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团体
 
《天主教》:当代天主教的复兴与持续改革
发布时间: 2021/4/29日    【字体:
作者:高喆
关键词:  《天主教》 天主教 复兴 改革  
 
 
书摘:当代天主教的复兴与持续改革
 
几个数据能够清晰地表明天主教在最近几十年中传播广度的变化:20世纪初,全世界几乎三分之二的天主教徒都生活在欧洲及北美,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四分之三的天主教徒生活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亚洲。另一个能够表明这种变化的数字与参加选举教宗之秘密会议的枢机主教们有关。1963年选举出保禄六世的秘密会议,参加的枢机主教中有三分之二是欧洲人,超过三分之一是意大利人。而到了1978年,当若望·保禄二世当选教宗时,参加秘密会议的枢机主教中意大利人的比例已经下降到四分之一,欧洲主教的比例则下降到不及一半。事实上,从当选教宗国籍的变化也能够看出天主教会传播广度的变化。若望,保禄二世是500年来第一位非意大利教宗(波兰裔),而接任本笃十六世担任教宗的方济各则是1200年来首位非欧洲出生的教宗,亦是历史上第一位出自美洲及南半球的教宗。
  
另外,随着梵二会议后教会一改过去封闭的策略,努力加强与其他世界的联系,天主教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恢复——尽管其产生这种影响力的方式与中世纪时完全不同。首先,通过梵二会议已经开启的对话大门,天主教与其他基督宗教传统以及非基督宗教展开了彼此之间更深入的了解以及交流.推动了跨宗教对话在全世界的实践。
 
在普世运动方面,天主教与其他基督教传统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与合作的努力通过几种方式展开:首先是天主教徒与各宗派基督徒之间的双边交流,这种方式有助于天主教有针对性地处理其与不同基督宗教传统之间的特殊议题。例如,罗马天主教会与世界信义会联合会(The Luther an World Federation)于1999年通过签署联合宣言的方式就有关“成义”(justification)的教义达成了一致(其神学意义请参见《天主教》第三章),这意味着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普世化努力完成了一个关键性的突破。
 
另外,教宗保禄六世、若望·保禄二世以及本笃十六世都积极展开对东正教会的对话,极大推动了双方进一步消除许多世纪以来对彼此的误解。其次是有许多不同教会共同参与的交流,例如共同的祈祷活动,甚至是不同传统共同参与《圣经》的翻译工作。最后是天主教与其他基督宗教传统在慈善及社会公义领域的合作。其特征在于不同传统暂时悬置起教义的争论或观念的冲突,直接在诸如贫困、战乱、饥馑等最紧迫的伦理议题上展开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在与非基督宗教的对话方面,精力充沛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他几乎走遍了世界所有地方,所到之处与各大宗教传统的领袖会面并交谈,在扩大了天主教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的同时,更为教会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时代的征兆”,从而根据时代的需要表达信仰提供了契机。除此之外,天主教与非基督宗教(特别是亚洲的宗教传统)的对话亦通过教廷、地方教会、天主教神学家等不同层次地展开,并在最近30年间结出了丰厚的成果。
  
在很多方面,天主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关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基督宗教本身即具有犹太教的背景,更是因为在教会的历史中始终存在着反犹主义意识形态,且这种意识形态最终在大屠杀中结出了可怕的果实。继《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清楚地表明教会拒绝一切反犹主义教导之后,天主教在后公会议时期进一步采取了各种努力以修复与犹太世界的关系。这些努力包括采取类似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为大屠杀中遇难的犹太人祈祷这种象征性姿态,加强教廷与以色列之间的交流和外交关系,小心处理与犹太人有关的传教及教牧问题,在神学上更深刻地理解基督宗教在犹太教中的根源,以及在实践维度上进一步消除反犹主义意识形态,等等。
 
在历史上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然而,同样是在《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中,天主教赞扬了伊斯兰教的唯一神论信仰以及《古兰经》给予耶稣及玛利亚的尊敬,并且肯定了伊斯兰教中存在着真理。当代社会中基督宗教与伊斯兰教的相遇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中东国家中作为少数群体的基督徒,另一种是欧美国家中日益增长的穆斯林人口。而天主教会对这两种相遇以及由它们所产生的问题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仅如此,面对伊斯兰教在世界的社会政治舞台上日益增加的影响力,天主教表达出了更深入地了解穆斯林世界,以及与之展开更大规模对话的渴望,并设法安抚那些在传统的基督宗教国家中遭遇敌意的穆斯林移民。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言
第一章 “天主教”:一个名词辨析
“大公”一词的追根溯源
“大公”的当代讨论
“大公”教会是谁?
“大公”精神:一步思考
“大公”教会的独特性:阶段性总结
第二章 天主教会简史
早期教会的孕育与发展(1世纪初—313年)
“帝国教会”(313451年)
步入中世纪的基督教会(4511073年)
走向混乱与分裂(10731517年)
教会在近代: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冲击(15171878年)
现代教会的发展(1878年至今)
第三章 天主教的信念
信仰的前提
信经中的天主教信仰
第四章 天主教的圣事与灵修
天主教的圣事
天主教的灵修生活
第五章 道德生活与社会伦理
历史的考察
神学的考察
天主教社会伦理
第六章 天主教在中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天主教
天主教在近代中国
天主教在现代中国
附录一 拉丁文—英文—天主教—新教译名对照表
附录二 《圣经》各书卷拉丁文—英文—天主教—新教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 天主教会历届普世大公会议年表
附录四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文献拉丁文—中文对照表
 
 圣经语文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道教全真派的“传戒”和正一派的“授箓”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文章:今天的教会和基督徒喜乐吗?| 教会的标记(上)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