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符号帝国
发布时间: 2023/9/1日    【字体:
作者:韩炳哲
关键词:  符号 帝国 仪式 《仪式的消失》  
 


在劳动强制和生产强制下,我们日益荒废游戏的能力。我们还很少用到语言的游戏性一面,而只是让它劳动。它的职责只是传达信息或生产意义。因此,我们没有机会接触到它那些光彩熠熠的形式。作为一种信息媒介,诗歌没有任何魅力,它不具有诱惑力。即使诗歌也是严格意义上的形式构造物(Formgebilde),它为自己发光。诗歌往往什么都不传达。过剩,堪称过于丰富的能指,使它们与众不同。我们首先享受的是它们完美的形式。语言在诗歌中游戏。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如今几乎不读诗。诗歌是语言的神奇仪式。诗性原则同意义生产(Sinnproduktion)的经济学一刀两断,从而将快乐还给语言。诗意并不进行生产。因此,诗歌是一种“语言对自身法则的反抗”,那些法则为意义生产服务。

 

在诗歌中,人们享受着语言本身。劳动状态下的、为信息服务的语言,则无法被享受。劳动原则与享受原则势不两立。

 

康德称玩笑是“头脑的奢侈品”。在诙谐中,语言把自己交给了游戏。因此,它是“欣欣向荣的”,“就像开满鲜花的自然似乎更像在玩游戏,而果实累累的自然却像在做买卖”。这个笑话不能简化为一个意思明确的表述。它是一种奢侈,也就是说,它偏航了,偏离了意义生产的“买卖”。它是一种语言的形式建构物,意义,即所指,对它并不那么重要。如果意义生产构成了语言的智慧,那么在笑话中,这种生产似乎把自己变得愚蠢:“对语言来说,笑话表达了一种可能性,它能把语言变笨,能让语言摆脱自己的辩证法和意义关联,从而陷入一连串胡言乱语。……笑话清楚表明,语言是为无-意义(Nicht-Sinn)而生的——前提是它被自己的游戏所吸引。”笑话之所以可笑,是因为能指而非所指,所以你很难去解释一个笑话。一连串胡言乱语就是其诗学原则。能指就有一搭没一搭地溜进各种关系之中,而不在乎所指为何物。

 

如果符号即能指完全被意义即所指占据,那么语言就会失去所有魔力和光辉。它会变成信息。它劳动,而不是玩耍。语言的雄辩力和优雅也要归功于过于丰富的能指。只有过剩,即能指的过于丰盈,令语言显得神奇、诗意、充满诱惑力:“这种过剩的能指统治下的秩序是神奇的(也是诗意的)。……把所指和能指相结合的漫长劳动,也就是理性的劳动,可以遏制并再次占有这种致命的过剩。必须减少甚至消除对世界的神奇诱惑,这只能出现在每一个能指都得到它的所指、一切都成为意义和现实的时候。”神秘的不是所指,而是没有所指的能指。咒语也不传达什么意义。它们就像空洞的符号,因此,它们就像通往虚空的一道道门那样神奇。

 

即使仪式性符号也无法被赋予明确的含义,所以它们显得很神秘。语言的功能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过剩的部分,即过度的能指。语言就这样被祛魅了。纯粹的信息不产生任何魔力。它们不会施展诱惑。语言之所以神采奕奕,令人心醉神迷,只归功于丰富的能指。如今,我们生活在一种所指文化中,这种文化将能指,即将形式视为外在之物。它既是快乐也是形式的冤家对头。

 

能指的过剩也是仪式的标记。罗兰·巴特将整个仪式化的日本理想化为一个符号帝国,一个能指的礼仪帝国。即使日本的短诗,即俳句,也由过剩的能指所决定。他们很少考虑所指。它们不交代任何事物。它们纯粹是在做语言游戏,玩能指的游戏,不生产任何意义。俳句是语言的典礼:“在俳句中,对语言的限制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烧脑对象,因为它不在于简洁的表达(也就是说,在不减少所指的密集程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地领会能指),而是相反,它关乎意义的根源,以便确保意义不破土而出……俳句并非丰富的想法—那种想法会被简化为一个简短的形式,而是一个简短的事件,能一气呵成地找到它的适当形式。”

 

俳句受制于严格的游戏规则。它根本不能被翻译成任何其他语言。日语特有的形式,抵制任何翻译。

 

