷告、为教牧祷告、为国家执政者祷告。
 
⑸、教会缺少圣灵的工作,没有圣灵带领去传福音就会徒劳无益;没有圣灵动工教会也不能复兴。
 
⑹、教会缺少神的话语,讲道很少听得见神的话,多为人的话。
 
圣灵来临、神的话语充足,需要弟兄姐妹团结、合一、彼此相爱。所以教会的牧人应当鼓励弟兄姐妹同心合意、彼此相爱、热心事奉。这三件工作开展起来,教会就会复兴。
 
以上这些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建立坚强的祷告队伍,组织同心合意的有负担的祷告,是教会复兴的渠道。使徒时代教会复兴的前提,就是同心合意的祷告,才得以打开教会复兴、福音广传的局面。我们应从使徒时代的祷告为例,只有这样的祷告才会带来教会的真正复兴。
 
2教会的团契必须使基督徒活出真正的人性
 
基督教是传福音的,这福音是普世人的福音,人人相信人人蒙福,今生有依靠,将来得永生。我们的生活首先要证明基督教不是消极厌世、看破红尘,而是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珍惜人生的每一天的。我们说的、做的都应当与世人认同,人性化。人吃什么我们也吃什么,人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除了坏事不做。人有正确的追求,我们也一样。圣经要求我们不要贪爱世界,叫我们不要“贪”,正常的生活、工作、赚钱是应该的。正常、良好的生活也是基督徒见证神的一个渠道。
 
人性——神的形象,神赋予人的属性,就是神自己的属性:圣洁、公义、慈爱。因此人有追求圣洁的属性,有公义、慈爱的属性。上帝对人的要求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正常的人性。加拉太书的圣灵的果子就是一个最美好的人性形态:
 
“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温柔、节制。”最美好的人性表现。并说明“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人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以后,人性里面增加一个属性,就是罪的属性,也就是魔鬼的属性,人一直在这两个属性中间做选择。人类吃了分别善恶的果子是实实在在的,因此世界、人都从分别善恶开始,也以分别善恶结束。耶稣做了定义:“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约5:29)。
 
说明了人性需要分别善恶,这里的 “善”就是人性的标准,含义很深。因为善恶代表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善”代表生命;另一个方向 “恶”代表灭亡。若一个人做了几件善事,不代表他就是义人,得永生;因为人性有邪恶的一面,必须悔改、信靠耶稣,罪得赦免,人才能达到真正的标准。
 
一个人做了几件恶事也不代表他就要灭亡,因为他会悔改。教会的工作、使命就是要改造这些罪人成为义人,把不完全的人改造成为完全;把恶性除掉,活出天国子民的形象。虽然我们看到这些已经信了主的基督徒并没有那么完美,仍然有很多毛病,但他们毕竟已经知道了方向、目标,他们一直在对付罪恶,努力向善。所以教会要强调基督徒要活出真正的人性,才能影响其他的人悔改信耶稣。
 
3教会必须保持其功能——使罪人成圣
 
教会是个改造罪人的大熔炉,要把信徒炼净渣滓,成为精金,成为合格的天国子民。教会是上帝从罪恶中呼召出来的一群人。接下来的问题是:上帝呼召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回答是:
 
是一群很有问题、有毛病、老到八十,小到吃奶的、层次不齐、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样的需要医治的人群,是一群会流血、会流泪的人。甚至是一群有罪的人,因为人的本质就是罪人。很多人不认为自己有罪,更不是罪人,是因为他还没有还没有得到圣灵的光照,一旦一个人信了耶稣,他自然就看见了自己的本相,才会谦卑下来,承认自己是个罪人。上帝如何使这群人成圣呢?在人看来,这群人成为圣洁是不可能的,不可思议的,但教会却实实在在的改造了一批又一批这样的人。因此:
 
⑴、教会是使罪人成圣的地方,使这群罪人炼净渣滓,成为精金、成为圣洁的大熔炉。
 
⑵、医治个人主义病态的地方,上帝在教会里让我们摆脱个人主义,在失败、跌倒、自我为中心等等的生活中成长起来。
 
⑶、如一台戏让天使观看,还有魔鬼也观看……,世人也观看。要向观众说明、承认:“我一个败坏的人、罪人、病人、坏人,有很多很多毛病的人,在上帝爱的力量下改变成为成圣之人”。我们因信耶稣得以称义,称义的意义就是信神的人、因信得称为义人。
 
教会在任何时候必须保持自己的本质和功能,要不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4上帝对神的仆人不同时代不同的祝福
 
