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当代大学生“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调查
发布时间: 2010/5/21日    【字体:
作者:于飞  邓子美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  
 

                                       于飞  邓子美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A地区的12所院校的学生进行的“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问卷调查,就大学生对人文主义及宗教认知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立志、人格养成与宗教的关系及其心理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建议,以期有助于当下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人生意义 人格培养 心理健康 宗教文化
 
 
    一、人生意义把握的阶次性、目标与边界
 
    人生具有年龄阶次、思想成熟阶次与文化程度阶次,了解与把握人生意义自然也不可避免带有阶次性。把握阶次性很重要,因为起着意义系统作用的内心理解通常是循序渐进的,故其对行为的导向功能发挥也需拾阶而上。①这些阶梯具有由低向高的层次性,很难跨越。至于人生意义评价的座标与尺度、人生意义的量与质,详阅笔者专文论述,②在此仅略述。人生意义评价的座标或参照系首先是人与禽兽之区分,这蕴含了人的自然性与文化性及彼此的消长,不消说,享乐、安逸、嗜好、情感、好奇等欲求乃人兽共有,然而人兽的一个区分在于“进化过程中,(生存竞争的)自然选择的力量逐步减弱,而文化因素的作用逐步增强。”[1]其次是社会优位还是个体优位的差别,有些强调社会优位者所言的人的特性在于其社会性的论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许多动物(如蚂蚁、蜜蜂)的社会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人类更强。当然,许多唯人类才有的需求,如职业乐趣、共同爱好、纯真友情、真爱、求知等确实与人的社会性有关。其三是人神关系的参照,这是人希望超越自身局限之追求体现,仰望完美往往与此密不可分。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欲求各不相同,对幸福的理解更是不可避免的因人而异,因此,本文强调的阶次只是相对的,“不存在一种在所有情境中都具有优先地位的价值”。[2]故而,区分在人生不同情境中何种价值追求占优,这是人生意义阶次性探讨的核心。

    大学生在精神上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至成熟期之间,准确的说是处在心理学家埃克逊(Erikson)所谓人格“定位的危机”期,迫切需要人生意义指导。尽管在他们中家庭境遇、学校与专业条件等有着很大不同,但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有着尚不够明确的多方面追求应该可以肯定。在这些多方面的追求中,应优先考虑哪些阶次便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调查分析,人的需求大体可分为七个层次,即由低级至高级排列为:1、物质生活 2、安全 3、归属 4、爱 5、尊重与自尊 6、自我实现 7、自我超越。③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除少数贫困生外,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已获满足;除少数病残者外,其安全需求大体也已获满足。而最后两个“人类独有的”需求,由于大学生还未踏进职场社会,人生还未完全独立,因此对他们来说,人生意义上的立志是非常需要的,虽谈不上其满足,如马斯洛所说:“典型的自我实现状态只在某些罕见人物六十多岁才出现。”[3](p.315)但也正由此体现出志业的人生导向作用。青春期涌现出来的大部分是来自阶次1至5的匮乏性低级需求。也正因如此,大学生才更需要从这些问题中“振拔出来”, [3](p.325)立下一个长远宏阔的志向。在现代社会,对大部分已跨进高校门槛的学生而言,低级需求的满足相对简单易得。当然,他们对物质的欲求也会更多,但高级需求、特别是超越性的高级需求恰恰可以引导低级需求。而且高级需求的满足几乎是无限的。这就为人的成长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也存在约11%左右的学生信仰宗教,其中有些人本身较低级需求尚未满足便转向了超越性需求。这也会对其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在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仍仰赖父母或亲属的前提下却不能好好学习知识与本领,以至将来独立的生存都会成问题。安全需求的满足被扭曲成要依靠神降临的奇迹来拯救(救度);归属与爱的需求满足被限制在宗教的小团体里,与一般同学都不能很好相处;对他人的尊重转化成防范,自尊心非常敏感,而这实际上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因此,虽然凭着宗教信仰赋予的力量,不再迷惘,有着明确的方向感,也能冲破狭隘功利的束缚,却难以发挥超越自我的正面功能。他们并没明白基督新教更加强调上帝爱人,人间佛教强调人格完成在先等等道理。由此或许可以说,在青年健全人格尚未养成之前,有着长远的追求虽然应该肯定,但急于成圣成佛成道成为荣耀上帝的“工具”都是揠苗助长。对这些学生而言,先成为真正的人,学会处理好个人目标与社会需求关系乃至通常的待人接物之道仍是当务之急。在此列举的当然是些极端的情形,大部分信教学生的人格心理也是健康稳定的。

