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中国传统国家理论的奠基——先秦诸子的国家学说
发布时间: 2023/4/28日    【字体:
作者:杨阳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国家 先秦诸子  
 

一、“国家”语义变迁中的历史与政治文化

 

在先秦典籍中,“邦”与“封”常通用,“国”与“邑”的本义也都是指城市。当时不论是王畿所在,还是诸侯封国,多是由以城邑为中心的聚落群组成,故而“邦”与“国”都内含城市之义,在许多时候可以通用,或用来指王都,或用来指封国,有时则超越其封国或城市的本义,用来指称整个政治共同体,其含义略接近后来的“国家”。在后人认为比较可信的《商书》中,最后一种用法一共有4处,全部为“邦”字。到西周时,这种用法逐渐增多。至春秋,周天子的权力已名存实亡,“邦”和“国”所指的政治共同体都是诸侯国。此时的诸侯国已褪去了“小国寡民”的城市国特征,“邦”和“国”的这种用法在很大程度上也脱离了它们的本义。这一点,在《论语》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据杨伯峻考察,《论语》中“邦”字一共48见,指称“国家”的就有47处。


“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19篇《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均采取“我国家”三字连用的方式,其含义与《商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都是商周最高统治者用来描述自己王国的用语,还不属于公共语言。商周时,制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家国同构,对王室来说,“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两者是一回事,用“家”来指代“国”,或用“国”来指代“家”,抑或干脆“国”“家”连用,所指在本质上都没有差别。因此,这里的“国家”,虽说也包含一定程度的政治共同体的含义,但仍偏重于表达周王及其家族对王国的独占性。

 

“国家”成为描述政治共同体的用语,大约是在西周末年。在西周封建制下,诸侯采邑为“国”,大夫采邑为“家”。“国”与“家”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因其都是具有一定独立治权的政治共同体,时人在谈到政治共同体治理的时候,也不免“国”“家”连用,久而久之,“国家”就成为描述政治共同体的常用概念。《左传》中,“国家”一词大量出现,大多是指政治共同体。

 

然而,与周天子类似,诸侯及其家族对封国政权也具有独占性。君主常被称为“有国者”,一些贵族也以“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左传·鲁僖公九年》),作为勾结外敌入侵祖国的理由。这里的“有”,首先表现为君主对疆域范围内的各种资源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其次则表现为君主权位要按照特定的宗法原则在其家族内部传承。国家政权为特定家族所把持,人们自然会用君主家族的宗庙来代指国家,将宗庙被毁、政权转移,看做是国家覆亡的标志,“政亡,则国家从之”(《左传·鲁成公二年》),也就成为人们的共识。上述情况,正如韩非所说:“人主之所以谓齐亡者,非地与城亡也,吕氏不制,而田氏用之;所以谓晋亡者,亦非地与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专之也。”(《韩非子·孤愤》)可见,春秋战国时,“国家”一词虽已成为描述政治共同体的常用词语,但仍不是超越特定政权的抽象概念,商周以来的“家天下”的政治文化已深深嵌入其中。

 

春秋战国时,描述政治共同体的用语还有“社稷”。西周时,诸侯接受册封,到封地后要立国社,举行祭奠仪式,以此来宣告从天子那里“受此土”,获得了该土神所辖范围内土地的控制权。当时,土神为社,谷神为稷,两者连用,有时也可以代指国家,如《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再如《左传·鲁襄公八年》:“群臣不忍社稷宗庙,惧有二图。”

 

在先秦文献中,“天下”是最接近于民族国家概念的语词。《荀子·荣辱》:“志意致修……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政令法……是诸侯之所以取国家也。”天子也就是“王”。《战国策·秦策》云:“王,有天下也。”荀子说:“令行于诸夏之国谓之王。”(《荀子·正论》)可见,在荀子和时人看来,由“王”统御的“天下”是由“诸夏之国”组成的,其最大的特点是文化的同质性。戎狄组成的政治共同体不能归入“诸夏”,是因为他们的“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左传·鲁襄公十四年》)。当时,诸夏之国往往自认为是兄弟之国,属于同一族类,而将戎狄视为“豺狼之国”,属于“非我族类”。因此,在先秦,“天下”是一个集文化、民族和政治共同体于一体的概念。

