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年味指过年的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这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而且以后者为重。现代春节庙会造就年味的内在逻辑在于:春节庙会增加过年的神圣感,是人们尽可能充分地庆贺新年、获得狂欢体验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在公共场所以大型集体活动完成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年度社交礼仪的重要方式,更是现代社区过年体验年味的显著途径。春节庙会是造就浓厚年味的文化空间,声势浩大的春节庙会更是我国春节文化的良好传承方式和繁盛标志。
作为新旧年之间的过渡礼仪,春节的基本意义主要是辞旧迎新。从节期来说,春节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腊八到除夕的前半段,节俗活动主要在各家户内分别举行,特别重视家庭内部的团聚和祭祀祖先;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后半段,节俗活动转到户外举行,主要是社区成员之间、亲戚好友之间的相互拜贺、礼仪往来,有些地方举行社区内及附近区域民众集体参与的盛大欢庆或祭祀活动,春节庙会就是这种盛大节俗活动的代表形式。春节庙会一般在正月初一至十五前后。庙会是传承春节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它能够使当地社区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使这里的民众有更强的幸福感。
一、“年味”的构成
“年味”是个口语词,常被人说到。近年来“年味淡了”的说法为人熟知,表达的是有些人对春节过得“味道不足”的感受。虽然它是一个感性词,却是衡量年文化盛衰的一个为人们广泛认可的重要角度。近年来,岳永逸,王凤美、李松柏,郭彦朋,郭有婧等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年味”进行了研究,可见,“年味”是讨论春节问题时常用到的一个术语。“年味”含义丰富、表达力强,一般中国人都能理解其基本意义,但没见到对它进行学术界定的文章。笔者尝试从民俗学角度对它予以界定、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讨论。
年味实际上指过年的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过年的氛围主要由过年活动和年节环境所营造。到年底,人们就在忙碌着准备过年,赶集买年货,备齐备足年节食品,贴对联、挂祖灵图等;年节之中,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祭祖、拜年、逛庙会等,这些活动及其结果也造就了人们身边的年节环境。亲身参与这些活动,处于不同于平日的年节环境之中,人们就体验到了过年的氛围,获得了有年味的感觉。
从人体的各种感觉来说,过年氛围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形象作用于人的意识,产生年味的感觉。其中视觉形象是最主要的,如人们“忙年”场景、祭祀仪式、夜空中的绚丽烟花、庙会游艺展演场面等活动情景,对联年画等特意布置的节庆环境等;听觉形象如鞭炮声、贺年问候声等;嗅觉形象如农村年底各家煮肉的香气、各家放鞭炮产生的火药味、祭祖烧香焚纸的香火味等;味觉主要指人们品尝各种年节食品的味道;触觉包括人们用手接触各种年节物品的感觉,穿新衣的身体感觉,拜年、敬神活动中膝盖触地的感觉,小孩们拿到压岁钱的触觉等。这些年节信息通过感觉渠道进入人的意识,就形成对过年氛围的感受,就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年节活动越多,过年的环境越有年节特色,越不同于平日,过年的氛围就越浓郁,年味就越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农村过年的年味更足,城市年味较淡。比如河北景县黄庄过年时,要在年前赶“花花集”买年货、年三十早晨中午吃“杂货菜”、晚上煮饺子前到坟地请先人回家过年、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晨放很长时间的鞭炮、年三十晚上守夜“熬福”、初一凌晨要早早起床吃饺子(早晨五六点之间)、男人拜年要跪地磕头等,这些都是造成这一带过年氛围浓郁、年味足的重要因素。而北京过年这些活动都没有,特别是各家都已没有了在家中悬挂祖灵图像来祭祖的活动,使家中过年缺少神圣的氛围;禁放鞭炮之后,也没有了对造成年味特别重要的鞭炮声音和夜空绚丽的烟花,使北京人过年的年味大减。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要过年味足的年,北京人就都要在家里祭祖磕头,毕竟民俗的传承与复兴要靠民众的自然选择与接受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也不是说一定要恢复放鞭炮烟花才行,毕竟要遵守政府出于安全与环境保护考虑制定的地方法规。这里只是对年味浓淡的构成要素与形成原因进行客观分析。
