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每周推荐
 
基于《圣经》辩读长生不老与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 2011/9/9日    【字体:
作者:林涌强
关键词:  圣经  
 

林涌强
 
 
[本文摘要] 长生不老、生命永恒,终究是人类所向往的求生本能。神[1]造人时,把这向往与渴慕的种子深埋在人心,但如果人们仅仅从本能出发,而不明白神造人的旨意,就都无法实现永恒生命的美好愿望了。本文通过经文辩读的研读方式,经由《道德经》、《楞严经》与《圣经》互为印证,揭示中国传统文化“长生不老术”所向往和追求的,正是那不再有死亡的永恒生命,即人类自古传承的核心价值观。本文尤其通过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16章原文的解析和分享,借此首次发表圣经翻译的部分重大成果,阐明人类无论物质生活的富裕与贫穷,人人都当信仰耶稣基督,坚持祈祷操练,发奋进入天国,这是全人类实现永恒生命的“道路、真理、生命”。
 
关键词:长生不老术;经文辩读;核心价值观
 
     一、人生“大风起兮”

    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多都熟悉司马迁的《史记》里,那位汉高祖刘邦得胜回乡,一面击筑,一面即兴吟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2]

    司马迁写历史,执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然年岁变来变去,大风“云飞扬”没变,海内的“故乡”没变,猛士守“四方”也没变。

    司马迁所述刘邦,受惠于“神遇”而得以问世,生逢“天下苦秦久矣”的秦末,那时恶政当道,导致民众揭竿、群雄逐鹿,局面大乱。针对“风雷激、云水怒”的战乱形势,刘邦“约法三章”承弊易变,以一统天下的律法凸显人类的核心价值,使绝望中的人民重获生存指望。他以这样有约在先、有法可依的战略战术来超脱险恶争战的困境,从而得以“云飞扬、归故乡、守四方”。史记称之为“得天统矣”,意思是说汉高祖得着天统,享有了历史文明的传承地位。

    刘邦艰苦奋战赢得胜利,却“游子悲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难道这“四方”即世上的一切是我们人类可以持守得住的吗?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中指出:“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3],如此“过去、未来、现在”[4]与“东、南、西、北、上、下”[5]所交织的时空之幻,是“变化密移”、“念念迁谢”、“新新不住”[6]的。

    没有天下,要夺取天下;夺取了天下,要持守住天下,结果却证明了“是非成败转头空”[7]。一切都将过去,人类在这世上的生命是“虚空的虚空”[8],有谁能持守得住人在世上这生命的基业呢?平民百姓如此,赢得天下的帝王亦如此。人类在这世上越痴迷、执着,就离神造人的旨意即永恒生命的目标越来越远。从古自今,人类从本能出发,不懈向往和追求永远的自由、幸福、平安和光明,可无一不在命途中陷入迷茫、失散和沉沦。人们普遍视永恒生命为遥远,偏离真道,只顾及时行乐,却患得患失,不知所终。
    汉高祖刘邦的指望,是平定天下,让绝望的人们再有指望。对于平民来说,指望就是能够有一曲自己的“大风歌”——“云飞扬,归故乡,守四方”,甚至“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的能够长生不老、人人成仙。中国传统的道教告诉人们长生不老是有可行性的,并有“长生不老术”作为有可操作的方法。为实现这样的终极目标,道教提出了一系列修炼方术,如服食、行气、房中术、守一、外丹、内丹、守庚申等等。不仅道教如此,其他宗教也不乏类似的追求。国学名家南怀瑾曾说,“自古以来所谓的修道,乃至任何宗教最高的要求,都是要找到生命的永恒,返还到这个境界为目的。”[9]可道教所提供的这些方法,能否实现长生不老的真途径呢?人类究竟如何才能赢得永恒生命,且守住这片真土,可以不再畏惧遭遇强夺,不再畏惧流离失所呢?
 