 

总之,先秦时期,“邦”“国”“国家”“宗庙”“社稷”“天下”,虽然本义各有所指,用来描述政治共同体时所指也各有侧重,但大体都是用来指称国家的概念。

 

二、国家的必要性:先秦诸子的国家起源理论

 

先秦诸子大多相信,人类曾生活在没有“君主”“政长”“礼”“法”的“自然状态”中。对这个政治权力尚未产生的社会,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认识,这些认识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否定性认识,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墨子认为,人类产生伊始,以捕猎采集为生,为寻找食物分散居住在山丘、洞穴之中,以兽皮、草叶为衣,彼此交往甚少,语言不通,也没有相同的价值规范,“人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由于人们只知自爱,又固执己见,于是“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大乱,若禽兽然”。(《墨子》之《尚同上》)

 

儒家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世界是混乱不堪的。那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人们为肉欲所支配,有男女而无男女之别,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少无所养,老无所依、死无所葬,过着“近于禽兽”的生活。因为没有“分”,人们受其本性驱使,不仅不能进行群体协作,还你争我夺,以至于“疆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荀子·性恶》),人不仅不能“胜物”,甚至不能定义为“人”。

 

二是中性认识,主要是法家的看法。法家认为人类的社会风貌、政治特征、价值取向,都是由人生存需要与物资供给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每次关键的制度调整和民风改变,都是由这一矛盾关系出现变化引起的。这一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无所谓“善恶”,人们所能做出的正确选择,就是尽快地适应。故而,对每个历史时期,以及与之对应的制度体系和民情特点,法家认为都自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韩非将战国以前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认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依靠自然生长的植物、动物就可以满足生存的需要(《韩非子·五蠹》)。由于没有生存竞争的压力,人们都能“亟于道德”,“轻利易让”,以至于“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韩非子·八说》)

 

三是肯定性认识,主要是老庄一系道家的看法。老子认为人类最初的存在状态最接近“自然”或“道”。那时,“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楫,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们“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邻国相望,犬吠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第十八章)。庄子更进一步,认为那时人们“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庄子·天地》),不仅没有任何礼仪道德观念,甚至“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山木》),完全顺其自然,“与天为一”。在庄子一系道家看来,这样的人类生存状态,才是“未始入于非人”的理想社会。

 

思想家对历史的描述旨在为其思想建构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先秦诸子对前国家时期人类生存状况的价值评判,与他们对国家产生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的认识密切相关。上述三种不同的价值评判,自然会导引出关于国家存在必要性的不同认识。

 

墨家和儒家都充分肯定国家存在的必要性,认为国家是人类种族繁衍、文明存续,乃至人实现存在意义的前提。墨家认为前国家时期的混乱是由“无政长”引起的:“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辨,不可一二而明之,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政长。”(《墨子·尚同上》)在墨子看来,上帝选择政长,设置了国家之后,人类才结束了“若禽兽然”的存在状态,由“乱”而归于“治”。

 

荀子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利用自然之物而为己用,是因为人类有群体协作的能力,所谓“利出于群也”(《荀子·君道》)。群体协作之所以可能,一是因为有礼义,二是因为有君主。然而,在儒家那里,国家存在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还不仅仅因为它是维持人类种属生息繁衍的前提,更因为它是人类告别禽兽之身,由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进化为文化意义上的“人”的关键。在儒家看来,“人之生固小人,……君子非得执以临之,则无由得开()内焉”(《荀子·荣辱》)。普通万民,缺乏道德自觉的能力,要实现自己的本质,就必须依靠圣王创设的礼仪,还必须有君子政长的教化。国家不仅要承担“生养人”“班治人”“显设人”的政治责任,还必须承担“藩饰人”的宗教文化使命(《荀子·君道》)。对教人做人、“化性起伪”等宗教性使命的承载,使儒家在赋予国家以无限责任的同时,也将国家本身充分圣化。

 

