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际事务
 
《2010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之介绍及纲要
发布时间: 2011/5/14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宗教 自由  
 

                                    

                                              民主、人权暨劳工局


编者按:美国国务院经常在其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中指责中国在处理某些宗教问题上的做法,导致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为便于读者了解“国际宗教自由报告”的出台背景及方式,本网特将该报告的有关信息摘登于此,供研究者参考。

                                      《2010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介绍

                                                  (2010年11月17日)

    我们许诺持续支援那些同宗教压迫作抗争的所有人,并与持不同信仰的人们一道,共同致力于和平事业的发展。
                                                                                                           ——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限制宗教表达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此,我的政府将继续反对这一做法。信仰能使我们的关系更为紧密,我们有自由去践行信仰并按良心行事,这对于我们的和谐共处极为重要。

                                                                                                            ——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这一《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是美国支持世界宗教自由与宽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报告封面展示了圭亚那的一座印度教寺庙和东京的一座清真寺,这是全球宗教表达多样性的实例。今天,一些人设法践行其所珍视的宗教信仰,他们呼吁保护所有群体的个人基本权利,面对这样的呼吁,很多政府与团体却仍与不断上升的宗教多样性作斗争。

    鉴于宗教自由与宗教宽容的重要性,2010年度的《报告》论述了近200个国家、地区的政府政策以及社会态度。政府与民间团体必须通力合作,尊重每个人在良心方面的权利,确保对宗教自由与宽容的尊重。政府有义务提供法律框架,使得所有个人都能够公开践行信仰、充分而平等地参与公共生活。

    该报告记载了最糟糕的宗教迫害形式。同时,该报告也肯定并赞扬了世界上很多促进宗教自由与宽容的国家。老挝政府与“全球接触研究所”签署了书面协议,以此为政府官员以及宗教领袖提供有关宗教自由方面的培训,对此我们表示欢迎。黎巴嫩最后决定整修在黎巴嫩内战中被炮弹摧毁的位于贝鲁特的亚伯拉罕犹太会堂。印度尼西亚政府举办了首届印尼与美国跨宗教对话,汇聚了来自两国和该地区的宗教领袖、学者、学生以及跨宗教活动人士。

    该《报告》的发表与美国对宗教多元化价值观日益增长的讨论相一致。2010年8月,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的开斋晚宴中说道:“美国仍然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国家,这证明了我们国家先辈们的智慧。在美国,持不同信仰的人群能和平共处、互相尊重,这与世界上其他地区持续不断的宗教冲突形成了鲜明对比。”众多信仰族群来到我们本土,其中包括犹太教徒、印度教信徒、巴哈伊教徒以及佛教徒,这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多元化的国家之一。我们仍旧得到自由、平等的建国理想的指引。正如总统奥巴马所说:“这就是美国,我们对宗教自由的承诺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国家欢迎任何不同信仰的人群,他们决不会被政府区别对待,这一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至关重要。”

    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宗教自由这一价值观具有普世性、神圣性。该报告对努力确保这些价值观的尊重来说,乃是一重要工具。美国认真履行其国际承诺,正如总统所说的:“我们国家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世界范围内宗教自由的人权事业,这一承诺远远超越了我们的国界,因为我们替所有被否认有信仰选择和信仰生活能力的人辩护。”理性和经验使我们确信:无论从地理学还是人口学上,一个能表达所有信仰的开放环境能推进所有国家的公众利益。这正如国务卿克林顿所说:“宗教自由为每个健康社会都提供了基石。”
                                                                                                                 —— 迈克·波斯纳

    民主、人权暨劳工局助理国务卿


                                      《2010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执行纲要

                                                     民主、人权暨劳工局

                                                     (2010年11月17日)

                                                              年度报告
  
    该国际宗教自由年度报告记载了从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宗教自由状况。该报告的主要焦点在于政府行为,既包括官方对宗教团体进行宗教镇压或纵容暴力的行为,又涵盖保护、促进宗教自由的行为。每一国家报告的包括该国家的宗教人口统计,政府对宗教自由的尊重程度(包括法律及政策框架、宗教自由限制、侵害宗教自由、改善以及积极发展),社会对宗教自由的尊重程度,美国政府的决策和行动。