闲寂古池旁,

青蛙跳进水中央,

扑通一声响。

——松尾芭蕉

 

一种浓烈的形式主义和审美主义,可以概括为仪式的本质特征,它也主导着日本的日常仪式实践,如包装。日本人把每一个小玩意儿都装进绚丽的包装里。在罗兰·巴特看来,日式包装的特殊性在于“物不大,但包装精致,二者不相称”。用符号来表达就是:能指(外壳)比它所表示的也即所指、内容更为重要。华丽的能指将可能不重要的所指推后。它首先为自己发光,不依赖真实,不依赖它所包含的东西:“日本人乐此不疲地到处运输的东西,终究不过是空洞的符号。”空的礼仪结束了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日本人的包装没有显示出任何东西。它把人们的目光从物上移开,首先转向它华丽的外壳。因此,日本的包装与商品截然对立,商品的包装纯粹是外在的。包装的目的只在于被快速拆开。和服也是如此,它将身体包裹在过剩的能指里,包裹在色彩和形式的游戏中。作为能指载体的身体,与**的身体截然不同,后者没有任何包装,只现出赤裸裸的所指,因此是淫秽的。脱离能指的**身体,只指向赤裸裸的所指,指向赤裸裸的真实,即性。

 

在日本的茶道中,人们服从于一连串细致的仪式动作。这里容不下心理学。人们通常被去心理化。因此,成功的手部运动和身体运动具有图表式的一目了然(grafische Klarheit)。没有心理学,没有灵魂让他们不安,演员们沉浸在仪式姿态中。这些创造了一种不在场、一种忘我。茶道中没有交际。没有什么要交代。有的只是一种仪式性的沉默。交际退场,留下的只是礼仪姿态。灵魂归于沉寂。人们在寂静中交换手势,产生一种强烈的共在感。茶道的有益效果是,它的礼仪性沉默与如今的交际噪声、没有共同体的交际是如此迥然有别。它产生了一个没有交际的共同体。

 

对巴特来说,日本人的眼睛不是灵魂的家,它是空的。它不信任西方的灵魂神话:“西方人的眼睛受制于一整套灵魂神话,那套神话塑造了中心且不为人知,它的火焰从保护眼窝的空间辐射到一个感性、热情的外在世界。”日本人的眼睛是扁平的,没有强度。瞳孔并没有因为深陷的眼窝而变得戏剧化(Dramatisierung)。黑格尔也紧随西方的灵魂神话。根据他的说法,眼睛应该被凸起的眼骨包围,这样“眼窝里加重的阴影给人一种深沉感和专心致志的内在性(unzerstreute Innerlichkeit)”。“刀锋般的眼骨”凸显出深邃的灵魂。因此,眼睛不能“把自己往前推”,“就像扔到外部世界一样”。东亚人的眼睛更像用画笔画在脸上,而不是深陷在眼骨里。面对东亚人那些扁平的眼睛,黑格尔会如何评论呢?

 

在符号帝国里,没有道德所指照样一切好好的。统治这个帝国的不是法律,而是规则,是没有所指的能指。礼仪社会是一个规则社会。支撑它的不是美德或良知,而是对规则的热情。不同于道德法规,这些规则没有被内化。它们只是被效法。道德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灵魂,和一个致力于完善它的人。这个人在道德的路上走得越远,自尊就越强。这种自恋式的内在性是礼貌的伦理学完全缺乏的。

 

规则基于一种一致性。它是由任意符号的内在联结所形成的。因此,它没有深刻的真理性,没有超越性。它没有形而上学的或神学的基础。法律则预设了一个超越性的权威机关,如上帝,他行使约束或宣布禁令。遵守规则所带来的快乐,与守法或违法的快乐不可同日而语。它归功于对游戏和规则的热情:“为了理解仪式形式的强度,我们无疑必须摆脱那样一种想法,就是以为所有的快乐都来自欲望的满足。相反,游戏和游戏的领域向我们揭示了对规则的热情,对规则的陶醉,源于仪式的而非欲望的权力。”资本主义基于欲望经济学(Ökonomie des Wunsches)。因此,它与礼仪社会不相容。礼仪形式归功于对规则的热情,它催生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快乐形式。

 

