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宗教仪式过程中的参与和危险:西吉北大寺踩踏事件的认识和分析
发布时间: 2014/1/10日    【字体:
作者:马建福
关键词:  宗教 活动  
 
 
   
 
    悲剧发生,令人心痛。看到照片,听到人们谈此,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流泪悲叹之余,想尽点义务,把一些不明的事情写出来,算是给亡人一个祈祷,给活着的人一点警示,给旁观者一个明确的认识吧。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用砖头砸来。  
 
    回族穆斯林在西北有着浓郁的宗教教派门宦文化。宗教教派和门宦常常通过集体宗教仪式来增加凝聚力,增强宗教的虔诚度,与此同时,也增强一些教派和门宦中负责人的领导力。宗教的确是通过集体仪式来展演的,没有集体仪式,宗教的吸引力就会减弱。仪式过程的参与,对于信众来说,有着多层次的收获。日常生活的有序使信众也会因为循规蹈矩而有些乏味,参与集体活动,也的确是一种调节。从一种非秩序化的仪式过程来释放乏味,所以参与集体仪式,也是一种宗教生活的需要。
 
    此外,宗教集体仪式,也是增加凝聚力的方式。人们平时忙碌现世中的繁杂事务,尤其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奔波,疏于感悟宗教神性,通过参与集体仪式,既可以让信众自己能够感受到自己并非单独存在和践行信仰,同时在宗教仪式的诵念和倾听中,感受宗教给自己清扫生活的污染物。这种方式,所有宗教都有。穆斯林文化当中,通过宗教的集体性仪式,也为信众和信仰集体服务。比如古尔邦节、开斋节甚至朝觐时的各种仪式过程等等。西北穆斯林社会增加了一些集体仪式。门宦或者教派负责人去世之后,跟随者往往在其纪念日上通过集体活动,来纪念去世的负责人。
 
    从去世者的角度来说,是希望通过集体纪念活动来提升他们在后世天堂的品位,免受火狱的惩罚。从组织者的角度来说,是通过集体纪念活动来增加自己目前的领导力,让跟随者能够更加团结紧密。对于参与者来说,除了前面提及的自我释放之外,还有表达对真主的虔诚信仰,对负责人的纪念和对当前负责人的忠诚。纪念活动之所以如此热闹,不同角度的实践者,都在通过集体仪式获致各自的需要。 
 
   
 
    西北穆斯林在仪式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呈现。选择的日子往往是教派或门宦负责人去世的那一天来进行集体纪念活动。追随者们也会尽量安排这一天来参加。当前负责人会在集体仪式过程开始之前,通过宰牲、准备食物来分餐,起到施舍舍散的作用,也是一种救济和分享。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也会准备一些钱财来作为补给,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伊斯兰教中的“乜提”的概念。通过舍散乜提,来期待自己能够得以安慰,或者得到平安健康的保障。当前负责人往往会把这些得到的钱财用于清真寺的修建、去世负责人埋体拱北的修缮、教派门宦内部贫困者的救济或者学生教育的资助等等。当然也有借此敛财占为己有的现象。
 
    仪式过程中,当前的负责人、阿訇和满拉等在清真寺的大殿里共同诵念《古兰经》,同时诵念赞颂圣人穆罕默德的篇章,另外还会增加一些教派、门宦内部传承的文字。这些诵念,一方面表达穆斯林清真言中的“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同时表达对去世负责人的思念,也希望以此来提升去世者在天堂中的品位;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集体的诵念来去除信众内心的杂念,在仪式过程中,清扫凡世遮盖自己灵魂深处的灰尘,增加对信仰的虔诚,和对门宦教派的紧紧跟随。所以在大殿诵念过程中,信众围坐四周,倾听诵念者高昂的大赞。集体仪式的参与和在场,在诵念过程中是满足于心理的需要而进行。诵念结束,负责人还会通过历史记忆来讲述被纪念者活着的时候为教门所做的贡献,为人品质等等,从而敦促信众向善做人,少些物质的欲望,多些精神的历练。另外,负责人还会借此机会宣传国家的宗教政策,让信众遵纪守法,诚信做人。
 
   
 
    仪式结束后,负责人也不忘通过其它仪式来增加自己的威信。他们往往会穿上别致的衣服来表现自己的非同一般,也通过分享自己身上的某个物件而增加信众对他的追随。还有一个容易出现乱象的沾吉仪式来抚慰信众。他们会站在一个位置,通过类似握手的方式使信众接近他们。信众往往会通过抚摸、拥抱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沾吉和抚慰。比较过激的方式是,信众会借机抢走一顶帽子或者挂饰,或者其它可以拿走的东西,起到留念的作用。就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混抢现象,也是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的时候。 
 
  
 
    这一仪式结束后,就是分餐共享的时候。负责人会安排工作人员,把事先准备好的油香或者牛肉羊肉分好,参与者一人一份。工作人员让信众排队一个一个来拿。这期间也可能会因为准备不足而出现你争我抢的现象。因为油香和肉在这时有着一定的神圣性意义在里面,信众往往会把这些食物当做一种特别的餐食,抑或圣餐来对待,食之也有着抚慰的意义在里面。所以,在领取的过程中,人们不是因为饥饿而抢夺,更多是一种宗教内隐的意义在里面。  
 
    西吉北大寺出现踩踏事件,如果在沾吉仪式过程中,安排有序,没有出现混乱现象,应该不会出现踩踏事件。如果这一过程没有安排好,踩踏拥挤在所难免。分享食物的过程中,如果人多食少,也会出现抢夺现象。工作人员如果安排得当,应该也是秩序井然。悲剧已经发生,究竟为何,我们不需要去猜度,也不要以此来贬低一个信仰的群体,更不要拿一个民族来说事,更更不能从这个事件来歧视这个民族,因为这只是一个信仰群体的宗教仪式的过程,谁也不期待发生悲剧,也不会以此来导致悲剧出现。有人说这个民族素质低,愚昧无知等等。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着不同的地方性知识和族群文化的表达。不同圈落不同群体,文化性的表达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用自己的文化习性去判断他者时,还是尽量少一些自己适应和习惯了文化观念去理解和判断他者,因为群体不同,文化毕竟迥异。
 
    需要反思的是,宗教仪式的确重要,组织者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把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到,避免问题出现。否则,本为喜气洋洋的事情,却变为令人痛心的灾难和悲剧。
 
【新闻背景】
 
    1月5日上午,部分群众到西吉县北大寺参加已故宗教人士忌日纪念活动,13时左右,在为信教群众散发油香(油饼)过程中,由于群众相互拥挤,发生意外踩踏事故。受伤人员在第一时间全部被送到西吉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有14人经抢救无效亡故,其余受伤人员10人(其中4人重伤)正在医院救治。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俞正声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本文转载自:中穆青网 http://www.muslem.net.cn/bbs/article-10732-1.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天主教高等教育回顾
       下一篇文章:“人间佛教”融入与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探索——以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为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