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中国的宗教与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 2008/8/7日    【字体:
作者:Christopher Marsh
关键词:  宗教 调查  
 

                                   Christopher Marsh
 
 
    纵观中国历史,在所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中都能看到宗教的影子。任何人,如果试图勾勒一幅全景图,可能不得不对中国的全部历史作一番细致全面的调研,但这里只要提到下面的历史,似乎就足以说明问题:少林寺武僧、太平天国革命、义和拳运动(反抗西方帝国主义传教)。由于这样的一段历史,人们有理由就宗教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提出疑问,并有理由怀疑宗教的某些方面可能潜在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尽管历史事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当代事件,但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真正完全相同的事件,即使这些事例取自同一种文化。社会在发展,每一历史时期的独特性大概要多于相似性。因此在中国,如果人们希望了解宗教如何对社会和谐造成影响,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对当代社会繁杂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的调查方法。本文中使用的方法是实证研究。

    基于去年对中国各省7,000多位公民进行的调查,本文将尝试回答一些关于宗教和当代社会和谐之间关系的突出问题。我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人们对宗教的普遍看法及宗教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尽管不可能一言以蔽之,但仍能证明(由大量的统计数据支持)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普遍相信宗教通过多种积极方式,为实现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例如,他们认为宗教有助于培养美德,提高道德水平以及造就更加和谐的家庭。另一方面,对于宗教的**影响,他们也并非视而不见,尽管在这点上,人们认为宗教的**影响主要与欺骗或欺诈有关,而不会引起社会矛盾或家庭失和。

    下面我们首先讨论宗教被认为对社会有益的方面。接受调查的人们大多数认为宗教教导人们做善事——这一点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国人表示赞同。四分之一以上的人认为宗教有助于美德和性格培养,而每5位接受调查者中有一位认为宗教可提升社会道德标准。最后,近17%的人认为宗教有助于家庭更加和谐。

    尽管这些数据显示人们普遍对宗教持肯定态度,回答者也提到了一些宗教的**影响。当问及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时,最常见的回答是宗教可能给坏人提供欺诈的机会,大约30%的人同意这一观点。同样,五分之一以上的人认为宗教本身使人更易受骗,同样多的回答者认为宗教纯粹是在浪费钱财。不到10%的人认为宗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社会冲突或家庭内部矛盾的原因。

    由于宗教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在调查中都被问及,我们所做的结论不仅涉及宗教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而且还可准确测量负关联缺失的情况;即除了询问宗教在社会道德中的正面影响之外,通过假设没有**的回答,我们可设想回答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认为宗教对社会具有**影响。这样,即便回答者不回答问题,我们也能够了解很多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让我们来看图1,它显示不仅有19% 的人认为宗教对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有接近87%的人对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不持**评价。同样地,有近17%的被调查者认为宗教可能对家庭和谐产生积极影响,同时92%左右的人对这个问题不持**评价。最后(这部分用词有些怪异,因为是对下列表格内容的描述)——当直接问及时,大约18%的人声称宗教对社会没有**影响,而75%以上的人未给出**的评价。

     图1.宗教对社会的贡献
 

       
    数据清晰表明,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对于宗教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人们总体持肯定态度或保持中立,几乎无任何**评价。目前要做的是证明宗教信仰本身如何影响这些态度。在所有接受调查的人中,承认自己有宗教信仰的人较其它人,尤其是没有信仰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宗教对社会具备积极影响。(参见图2)这点很重要,因为我们要知道,是否有比宗教信徒更合适的人来评估宗教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图2.按信众与非信众分析宗教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对人们态度积极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所有接受调查人的肯定回答几乎翻了一番,而且使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的肯定回答增加了2倍以上。下面就一些具体的因素进行着重分析。首先,有宗教信仰的人认为宗教对家庭和睦具有积极影响的评估高出其它人群三倍。从下图可以看出,只有5%的宗教信徒认为宗教可能引起家庭纠纷。其次,一半以上的信徒认为宗教有助于培养美德,教化民众行善积德,而这进一步说明宗教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最后,我们分析一下宗教对社会和谐没有任何益处的观点。尽管无宗教信仰的人中有几乎四分之一的人这样认为—但总体而言仅有不到3%的赞同!