礼貌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它没有任何意图。它是空的。作为一种礼仪形式,它没有任何道德内容。它是一种符号,一种与“心灵的礼貌”(Höflichkeit des Herzens)截然相悖的能指,后者将是一种道德所指:“如今我们将道德法则置于符号之上。传统形式的游戏被认为是虚伪和不道德的:与此相对的是‘心灵的礼貌’,甚至是欲望的极度无礼……的确,礼貌(以及全部礼仪活动)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礼貌作为一种礼仪形式,没有心,也没有渴求,没有欲望。这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艺术。纯粹交换礼仪姿态,将礼貌消解。日式礼貌的拓扑结构,作为一种礼仪形式,没有内在,没有那种能使它退化为纯粹外部礼节的心。内与外的对立恐怕不能描述它。它不居于外在,因为跟内在相比那里纯粹是表象。相反,一个人是完全的形式、完全的外在:“为了赠送礼物,我跪下来,几乎以头抢地;作为回应,对方也对我做同样的事情。一条折线连接着赠礼者、受赠者和使用这个标签的盒子,盒子里可能什么都没有,或者只装了一点点儿东西。”一个“图形形式”被强加在交换行为上,“它把一切贪婪都驱逐出去”。礼物仍然“仿佛悬浮在两个消失中的事物(Verschwindenden)之间”。作为有能指无所指的礼物,是一个纯粹的中介,一个纯粹的赠予。

 

礼物兀自安放一隅:

 

无可触碰。

 

无论慷慨,

 

还是感激,

 

灵魂皆不染之。

 

在符号帝国里,灵魂和心理学都被剔除了。没有任何灵魂会感染到仪式游戏那神圣的严肃性。取代心理学的是对规则的热情、对形式的热情。这个符号之国与如今的灵魂之国泾渭分明,后者裸露自己,永远在自我生产。符号的礼仪之邦使另一种生命形式、另一种社会得以被设想,那里没有自恋,因为自我沉入了符号的仪式性游戏之中。对规则的热情,去除了自我的内在性。

如今,道德说教不绝于耳。与此同时,社会正在变得残暴。礼貌正在消失,对本真性的崇拜无视它们。美好的社交形式越来越少。就是在这方面,我们也对形式怀有敌意。道德显然并不排斥社会的日益残暴。道德没有形式。道德的内在性不依赖形式而生。甚至可以说:一个社会越是道德化,它就越没有礼貌。针对这种丢弃了形式的道德,我们要保卫一种美好形式的伦理学(Ethik der schönen Formen)。

 

本文摘自《仪式的消失》

 

【内容简介】

 

不受限制的新自由主义和不可阻挡的商业力量导致了21世纪的社会危机。个体认同的纳西西提化/自恋化和“群体转向内在”的病态心理由此而起。我们都成了原子化社会大潮中的个体漂流者,植根于仪式礼俗的符号象征的缺失,导致我们对“代理身份”的过度依赖。


为了避免对往日仪式的滥情怀旧,作者提供了一个仪式的系谱学,以此作为诊断今日社会病理的方法。他将无连接的社会与无社会的连接并置,前者在紧密团结的沉默认同中提供了结构和意义,后者则消除了个体的集体感,然后使个体暴露在新自由主义精神政治学的剥削和操控之下。

 

今天我们处处讨论的社会,是一个衰退的社会,一个商品化的社会,缺少使人们团结一致的象征体系。作者认为,仪式是人们共同的认知方式,由社会成员在仪式中分享象征物造成,这提供了一个立足点,我们由此才能理解时间/历史。

 

【作者简介】

 

韩炳哲(Byung-Chul Han),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文学和天主教神学。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让韩炳哲对于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批判,显得尤为重要且富于启发。

 

【目录】

 

1

生产强制 3

本真性强制 19

闭合的仪式 29

节日与宗教 39

生死攸关的游戏 51

历史的终结 61

符号的帝国 65

从决斗到无人机战争 75

从神话到数据主义 83

从诱惑到**片 91

97

参考文献 107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111

 

 

叙拉古之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宪法中契约观念的始源与演变 \揭梅
摘要: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源于早期日耳曼的部落社会契约。中世纪以后,一…
 
宗教改革对德国文化影响研究 \赵倩
摘要: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
 
再议基督教新教伦理对美国宪政中现实主义发展的影响 \刘贤达
摘要:本文从基督教新教文化和美国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来作为本次论文探讨的主要方向。本…
 
马丁•路德的世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余佳琦
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开创者。他不…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精英引领社会转型:宋代士大夫与江湖士人的基本政治格局
       下一篇文章:“ 大分离”:17世纪西方的世俗化进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