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人间佛法是什么?如何认识佛光山“人间佛教”
发布时间: 2017/4/13日    【字体:
作者:王鹤琴
关键词:  佛光山 人间佛教  
 
 
星云大师自20世纪70年代有了弘扬佛法于全球的想法,随后付诸实施,由一开始的随顺因缘到后来的逐步规划,至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世界佛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进入21世纪后,星云大师在继续强调佛光山人间佛教“国际化”品格的同时,大力提倡“本土化”,是为佛光山人间佛教在海外真正扎根繁盛作出的原则指导。佛光山人间佛教的优势在于她的“中国化”,因此如何处理“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关系十分关键。同时,“世俗化”与“再神圣化”也是佛光山人间佛教海外传播长久发展所要把握的一对矛盾。
 
今天,我们讨论有关佛光山人间佛教的任何问题,都必须建立在如何看待人间佛教这个大的认识基础上。在学术界,有关人间佛教的争论长期存在,李利安教授认为,“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可分三阶段:西汉传入到两宋间是佛教本土化;两宋至元明清是佛教大众化;民国迄今,社会剧烈变化,佛教面临挑战,从退避山林、脱离社会、重死重鬼的佛教,勇敢转型来与社会接轨,即是佛教社会化,具体的说也是佛教人间化”。董平教授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定位“人间佛教”:1、“人间佛教”是佛教“中国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2、“人间佛教”是中国化佛教展开其自身历史的一种新形态;3、“人间佛教”是以“方便法”而开显佛陀之本怀的新实践。以上观点注重从中国佛教的历史大进程中定位和理解人间佛教,对于我们形成共识,很有启发。我们可以再开阔一下思路,从世界宗教文明的演进、格局等角度来认识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中国汉传佛教发展的最新阶段和世界宗教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人间佛教发端自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后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蔚为大观,实为中国汉传佛教之重要代表。太虚大师当时提倡人生佛教,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是应对当时佛教界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自觉变革。后来的推动者则在因应时代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完善和实践推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人间佛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总结中国近代佛教之得失的基础上于现代社会开花结果的。
 
从世界文明演变的角度来看,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科学理性日渐昌明,传统宗教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教界之有敏锐洞察力和强烈使命感的人才主动探索宗教革新之道,或温和,或激进,不管西方还是东方,基督教还是佛教,整体的精神和原则是有一致性的,即重视人的需要,承认人的价值。在这种大的历史潮流下,中国汉传佛教发出改革之声并付诸实践,影响后世,绵延至今,与世界宗教文明的演进同步,属于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人间佛教是汉传佛教历史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当今最有活力的一种佛教文化形态,并在与其他类型的佛教相互交流中形成新的共识。
 
人间佛教无疑是当今中国汉传佛教中重要的一面旗帜,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它有相当的肯定和鼓励。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在中国大陆,人间佛教从未成为主流。即便是有一些悬挂着人间佛教标语的寺院,也未必在理论和实践上真正发扬人间佛教的精神。以我曾经生活学习了六年时间的陕西为例,在终南山里一直存在着一批以静修为志向的法师和居士,作为山林佛教在当今的典型代表曾经吸引国内外的人前往寻踪,那些靠近都市的寺院更多的注重在寺院自身建设以及法会等传统修行利生的方式,而作为宗派祖庭的寺院则意识到突出本宗派的必要性,这些大陆传统寺院的运营模式与佛光山等践行人间佛教理念的道场有很大区别。
 
今年中国佛教界发生了两件大事,“法华之辨”和“对印顺法师思想的讨论”,这两件事表明了汉传佛教复兴的势头以及面临的问题。近几年,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十分迅猛,吸引了大批汉人,因此在“法华之辨”中汉传佛教的法师多少带有一定的民族情结或地盘观念,恰恰是对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的警觉和对汉传佛教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担忧。而对印顺法师思想的讨论是从佛教义学的角度来探讨印顺法师思想特别是其人间佛教思想,直接涉及到对整个人间佛教的认知,其中也暗含着对传统佛教未来命运的忧虑。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其实也正说明了不同类型的佛教在当今正处于一个彼此交流、相互包容并在磨合中形成新的共识的历史阶段。我们认为,人间佛教只是汉传佛教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非全部,在佛教信仰领域提倡其他思想大可不必建立在对人间佛教全方位的否定和批判基础之上。佛教自佛陀时代,教团内部就出现偏好不同的法门弘扬者,只要在根本精神上符合佛教宗旨,具体的思想主张和修行方法上有偏差是可以共存的,多元是佛教的特征和生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而同样,作为经受了历史和时代考验、为许多人所选择的人间佛教,要有强大的自信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允许批评的声音存在,并在与其他类型佛教的交流中增进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汉传佛教的进步发展真正有益,才能不断提升汉传佛教的影响力。
 
在这个大的认知背景下,我们再来讨论佛光山人间佛教海外传播的意义、现状及趋势等将会更加全面与深入。
 
转自凤凰佛教
http://fo.ifeng.com/a/20170401/44566010_0.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伊斯兰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下一篇文章:读《基督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工作》:好撒玛利亚人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