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宗喀大慈宏觉寺 千年坚守的辉煌信仰
发布时间: 2016/6/12日    【字体:
作者:凤凰佛教
关键词:  宗喀大慈宏觉寺 信仰  
 
宗喀大慈宏觉寺于公元10世纪喇钦•贡巴饶赛始建。公元七世纪,吐蕃藏王松赞干布迎请文成公主,作为陪嫁的珍贵佛祖释迦牟尼等身像在运往进藏途中,文成公主一行在西宁宏觉寺原址耐心等待了长达一个多月,并留了一处土建宝座,这是后来宏觉寺依此而建的缘由。
 
藏传佛教后弘期,卫藏“三贤哲”和“果望、静闻两位和尚”为喇钦•贡巴饶赛在丹斗授戒传法,后赴宏觉寺兴建弘法道场,为鲁梅慈诚喜饶等10人授戒,培养教授传戒之法。他们返藏后,在卫藏地区广泛传播律部经典。从此宏觉寺成为以修学戒律为主的修持寺院,也是“下路弘法”主要发祥地。“三贤哲”晚年莅临西平郡,先后圆寂于此地。其弟子贡巴饶赛在此安葬建塔,西宁大佛寺由此建成。喇钦晚年在平安白马寺修行度过,圆寂于白马寺。直至北宋,宗喀王唃厮啰建立吐蕃政权,筑成青唐城(今日西宁市),从此,宏觉寺成为宗喀王供奉的家庙,素有“先有宏觉寺,后有青唐城”之说。到了元代,阔端和忽必烈迎请萨迦班智达和其侄八思巴先后到此广**,第三世噶玛巴若贝多杰、曲结敦珠仁钦在此为年幼之宗喀巴大师进行启蒙教育。
 
后该寺倾圯,直到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重建,取寺名为“妙华庵”。明代前期颇受朝廷重视,该寺主持扎巴索南被封为国师,多次进京朝贡。明永乐十年(1411年),敕赐寺名为“弘觉寺”。公元1445-1449年(明正统八年至十四年),宏觉寺主持勺思吉赴西安主持重建荐福寺即今小雁塔,时间长达七年之久,并立下由正统皇帝赐之圣旨碑。由于有了明王朝的支持,曾经寺院建筑一度十分豪华,冠盖一方, 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大慈法王等高僧由皇帝迎请至此广行善事,蒙古人也先后迎请第三世、五世**,在该寺广**。
 
清乾隆四十四年六(公元1779年),六世班禅额尔尼华丹益西应乾隆帝之邀请东行,途经青海时,居住塔尔寺和宏觉寺,长达5月之久,期间为广大僧俗举行了盛大法会。之后乾隆皇帝把宏觉寺赐予六世班禅,从此,宏觉寺成为历代班禅大师驻青海的重要弘法道场。后由六世班禅交给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旺布管理,成为了蒙藏高僧和地方官员商谈重大政教事务的主要场所。
 
1950年12月,中央西北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习仲勋专程前来为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赴藏送行,并在宏觉寺与十世班禅商讨具体赴藏事宜。上世纪90年代,该寺院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宏觉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起起落落。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宏觉寺由甘肃拉卜楞寺交给青海省佛教协会管理。2004年5月,青海省佛教协会交由十世班禅大师侄子——文都寺座主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管理。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拉色、任建军、王国仙、臧天朔、周锡方、公保龙周等热心施主的鼎力支持下,2004年6月开始绘制蓝图,重建宏觉寺,截至2013年8月,高达九层的宏伟佛殿已落成,于2014年7月16日(农历6月20日)隆重举行了宏觉寺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
 
宏觉寺佛殿内,设有藏传佛教五大传承之祖师殿、三宝佛及八大菩萨佛殿,本尊、护法、财神等系列殿堂,及十世班禅大师纪念馆、班禅行宫等,同时在每一个楼层内侧均设有适合僧众诵经、辩经、座谈的活动室。新建佛殿外观设计雄伟壮丽,庄严无比,大小殿堂内佛像十分精美,庄严肃穆。
 
今天,宏觉寺不仅成为西宁市区独一无二的朝佛圣地,共融了藏传佛教五大传承,成为了促进藏汉民族团结和谐的宗教文化活动场所,也继承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宣传十世班禅大师光辉灿烂的一生,也是弘扬爱国爱教、良好道德风尚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基地。
 
转自凤凰佛教
http://fo.ifeng.com/a/20160228/41556216_0.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近世哈密的佛寺道观考实(1727—1931)
       下一篇文章:把寺院还给佛教界的若干理由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