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道家是否应该避世
发布时间: 2017/3/16日    【字体:
作者:白贲
关键词:  道家 避世 庄子 老子  
 
 
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庄子隐居不仕。道家成为隐士的代名词,真实是否如此?本文将论证道家并不是纯粹的追求避世,避世只是因为理想实现不了,保身求道的方法,而一旦时机成熟,道家应该积极入世,推进社会进步。道家的无为并非消极的无为,而是无为无不为。道家崇尚的个人主义也是为了获取幸福,并且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福祉。
 
《道德经》里,老子反复表现出对社会热切的关注,文中多处写了国家兴衰存亡的道理,教导大国应如何治理,小国该如何生存,此皆是入世之语。例如“爱国治民,能无为乎”,“治大国,若烹小鲜”,“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如果老子对社会不关注,只是主张避世,为什么会给出这么多治国之策?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关心社会且持救世之方的老子离开周室,出函谷关了呢?
 
太史公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老子知道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实施,于是便翛然离去,这是道家与儒家的最大区别,前者可行则行,该止则止,遵循自然条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后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道德经收篇之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什么是为而不争,我做了,并非要公示天下,不求名声,默默而为,无为只是表面现象,就像一条河,看上去没有变化,实质却一直在流动。老子留下5000字,把他治理国家、治世修道的哲学留给后人,这就是为,并非消极无为。“为”或是“不为”在于时间与机遇,可以是动态的为,也可以是静态的为;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行动。庄子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与老子持有相同的观点。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人世间》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孔子见楚狂接舆的故事记录于庄子与论语,为儒道共同接受。道家的选择是天下有道,圣人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保全自我。这里,道家的思想与孟子殊途同归,“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两者的交叉点体现在儒道两家的共同经典《易经•乾卦》,“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只是儒家更倾向于杀身成仁,而老庄以保身为基础。这是无可奈何的状况,并非普遍行为准则。庄子生活的年代,“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公孙丑》(下)),性命朝夕不保,又如何实现抱负,只是白白牺牲性命,所以庄子问楚王派来聘他为相的使者,想成为死了被供奉的神龟,还是摇着尾巴活着的泥龟?(《庄子•秋水》)为了名声身遭屠戮的比比皆是,“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老庄都是反对无畏牺牲(《庄子•胠箧》)。庄子提出的保身是有条件的,而不是任何时候都只是个人主义,更不是孱弱怕事。庄子提出死生一致,外物、外天下,怎么会贪生怕死畏畏缩缩了?只是在战国,实现理想无望,保全生命已经是不容易的。“劝君莫谈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灰”,生命是最可贵的,不可随便成为他人的棋子。“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然后才可能帮助国家治理,使得人民生活安乐,实现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社会理想。
 
综上所述,可见道家并不是一味地坚持出世,不参与社会事务,只是需要看机会与条件。“内圣外王”是庄子首先提出的,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外王之道失传,但仍应是道家的最高目标。清平之世,正是积极入世的好时机,把个人的修行用于成就社会。
 
转自道教之音
http://www.daoisms.org/article/lundao/info-26926.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基督徒增长辨析
       下一篇文章:家国传统与治理转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