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西域文献与中古中国知识-信仰世界
发布时间: 2023/9/7日    【字体:
作者:世界宗教研究
关键词:  西域文献 中古中国知识 信仰世界  
 

【前言节选】

 

本书的研究旨趣,是以西域出土写本与文物为颜料,“深描”作为写本时代知识-信仰承载体的丝绸之路的“数理”与“物象”,进而探讨文明传统构造视野中的“人物关系”、技艺传习与信仰实践,以范式、个案与细节充盈中古中国知识传统生发的脉络肌理以及方术生成与衍变的世界图景。

 

西域文献,取的是文献的本义,即文明一切过往之记录。不仅包括写本,还包括相关图像资料和信仰实践器物。循此理念展开的整体研究,并非抽象理论或概念推衍,而是以文献集成、实证考辨为基础的分析和阐释,以文本、器物、图像的综合考察,重绘信仰世界全息图景,从而构建数术传统的知识网络,呈现仪式场域中的器物象数,观照中古宗教文化景观化生诸相,为从文明融摄的角度探究民生宗教的特性开拓新境域。

 

数术是关于宇宙图式和人的选择的知识与技艺,是“中国文明基因库”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国学术、思想、礼制、人伦、秩序、制度具有特殊意义。依《汉书·艺文志》,数术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而从中古时代的发展兹繁和出土文献实际来看,可分为阴阳、历算、选择、占候、易占、式占、卜法、堪舆、禄命、相术、梦书、符咒、杂占十三类五十四目。数术是“究天人之际”的“智慧结晶”,可以看作是一种与宇宙论相关的“实用科学”。集儒生、方士于一体的“阴阳家”运用经学“理论”和数术“工具”,掌握了祥瑞灾异的解释权,并以此建立国家政治和日常生活秩序。

 

在传统中国的知识系统架构及其成立过程中,数术之学是最不容忽视的基底性要素,应将其置于长时段视野下探察,尤其要注意其在中古时代的传习、衍变及影响,深入学理与技术脉络,追寻知识传统的生成与传承的历史进路。基本研究取向是将这些关于“数理”的“科学”与关于“选择”的“技术”视为“世界图像”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某一种孤立的技能或占验的方法,试图从这一角度把握数术,来观照“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重绘其变迁的轨迹,构建起中古时代带有“地方感”的“世界图像”。由文献考证的基础研究,上升为对学术思想史和知识社会史的展开分析,将增进传统社会对天道-自然、人-物的认识史,“术”的观念史,知识体系的成立史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史的理解,建立起数术研究的解释性框架,并推进对宗教社会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新探索。

 

上编“知识视域下的数术”,以文本的“超细读”与政治文化聚合研究回答“术”如何制作与行用的问题。数术的制造有其特定的历史风土、信仰机制、知识体系和社会运作模式,其发展变化也离不开制度的推动、规范与制衡。缘此,我们主张在知识-信仰-社会网络中观照符应文本与叙事的意涵,阐发其交错的文化史价值。阴阳五行杂糅祯祥灾异,其表现皆在知识,其意义则在社会行动。在知识视域中展开数术统合研究,突破以往单一化的研究视角和推论式论证方式,有助于推进数术作为信仰性知识的内在理路研究的进展。

……

下编“仪式场域中的器物”,从知识-信仰-制度全景观照器物在历史语境中的意义,建立数术器物研究范式的进路。将仪式性器物视为物象原境、文本记录、宗教体验、情感记忆和文化镜像的“统一场”,考察知识建构与物质形态、仪式行为、使用实践之间的关系,建立器用结构与知识体系、社会生活、时代气质的关联,进而发掘知识-信仰传统生成与构造的深层内涵。

……

 

宗教社会学吧

 

【目录】

 

上编:知识视域下的数术

第一章  符应图书的知识谱系:敦煌文献与日本写本的综合考虑/3

第一节  符应图书的成立:唐前诸符瑞图籍之源流/4

 

第二节  瑞应图书在唐代的传习:《天地瑞祥志》的知识体系与观念结构/13

 

第三节  图像与文本:瑞应图的视觉文献系谱/21

 

第四节  瑞应图的功能:神经瑞牒的实际运用与政治合法性的构建/32

第二章  符瑞与地方政权的合法性构建:归义军时期敦煌瑞应考/40

第一节  “膺命归义”:张议潮之符瑞/44

 

第二节  “绍圣继统”:金山国立国与祥瑞制造/62

 

第三节  “和同胡汉”:曹议金的统治基础与白鹰之瑞/78

 

第四节  “赞祐王化”:曹延禄时期之僧人贺瑞/82

 

第五节  符瑞的下行:地方政权拥有祥瑞的历史进程/86

 

结语/90


第三章  知来物者:中古时代阴阳家之学与术/93

第一节  阴阳五行知识谱系再思/94

 

第二节  萧吉阴阳五行之学的义理与践行/102

 

第三节  中古时代占卜的理论根柢仍是阴阳五行/113

第四章  探抽冥赜赜,参验人区:萧吉的知行世界/116

第一节  理论体系的建构与萧吉的知识背景/117

 

第二节  《五行大义·论七政》解读/122

 

第三节  中古禄命文献的“表象”与“数理”/131

下编:仪式场域中的器物

 

第五章  从莫高窟到正仓院:佛教仪礼与艺术中的琉璃/147

第一节  佛教“七宝”观念中的琉璃/148

 

第二节  琉璃在佛教信仰中的功能与艺术表达/156

 

第三节  琉璃与佛教写本文化/174

 

余论:宝物与密教/179

第六章  物质性·仪式性·艺术表现:经巾在中古佛道二教中的信仰实践/181

第一节  晋王杨广与经巾的历史性登场/182

 

第二节  经巾的材质与形制/185

 

第三节  经巾的功能与使用方式/192

 

第四节  符号性与仪式性:经巾的信仰实践/201

 

第五节  民生宗教与地域政治:配借经巾的福祉与权力/203

 

余论:宗教器物的历史学研究:超越物质性与文本性/206

第七章  冥币新考:新获吐鲁番考古资料的启示/207

第一节  冥币源流略述/209

 

第二节  巴达木新出木刻冥币的意义/212

 

第三节  吐鲁番出土纸钱新证/219

 

余论/226


第八章  圣域制造与守护:敦煌安伞仪式中幢伞的功能/228

第一节  安伞旋城仪式中的圣域制造与合法性建构/230

 

第二节  力量之源:白伞盖信仰的经典依据/240

 

第三节  神圣性的实现:经咒、幢伞的使用与方术传统/347

 

结语/261


参考文献/263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历史演进”的传说学方法论——重新对话顾颉刚孟姜女研究
       下一篇文章:龟兹石窟考古现状及展望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