    正如在一开始提到的那样,与宗教相关的最消极的观点认为宗教与欺骗如影随形— 这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使人变得易于上当受骗,二是为坏人提供了欺骗他人的机会。有关这方面,人们意见一致,没有出现 具有统计意义的基于个人宗教信仰的差异。虽然所有受调查人员的消极观点比例总体很低,但当谈及宗教引发社会矛盾或家庭不和的问题时,赞同的信徒明显进一步减少。最后,超过三分之一的信徒认为宗教对社会没有任何消极影响,是其它持相同观点人员的两倍。

    图3.按信徒/非信徒划分宗教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分析了态度的影响之后,现在要关心的问题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对社会和谐态度的影响。下面对3类主要宗教即佛教、基督教(包括清教徒和天主教),以及道教或儒教进行分析。尽管有关穆斯林的研究结果相当有意义,但鉴于参与调查的穆斯林人数太少——仅15人,对这么少的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对本文意义不大。
   
    我们先回想一下,在评估宗教对社会影响时,宗教信徒作为团体较无宗教信仰者更多给予了肯定的结果。图4中的数据表明所有宗教团体情况基本一致,但较之佛教、道教或儒教,基督教明显更倾向于赞同宗教对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但在教人向善方面,人们可从佛教徒和道教徒或儒教徒中得到更加积极的评价,大约80%的人对此赞同(相比之下,接受调查的全体中国人中只有不到35%的作出该回答)。关于宗教是否可提升社会道德和维持家庭和睦,道教徒和儒教徒紧随基督徒之后,但当涉及美德培养问题时,令人吃惊的是佛教徒竟退居第二位。最后,如我们预期那样,认为宗教对社会并没有任何积极贡献的人数极少,实际上,只有不到2%的道教徒、儒教徒和基督徒持该观点。
 
    图4.按宗教团体分析宗教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现在我们接着分析最后一张关于宗教**影响的统计表。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基督教徒对宗教对社会和谐影响持否定评价的比例最低,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三大宗教的情况非常接近。在此,一个明显的例外是有关宗教是否对社会道德具有破坏性影响,对这个问题,20%以上的道教和儒教徒持赞同态度,而只有不到7%的佛教徒和基督徒持同样观点。事实上,综合这几种指标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宗教对社会影响的评估中,与佛教徒和基督教徒相比较,道教徒和儒教徒则更倾向于消极影响。最后,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有接近50%的基督徒认为宗教对社会无任何**影响,对此有30%以上的佛教徒表示赞同,而道教徒和儒教徒只有不到15%的人持该种看法;对此人们难以相信。

 
    图5.按宗教类别分析宗教的社会消极影响
 

  
 
    尽管这只不过是初步的分析,但请允许我从中得出一些试探性的结论。首先,中国社会对宗教的尊敬和容许看起来已经相当不错——只有不到10%的回答者对社会生活中的宗教表示了强烈的否定态度,而在承认自己有宗教信仰的人群当中,持上述观点的人大为减少。对宗教最消极的态度实际上与其对同伴的关心有关——担心坏人利用宗教欺骗他人。当然,熟悉世界各地宗教的人知道,宗教确实非常容易被人利用,世界各国,包括最发达的国家和法制社会,都有类似的事例。

    总而言之,回答者中对宗教持肯定态度的人多于持否定态度的人。三大宗教肯定看法平均为27%,持否定看法及认为宗教易被人用来行骗、是对财务资源的浪费(但不认为宗教会造成社会不和谐)的观点比例分别为23%。

    尽管本文分析的数据并不能使我们识别出宗教可能对社会和谐带来**影响的所有方面,但通过对宗教的积极贡献的认可,政策制定者们可能会考虑废除在这些领域的官僚管制,并将其有限的资源用于监控和解决那些最有可能破坏中国社会秩序的团体的活动。
 
 
(本文作者为美国贝勒大学教授)
 
  
           (本文为作者在2008年北京“宗教与法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普世网首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乡村庙会的政治学:对华北范庄龙牌会的研究及对“民俗”认知的反思[1]
       下一篇文章:皖南H县非正式宗教团体的生存状况研究个案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