法家认为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时势变化。人口增长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会导致你争我夺的混乱局面。如韩非所言:“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韩非子·五蠹》)为结束纷争与混乱,就必须“定分止争”,“作为土地、货财、男女之分。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立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商君书·开塞》)。这一过程的结束,意味着以“上贤”为特征的“中世”的终结,也意味着以“贵贵”为特征的“下世”的来临。虽然法家对国家建立持欢迎态度,但是其对国家起源或存在的必要性的论述,却基本没有涉及道德评判,完全是从历史运动必然性的角度来进行的。

 

老庄一系道家对自然状态的推崇,自然会使其站在批判和否定的立场上来看待国家的起源。在老庄看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作为“万世之患”的国家,就是圣人“不忍一世之伤”的错误选择(参见《庄子·外物》)。自从有了国家这个“匡人之形”的怪物,天下就“大骇”,以至于“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庄子·在宥》)

 

三、“集权”的偏好:先秦诸子论国家权力的配置

 

在先秦诸子看来,前国家时期的“乱”由“争”引起。“人是其义,而非人之义”,则必然引起争端(墨家);物资供应有限、产权不明,势必引起争夺(法家);男女、长幼、贵贱不分,就会引发混乱(儒家),不论是“尚同一义”,还是“定分止争”,抑或是“内外有别,贵贱有等、长幼有序”,都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权威中心,因为“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慎子·威德》)


这个“一贵”,从理论上说,当然也可以是诸如“主权者”这样的抽象存在,不一定涉及特定的政体形式。但是思想家的想象力不免会为以往的政治实践积累的经验所框范,商周以来中国政体形式的单一性,使先秦诸子这个极富创造力的思想群体也无法想象除了君主之外,还能有什么样的机构或组织能够担当起共同体权威中心的功能。在他们的想象中,能够结束“乱”而达成“治”的“一贵”,只能落实为君主。这个思考过程,《商君书·开塞》说得很清楚:“夫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治莫康于立君。”

 

先秦诸子无法想象君主制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政体形式,当然也无法想象两王制或多元权威中心存在的可能性。他们坚信“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孟子·万章上》),达成“治”所需的权威中心必须是单一的,认为“隆一而治,二而乱”(《荀子·致士》),“两则争,杂则相伤,害在有与不在独也”(《慎子·德立》)。正因为深信“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管子·霸言》),他们才会反复强调君主权力的唯一性和绝对性。

 

但是君主以一人之力,治天下之众,显然会“日不足,力不给”(《韩非·有度》)。因此,治理国家,君主还必须学会“用众”之术,设置政长、百官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政长、官吏既为君主所用,职责自然是帮助君主“治烦去惑”(《左传·鲁成公二年》),“事君不贰”(《国语·晋语四》),“君为我心”(《国语·晋语二》)、“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国语·越语下》),就是对臣最基本的伦理要求。

 

尽管儒家等学派对君臣关系有着理想化的期待,但更为务实的法家却冷静地洞悉了两者关系的复杂性。法家认识到“上与吏也,事和而利异者也”(《商君书·禁使》),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臣僚之所以会小心翼翼侍奉君主,一方面是他们“畏主之威势”(《管子·明法解》);另一方面是他们希望博取只有君主才能给予的各种利益。臣僚们战战兢兢,时刻希望能够揣摩上意,讨君主的欢心,是因为他们投入了身体、智力乃至性命做本钱,“尽死力以与君市”,向君主博取各种利益;君主之所以能够安享臣僚们的效忠,是因为他掌控着各种资源,刑赏“二柄”在握,可以“垂爵禄以与臣市”(《韩非子·难一》)。既然如此,君主对臣下就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要时刻独掌权柄,做到“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鲁成公二年》)

 

因为不存在西方政治学意义上的权力分类,在先秦诸子那里,作为“器与名”的国家权力往往被理解为生杀、赏罚、政令、立法、军政等内容。对这些权力,诸子认为都应该集中起来由君主所掌控,不能分配给其他机关或臣僚。不仅如此,对那些经由君主授权的机构或臣僚——特别是作为百官之首的宰相,君主还应时常注意压缩其权力空间。必须抑制权臣是他们共识。他们主张设置监察机构,考虑到监察官吏与其他官吏利害关系的一致性,一些思想家还设想其他更有效的监督办法。如荀子就主张建立君主直接掌控的由“便嬖左右”组成的情报系统,专门负责情报收集、舆情调查、监视百官等工作。因为认为“恃丞、监而治者,仅存之治也”,法家主张在制度设置上要“别其势,难其道”(《商君书·禁使》),制造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主张鼓励百姓检举揭发,建立普遍的“告奸”制度。

