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晚期的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出现了一类形体较大的立体圆雕菩萨,总体特征是面相圆润,体型修长,胸腹间装饰以不对称形披帛为典型特征,时代通常被确认为隋代。本文从六世纪末期邺城特定的历史及宗教背景出发,以有纪年的石窟造像和背屏式造像为标型,对邺城、定州、青州等地出土的该类圆雕菩萨像的时代属性及源流进行辨析。
20世纪中叶以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先后发现了大量北朝晚期的佛教造像,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就有河北曲阳修德寺、山西沁阳南涅水、山东青州龙兴寺及河北邺城北吴庄等地的佛像。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的造像中发现了一种形体较大的圆雕菩萨像,造型精美。总体特征是面相圆润,体型修长,头戴宝冠,多有化佛、宝瓶或宝珠饰。上身半裸,部分胸饰繁杂,常以穗状、串珠形或链状璎珞缠绕,下身着裙。其显著的特点是肩后披覆宽霞帔,前方帛带一道从胸腹间横过,悬腕下垂,另一道帛带从膝下回旋而上,绕臂下垂,两道披帛呈不对称性勾旋,与北朝晚期菩萨身披交叉对称的披帛、串珠、穗状璎珞及唐代膝上两道同心圆回旋的披帛样式迥然不同。传统观点一直视此类造像为隋代菩萨的典型样式,近年来考古发现和研究视角为探索这类菩萨造像的时代和源流提供了新的线索。
Suidaipusazaoxing.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