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学术动态
 
尽快启动宗教立法
发布时间: 2014/1/3日    【字体:
作者:魏德东
 
  
 
    2013年就要过去了。回望发现,诸多宗教事务中,宗教场所的修缮、拆建、扩建等问题多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成为影响大众的公共话题。而这些问题,无不涉及到宗教场所的法人地位问题。大量的寺观教堂,特别是佛教和道教的活动场所,其法人地位一直模糊不清。在整个国家都在提高法治化水平、建立科学治理体系的背景下,宗教领域法治落后的窘境益发突出。如何提高宗教事务的法治化水平,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宗教立法依然是绕不过去的环节。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启动宗教立法议程。
 
    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拥有独立的宗教专门法的国家,约有10个,占5%左右,属于极少数。对于宗教事务,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在宪法保护宗教自由的前提下,视其为社会事务的一部分,依法行政,并不单独立法。而单独宗教立法的国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几个传统天主教国家,如西班牙、墨西哥、秘鲁,在世俗化后,立法确立政教关系;二是前苏联阵营的几个国家,如波兰、匈牙利、捷克、俄罗斯等,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设立宗教自由法,重新厘定宗教、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两类国家的宗教立法背景,与我们国家的情况都相去甚远。这也成为中国不需要单独宗教立法的理由之一。
 
    不过,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宗教实践看,尽快设立一部宗教法,对于协调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宗教事务的法治化水平,应该是利大于弊。
 
    宗教立法的目的是具体落实宪法保障的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作为一个现代国家,新中国修订的所有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这也是现代中国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法律依据。然而,在落实宪法规定方面,实际中差异很大。有人甚至将宪法中的规定解释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没有宗教活动的自由,并以此为据干预宗教事务。在社会各界对有关宗教的基本概念很不清晰的情况下,建立一部专门的宗教法,厘清概念,理顺思想,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宗教立法有助于保护宗教信仰者的权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专门的宗教法,一个重要背景是,在大多数国家,宗教信仰者都占人口的大多数,因此在其一般的社会事务法规中,宗教信仰者的权利早就得到保障。与此不同,在我们国家,宗教信仰者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低,是少数。一般民众乃至政府在考虑问题时,都很少考虑到宗教因素。这反映在法律层面,很多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权益,在法条中都是空白。因此,设立一部综合性的宗教法,全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有其现实意义。
 
    宗教立法将为提高宗教事务的法治化水平奠定基础。目前宗教事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个关键就是宗教法人不明确。例如在城镇化建设中,经常面对宗教场所的迁移问题,其中涉及到谁是宗教场所的法人。就现状看,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情况好一些,法人比较清晰,而佛教、道教以及民间宗教的情况就比较复杂,这类传统宗教的场所常常被称之为社会所有,实际上说不清谁是法人主体。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情况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匹配的,已经在影响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设立宗教法的提议就不绝于耳。3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早已今非昔比。如果说在市场经济不甚发达、全社会法治水平不高的时代,有关宗教事务还可以用政策、条例应对的话,那么,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就切切实实地需要有一部宗教法。
 
    (本文原载:作者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25d0c90101gt0b.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从超越世俗到走向神圣 \曾润波
摘要: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总统普丁在公开国家发言中所涉及的宗教和神秘元素,选择了能够…
 
阶级投票、宗教投票与德国两大“人民党”的选举表现——基于北威州与巴伐利亚州的比较分析 \张孝芳 李祉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德国两大"人民党"中,联盟党的支持率保持相对稳定,而社民党…
 
南京国民政府基督教团体立案政策与实践 \杨卫华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试图以立案为抓手,加强对基督教团体的管理与控制,并进行…
 
试析新教参与韩国政治的过程及特点 \郑继永
摘要:宗教对韩国政治有着重要作用。解放之后,新教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在政治和组织…
 
中国近代的基督教社会主义 \周伟驰
内容提要:在基督新教向全球传教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优先传文明还是传福音”的讨论,…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世界宗教与文化战略”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文章:宗教与法治暑期班华东、西北地区部分学员举行新年聚会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