 

对于上述中央权力配置的集权主张,《管子·明法解》有非常精辟的概括:“制群臣,擅生杀,主之分也;县()令仰制,臣之分也。威势尊显,主之分也;卑贱畏敬,臣之分也。令行禁止,主之分也;奉法听从,臣之分也。故君臣相与,高下之处也,如天之与地也,其分画之不同也,如白之与黑也。故君臣之间明别,则主尊臣卑,如此,则下之从上也,如响之应声,臣之法主也,如景()之随形。”

 

先秦诸子的“集权”偏好,还体现于其对国家权力在中央与地方纵向分配方面的主张。如前所述,在讨论国家权力在中央各部门的分配时,诸子很少涉及具体的机构设置,在讨论中央与地方关系时,涉及地方的具体建制,他们也只愿意追溯和讨论西周的封建制,对战国时已逐渐兴起的新的国家结构(郡县制),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兴趣。在讨论中,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强化中央集权。

 

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身为天子,弟为匹夫”,有悖于儒家的“亲爱”原则,因而主张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亲亲封建制,但是却不主张像西周那样将封地治权交给封君(参见《孟子·万章下》)。儒家认为有道之世的标志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中庸》第二十七章),否认地方有立法创制权是他们的共识。

 

墨子认为之所以“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实行封建制,是因为“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辨,不可一二明之”(《墨子·尚同中》)。虽然他反对儒家的亲亲封建,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但却不认为诸侯国有自治权。墨子对政治的理解是“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墨子·天志上》)一里之人必须“尚同”于里长,以此层层上推,天下之人必须“尚同”于天子,甚至要做到“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墨子·尚同中》)

 

至于法家更是推进中央集权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商君书·垦令》不仅主张国家政令法令的统一,还提出治国要以“百县之治一形”为目标。《管子·君臣下》主张“制令之布于民也,必由中央之人”,“贤不肖之知于上,必由中央之人,财力贡于上,必由中央之人”。《管子·立政》将地方政府自作主张、擅自行政的行为称为“专制”,将其与不执行中央政令都归于“罪死不赦”之列。韩非主张君主要善于利用制度和权术,“独制四海之内”,形成“远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辞”(《韩非子·有度》),“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的局面。

 

四、无处不在的国家:先秦诸子的国家职能论

 

先秦诸子对国家职能的讨论相对比较零碎,大体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 经济职能

 

诸子认为国家经济职能包括分配生产资料、管理生产过程、干预商业活动等内容。中国传统经济以农耕为主,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诸子认为国家首要的任务或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制土分民”。《管子·问》云:“理国之道,地德为首。”《管子·乘马》也说:“地者,政之本也。”认为只有在国家“均地分力”的基础上,民众才能不辞劳苦,努力工作。《商君书·来民》认为国家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制土分民”。孟子也主张国家应该“制于民有恒产”,认为“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荀子主张国家应该以“掩地表亩”的方式授田给农民,以此来避免纷争(《荀子·王制》)

 

国家在“分土制民”之后,还要监管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首先是要设置“由田”(《管子·立政》)、“治田”(《荀子·王制》)等专职官员,负责“相高下,视肥境,序五种,省农功,谨畜藏,以时顺修,使农夫朴力而寡能”(《荀子·王制》)。其次是“授民以时”。国家要定期颁布历法,告知农民时令的变化,督促农民按照时令从事农业生产。再次是选派官员改进生产技术。《周礼·大司徒》主张设置司稼、草人、稲人等专职官吏,负责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荀子·富国》要求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要细到“多粪肥田”“荆()殖谷”的程度。复次是监督农民使之“力作毋偷”。《周礼·大司徒》主张对不努力劳作的农民进行惩罚,使之出“里布”“夫布”“屋粟”。最后是兴修水利。《管子》中的《立政》《五辅》,《荀子·王制》等都谈到这一点。