    随后便牵涉到人生目标问题:人生是否一定要为自己确立明确的目标?人生乐趣在于目标的达成还是在于追求过程的本身?目标本身与实现目标的途径之间有何关系?对于这些问题,马斯洛也给出了答案,尽管也许并不能令所有人都满意。他认为:对期望充分发展自己个性的人而言,“明白自己实际上需要的是什么”,“进一步明白自己的天职、命运和职业是什么”, [3](p.244)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人生目标的确立,它主要通过内心对自己本性、性格的认识而获致。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认为,为了长远的而且经常是难以企及的目标而保持紧张,这是人与动物,成人与婴儿的区别之一。[3](p.239)当然在中国,对社会或环境对个人目标实现的制约也须有清醒的认知,须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调整自己的目标。同时,这也是途径选择问题。依个性而言的总目标通常是远期的,但可以分割成多个阶段性的目标,以利于实现。只要基本个性不变,人生目标也不大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实现的途径则有多条,选择表面上笔直的路反而容易误入歧途;路远不要紧,摔倒也难免,关键在于摔倒后要迅速爬起来继续进发——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与庸常之辈的区别也在这里。有了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才有人生意义的具体化——特定的成果或才能的积累。成年人或多或少有这样的体验,追求的过程中愈艰难,目标实现的快感愈强,对成果也愈珍惜。而大学生,特别是其中的独生子女,却往往因父母师长的给予太过容易而不懂得珍惜。目标达成得愈轻而易举,快感就愈易丧失甚至转为空虚,对于成果也不大会珍惜。所以要凭自己的努力,而尽量减少对他人帮助的依赖。目标的设定对自我能力也应有一定挑战性。但目标达成的现实性、社会或环境可能导致的挫折也应考虑到,以免丧失奋斗的勇气。以上这些都是目标设定的边界。当然,无论是设定目标的本身还是在其实现过程中,都不可伤害他人,这无疑也是边界之一。
 
    二、大学生对自身人生意义普遍迷惘的现状
 
    然而,大学生们对上述这些都不甚了了。我们调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否思考过自己的人生价值或意义?答:

思考过,且有自己的答案
思考过,但没有答案
从未思考过
548(人)
621(人)
35(人)
45.4%
51.4%
2.9%

    数据显示,51.4%的学生对人生意义并无自己的答案。加上不动脑的达54.3%。可见,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都很迷惘。他们之所以如此,从表象上看源于生存困境,根本上却源于以往人生意义的失落——进入大学之后,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被抽离了一个共同的维系近九年的人生目标——考大学。但考上大学后,需求满足了又如何了呢?

    问: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33.4%的学生回答:为“拿到文凭找到好工作”, 25.4%的学生认为“较高收入”是生活中最重要的,29.7%的学生是为了“学习掌握更多知识”,13.2%的学生目的在于“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同时在对“人生目标看法”回答中,47.5%的学生表示“要树立,但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一点在职业技术院校更高达48.6%。还有5.2%的学生觉得树立目标“没必要,走一步算一步”。调查得出这一结果并不奇怪,因为以往习惯于听从长辈安排,自己也认同升学目标的青年学子无疑要面对一个构建新的人生目标,重新把握人生意义的问题。而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目标,已离开父母长辈的青年学子都要开始学会自我独立地选择,但这对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大学学子来说并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即便不去设定自己整个生命的目标,也要为自己三、四年后进入社会作一个短期的人生目标。可惜的是,目前大学都并没有开设这方面合乎学生要求的课程,而学生学习的人文课程本应该涉及这种指导,但实际上却因种种原因而不如人意。这是人格个性教育的缺失。