过年的内心体验指人们对自己实际经历的年节生活所实现的经验中传统年节的内涵、意义和效果的感受与评价。如果用明了的话来概括,可以说它是一种“过年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建立在中国人对自己所在社群年俗的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对什么样的年是“够味”的年,特定范围的社群成员都有基本相同的认同和预期。如果符合自己的预期,就觉得年味足;如果不如自己的预期,就觉得年味不足。
过年的幸福感包括两方面:一是完成了文化认同责任的满足感,二是从年俗中获得身心享受的满足感。前者如拜年,虽然辛苦,从本能上不情愿做,但出于年俗礼仪的要求,不得不做、不做不行从而主动去做,在大家都认真遵守拜年礼俗、自己也参与其中时,自己就能从中获得从属于这个群体的基于文化认同的满足感,并由此觉得这种过年方式够年味;当大家对拜年礼俗不认真遵从了,就会觉得年味不足了。后一种幸福感即获得身心享受的满足感,比如过年吃好的、穿新衣、看演出,就获得由年俗而来的感性的满足感:吃、穿、玩、乐。
可见,“年味”的造成,主观体验特别重要,“味”本来就是一种感觉。同样是穿新衣、吃好吃的,在旧时和现在对造成年味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旧时平日里很难吃到好吃的,也舍不得穿新衣,过年时可以穿上新买或新做的衣服,可以放开吃好东西,就感觉很享受,所以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就盼着过年,故而穿新衣、吃好吃的在那样的时代就造成浓厚的年味。现在人们生活普遍好了,平时也能穿新衣、吃到各种好吃的,到过年时这方面就不能造成浓厚的年味。比如在笔者的家乡河北省景县,小时候平日里很少吃到肉,过年时家里每年都要买几十斤肉。大年二十九各家都煮肉,傍晚时村里到处是煮肉的香气,这天晚饭全家都吃肉,而且可以敞开了吃瘦肉。老家讲究初一早晨的饺子要素馅的,为求“一年素净”,就是一年里生活顺利、不出事;而年三十就吃荤馅的饺子,家里经常做纯“牛肉丸”或“羊肉丸”的饺子,这是平时从来不舍得吃的,感觉好吃极了。那种享受记忆犹新,而且是与过年的记忆紧紧连在一起的。有人说:“回忆是从舌尖开始的。”对儿时过年的回忆尤其如此。
构成年味的这两个部分,即过年的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而且以后者为重。过年的氛围不足,就不能获得浓厚的过年的内心体验,就年味不足;而仅有过年的活动和环境布置,没有对过年的文化认同,也说不上对过年氛围的感知,也体会不到足够的年味,比如外国人来到中国即使看到热闹的过年场景,也会因文化隔膜而感受不到年味,只是看到热闹场景而已。
有篇散文回忆儿时自己家里做豆腐、吃豆腐造成的年味:
进入了腊月,城里不像乡村那样的忙年,超市里的大红广告和音乐勾不起我心底记忆最深的年味,于是发疯似地在脑海里搜寻着儿时的记忆。童年的点点滴滴,每晚都是一整夜一整夜的“放映”,而且都那么清晰,几乎没有断片的现象。傍晚的时候,小区里一声声“水豆腐……”那悠长的回声激荡在我的心底。思绪终于停了下来,要的就是这个味。于是我忙不迭地来一碗豆腐花加上白糖,送到了嘴里却少了儿时的味道。
为什么同样是过年时吃豆腐,现在住在城市小区里的作者觉得少了“儿时的味道”?仅仅是豆腐味道不同吗?即使现在的豆腐客观上比儿时的豆腐更好吃,作者也会觉得少了儿时的味道。这主要是吃豆腐的情境不同造成的主观体验不同。这篇散文接着写到:儿时吃的豆腐是妈妈和姐姐们经过一系列劳作程序做出来的:把豆浆和豆渣分开滤干、用铁锅烧浆、用石膏点豆腐、夹压豆腐,然后妈妈用大锅煎豆腐、炒豆渣。作者也参与其中帮着做,这样,儿时吃的豆腐是在家人们忙年的过程中,自己参与着做出来的,是在那样浓郁的过年氛围中做出来的,而且煎豆腐、炒豆渣是妈妈亲手做出来的,有妈妈的味道。还有,豆腐的“腐”与“福”谐音,农民过年做豆腐、吃豆腐含有祈福的意义,“寄托了很多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景”。这样儿时过年吃的豆腐自然与没有忙年氛围的城市里买的豆腐味道不同。
人们对年味的认知是随时代变化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平时吃穿已经很好了,就不能从年俗而来的吃好穿好中获得满足感,就不能勾起“儿时的记忆”,也不能激起“美丽的乡愁”,由此就会感到年味不足,转而更多地需要获得文化认同的满足感。
二、现代春节庙会造就年味的内在逻辑
基于上文对年味构成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现代春节庙会造就浓厚年味的内在逻辑。庙会是集中了民间信仰、民间文艺表演、游戏娱乐、地方特色饮食、集市贸易等多种民俗形式的综合性场合,人们可以从春节庙会上体验到浓郁的过年氛围、获得强烈的过年感受。特别是春节庙会可以显著地弥补现代城市生活中年味淡化的不足。