 

春秋战国时期,工商业日益繁荣,如何看待和管理工商业,诸子也多有讨论,但意见分歧较大。大体上,儒、墨及《管子》中的部分篇章认为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国家应通过有效管理使之规范发展。孟子认为一人之身难备百工之事,工商业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张国家对其应该“廛而不征”(《孟子·公孙丑下》)。《管子·问》认为市场是人们互通有无的场所,应努力推动其繁荣,主张“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虚车勿索,徒负勿入”。墨家、荀子和《管子·立政》主张差别对待,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品生产和交易要积极保护,对奢侈品的生产和流通则要全面控制或禁绝。《管子》“轻重”各篇则另辟蹊径,认为国家应该有效利用市场谋取利益,如《海王》主张国家应该控制盐、铁等人们生活必需品的交易,通过价格垄断谋取暴利;《山国轨》主张国家垄断铸币权,通过控制货币的市场投放量来谋取利益;《地数》主张利用国家的税收权,通过改实物税为货币税来谋取利益。

 

但是上述意见遭到法家的激烈反对。法家认为商业活动并不创造财富,工商业者是社会的寄生人群,因此,提出了全面抑制商业活动的“重农抑商”的系统方案。他们认为“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商君书·外内》),是驱使民众弃商务农的根本良策。因此,他们主张由国家统一收购粮食,垄断粮食价格,通过抬高农产品的价格,提升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成本,推动工商业者弃商务农。与此同时,他们还提出对工商业征收重税,通过采取“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徒、重者必当名”,“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商君书·垦令》)等措施,压缩工商业的利润空间,使之无利可图。通过取消旅店、禁止雇工等手段,釜底抽薪,断绝工商业活动的基础。通过立法确定工商业者的“名卑”地位,严格限制其衣食住行的标准,使其即便是有财富亿万,也“不敢用其财”(《管子·立政》)

 

() 社会职能

 

这方面讨论大体包括户籍、税收、社会救助等内容。《商君书·去强》说:“举口数,生者著,死民者削,民不逃粟。”作者要求国家必须掌握国内的“十三数”。《商君书·垦令》主张对商人另立户籍,对商人的奴仆、雇工都要一一作为纳税人来登录。《周礼》之《小司徒》《乡师》《族师》《闾师》等篇章,提出了具体户籍统计、登录办法,主张每3年举行一次人口普查。

 

户籍管理与税收直接相关。对税收的必要性,除《管子》“轻重”各篇作者有不同的看法外,先秦诸子明显存在共识。关于税收的额度,孟子主张“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这个“制”,就是十一税,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徹”(《论语·颜渊》),或荀子所说的“田野什一”(《荀子·王制》)。法家虽很少谈论具体的额度,但也主张要把握一定的“度”。对徭役的征发,儒家主张“罕举力役,无夺农时”(《荀子·王霸》),法家也主张“不以小功妨大务,不以私欲害人事”(《韩非子·难二》)

 

诸子在田赋收取和徭役征发上的共识并没有延续到山泽矿物的管理。孟子主张“泽梁无禁”(《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认为对山泽等自然资源,国家应妥善管理,但不应该收税,所谓“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荀子·王制》)。与此相反,《商君书·垦令》明确提出要“一山泽”,《管子·海王》提出要“官山海”,《管子·地数》则将国家对山泽湖海等自然资源的垄断扩展到矿山,《管子·轻重甲》甚至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墨家、儒家和《管子》的某些篇章都认为国家对弱势群体应承担一定的救助责任。《墨子·兼爱下》主张国家对“老而无子”、“少失父母”、“连独无兄弟”等特殊人群,要承担救助的责任。《孟子·梁惠王上》的主张与之大致相同。《管子》一些篇章讨论的救助范围更广,还涉及许多相关制度细节。《五辅》将国家救助分为“匡其急”和“振其穷”两类:“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所谓振其穷。”《入国》主张根据不同的弱势群体设置专职官吏负责救助,如设置“掌老”负责养老事宜,设置“掌幼”负责儿童救助,设置“掌孤”负责孤儿养育,设置“掌疾”负责照料残疾人,设置“掌媒”负责为鳏寡之人介绍伴侣,设置“掌病”负责救治慰问生病之人,设置“通穷”负责调查贫困家庭及时向政府报告,设置“振困”负责荒年的社会救济,设置“接绝”负责为国牺牲者家属的安置救济。对上述主张,韩非持不同意见,他认为贫困是由懒惰和奢侈造成的,而富裕是奋力劳作和勤俭持家的结果,国家向富人收税来救助穷人,“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不利于鼓励民众努力劳作和勤俭持家(《韩非子·显学》)