    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即是促进宗教自由,这已经被编纂入了《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案》(IRF法案)。美国拥护宗教自由,其根基在于我们承诺推进世界范围内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口具有某种宗教信仰或认同。无畏于政府的干涉或限制,如此信与不信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一个建立在人格尊严、健全的市民社会、可持续的民主之上的社会,宗教自由可为其提供重要基础。这一准则是美国文化、价值观及历史的核心。宗教自由亦是一项全球所关注的议题,这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已经得到了详细阐释。

    《IRF法案》(《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案》)还为该报告提供了指令,为执行纲要提供了重要议题:继宗教自由挑战的介绍性概要之后,第一部分概述了特定国家的宗教自由状况;第二部分记述了美国在“特别关注国家”(CPCs)中的行动(“特别关注国家”是2009年1月16日国务卿所命名的称谓);第三部分则强调推进跨宗教对话及理解的努力。

                                             对宗教自由构成挑战的政府支持

    限制宗教自由有多种方式,既有公开的,亦有微妙的手段。下面列出的五个类别提供了一种分析性框架,有助于识别宗教自由的限制范围。

    (1)独裁政府。最严重的侵害宗教自由事件通常发生在独裁政府治下。这样的政府设法控制所有的宗教思想及表达,以便进行更全面的管制——控制政治及公民生活方方面面。这些政府将某些宗教团体视为国家敌人,原因在于这些宗教团体所持的宗教信仰可能威胁到对统治者的忠诚度。一些政府指出镇压和平的宗教活动是基于对政治安全的考虑。

    (2)对非传统及少数派宗教团体的敌对。在对非传统及少数派宗教团体充满国家性敌对情绪的国家,常发生严重的侵害宗教自由事件。一些国家没有对这些团体进行全面控制,却恐吓、骚扰这些宗教团体,并纵容社会对这些团体的侵害行为。严重时政府可能要求信徒声明放弃信仰,或是迫使他们搬家或出逃国外。该报告仔细留意了宗教特性与种族的关系,尤其是在多数派占政府支配地位的国家,或是某一宗教团体压制少数派团体宗教表达的国家。该报告涵盖了许多案例,在这些例子中,由于某一宗教团体真实的或所理解的政治意识形态或政治隶属关系,政府便敌视这一宗教团体。

     (3)未能解决社会不宽容行为。一些国家未能处理不宽容势力对某些宗教团体的暴力行为。这些国家的法律可能禁止宗教歧视或迫害,但是官员却未能防止对某些个人或宗教团体的袭击、骚扰或其他伤害行为。保护宗教自由不只是要求法律完善、政策合适到位,政府也有责任在各层面上都有所作为——防止侵害行为,将那些暴力犯罪或违反法律规定参与歧视行为的人员绳之以法,在适当条件下救济受害者,为所有人培育一个尊重并宽容的环境。

     (4)制度化偏见。政府有时通过制定歧视性法律,或采取具体举措,以使某些宗教相对于其他宗教受益更多的方式来限制宗教自由。这种状况常常起因于历史上某个特定的宗教团体占主导地位,由此便导致了制度化偏见,歧视一些新兴宗教团体,或歧视在历史上遭受压迫的宗教团体。该报告也强调突出了某些政府案例,这些政府对某一宗教进行了特定的阐释,从而导致了对这一宗教具有不同阐释的信徒的限制。

     (5)非法性。一些政府歧视某些特定的团体,宣称这些团体是非法的、危害个人或社会秩序。这些政府将这样的团体描述为“邪教”或“异端教派”,从而就使这些团体永远蒙上污名,鼓励或暗中纵容针对这些团体的暴力行为。这种做法比较常见,甚至出现在一些以其他方式尊重宗教自由的国家中。

(翻译:陈俊宏)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摩洛哥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探析 \黄麟
摘要:摩洛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统君主制、圣裔血统和作为“信士…
 
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发展 \周伟驰
摘要:政教分离是西方近代新教国家政教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基督新教来华,教案频…
 
近代以来日本宗教对话发展的政策性动因论析 \陶金
摘要:受1893年万国宗教大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宗教团体已经出现了多…
 
从“基督教世界”到“信纲式国家”:现代宗教权利的萌芽 \董江阳
摘要:人类历史从宗教暴力,到宗教宽容,再到宗教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演化过程…
 
良心自由:公民社会的“灵性资本” \张生
——《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评介<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教自由讨论系列之一
       下一篇文章:美国宗教组织对当今中美关系的影响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