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每周推荐
 
浅谈中国传统宗教的宗教精神
发布时间: 2010/5/14日    【字体:
作者:周琳
关键词:  中国 宗教精神  
 

                                         周琳
 

[内容摘要]宗教精神是人类一切精神创造活动的资源,是文化的最高层次。不管是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或者是社会伦理很多都是由宗教派生出来的。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宗教即佛教、道教的介绍,浅谈了对中国传统宗教精神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传统宗教;宗教精神;佛教道教

 
    宗教精神,大体脱离不了两个基本维度:一是超验意义的终极诉求;二是经验意义的人间关怀。它以宗教性体验为基础,以对神的终极皈依为价值核心。大体就是人类对“超凡力量”的尊敬和信赖。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尊敬和信赖,是因为在人类思维中,不管是过去、现在、将来,抑或现代科学是如何地高速地向前发展,但是有两个问题是根本无法解决的。那就是人死后会如何呢?人的认知为什么会有局限性呢?“只要人们还有一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 就难免会有宗教信仰现象”对于未知的恐惧,使人们诉求于宗教,在宗教中得到心灵的宽慰。一方面是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使今世幸福;或者是希望得到救赎,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宗教都称为中国宗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宗教应该是不计其数的。而这里要谈的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宗教,主要是汉以后广为流传的佛道二教。

    中国历史上不缺乏宗教,但是却从未形成自己的主流宗教,宗教精神一直隐没在人文精神之中。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主导的地位。虽然儒家文化从孔子开始对天命将信将疑,孟子提倡尽心知性知天, 强化了天命的因素, 到宋明理学提出一套“存天理, 灭人欲”的思想体系, 把儒家文化演变成一种准宗教。但是它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怀下的宗教精神,而且也正是因为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使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必须与它融合,符合它的伦理道德观念,才能得以生存下去。在某个层面上来说中国人是没有宗教情怀的,中国的人文精神并不反对宗教,有着包容性,但是是在此种宗教精神不违背它根本原则的基础上。

    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但是自其传入中国后,受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渐渐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应该是从它传入之初,中国人就已经用自身传统的观念去理解和接受佛教。《四十二章经》序载:“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到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仿佛佛教也成了神仙方术的一种,释迦牟尼被描写成了能分身变化的神仙。原始佛教理论的核心应该就是“苦”,“人生皆苦”、“一切皆苦”,人最终就是为了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所以原始佛教注重的是个人的解脱,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传入中国之后,逐渐由注重个人解脱发展为强调“慈悲普渡”。

    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这个时期的佛教学说,大体都是一种佛性理论,但其思想内容却出现了一种倾向,即注重心性。也就是说把佛性心性化。此时期出现的佛教诸宗派,大多另辟蹊径,自造家风。天台宗以“性具善恶”的佛性理论和止观并重的修行方法,一改佛教关于佛性至善的传统说法和“南义北禅”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佛教宗派。华严宗以“圆融无碍”的理论为法宝,调和了中土佛教史上“众生有性”与“一分无性”的尖锐对立,使它们各得其所;而作为中土佛教之代表的禅宗,更是全抛印度佛教源头而直探心海,由超佛之祖师禅发展到越祖之分灯禅,完全改变了传统佛教的面貌。佛教本该是一种出世的宗教,追求的是死后能往生西方极乐,摆脱轮回之苦。可是本土化了的禅宗以“见性成佛”为简单法门,追求以人为本位,注重现世的生命享受,是一种重生主义。使原本主张“四大皆空”的佛教为了在这片世俗的土壤中扎根,掺入了“忠孝”之类的宗法内容。

    牟钟鉴先生认为道教精神是一种风格、态度、气象,它是无形的,又是实在的,它渗透在道教的教义、感情、行为和文化中,又进而影响到广大社会人群。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应该是道教最重要的宗教精神。从历史渊源说,道教是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仅仅是鬼魂崇拜,而是掺杂了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而成的。虽然中国道教源远流长、派别繁多,但作为道教,又有着共同的宗教精神。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道”从经典的《老子》五千文而来。如果着重从宗教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老子所讲的“道”,它则是宇宙万物之本原,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就连道教信奉的最高神“三清”也是“道”的人格化。道教的最终目标就是得道成仙。《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也就是说通过修道,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就可以成为神仙。道教所说的神仙,不但指灵魂常在,而且指肉体永生。像佛教认为人经由“三学”、“六度”,可以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无生无死的涅槃境界,实际上仍然是精神的长存,形体无法永驻,也不值得保留。道教与众不同,它最恶死重生,以此世生命为至贵,相信通过炼养,不仅精神生命可以升华,生理生命亦可以脱胎换骨、永固不坏。

    中国传统宗教是包容的,虽然任何宗教为维护自身传统和地位起见,都有不同程度的排它性,但是他们的主流意识只是要维护中华传统的主位性。唐宋以降,佛道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凡高道皆精佛学,僧家亦熟道义,互相吸收营养,充实教义,愈加成熟。
 
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M](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胡青善.《论文学形式的宗教精神》[J].
[3]蔡德贵.《人类三种基本精神的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06期.
[4]李云华.《民间信仰与宗教》[J],《中国宗教》,2004年09期。
[5]牟钟鉴.《道教精神略论》[J].
[6]《周恩来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第1984.
[7]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04年版.
 
                          (本文转载自:《魅力中国》2009年11月(上))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试析印度政府主导的宗教个人法改革 \张雪娇
摘要:在从传统宗教社会向现代世俗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印度宗教与政治(法治)的关系也…
 
宗教改革早期教派的多元化与奥格斯堡“新教认同”的构建 \吴愁
摘要:在宗教改革运动最为激烈的16世纪20年代,上德意志区域的帝国城市率先接触到改革…
 
天主教与菲律宾民主化转型研究 \史田一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30多个威权国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波”民主化…
 
从教派之争到文化战争——美国政教分离的宪法实践 \刘碧波 李一达
摘要:对美国宪法中的确立条款历来有两种解读,严格分离和中立论。自1947年以来,"严格…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摘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说说官办宗教
       下一篇文章:浅谈我国的几种宗教信仰及其社会影响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