近百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年的环境、方式和对过年的体验也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春节仍然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很普遍的对传统年味的习惯性需要和执着追求。在此背景下,庙会这样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多姿多彩、传统人文内涵丰富浓郁、活动空间较为广阔、持续时间较长的文化空间,就成为人们保持传统年俗、体验传统年味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因而,现代社会的春节庙会相比传统时期在传承春节文化、造就春节年味方面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下面,本文结合春节庙会的几个典型案例,从四个方面讨论现代春节庙会造就浓厚年味的内在逻辑。
(一)春节庙会增加过年的神圣感
神圣感是极为重要的年味构成要素。比如河北景县农村的过年祭祖,“请神”到家以后是年正式开始的标志,家里氛围立刻变得庄重神圣,可以下饺子、放鞭炮了,说话必须小心了。初二“送神”则是家中年节氛围变淡的明显标志,家里人言行轻松了,过年的庄重感减弱了。庙会是祭祖先以外的神灵,是初二以后年节神圣感的主要构成途径,即造就初一以后节期神圣感的主要途径。
一般来说,庙会是以祭祀庙中神灵为发端和核心的综合性民俗活动。传统庙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方面:第一,有庙有神灵祭祀;第二,有固定的的时间、空间和民俗活动;第三,有当地民众的较大规模参与。大型的庙会一般有当地民间文艺展演和集市贸易。近年来各地举行的春节庙会不仅是传统庙会,还有为适应民众过春节体验传统民俗的需求而创办的新型庙会,故现代春节庙会的主要类型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以祭神祈福为主的庙会。以祭神上香、祈福辟邪为主,活动比较单一,比如北京的白云观春节庙会。第二种,由祭神祈福发展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庙会,除了祭祀仪式外,有民间文艺展演、娱乐游戏、集市贸易等活动,这是民俗繁盛、传承良好的一种庙会,比如河南省浚县庙会。第三种,民俗主义的庙会。为了满足民众在年节期间体验民俗文化的需要,政府部门与某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合作举办的庙会。这些公共场所可以是公园,也可以是商场;可以是广场,也可以是街道等。比如北京的地坛春节庙会,能够增加过年神圣感的庙会主要是前两种。
(二)春节庙会是人们尽可能充分地庆贺新年、获得狂欢体验的重要方式
春节庙会在开阔的公共场所举行,往往有敲锣打鼓、扭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唱小戏等大型的民间文艺表演。民众组织、参与这样的表演,可以奔放地表达自己庆贺新年的欢欣,获得挥洒激情的狂欢体验。而不能直接参加表演的民众通过观看这些表演或参加游戏娱乐活动,也能获得较为充分的欢庆体验。
河南省浚县春节庙会是大型综合性庙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原地区最大的春节庙会。它持续的时间很长,从农历正月初一一直到二月初二。持续时间这么长的庙会在我国是少见的,在春节庙会里更是罕见。该庙会的民俗活动有两次高潮,一个是正月初九的社火朝顶活动,另一个是正月十六的祭拜碧霞元君活动。它涉及的地域范围也很广,除了浚县当地民众广泛参与,还有周围县市的许多民众前来。参加庙会的民众有些是三三两两结伴而来,有些是社区组成社火表演队前来。参与人数最多可达十万以上,涉及周边6个省份,可见该庙会影响之大。该庙会的民俗活动也很丰富,有民间信仰、民间文艺表演、民间工艺展示、娱乐游戏、集市贸易等,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庙会。浚县春节庙会是民众自发组织、自然传承的民俗活动,这是该庙会的尤为可贵之处。社火朝顶活动要上山,山路和顶峰的空间相对于众多人流来说显得过于狭窄,周围各个街道和村落的社火队按照惯例约好各自上山的日期,避免过度拥挤。正月初九,大批社火队依次上山,边走边展演自己的节目和才艺;路边上山和观赏的民众熙熙攘攘。人虽多,但秩序井然。这一大型春节庙会为浚县及周边地区民众带来浓厚的年味。
(三)春节庙会是人们在公共场所以大型集体活动完成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年度社交礼仪的重要方式