    二、通过东方经典中的“长生不老术”寻求永恒生命之源

   《楞严经》强调人类有生有死,生死不已。然而,乐生而畏死是人的天性。大凡天下之人,莫不渴望长生,恐惧死亡。长生不老是人类一直在探究和追寻的,若有人在世间获得事业成功,接下来便会力求能够永葆青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以维持自己的成功并从中想获得永恒的幸福和快乐。

    穷人要做富人,富人要当官,当官了要做宰相,宰相还想做皇帝,做了皇帝要登仙——人类似乎总想着成仙。从这个人类愿望的阶梯看到,人最终都是希望守着自己在世上各样的美好祝福和财富,并且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享受无穷无尽的荣华富贵。在《史记》和《资治通鉴》[10]上便是如此。历代的皇帝尤其是秦始皇和汉武帝,不计代价地追求长生不老,他们派遣术士到处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或寻找仙境,但都不得好果。人类的美好愿望与其追寻的结果往往相反。这些寻求长生不老的人,最终也都被时间埋在了阴暗的坟墓之中。他们并没有实现自己的长生不老梦,没有永远守住这个世上的财富,这正印证了新约圣经《马太福音》所说的:“要挤进窄门。因为门宽路大通向灭亡,进去的人多;而门窄路小通向永生,发现的人少。”(此段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并首次经由本文正式发表。)[11]

    长生不老的思想,中国经典《道德经》就早已提到,长生不老即不死而永生。后经道教的宗教领袖们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手段,为的是追求长生最后成仙。然而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中并没有描述神仙,更没有“仙”这个字。“仙路历程”,疑似老子以后的道教所发展。但是老子在“长生不老”方面确有具体的指导,同时也回答了人类所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路历程”最终失败的原因:“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普天下通常以为的‘美’,认作美就是恶了。通常以为的‘善’,那可是不善呀!摘自将要问世的《祈祷得道经》,作者林涌强。本书经由考古与“经文辩读”复原老子《道德经》的古经原文,通过注释而融汇贯通东西文化的底蕴,采用圣经翻译技术以现代汉语精准表达老子的古经原文。目前正筹备出版中。)[12] 同样的道理,长生不老、永恒生命,终究是人类求生的一种本能需求,世人以想象中的理念把这当成是好,而追求本能所趋向的“长生不老”,那就与真实的“长生之道”渐行渐远了。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并非视长生不老为不可能:“塞其  ,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棘。堵塞自我感觉与意识,关闭这样的门户,终身超然而然。敞开意识,追求这样的事功,终身一无所获。摘自《祈祷得道经》。)[13] 老子这里所讲是指平日的修持操练。追求“长生不老”,最终是与祈祷、打坐等修持操练有关系。而人的修持操练大致有两类结果,一种是在世上可以活的较长,但最终依然归入死亡。原因是修持的过程中没有放下自己的感觉官能、心思意念,如果一直以这类方式追求,终将一无所获。另一种追求“长生不老”,是不断进行堵塞自我感觉和意识的操练,关闭感官的门户,那就终将超越死亡,进入永恒生命。老子清楚地说明“长生不老”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他没有让我们敞开门户走“仙路历程”,而是让我们闭紧门户,放下自己,去专心仰望,直到实现永生。

    “妙觉明圆,本圆明妙。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14]万物的本始是“窄门”之道,是生命之光。在光中的一部分生命体,忽而迷妄异“常”,也就成了经文所述“常乐我净”的异化,开始“展转相因”。这样的生命体“从迷积迷”,跌入了意念之中,进入了“空虚混沌、渊面黑暗”[15],产生了攀缘的观念,也有了七情六欲的感觉。在这空虚混沌里,使抱着观念的部分成为物质的结构,在结构之外的就是空虚,区分为“有”和“无”。于是神造人,要藉着人类使这混沌局面归回“妙觉明圆”的生命之光。然而被造的人类却固执己见,在“有”和“无”中不断旋转与寻找,把本来是空虚的,却执着以为是“有”,又不断在“有”里面区分相同的和不同的,如此反复,跌入混沌与轮回。人们至今还在寻求着“长生不老术”,只是凭借虚妄的基础寻求“长生不老”,必然失败。《楞严经》明确告诉人类,“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16] 真正的长生不老一直都在,并没有转动的影儿。真正要实现长生不老,唯有把观点、立场,把纷乱的意念,以及建立在错误观点、立场上而寻找的想象中的“永恒生命”放下来,才能找到真正的生命——进入永恒。