    面对新的人生目标选择,当代的大学生心理上大致出现了正面和负面的两种心理状态。首先是占比重较大的负面心理状态。学生最明显的负面心理反应就是“茫然”,人生道路失去了目的地。调查中发现,从高三经过高考过渡到大学,学生普遍感觉“压力大”(47.2%)、“空虚”(42.3%)、“茫然”(60.3%),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有66.7%的同学感到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信仰危机。这种“茫然”反映出的生活状态便是不知需要学什么,不知需要什么。“读书无用”也已成为许多学生的感受。其次是不知如何选择,或者干脆选择逃避集体生活。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现在许多青年人往往忽视了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的滋养和丰富,而一味的钻进孔方兄的网络里,这不好。”[4]

    同时,由于得不到进一步的指导,目标常常流于设想脱离现实,缺乏可行性,甚至不得不放弃理想,最终也失去了自我。正因为人生失去了目标,人生的价值意义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面对这个问题,当代大学生同样充满了困惑。所以,许多大学生心理成长中便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价值观的混乱。茫然之后便是默然。生命没了坐标,价值世界开始变得恍惚;精神世界开始荒芜,生活没了主题;开始被动地生活,使生命渐渐失去了明确的意义;不知如何改变或者干脆顺从这种茫然的状态,心理渐渐开始疲惫。于是茫然又变成了漠然的接纳、放纵、破罐子破摔式的无畏和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表明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出了很大偏差。而现实往往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有同学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之“八苦”⑤是每个人都要经历和感受的。于是,出现了部分学子中普遍的一个心理感受:郁闷![5]即一种普遍的挫败感以及衍生的无奈和无聊!一种失落以及衍生出对真、善、美的怀疑和对生活、学习的不满。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生对学习、情感、生活等方面的总体满意程度
回答
人数
百分比(%)
有效值(%)
累计值(%)
非常满意
49
4.1
4.1
4.1
比较满意
423
35.0
35.2
39.2
基本满意
485
40.2
40.3
79.6
不太满意
220
18.2
18.3
97.8
非常不满意
26
2.2
2.2
100.0

    这是在大三、大四学生及研究生中问卷询问的回答,而面对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并非毫无顾虑。根据我们对男、女学生的个别访谈与了解,特别是在临近毕业而工作无着落的学生中,不太满意与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占有更高比例。
 
    三、大学生对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理解的积极层面
 
    虽然当代大学生存在上述普遍迷惘的现状,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许多青年学子面对学校生活和人生规划问题的时候采取了积极的正面态度。

    近些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大学生信教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较肯定自己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有141位,占总人数的11.68%,承认自己信教的学生中有81.4%的人表示是在上大学之前就有了宗教信仰,18.6%的人表示在入学后。其具体信仰如下面数据所示:(附表:学生的信仰)

    在我们的调查中,导致最终信仰了某宗教的原因(可多选)显示,有10%的学生因寻求精神寄托而信教,22.3%的学生因信教而获得心灵的平静和提升。两者相加占信教学生总数的32.3%,占第一位。这证明了在当代大学生中宗教信仰已转向精神需求。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主要是基于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个性发展与超越性需要。据调查显示,在信教大学生中,“感到教义有道理”的占11.7%,65.8%的人认为,教堂、寺院是人们联络思想感情的好场所,“佛”、“主”是人们倾诉自己隐私的最佳对象;信仰宗教能弥补、治愈心灵创伤,能使寂寞无聊的心找到寄托之所。因此,这部分大学生信仰宗教主要是出于归属和爱的需要。另外,参照对北京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的调查,据称79.3%的人认为基督教可以“净化心灵,使人过充实的精神生活”。这部分大学生信仰宗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教义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实现了他们基于个性的精神追求。心理学家弗洛姆曾指出:“上帝不是统治人的力量,而是人类力量的象征。