下面以河北胜芳镇的元宵节庙会为例。这里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花会是该镇全体民众共同参与、由内部社团组织的盛大节庆活动。地处京津之间的胜芳是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大镇,其元宵节节庆活动从正月十二到十六,有五天之久,有灯会、游神走街和耍傩驱鬼等大型民俗活动。其游神走街习俗又称“摆会”“花会”,笔者曾对此做过多次考察,该习俗祭祀的主神是火神。胜芳春节庙会的主要特色是,该庙会主要由镇里的各种花会来组织,而且花会众多。该镇历史上有“七十二道花会”之说,今天尚存三十余道。
正月十二这天,人们要把火神从仓库里请出来,放到庙头胡同里供奉起来。这天十一点左右,各档花会陆续前来报到、祭拜,十二点半左右,三声铁炮响过,摆会活动正式开始,要从庙头胡同出发,到镇上主要街道巡游、展演。炮会、中幡会、保婴会、高跷会、武术会、小车会、音乐会等依次列队而行,边游行边展演各自才艺。各档花会的前后次序是历史上传下来的,不能随意变动。乡艺总会的旗帜在最前面,火神座轿走在最后。巡游队伍所到之处,观看人众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可知此为全镇民众集体参与的盛事。这种摆会活动从正月十二一直持续到十六。这场全镇盛大节会活动完全由民间社团组织。胜芳乡艺总会负责总体指挥,总会首历史上由胜芳四大望族之一——薛家担任,现为70多岁的王志计,各档花会都有会首,听从总会指挥并负责本会的各项活动。
显然,该镇和各道花会的沿街巡游和技艺展演既是向全镇民众的献礼,也是各道花会之间的竞赛比拼以获得花会自身的荣耀感,而各道花会的组织有序则显示了他们强烈的集体归属意识。元宵节花会增进了该镇的内部交流和团结,是一种隆重有效的年度社交礼仪。
(四)春节庙会是现代社区过年体验年味的显著途径
这里以井陉县的春节庙会来说明。2018年3月2日到5日,笔者参加了中国民协、河北省民协与河北省井陉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春节庙会考察活动。4天时间里,共考察了9个传统村落或古镇的民俗活动。相对于我国北方其他地区来说,井陉县以传统村落古建筑为主的物质文化遗产是留存相当多的,而且与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密切关联的民俗活动也非常密集。这里春节期间几乎村村有庙会,这些特色浓郁的庙会使这一带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使这里的民众有更强的幸福感。
我们考察的时间正好是元宵节期间。元宵节是春节户外庆贺活动的高潮期,也是各地举办庙会最多的时段之一。井陉县的元宵节持续时间长,正月十五和十六是节日的核心时间,当地人说:“十六比十五还重要。”从县城到许多村落,正月十七到十八都有很热闹的社火活动,有的村落节期还要更长,比如核桃园村的欢庆活动一直持续到二月二,到了这天人们才把除夕请到家里来过年的神灵(祖先)送走,标志着春节的正式落幕。
井陉县庙会的一大特色是多在传统村落里举行,而且这样的村落呈密集分布之态。庙会的举行一般需要有比较大的规模,需要有较广阔地域内的众多民众参与。所以许多庙会是由多个村落或城镇的民众共同举办的,主要限于单个村落的庙会比较少。井陉县的春节庙会除了县城庙会是由众多社区或村落联合举办以外,遍布全县的庙会大多是各个村落单独举行的。这突出地表现出此地民众参与庙会的广泛程度应该是全村人人都参与。加之举办这些庙会的村落大都是古民居、古庙、古祠堂、古树等物质文化遗存保存较多的传统村落,使这一带的传统文化氛围格外浓厚,彰显出良好的文化生态。
在现代化情境下的中国,一县之内有这么多的春节庙会是罕见的,各村镇包括县城的民众参与庙会的普遍程度之高也是罕见的,庙会活动的特色项目甚至“绝活”项目数量之多也是罕见的,更难得的是这些春节庙会所体现出的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与这里的广大民众以传统方式欢度春节的心态与热情。短短的几天,这里大大小小的春节庙会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年味,怎样才是浓浓的年味。更深深地体会到,这个地方这样过年的人们是幸福的,这样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别强的幸福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和谐并存能够带给中国人高质量的理想的幸福生活。
三、从年味视角合理看待春节庙会的民间信仰因素
上文讨论了春节庙会对造就年味的重要作用,对传承我国年文化的重要价值。毋庸讳言,传统庙会是以神灵崇拜为出发点、活动核心和传承动力的民俗活动,这就不可避免地遇到怎样看待其中的民间信仰的问题。