    《楞严经》并且还强调,“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 [17]。追求长生、永恒,当然无可厚非,因为“长生不老”本就在;然而如果是在错误的立场、虚妄的基础上追求真实境界,是追求不到的。但要得真正的长生不老,那就要放下虚妄的一切。佛经认为人类本身也是虚妄中的造化,只有放下人的自我,才能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三、永恒生命是人类命运的终极归宿

    代表东方文化的经典《道德经》与佛典《楞严经》所诠释的“长生不老”即人类永恒生命,讲述的是同一内涵,也就是要关闭自己的感觉官能,放下自己虚妄的意念乃至整个身心,方能进入原本的生命常态,即生命之光,或称为“彼岸”。而代表西方文化的经典《圣经》对“长生不老”又作何阐述呢?《圣经》的观点能否和《道德经》以及佛经互为印证呢?本文仍采用“经文辩读”(Scriptural Reasoning)方式来阐明和凸显中西方文化所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经由《道德经》、《佛经》和在此作为重大研究成果发表的部分《圣经》新译的辩读,进一步诠释和印证东西方文化一脉相承,东西方文化的实质乃是神启示给人类的永恒生命。

    本文辩读的“长生不老”和前文辩读的“生命之光”两大钥节(Key Verse,关键词)为同一脉络,阐述和传达“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就是生命之光,即真光”(详见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的推荐特区,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67)。正如网友hannahstear所言:“终于道出了核心价值。在基督降生以前的人,因为没有亲眼见过,只体悟到道的存在,却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因此才会出现,‘佛说般若,既非般若,是名般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以赛亚说‘他是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但现在,道既然因爱而取了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之形象,就是耶稣基督,使得我们可以亲眼看见他、亲耳听见他的名字,呼唤他的圣名。”(详见凯特网专帖第155楼,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3363098&page=9&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
    无论是国学研究,还是西方价值观研究,值得推崇的正是基督徒传统的经文辩读方式,这有助于公共性话题的开放研究。本文辩读的主题“长生不老”,直接引用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的话语,并且通过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16章原文的解析和分享,借此首次发表圣经翻译的部分重大研究成果,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18] 而是苍颉造字与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辙,书同文”的前前后后,道的真光照耀总不改变,日新又新。正如圣经的作者之一约翰所说,“本始是道” (此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并首次经由本文正式发表)[19],正如圣经的另一位作者保罗所说:“直朝着标杆奔跑”,中国字的“道”顾名思义,即彰显出了我们人类要朝着首要目标奔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尤为可贵的是汉语词汇可与作为圣经原文的古希腊字完全匹配,这一重大发现就足以使现代人类借助中文即可阅读古希腊原文的新约圣经,并且採用这一研究成果的中译本圣经,阅读起来,可具备与圣经原文相等同的功效,使得“经文辩读”这一研读方式可以在东西方文化领域普遍推广,从而积极和有力地推进东西方文化的包容、交叉和融合。
   
    本文声明:上述圣经研究成果的中译本部分,正如在此首先发表的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16章,经由圣经原文与中文进行逐句逐字转换,有心者据此与圣经原文对照阅读,就会发现这样的中译本完全可作为中、希或希、中互译的功能字典。

    且回到本文的辩读关键词“长生不老”。我们将继续通过“神的话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20],来展现“长生不老’是人类的归宿、‘长生不老’的可操作性,以及人生在世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关乎人类命运的终极答案,来揭示永恒生命即人类命运定向的这一核心价值观所在。