    人类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对自身力量的皈依,通过这种依附,人能免遭孤独感的折磨,从有涯到无涯,从有限到无限。”[6]宗教不但具有感性层面,也具有理性层面,各大宗教对自然、人生、世界都有其独特的系统诠释。这对追求系统性知识的大学生颇有吸引力。他们在历史和文化的视野中审视宗教、接近宗教。在笔者的观察中,学习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中宗教信仰者的比例也比较高。而根据国外的心理学实验,大学生的社会兴趣与助人行为有正相关关系。与个人幸福感也有正相关关系,而文科学生的社会兴趣比理工科学生为高。[7](P.103,105)宗教社会学认为,现代人的宗教信仰也存在着“褪魅”倾向,即理性化。就主体而言:大学生与社会其他信仰宗教的群体相比,因其文化素质较高而大多更为理性。调查显示因“经历了不可思议的事”而信仰宗教的学生只占信教学生总数的4.9%;由于好奇心而接触某宗教并导致最后信仰了该宗教者只占信教学生的1.6%。就需求而言:现代大学生更注重精神和心理的追求。就行为而言:现代大学生更具有理性色彩,更注重从文化、历史、艺术乃至环保、保健等多角度,即从宗教文化层面去理解和实践宗教仪式和活动。

    大多数学生的人生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对人生意义的认知基本格调是健康的,如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和开拓观念等,都是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进步性的显著标志。调查还显示:不信教的学生中70.9%的人认为活着的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35.6%的学生觉得最快乐的事情是“学业事业有成”;在对“人生目标的看法”回答中,45.1%的学生“已经树立目标,正努力奋斗”,45.5%的学生对人生价值和意义已经思考过,并有自己的答案。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追求高尚人格(46.7%)。在遭遇重大挫折时,不是心灰意冷,49.1%的学生认为“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依然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备受社会瞩目的高智力青年群体,是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在现代社会,科学的价值与日俱增,知识经济已渐露端倪。从某种意义上说,哪个国家掌握了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它就占领了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大学生尊重科学文化、尊重知识;追求真理,反对愚昧,努力理解勤勉、严谨、探索、创新的现代科学精神。在此项调查中,63.2%的学生表示上大学是为了“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对社会上出现的“体脑倒挂”现象而衍生“读书无用”的观念有较正确的认识。
 
    四、当代大学生在人生意义理解方面容易陷入的误区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佛教讲“无始无明”遮蔽自觉,基督教讲人有“原罪”,甚至传统的个人主义为万恶之源说法等等,都表明了人的生物性、低层次需求主宰了大部分人的人生,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这类需求不择手段,也确为罪恶渊薮。但人有生物性需求本身并非罪,也只有满足了这类基本需求后才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换言之。追求这类需求的满足带来的快感并非不正当。我们在询问“人生怎样才不虚度”问题时也发现,51.3%的学生认为“只要开心就好”。 甚至部分信教大学生的宗教意识也沿袭了中国民众历来的信仰传统,即希望现世的享乐生活在不受时间限制的彼岸永远延续。这与古代厚葬习俗所反映的并无差异。同时,有调查表明:“在时间价值取向上,当代青年越来越注重自我的、现实的经验和感受。快乐主义开始为越来越多的青年奉为生活原则。”[8]那么,快乐主义是人生意义理解的误区吗?不能简单地就此作出评断。以情欲满足的快感为例,显然,仅出于生物性的占有也会暂时带来快感,但随后便是空虚,甚至结局往往会酿成惨剧,而人特有的真爱却不但带来了持久快乐,更能处处激励彼此向上。同样,要开心并没错,但关键仍在价值取向及其引导,如果仅如禽兽般无忧无虑,何以为人?更不能表明一生没有虚度。
   