在近几年的教会生活中,我们从神的作为看,上帝在物质上一直在祝福他的仆人,近三十年的教会经历让我们看到,特别是在下乡农村教会的牧者们,凡是兢兢业业服事教会的那些牧师、长老、执事、传道员等,他们的生活从未低于旁边的人。神一直在祝福他们。我们不能武断的理解为贪爱世界,因为基督徒的物质生活也是个见证。
 
耶稣要我们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他,十字架代表什么?不是说一定要受苦才是背十字架。很多人认为,只有受苦才是十字架,没有十字架的受苦就没有冠冕。其实背十字架的真正意义是——顺服神,顺服神的意志和旨意。因为教会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初期教会是面对罗马帝国的逼迫,很多人为主殉道、受逼迫、很艰难。到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归信基督以后,教会的面貌有了转变。
 
因此,每一个时代的教会都有神不同的要求。最终的答案就是顺从神的旨意,这是每一个神的儿女应当做出的选择。但十字架确实是挑战,是一种选择,当神的利益和人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你做出的选择决定你是否选择了十字架——神的利益。神儿女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的十字架,而不是一定要受苦、要贫穷。贫穷自然不是基督教的本质,因为上帝是赐福的上帝。
 
5要把基督的福音继续传给新时代的人听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追求、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教会的使命就是要把基督永不改变的福音传给不断改变的人听,要让人们能听懂,愿意听,是有效的福音。我们就当反思,如何向这个时代的人传福音、向他们见证基督?是我们这一代基督徒要思考的问题。
 
如当年福音进到云南怒江的傈僳族、其它边疆地区的拉枯族、景波族、佤族;禄劝的彝族、和很多苗族当中,福音已经被这些民族认同了。基督教已经适应了当时的这些少数民族的社会环境,因而福音在这些民族中传开了。这些少数民族教会用自己的语言读经、唱赞美诗、讲道礼拜等,全部民族化。这是福音适应了这些民族的结果。适应产生了和谐,信教、不信教的民众之间没有隔阂、没有障碍。
 
礼拜天信教的去礼拜,不信教的去做别的,互不冲突、和谐相处。这就是一个例子。是因为基督教福音适应了那个时代的人民。但现在也有些退后了,因为教会已经开始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教会的脚步应当尽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也就是说只有跟上去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福音才能在民众中间扎根。从圣经我们应该看到,上帝创造万有,创造一切,也管理一切,上帝自然也走在历史的前面、时代的前面、走在社会的前面。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实际上是跟上上帝的步伐。
 
当今的教会,福音不能传开,信主得救的人增加很少,很少。原因是基督教的福音不能适应现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需求,基督教落后于社会,自然成了不适应。不能适应就不能发展,实际上是我们已经落在上帝的后面了。基督教该如何向世界传福音、见证基督,我们应该明白,现代高科技、物质、文化在迅猛发展,但这些发展决不会在上帝的意料之外,而全在于上帝的启导之中。说明上帝是走在社会的前面,时代的前面。我们应该如何跟上去?是我们这一代基督徒要反思的问题。
 
基督教中国化这个口号、动机、潮流,除了国家有这个要求外,本来就是基督教本身的需要,必须适应中国社会,适应国情,才能在中国传福音。
 
如: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比基督教早上千年,它已经融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的思想、理念已经成了中国民间的理念。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信佛,但中国民间的理念都与佛教思想有关。这就是一种和谐,形成了宗教与民间的一种正常关系。新兴的基督教也被大多数人列入这种状态之下,因而很不被人们关注,认为宗教都是一样的。
 
在佛教思想领域里有些消极厌世的意识,是那些想不通的人的福音。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宗教是想不通、人生道路不顺、曲折的人的宗教。基督教也被大多数人们误解:遇到问题了、想不通了、生病了、病医不好了等,就去信耶稣,这种想法、说法是很片面的。一个人真正接受了基督教以后,就会看到原先的认识是不对的,事实并非如此。
 
原来是神的恩典临到他们了,基督教是人到神那里去的唯一道路,人生才有了真正的方向、目标。信耶稣得救,人因信耶稣得以脱离死亡,而得永生,是福音。但人们不信,天堂固然是好的,但人们不相信有天堂,这就是福音的障碍。我们要让人认识基督教,就必须适应人们的生活、思想、理念,才能向世界传福音。
 
正因为人不信,耶稣才要信徒,做光、作盐,信徒需要好行为、好榜样来感化人心的原因所在。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选择机会,若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永远沉沦。所有上帝对世人百般忍耐、忍让,就是希望人悔改信福音。基督徒应当承担这个使命,为主作见证。
 
三、教会在保持自身属性不变的基础上适应现实社会是基督教生存与发展的必须
 
适应现时社会,教会才会发展。基督教中国化,本质就是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我们就当努力融入到中国文化领域,基督教文化的边缘化向主流靠近,把基督教文化逐渐成为民间的理念,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与民众认同。
 