    新约圣经经文《路加福音》16:1-9:耶稣又对徒弟们说:“有一个富人得到密告,说管家在挪用着他的财物。他就把这人叫来说,既已发现你这样,请把账目交代清楚,因为不可以让你再当管家了。那管家心想,怎么办呢?主人不用我当管家了,我却不会种地,也没脸讨饭。还能怎么办呢?只知道当不了管家,就让人接我到他们的家里去。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的叫来,问头一个,‘欠我主人多少呢?’回答说,‘一百桶油。’管家说,‘拿你的借据,快坐下,改作五十。’又问一个,‘你欠多少?’回答说,‘一百担麦子。’管家说,‘拿你的借据,改作八十。’主人就感慨恶管家见机行事,因为今世之子为人处世,比光明之子还精明。” 耶稣说,“我对你们说吧,要用属世的钱财为自身结交朋友们,以便死了,会接你们到永生的家里。”(此段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并首次经由本文正式发表。)[21]

    被称为“今世之子”的那个管家,今天的“今世之子”们也正和他一样,总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花在赚取或储备属世的名、利、钱、财上,追求着“云飞扬、归故乡、守四方”。但是,当人们即将失去工作这个饭碗,即生命基础的保障时,求生的本能就会突显出来,如同那个管家,甚至“揭竿而起”、想出些不法途径来保障自己能够活着。在此过程中,主人就感慨那恶管家尚还能够思前想后,“见机行事”,为自己先找到一条活路。这也正如我们今天的世人眼见为实、求世上财富、要让寿命活得更长久,所以为人处世,竟比光明之子还精明、还殷勤。而“光明之子”,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基督徒、道士、佛弟子们,是专门追求永生的,却“精明”不足以认识永生源头、“殷勤”不足以为自身留下永生活路。他们在“神马都是浮云”的世上,宁肯穷经皓首,以为其中有永生,却就是不肯放下“教条”、投身于真道得享生命,甚至比世人还世人地更贪图属世“浮云”,结果成为要保全生命、追求永生的,却在丧失生命了。

    上述这段经文借恶管家的所作所为,显示了渴望保全生命是人类的本能,指出了“长生不老”才是人类归宿、以及如何才能保全生命、进入永恒生命。耶稣说“要用属世的钱财为自身结交朋友们,以便死了,会接你们到永生的家里”,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在此亲口表明了人类要实现永恒生命就必须用属世的钱财,即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去结交那些能接我们到永生家里的“朋友们”。

    这里所说的“朋友”,即圣经希腊原文所表达的“προφήτης”[22],意思是“先验(即超然入道)、而宣告或传达者”,圣经中文和合本译为“先知”,其动词形态,也译为“先知讲道”。可参考和对比由梵文佛经译入汉语的“佛陀”一词,意为“真光明觉、而讲道或说法者”。

    “今世之子”们把钱财、即有限的精力和资源都放在眼目和肉身的宴乐上,所以任凭人类再怎样精明、甚至也能够找到今世快乐的“活路”,如同那恶管家一样,但终究还是归于徒劳和灭亡,成为“虚空的虚空”。然而人类“要用属世的钱财为自身结交朋友们”,因为“先知讲道者”、即人类通过祈祷入道而宣道和传道的先行者们,都是指着如今已“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而讲“道”、说“道”的。由他们而存留在世的经文,都是见证耶稣、使人类得以在他里面享有永恒生命的。[23]如今我们人类信从耶稣,照着先知讲道者们的经文教导而心向神往、祈祷操练,直到既“遇见这无比贵重的珠宝(笔者按:永生之道)了,就变卖一切所有的去买下他”(此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并首次经由本文正式发表)[24], 也就是变卖我们人类的一切即短暂生命而进入那无比贵重的真光里。当那时,人类的先行者们也就早已成为我们所结交的“朋友”了,他们要与主耶稣基督一起接我们“到永生的家里”。
    新约圣经保罗书信强调了祈祷操练而非仅仅身体操练,“因为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25]。又如约翰所说:“那位必然兴旺,而我必然衰微”(此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26],长生不老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在“朋友们”所讲、所传的经文里,“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人类终究能通达命运所定向的真光“彼岸”。
 
    四、永恒生命的实践方式:“一仆不可侍从二主”

