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以色列驻罗马教廷大使:教皇代表团的多样性显明宗教间对话
发布时间: 2014/10/30日    【字体:
作者:伊莉丝·哈里斯
 

   

                以色列驻罗马教廷大使锡安·埃夫隆尼博士2014年5月20日接收CNA采访
 
    中央通讯社(CNA),梵蒂冈,2014年5月21日讯-以色列驻罗马教廷大使在接受CNA采访时指出,一位犹太拉比和一位穆斯林出现在教皇圣地的代表团中,是宗教关系上的一座里程碑。  

    “教皇弗朗西斯的朋友,来自阿根廷的拉比斯科尔卡,以及一位同样来自阿根廷的穆斯林宗教领袖,伊玛目·阿布得,将会陪同教皇,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锡安·埃夫隆尼博士5月20日接受CNA采访时说。  

    “这对宗教间对话意义重大。十多亿天主教徒的领袖与犹太拉比和穆斯林宗教领袖一同访问圣地,这必然显示出宗教间对话的重要性。”  

    拉比亚伯拉罕·斯科尔卡是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拉丁美洲拉比神学院的校长,谢赫·奥马尔·阿布得则是阿根廷伊斯兰中心的前任秘书长。教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任红衣主教时曾与他们有过密切合作。  

    在教皇弗朗西斯5月24-26日前往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朝圣中,他们会与大使一起陪同教皇。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其他信仰的领袖成为教皇代表团的成员,据大使观察,此举促进了和平。他说:“教皇是一位和平人士,他会将和平的信息带到他所前往的各处。”  

    “宗教和精神领袖有时可以缓解矛盾双方间的张力。他们能创造出更多的信任,建立更多和平的桥梁。”他说。  

    “教皇弗朗西斯所带来的和平的信息必然会对地区的气氛产生影响。”  

    埃夫隆尼博士继续说道,此次旅行将会“非常有意义”,并且“对以色列与罗马教廷、犹太人与天主教会的关系都具有历史重要性。”  

    “我确信这次访问会巩固这些关系”,他说。他关注着教皇的圣地朝圣如何标志着教皇在意大利之外的第一次官方旅行,因其2013年对里约热内卢的访问是在退位的教皇本笃十六世安排之下。  

    考虑到朝圣期间即将发生的许多关键事件,大使尤其关注教皇弗朗西斯计划于周日与君士坦丁堡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的会面。  

    “从梵蒂冈的角度”,这是“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他解释说。  

    他指出,他们的会面标志着保禄六世与雅典娜格拉主教1964年会面的50周年纪念。此外,在以色列即将发生的其他重大事件还有教皇与以色列总统希蒙·佩雷斯、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以及两位首席拉比的会面。  

    埃夫隆尼博士解释说,虽然“这次圣地朝圣会巩固基督教团体”,不过教皇弗朗西斯预定会访问大屠杀纪念馆和赫茨尔山,在那儿他会在犹太复国主义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的墓前献上花圈,这对宗教间关系也起到重要作用。  

    “以色列对教皇弗朗西斯之行非常期待和兴奋,”大使观察道。他补充说:“以色列不顾宗教冲突,期待教皇的到访。”  

    “我们会带着开放的心,热情欢迎这位以色列国的贵宾。”  

    大家对教皇此行的结果都表示“乐观”,埃夫隆尼博士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将会成为伊斯兰与罗马教廷间,以及天主教会与犹太人之间关系的里程碑。”  

 
(翻译:马冰珂
英文网址:http://www.catholicnewsagency.com/news/ambassador-diversity-of-papal-delegation-speaks-of-dialogue/
本文为普世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浙江神学院举行军训
       下一篇文章:全球伊斯兰学者及领袖联署致ISIS领袖巴格达迪的公开信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