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法律
 
黎族“刑事”习惯法研究
发布时间: 2023/8/10日    【字体:
作者:彭传林
关键词:  黎族“刑事”习惯法;原始信仰;鬼灵判;  
 


摘要:古老悠久的黎族“刑事”习惯法是黎族先民们创造的宝贵财富,也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一种情、理、法有机结合、和谐、高效的传统文化遗产,是那个时代黎族地区最善良、最合理、最完美的制度。黎族“刑事”习惯法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有对侵犯生命、健康的惩罚,也有对侵犯家族、村峒整体利益的制裁,还有对婚姻家庭的维护,原始残酷的死刑、肉刑,灵活实惠的财产刑、耻辱刑等惩罚方法及其地域色彩浓厚的身份刑的适用充分彰显了黎族“刑事”习惯法的地方特色,同时也体现了黎族“刑事”习惯法“家族、村峒整体利益之上”、“连带或责任共担”、“调解为主、强制为辅”、“轻重有别”、“惩治与教化相结合”的原则和“平等但怜老恤幼、血亲复仇、正义免责、土法优先于官法、以赔代罚”的鲜明特点。究其根本,黎族刑事习惯法产生于黎族特有的原始信仰,而其实质则是鬼灵(神)判与人判的结合。法律的价值在于其与社会生活的协调,黎族刑事习惯法与政府“王法”冲突与妥协俱存,依赖与悖逆共生,相辅相成,有机衔接,构成了一幅黎族地区的立体司法图画。 古老的黎族刑事习惯法,其平等、民主、公平、自由,重实际、可变通的处事哲学,和谐的理念与追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继续为当今社会建设服务;其野蛮、迷信、残酷、好斗的不良传统,也为我们今天处理黎族地区的纠纷提供了突破口。


img/Lizuxingshixiguanfa.pdf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美国印第安人宗教政策研究(1978-1994) \刘贤明
摘要:19世纪末以来,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
 
近代早期荷兰共和国宗教宽容研究(1572-1620) \李瑞林
摘要:荷兰共和国建立之初,宗教宽容的争论便已开始。荷兰人民对西班牙统治时期宗教迫…
 
图拉真时期达契亚地区罗马化研究 \吴英深
摘要:达契亚(Dacia)在二世纪初期被罗马征服后开始了罗马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达契…
 
《大宪章》渊源:罗马法还是蛮族习惯法 \王栋
摘要:近年来学者不断争论英国法和共同法对《大宪章》的影响。《大宪章》小部分章节受…
 
宗教活动场所税收征管协作制度研究 \王禹柯
摘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会议上指出,宗教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重估黄宗羲对法哲学的贡献
       下一篇文章:“公民不服从”中的法律、道德和宗教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