    宇宙万物是好的[27]。因为神造人,要藉着人类使“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的局面归回生命之光。有如我们今天人类发明和建造了太空飞船,目标是飞向太空,为这目标而建造的发射平台是好的。人类既被设定目标为永恒生命,其实现步骤就是侍从真道的“一仆”方式。然而我们从起始到如今,把宇宙万物这般为人类得永生而创造的生存平台,当作今生目标而“侍从二主”,结果就只能像软件程序失灵的宇宙飞船那样逗留在地,且死后仍旧入“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的阴间了。

    新约圣经经文《路加福音》16:10-13:小小的事上诚信了,大事也诚信。小小的事上偏执了,大事也偏执。属世的钱财上都靠不住,怎么能托给你们真财富呢?别的事上靠不住,怎么能把切身的事交给你们呢?一仆不可侍从二主,或恨这个爱那个,或守住这个不顾那个,你们不能既给神、又给钱财做奴仆。”(此段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并首次经由本文正式发表)[28]

    如果说生命之光的彼岸是“澄清百千大海”,那么人类所看为一切的世界,就只是一个小水泡而已(详见前文专著,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71)。

   “小小的事上”,就是神创造宇宙万物作为环境或“平台”,使人类可以借此实现永恒的生命。如果我们人类在这“小事”即世事上有“诚信”,即对神创世的美意能够心领神会,那么我们在侍从道、实现“长生不老”的这“大事”上也就有诚信,能够忘记背后的、努力面前的,直朝着标杆奔跑”了。我们领悟神的旨意而认真努力地学习和工作、爱惜环境,并且爱人爱己,这就是“小小的事上诚信了”,也就是在为建设“发射平台”,为最终实现永恒生命而打下基础并提供方便了。反之,如果我们不能领会神的旨意,就会偏执于世事,将“属世的钱财”,即有限的精力和资源误作他用,就如同把工具当作目标,把地面“发射平台”当作飞船的奔往目标了。

    父母花钱让儿子接受高等教育,希望他将来能有好出息。儿子也努力学习了,可是他把获得学位当作是人生终极目标。父母说:这孩子读书读傻了。

    公司的老板要建造高楼大夏,把一大笔钱交给了某职员,让他去购买建筑材料。某职员见钱眼开,就去吃喝嫖赌,结果事儿办不成了。老板说:此人不可重用。

    大国宇航局的总设计师来到飞船制造厂检查工作,既发现飞船的硬件材料都无法过关,他就指示说:控制系统的软件就不用安装在飞船上了。

    “光明之子”,即基督徒、道士、佛弟子们,他们既要操炼祈祷、修行、打坐,又要忧虑赚钱、料理世务,以及养家糊口。天地的主对他们说:“不要为你们的生命忧虑可以吃什么、喝什么,或是你们身上要穿什么。生命比食物,身体比衣服,不都更重要吗?看看天空的鸟不种、不收、不仓储,而你们的天父供养它们,你们不比它们更宝贵吗?你们有谁忧虑了能使他寿数多加一刻?何必为衣服忧虑呢?想想野外的百合花不劳作、不纺线,又如何生长的呢?但是对你们说吧,所罗门他荣华盛极,穿戴也不如花儿一朵。那野草今天长、明天丢进火炉,神还这么装扮,何况诚信幼弱的你们呢!所以不必忧虑说,可以吃什么、喝什么,或是要穿什么。外人就寻求着这一切,而天父当然知道你们也需要这些。要先求神国和他的义,这一切就将都加给你们。”(此段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并首次经由本文正式发表)[29]

    人类“不二”,才是践行长生不老、或曰永恒生命的真途径。
 
    五、人人当发奋努力、求得永恒生命 

    东方的俗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经文则更表明“贪财是万恶之根”。语出保罗《提摩太前书》6:9-11:“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因为“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所以,为人必要明白“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新约圣经经文《路加福音》16:14-18:贪财的法利赛党人,听了这一切就讥笑耶稣。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在人前标榜自己为义,但是神知道你们的心。众人所尊贵的,在神却看为可恶。律法和先知讲道直到约翰,这就传出了神国的福音,人人当发奋入门。天地废去,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凡离弃妻子另娶的就在犯奸淫,娶那被丈夫离弃的,也在犯奸淫。(此段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并首次经由本文正式发表)[30]