其实,不仅春节庙会有民间信仰因素,我国整个传统节日文化体系都有民间信仰的重要位置。从历史上来看,民间信仰与一般传统节日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绝大多数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形成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其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也都少不了民间信仰活动。目前的春节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在历史上是由多个本来相互独立的节日合并而成的,其中各个节日祭祀不同的神灵,如腊八节源自腊日节,主祭与农业丰收有关的多种神灵;“小年”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爷;除夕与元旦祭祖;元宵节古时祭祀北极星神。除了这些较为通行的祭祀习俗,有些地方祭祀不同的地方神,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节日习俗。各地自然传承的春节庙会就是这些春节祭祀习俗的必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这些祭祀习俗及相关民间信仰活动历来是我国春节文化传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往往是其他春节习俗的传承动力。同时,它们也是造成春节习俗活动的庄重感、神圣感的主要因素,也是传统年味的重要构成元素。因而,要使春节文化传承得顺利、发展得兴盛,要使我们的春节有浓厚的年味,就要充分理解、尊重以至适当保护我国民间自然传承的传统祭祀活动及其他相关习俗。
从民间信仰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关系来看,我国本土世代相传的民间信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往往是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动力和重要载体。要顺利传承和妥善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就不能用科学的标尺来衡量它的存在价值,更不能以科学标准来取缔它。自古以来,科学与神话及其后续形式(宗教或民间信仰)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不能用其中一个否定、排斥另一个;国际社会已形成在追求科学的同时尊重信仰文化的文明传承与保护的通行观念和准则。20世纪初期以来,我国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在这方面是走了弯路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固然厥功甚伟,但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过度;“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毁坏更为严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民间信仰更是被当作“迷信”受到打压取缔。近年来,我国学界和政府主流舆论已经不同程度地认识到民间信仰在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和对传承其他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学术评价、政策制定、媒体宣传、非遗项目评选等许多方面对民间信仰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合理对待,使它有越来越多的存活空间。但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把民间信仰一概视为“迷信”。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妥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有害的。必须看到,中国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压甚至禁绝民间信仰必然严重损害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应认识到,有相当大比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间信仰为出发点、核心和传承动力的,庙会文化就是如此。由祭祀神灵发展出娱神的音乐、文学、舞蹈、绘画、雕塑、工艺等形式,并进一步形成民俗礼仪、社群集会、集市贸易等社会文化活动。在后世的大型庙会中,神灵祭祀活动在庙会活动总量中只占据很小的比例,祭神的音乐、文学、舞蹈等形式以娱神为主转为以娱人为主,庙会活动更多的是人际交流。虽然如此,我们不能只肯定和发展庙会中的音乐、文学、舞蹈等形式和饮食、娱乐、贸易等群众活动,而把其中的民间信仰内容看成落后和丑陋的,进而加以禁绝,这样是违背民俗传承规律的,会使那些艺术形式和人际交流活动失去传承的源泉、依托和动力。春节庙会与春节习俗中的其他民间信仰活动更是造成过年的庄重感、神圣感的重要因素,是造就浓厚年味的重要方式。要使广大民众过上有年味的春节,就不必顾忌春节庙会中的民间信仰因素,同样也不必顾忌春节习俗中的其他民间信仰活动。