 

() 文化——意识形态职能

 

先秦诸子大多认为国家应努力营造单一的意识形态。主张“尚同一义”的墨家自不必说,法家也直接提出了“一教”的主张,要求国家做到“明教不变”,“国无异俗”,“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商君书·形赏》),甚至要做到“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孔子将国家施政分为“庶、富、教”三个层次(《论语·尧曰》),在他看来,统治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化万民,使之“有耻且格”,是国家政治运行的最高目标。孟子认为人如果仅仅“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就跟禽兽没有什么两样,国家必须要“教以人伦”,才能使之由生物学意义的“人”转变为文化意义上的“人”(《孟子·滕文公上》)。他主张国家要创办“痒序学校”。荀子因为认为“人性恶”,更强调国家在“化性起伪”、教人做人中的作用。

 

在多元社会中营造单一的意识形态,国家就必须运用刑法等暴力手段压制和禁绝各种异端。孔子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荀子称“劳知而不律于先王”为“奸心”,认为战国各思想流派,都属于“三奸”之列,呼吁国家“务息十二子之说”(《荀子·非十二子》)。在荀子看来,这些思想家对自己的学说都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比盗贼更危险的“奸人之雄”,属于“不待教而诛”之列(《荀子·非相》)。《商君书·刑赏》将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作为推行“一教”必须打击的对象。《商君书·靳令》称礼乐、诗书、修善、孝悌、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认为是“必削”之列。《管子·法法》将持不同意见的人称为“不牧之民”,主张“不牧之民,绳之外也,绳之外,诛”,认为通过消灭不牧之民,使“强者折,锐者挫,坚者破”,不仅会使“民勿敢立私义自贵者”,还会造成“万民之心皆服而从上”的局面。

 

五、全民利益抑或君主利益:先秦诸子对国家目的的思考

 

自西周末年起,人们已将国家与具体君主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有两种情况,一是区分君主个人与一姓政权,如吴公子光刺王僚,登君主之位,贵族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俸奉,国家无倾,乃吾君也。”(《左传·鲁成公二十七年》)二是将具体君主与抽象的国家区分开来,如晏婴就认为君臣都是为国家服务的,君主若是因私人目的死亡,臣子也就不必为其尽忠。


战国诸子在谈论国家时,虽仍习惯于用“君”“君主”等来代指,但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国家利益与君主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他们常用“公”这个概念来指代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都在不同程度上倡导“尚公废私”,主张立法应该体现公共意志,维护公共利益。与坚持“亲亲”原则,主张“父子相隐”,力图消泯“忠”与“孝”两者之间内在紧张关系的儒家不同,法家更强调“公”与“私”之间的对立,韩非甚至希望从字形和造字的本义来证明这一点,他说:“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今以为同利,不察之患也。”(《韩非子·五蠹》)在法家看来,法律代表公意,其运行的目的就是要“废私”,“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私者,所以乱法也”(《韩非子·诡使》)

 

当然,法家也认识到:“夫凡私之所起,必生于主。”(《管子·七臣七主》)“尚公废私”,也应该遏制君主个人之“私”。为此,他们耐心劝导君主“不淫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管子·明法》),不仅要用法律去治理臣民,还要用法律来约束自己,做到“置法以自治”(《管子·法法》)。他们强调:“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吕氏春秋·贵公》)之所以要设置君主,目的不是“私天下之利”,而是“为天下治天下”(《商君书·修权》)

 