    耶稣基督向人类教导永生之道,作为圣经研究专家的一些法利赛党人就想不通了。他们以为人在今生要侍从道、要追求永生,但如果没了钱财能行吗?于是讥笑耶稣。主耶稣就借此印证先知讲道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 明白指出“众人所尊贵的,在神却看为可恶”。永生之道是操练祈祷、放下心念,直到成为“清心的人必得见神”[31],而一些“光明之子”们研读经文就自以为义。他们不但放不下“变化密移、生灭无常”的心思意念,还反其道而行之,把永生的“根基”或“本修因”建立在心念上。如此求道,就只能读通经文的字意而活在教条中,甚至比世人更贪恋“财富”,因为除了把金钱、名利、自身当作今生目标,还把经文章句当作了今生目标,使我们即使成为这些方面的大富翁、成为众人所尊贵的,但结果依旧是追求永生的,却都丧失了生命。

    而如今是恩典时代,神“道成肉身”把他自己赏赐给了我们。今天是我们“人人当发奋入门”、得永恒生命的时代。“律法和先知讲道直到约翰”,此处的“律法”是指人类进入永生国度的律例、典章和法度,尤指旧约圣经前五卷,即《摩西五经》。“先知讲道”是指人类通达永生的先行者们“入道而讲经、说法、喻道”。正如摩西写下五经、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32]、释迦牟尼佛说“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33],直到约翰指着耶稣而说出:“看哪,神的羔羊!”[34]如此便见证出了象形字“義、美、善”所表达的人类心向神往的目标即耶稣基督,也就是“传出了神国的福音”。从此,人类寻求活在世上的意义、指望永恒生命,就不再是“天险不可升也”[35],而是道路预备好了,因为耶稣基督“道成肉身” 完完全全显明了人类核心价值观的所在,他就是我们人类向往永生,并且实现永生的 “道路、真理、生命”。

    宇宙万物出于“空虚混沌、渊面黑暗”,是终究要消失的,但先知讲道者们入道而宣道并传道的“律法”则终究将使“混沌”局面归回永生之光。人类明白了神的旨意与今生使命,就当发奋努力、求得永生,直到实现心向神往的终极目标。

    所以,人类是为永生而活的,主耶稣基督也印证了夫妻是“神所配合”、便于我们实现永生的。夫妻既“同负一轭”奔向天路,如果彼此离弃,就是偏离正道、在“犯奸淫”了。
 
    六、借短暂一生实现永恒生命——进入真光“彼岸”

    穷人和富人本为中性词,如财富本无善恶之分。前面讲到“贪财是万恶之根”,所说的“贪”字即象形“今贝”,指今世与财富。人拥有财富而向往今生今世为目标,这就是坠深渊而浑不自知的“贪”也,结局必然悲惨。

    新约圣经经文《路加福音》16:19-31:有一个富人衣着华贵,天天宴乐。有一个乞丐叫拉萨路,浑身长疮,被丢在富人家门口,想吃那从桌上抹下来的,连狗也来舔他的疮。乞丐死了,被天使们带到亚伯拉罕的怀里。富人死了,被安葬,却在阴间受难。他举目远远望见亚伯拉罕,而拉萨路在他怀里,就喊着说:“祖宗哪,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叫拉萨路指头蘸水来润润我的舌头,我在这火焰里痛苦啊。”但是亚伯拉罕说:“孩子,想想你在人生享福吧。拉萨路历经艰难,而如今得着安慰,你倒受磨难了。在此的一切,我们和你们都以深渊为界。这边有意也过不到你们那边,那边也过不到我们这边”。他说:“祖宗哪,求你叫他到我父家去,因为还有五个兄弟,要去告诫他们,以免他们也来这刑罚之地。”亚伯拉罕说:“他们尽可听从摩西和先知讲道者们”。他说:“祖宗哪,亚伯拉罕哪,惟有死了的人当面显现,他们才会悔改的”。亚伯拉罕说:“不听从摩西和先知讲道者们,也就信从不了那一位死而复活的。”(此段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并首次经由本文正式发表)[36]