    人生意义是生命的一种精神性存在,这种精神存在源于人生其实有着(广义的)信仰,尽管人对此并不一定有自觉,但信仰是生命存在的最终归宿和精神支撑。调查中认同“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信仰危机”的大学生达 66.7%。因此,他们往往会在太多的功利性考虑中迷失方向,进行错误的选择和判断。当代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更加注重学科专业选择的实用性,注重着今后的社会地位、爱情婚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他们在理想和信仰的选择上,更多的是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大学生求职中的“孔雀东南飞”现象,成为他们择业时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调查数据显示,33.4%的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拿到文凭找到好工作”。同时,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大学生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从而陷入了一种“存在性危机”中,处于深刻的“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无论朋友多寡,选择“享受独处”的占总数的82.6%,且无明显的学校差异)以及“和上帝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焦虑之中。大学生之所以成为青少年所追求的目标,大学之所以成为人所向往的圣殿,在于它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具体体现在大学和大学生承载的社会责任。它不仅引领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更是对人类终极价值的体认,高品位文化的蓄养与创造,对理想信仰的追求。倘若身处校园的大学生失去理想,不能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为了这份责任而努力,反而为眼前过于功利的追求而耗尽心力,大学生——大学的主体对大学本身使命的认同必定架空。

    当代大学生经历着“活着”的痛苦,这是危险,也是机遇。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思想敏锐的优秀学生如能够克服环境的影响,选准自己生活目标,感受到自身人生意义,必能激发生命的更大能量,不再虚掷易逝的青春时光。
 
    五、加强人文教育,帮助大学生寻找其发展路向
 
    学生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状。当社会变化或转型时,传统生活模式解体,即“一体化”和“中心化”解体,必然会引起三个方面的失范。一是社会秩序的失范;二是社会主导价值取向和道德的失范;三是社会成员心理上的失范。这三种失范都会促使社会成员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发生巨大变化。

    宗教为人们提供了某些从中解脱出来的途径。在这种状态下,饱受失范之苦的人们四处希望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因而特别容易对宗教产生共鸣。在这种时期,宗教发展迅速,信徒猛增。这种状况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正是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类似大背景之下,宗教吸引了不少大学生。除了已信教的学生外,我们在调查中还问及“如果您觉得自己原先的生命依托已失落,您会信仰某种宗教吗?”时,有74人肯定地回答:
“会”,有622人回答:“也许会,也许不会”,占接受调查的总人数的58.7%。问及他们对宗教文化的观感时,表示有好感的达69.6%。这折射出他们对宗教富含的人文价值、精神价值的向往。

    宗教信仰是个人私事,我们无意干预。但对部分学生中呈现出的对宗教文化的好感与人生意义的迷茫,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复杂问题。我们的大学,特别是人文课程,承载着相当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们更多的精神食粮和价值关怀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正如高尔斯德(Goldstein)所指出,我们生命意义辅导的任务,就是要协助人们步向最适合于他们发展的途径。对大学生而言,就是从他最喜欢做的事和他做的最好的事中,帮助他发现其潜能之所在,[7](p.177、178)防止正处于成长阶次中的他们误入歧途。如果每个学生都将其本有的潜能充分发挥,投注于文化的推进创造,这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对高校而言,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的三重使命。
 
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本文的阶次概念,既基于已成为心理学界共识的“层次”,更有强调人生高下的阶梯性与身心成长的阶段意味。
②邓子美.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
③有些学者认为马斯洛归纳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层次。这虽更简约,却不够贴切,尤其是与宗教相关的超越性需求不能突出,故在此还是采用马氏原意。
④本调查以我们在江苏A地B高校组织的由调查员上门进行的抽样调查为主,主要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覆盖了理工科、文科各系,共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7份,占该校学生总数的5%。引用数据也以此为主。另以通过A地11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有关部门组织的抽样调查为辅。点面结合。
⑤人之“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参考文献:

[1] 舒远招.达尔文良心进化论对欧洲近代良心论的承袭和超越[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 陈家刚.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
[3]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 何官峰.大学生思想“亚健康”状态忧思录[J].中国青年研究,2002(4):60.
[5] 董家豪.以人间佛教中“四摄”为指导——建设大学公益社团活动的基本问题初探[J].人间佛教的当今态势与未来走向”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6] 卢红等.宗教:精神还乡的信仰系统[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7] 黄坚厚.人格心理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7.
[8] 唐灿.当代青年的自我价值观[J].青年研究,1990(11-12).
 
                     (本文为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台湾宗教变迁的社会阶级分析
       下一篇文章:信仰与环保:一个实证研究[1]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