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重新认识“宗教与社会”——以宗教对欧美社会、国家的深层影响为例
发布时间: 2021/8/27日    【字体:
作者:张志刚
关键词:  宗教;社会;国家;历史观;方法论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我们研究世界宗教现象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发,如经典作家一再强调:要从现实的社会、国家出发来解释宗教现象及其问题;要把宗教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要用历史来说明宗教;要以经验条件来解释宗教现象及其本质,因为宗教意识形式总是与特定的国家形式、社会形式相联系的。这些重要的方法论观念,既有强烈的现实感,又有深邃的历史感。而欧美学界流行已久、且有广泛影响的“宗教私人化”“宗教世俗化”理论,却囿于短浅的历史观,长期误导人们淡化“宗教的社会性”,轻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乃至无视宗教对社会、国家的重要影响。因而,我们确有必要通过回顾学术史,重新认识“宗教与社会、国家”的关系问题。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政教协议的历史概况及类型 \奈梅柯 朱沁哲
摘要:本文为捷克宗教法专家奈梅柯(DamiánNemec)所著《1990-2010年间圣座与后共产主…
 
论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基督教对英格兰法政的影响 \王子依
摘要:盎格鲁-撒克逊早期的英格兰处于军事民主制末期,宗教信仰为原始的多神信仰,法律…
 
民间法理论的多价思维模式——评帕特里克•格伦的《世界法律传统》 \汪潇
摘要:多价思维模式是方法论意义上研究原生法律传统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民间法理论在…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教会与神学的神圣性 \张静波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教会和民众,对于神圣较为关注。英国教会和教派如何理解和表…
 
美国印第安人宗教政策研究(1978-1994) \刘贤明
摘要:19世纪末以来,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浅谈礼仪与信仰生活
       下一篇文章:北朝胡人与佛教的传播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