    主耶稣以乞丐拉萨路与富人作为范例,揭示人“死”后的不同结局。人类在“世事上诚信了,大事也诚信”,人类既懂得爱惜“平台”,也就祈祷侍从道,直到类似光,进入真光。这样的人,即使在今生今世甚至窘困如拉萨路了,但结局是在乐园[37]得享安慰。人类在“世事上偏执,大事也偏执”,既把金钱、名利、自身当作今生目标,也把经文章句当作今生目标。这样的人,即使在今生今世甚至发达如“富人”了,但结局是在阴间受痛苦、求怜悯。正如《马太福音》16:26所说的“人就是赚得全世界却赔上生命,有益处吗?人还何以换回生命呢?”(此经文由笔者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译出,并首次经由本文正式发表)[38]

    永生国度,好比识货的商人所寻求的完美珠宝。我们人类既觉悟了永生之道,就当变卖一切所有的,尽我们一生所有的精力、悟性和资源,去买下珠宝——实现永恒生命。人生岁月短暂,如飞而逝。光明之子们既认识了人生的首要目标,就当“见机行事”,乘这短暂一生的平台而成全永恒生命。但如果我们在这受造的“阳间”平台不发奋祈祷入道,还照样“衣着华贵,天天宴乐”,就很快会随流失丧,落入未经造化的“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也就是“阴间”所在。在那里,死人要尝到“何以换回生命”的滋味而哀哭切齿了,也只有死人与死人息息相通[39],会说出:“祖宗哪,亚伯拉罕哪,惟有死了的人当面显现,他们才会悔改的”。然而亚伯拉罕回答“阴间”的死人,也告诫“阳间”的所有世人:“不听从摩西和先知讲道者们,也就信从不了那一位死而复活的。”先知讲道者们入道而宣道并传道,也就是指着救世主耶稣所说的经文,这等话人们不愿听、不肯信、愿、行、证,也就信从不了如今道成肉身、已经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

    “方以类聚”[40],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人类向往与渴慕长生不老、生命永恒,唯一的途径就是借短暂一生而像神、趋光、进入真光,也就是与神旨意相符,努力心领神会而专心仰望,直到住在大爱里——进入真光“彼岸”。
 
    七、结束语

    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的神亲自引领人类归回长生不老、生命永恒的标杆形象。耶稣基督的实质是永生之光。天地万物的生命在于他,如此生命之源就是人类心向神往的真光。然而真光来到世界,世界却不认识他,人类却不接受他,正如耶稣基督在《路加福音》第十六章中已经总结、归纳、阐明了创世以来的奥秘,即长生不老之道路、真理、生命,而人们也一定会匪夷所思,不以为然。但是那些接受的、就是信从他名的人,就会因神而出死入生了。

    综上所述,人类向往长生不老、生命永恒,但如果仅仅从求生的本能出发,而不明白神造人的旨意,那么,即使以倾国之力、倾帝王“云飞扬、守四方”的壮举,也是不能入道、实现永生的。东西方经典如《道德经》、《楞严经》和《圣经》就是先知讲道者们入道而宣道并传道,为全人类所写下的经文宝典,是指着耶稣基督说的。作为东西文化的精髓,这些经文宝典已经从不同角度阐述和印证了:

    1)神创造人类,也为人类预备了宇宙万物作为环境或“平台”,要藉着人类使混沌局面归回“道”、归回生命之光。

    2)人类实现永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只在于“一仆不二”的闭紧门户、专心仰望,直到实现永生,如原始甲骨文 字所表达的“像神、趋光、进入真光”,这是人类核心价值观的所在。人类如果不这么“天天舍己”进行操炼,就不能入道、实现永生。

    3)我们人类存活在世上,无论贫穷与富裕,既都一样有人生共同的使命、意义和重大价值,就当人人都彼此相爱地信仰耶稣基督、坚持祈祷操练、发奋进入永生国度,这是全人类实现永生的“道路、真理、生命”。
 