适应,不等于同化,基督教如果被社会同化,或者是不能适应社会及社会发展的规律,那么这样的教会就不能成为发光的金灯台。
 
适应的意义——教会的活动、思想、行为与社会认同。教会处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能够继续传福音,继续发光照亮社会。给社会、人民带来希望、带来盼望。我们的作法、说法、行为、行动,人喜欢才会来,所以教会成为人喜欢、愿意来,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否则毫无意义。如果基督教被社会同化,也就失去了基督教的本质,更毫无意义。所以,基督教必须保持自己本质、属性,但也要适应社会,这就需要我们在神学上反思,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适应是有难度的,任何事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一个磨合期。在一些地方,有的领导、民众不太理解,会有一些抵触,我们也不必强求,可以耐心的慢慢来,最终求得认同。圣经三千多年没有改过一个字,神的道永远不改变,但听的人一直在改变,社会是发展、进步的。所以神学要考虑如何把不改变的福音真理传给这些不断改变的人听。就得用新的方法,就是适应。神永远不改变、圣经真理不改变,但方法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进行调整,一些方法必须改变。
 
如我们信仰的上帝是无所不能的,我们生病了要不要去医院医治?祷告不就行了吗?当年传教士到中国,他们不只传福音,也大量做了很多福利事业。如办学校、医院等,鼓励民众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如当时的苏州东吴大学、燕京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等13所大学正是教会办的。这些福利事业自然符合和适应中国当时的社会需求。
 
基督教的文化也要努力创新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如诗歌的创作,音乐、舞蹈都相对滞后,我们还远远赶不上社会的发展。我们还在用那些老调子。傈僳族教会目前有所发展,在赞美舞蹈方面有很大提高,我们一直在学习。
 
在目前云南的教会,特别是城市、城镇教会能力很有限,很多事情我们做不了,原因是年轻人少、弟兄少,教会缺少活力。但我们应当建立方向、目标,努力向前。成为我们祷告的内容、追求的目标。
 
四、寻求神在这个时代对教会的旨意
 
1神的旨意不会超出自己所启示的圣经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进步;人的思想、生活、需求因着社会的发展在改变。宗教如何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去适应新的社会、人群?是神学思想面临的考验,神学思想面对新的时代必须做出调整,而适应社会。因为圣经不改变、神也不改变,但世界在变、社会在变,人在变。周联华牧师说:“教会的使命就是要把永不改变的神和神的救恩传给不断改变的人听”。
 
神学就要为教会提供福音真理的内容、信息,在不同的时代传扬。在不偏离圣经真理的原则下研究、提出神在各个不同时代对教会、对人群的不同要求。圣经是神对人的启示,而且是最完整的启示,世界万物是神的创造,圣经的启示针对所有,世界万有、人类以及神的救赎,因此,世界万有、人类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圣经里面。上帝可以回答所有的问题,自然圣经也一样可以回答所有问题。
 
2神永远走在社会、历史的前面
 
神是真神、活神,他不会停滞不前,而是走在历史、社会的前面。人类不论进入任何高科技的时代,都属于神创造、管理的范围之内,人永远走不出上帝的范围以外。
 
神学研究的进步自然也超不出上帝以外,如果人一定要在上帝以外创造一套神学理论,制造真理,肯定是自找麻烦、或自取沉沦。
 
根据圣经我们可以理解到神在各个历时时期、各个不同时代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要求,因为人与社会因时代的发展、进步产生变化。教会要面对不同的人群、不同风俗、习惯、民族特点,如何把福音传给这些人?把这位独一的上帝介绍他们?这是教会要考虑的问题。神学就必须探索、寻求上帝对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看法、要求,并做出正确解释。
 
结 语
 
教会是神亲自建立的,是神救赎的行动,但从古至今神一直在拣选、呼召人来参与来完成神的救赎。整个救赎工作的完成,是神与人合作的结晶。天国的完美也是神与人同在。上帝从创造到救赎所有工作的结果就是神与人同在。上帝从创造到救赎的整个工作都是上帝在掌权,但人仍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全部圣经的历史,以色列民与上帝的合作过程中,他们出的问题太多了。
 
以色列因罪付出了亡国的代价,这也是血的教训,新约的教会和教会的牧者们,如果我们没有尽责,玩忽职守,也难免血的教训。上文我们已提到,我们应当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十字架是顺服神的旨意。应认真去领会我们的十字架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去顺服神,复兴我们的教会。
 
 信仰和学术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后现代的含混:超世俗还是宗教的回归?
       下一篇文章:中国化的现代都市福传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