如果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来看问题,就能更清晰地看到民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和价值。不管怎样,历史悠久的神灵信仰传承到现代社会虽然已经很衰弱了,但在我国相当大比例的民众当中仍然在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如果把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本土民间信仰禁止了,某些排斥其他文化传统的异域宗教就会乘虚占据过多过大的民众信仰空间,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受到分外严重的排斥和破坏。如果听任这种局面蔓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会受到根本阻碍,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就会动摇。
春节庙会往往规模盛大,参与者众多,相关政府部门做好庙会秩序、经营活动等管理是必要的。根据各地庙会的不同情况,各地政府部门参与管理春节庙会的模式有多种。对于那些民间自然传承的大型庙会,政府部门应特别注重、利用和发挥好民间社团的组织作用。一般历史较长的大型庙会都有过去传下来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规律,由民间组织照老规矩遵行,一般情况下都能很好地维持庙会秩序。如果有的地方没有形成这样好的民间组织传统,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协调各个参与庙会的民间社团,确保各个民间社团能充分发挥作用。庙会活动以民众和民间社团为主体,政府部门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比如在庙会活动的高峰日期将进行社火表演或集市贸易的街道设为专门的活动场所,禁止机动车辆通行;了解、监督、协调民间社团的组织情况,确保大型活动不会发生意外事故,等等。但政府部门不能过度干预,应充分尊重民众的传统方式,不能更改庙会活动传统的日期、地点、程序、内容、现场安排等,这样才能确保庙会作为民俗活动的本真性,也才能确保庙会能够长久传承下去。如果政府部门代替民间组织成为庙会的承办主体,就改变了民俗活动的性质而使它成为“官俗”了,而且在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情况下,往往还不能维持好活动秩序;另外,当以后政府不出面组织时,这种庙会很可能就中断了。
传统节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诸多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传统节日的传承状况是衡量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状况的显著指标,而春节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传承的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年味浓淡其实是社会大众评价春节文化传承好坏的感性评价和显著指标。“年味淡了”是近年来许多人发自内心的感慨和呼声。何为“年味”,顾名思义,就是年的传统味道。年的传统味道只能从过年的传统习俗和传统感受里来,也就是按上文所分析的,从过年的传统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中来。怎样使年味浓起来?到哪里去寻找浓厚的年味?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本文分析了造成过年的传统氛围和内心体验的多种方式,参与春节庙会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春节庙会是其所在地方的广大民众踊跃参与的盛大场合,是当地各种传统文化形式集中展示和有效传承的综合性民俗活动,也是增加人际交往、增强社群凝聚力的重要集会,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声势浩大的春节庙会更是我国春节文化的良好传承方式和繁盛标志。
中原文化研究
原文刊载于《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