    先知讲道者们既入道而宣道并传道,为我们人类刻录了经文宝典,也就有经学士如孔子、如犹太学者、如鸠摩罗什们完成《易经》经传本、《圣经》七十士译本、《佛经》中译本,等等,使文明得以承传、光大,使更多的人能够心领神会、实现永恒生命。如今耶稣基督既“道成肉身”,文明之光、即核心价值观的福音也就一定将传遍天涯海角,核心价值观的“经文辩读”工程也必将完成,使各族各民的所有人类都能够心领神会、实现永恒生命。

    神爱世人,神的真光照耀亘古不变,日新又新。祈愿神的怜悯和眷顾总不离开我们人类,神的慈爱使我们所有的人们都能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41],也就是仰望耶稣基督真光,入住大爱,归回永生的家里。阿门!
 


注释:

[1] 此处,“神”是指耶和华神、耶和华神的圣灵、耶稣基督,在中文语境中,也有称为上帝的,而老子称之为“道”,佛经称之为“佛母”,《圣经》称之为“造化天地的主”、“天父”。
[2]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9页。
[3] 《楞严经》卷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文所引《楞严经》均出自该版本),第98页。
[4] 《楞严经》卷四,第98页。
[5] 《楞严经》卷四,第98页。
[6] 《楞严经》卷二,第25页。
[7]  语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
[8]  和合本《旧约圣经·传道书》第1章2节。
[9]  语出南怀瑾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页。
[10]  参读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6卷、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第12卷
[11]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7章13、14节。
[12] 参读高明:《帛书老子校注》道经第2章,1996年版,第229页。
[13] 参读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德经第52章,1996年版,第75页。
[14]《楞严经》卷四,第91页。
[15] 和合本《旧约圣经·创世记》第1章2节。
[16]《楞严经》卷四,第95页。
[17]《楞严经》卷四,第97页
[18] 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19]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约翰福音》第1章1节。
[20] 和合本《旧约圣经·诗篇》第119章130节。
[21]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16章1-9节。
[22] 详见希腊文“先知”原形προφήτης,Strong’s Hebrew and Greek Dictionaries编号G4396。
[23] 参读《约翰福音》五章39-40,圣经有关麦基洗德章节,以及释迦摩尼佛诠释“阿弥陀”是无量寿、无量光,即永生之光,详见《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
[24]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13章46节。
[25] 和合本《新约圣经·提摩太前书》第4章8节。
[26]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约翰福音》第3章30节。
[27] 参读《旧约圣经·创世纪》第1章。
[28] 参读《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16章10-13节。
[29]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6章25-33节。
[30]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16章14-18节。
[31]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之登山宝训。
[32] 参读高明:《帛书老子校注》道经第1章,1996年版,第221页
[33] 参读《金刚经》十三品。
[34]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约翰福音》第1章29节。
[35] 语出《易经·坎卦》: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
[36]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16章19-31节。
[37] 此处的乐园,可参读圣经和合译本《路加福音》23:43——主耶稣在受难时刻,对着那个原意跟从他的盗贼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并参读启示录几章几节—— 新天新地光临时,受造之物都要归往新天新地去,“得胜的,我必将神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也可参读释迦牟尼佛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有关极乐世界章节。
[38] 参读和合本《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16章26节。
[39] 参读《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8章22节:“让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
[40] 参读林涌强:《人类命运定向与核心价值观研究》,2010。
[41]诗经·小雅·车舝》,远方出版社,2009年,第129页。
 
                                 (本文为普世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试析印度政府主导的宗教个人法改革 \张雪娇
摘要:在从传统宗教社会向现代世俗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印度宗教与政治(法治)的关系也…
 
宗教改革早期教派的多元化与奥格斯堡“新教认同”的构建 \吴愁
摘要:在宗教改革运动最为激烈的16世纪20年代,上德意志区域的帝国城市率先接触到改革…
 
天主教与菲律宾民主化转型研究 \史田一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30多个威权国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波”民主化…
 
从教派之争到文化战争——美国政教分离的宪法实践 \刘碧波 李一达
摘要:对美国宪法中的确立条款历来有两种解读,严格分离和中立论。自1947年以来,"严格…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摘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新加坡宗教和谐的原因探析
       下一篇文章:宗教信仰与社会使命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