但是法家“尚公废私”的主要矛头不是针对君主,而是针对基于血缘而产生的家族本位伦理。他们认为“亲亲,以私为道也,而中正,使私无行也”(《商君书·开塞》),“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韩非子·五蠹》),因此,他们主张拆分传统的大家庭,要求父子别居,鼓励亲朋邻里之间的告奸行为。法家虽认为人性好利,却不认为个人的利益可以与国家利益兼顾并存,而是认为两者之间只能是“势不两立”的关系。

 

既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只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那么一心致力于“抟力”强国的法家,最终做出牺牲个人成就国家利益的选择,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在君主专制的制度环境中,在“君”与“国”经常互相指代的特殊语境下,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很难避免变异为强调君主利益至上的专制主义。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色调在商鞅、慎到等前期法家那里或许尚能隐约可见,但到韩非手中,这本不清晰的色调已完全被君主高大的身影所遮蔽,在“国者,君之车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的论说中,国家连同它的全部机构,都成为君主以法造势,以术守势,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了。

 

国家存在的目的,春秋以降,还有“立君为民”的说法。较为典型的表述是:“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左传·鲁文公十三年》)类似的还有:“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一》)这种说法与“立天子以为天下”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关键是它直接将实现全体民众的利益作为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这种看法上承商周的“畜众”“保民”之说,下启儒家的民本论,我们姑且称之为“全民目的论”。

 

儒家的民本论,可以从“道”“术”两个层面来理解。作为“术”(政治策略)的民本论,事实上也就是重民论,强调民众在政治运行中的重要性或决定性作用。但作为“道”(政治原则)的民本论,则是将民众全体看做是政治运行的目的,孟子民贵君轻说就是如此,但是先秦儒家对这个问题做出最经典表述的不是孟子,而是荀子。《荀子·大略》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但是强调国家的存在是为全体民众的幸福和利益,只是先秦儒家为国家确定的世俗目的,相当于孔子所说的“庶”“富”两个层次,至于孔子所言的最高层次——“教”,则是国家存在的最高目的。在儒家看来,施行教化,化育万民,帮助芸芸众生做人成圣,结束“准人”的存在状态(生物学意义上“人”),实现作为“人”的存在本质(文化学意义的“人”),才是国家存在的更高层次的目的。

 

结语

 

春秋以降,随着商周文明的解体,中国文明进入了重构和升级的关键阶段。时人依托传统的制度和文化资源,结合当时各国政治发展的实践经验,围绕着文化价值系统重建和政治制度创新这两条时代主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政治思想体系。


先秦诸子立场各异、问题意识不同,对国家及其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差异也很大,但正如本文所揭示,如果仔细爬梳,我们仍会发现,现代政治学围绕国家经常讨论的问题,在他们那里大多也曾被认真地思考和讨论过。这些思考和讨论,有分歧也有共识。不论是分歧,还是共识,或者是那些隐伏在共识背后的普遍预设,都清楚地彰显着中国国家理论与现代国家理论的差异性。

 

显然,诸子从未将国家看做是必要的恶,他们对国家存在的必要性或正当性几乎毫不怀疑,他们中的某些学派,比如儒家甚至将国家看做是道德的自足体。在谈及国家权力配置时,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集权偏好,从未设想过分权制衡或地方自治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在谈论国家职能时,他们几乎毫不犹豫地将经验和思想所及的权力都赋予了国家,使国家掌握一切资源的配置和分配权,可以进入、干预,乃至全面掌控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可以以教人做人和“化性起伪”的名义进入和掌控人们的精神世界。尽管这些讨论和观点都出现在先秦,但却如影随形伴随着秦以后2000多年的王朝政治实践,淤积成为巨大制度惯性和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传统,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和政治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遗产。

 

《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1期)

勿食我黍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宪法中契约观念的始源与演变 \揭梅
摘要: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源于早期日耳曼的部落社会契约。中世纪以后,一…
 
宗教改革对德国文化影响研究 \赵倩
摘要: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
 
再议基督教新教伦理对美国宪政中现实主义发展的影响 \刘贤达
摘要:本文从基督教新教文化和美国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来作为本次论文探讨的主要方向。本…
 
马丁•路德的世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余佳琦
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开创者。他不…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自由概念——从柏拉图到齐克果
       下一篇文章:官僚奇魅——晚清中国的张天师制度及宫廷道士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