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宗教对改善世界卫生的有益影响
发布时间: 2017/12/15日    【字体:
作者:张志鹏
关键词:  宗教 世界卫生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设立此主体日的目的在于引起全世界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在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通常来说,卫生保健投资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效益:一是延长人口的平均寿命,增加人的劳动年限;二是保护和提高人们的体力和智力,提高同量活劳动的产出率;三是减少患病率,由此减少劳动者因患病导致的大额治疗费用和因工作日下降带来的经济损失。显然,卫生保健工作对于人类社会的持续性良好发展具有保障性作用。
 
每逢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都会公布一个宣传主题,各国围绕该主题展开宣传活动,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先后在世界卫生日对消除疟疾、结核病、天花、脊髓灰质炎进行了宣传,对食物健康、精神卫生、防疫注射进行了倡导。在开展的这些卫生防疫活动中,宗教团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世界卫生水平作出了贡献。
 
早在现代科学昌盛之前,宗教就对卫生、健康非常重视,并摸索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做法。这既是当时宗教为了消除人类病苦、增加信众的合理做法,也是宗教教义、规范和禁忌的朴素要求。例如,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就曾经有力地推动了古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道教认为,虽然生、老、病、死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人类通过自身的修炼,遵循一定的方法,是可以达到祛病延年目的的。道士欲长生,必先身心健,所以极重养生健身和发展医药。许多道士同时也是著名的医药学专家,如《肘后备急方》的作者葛洪,《本草经集注》的作者陶弘景,而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孙思邈,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则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佛教对于人类的身与心及其病痛,有着极为深刻和清醒的认识。佛教看待人类生病的态度是,有身就有病,有生就有死,要想少病,就要“如法”的生活,即正确的生活,就会健康长寿。
 
伊斯兰教也是注重卫生习惯的典范。《古兰经》强调,穆斯林要讲究清洁卫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告诫穆斯林要遵守“十件圣行:剪短唇髭、留胡须、刷牙,洗鼻孔、剪指甲,洗指缝、拨腋毛、剃阴毛、净下、割礼”。这些做法大都符合现代卫生科学的要求。
 
正是看到了宗教在改善世界卫生方面的独特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在寻求加强与宗教团体之间的合作,特别是与那些在某些国家提供多至40%的初级医疗保健服务的宗教团体间的合作。世界卫生组织想要通过合作,发挥宗教团体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优势,达成公共卫生的目标。例如,2009年7月7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全球总会会长杨·宝生在日内瓦召开的健康和生活方式全球大会上发言,提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应该与其他卫生组织合作,在全球提供基础的卫生保健,这项要求急需本会的信徒和机构从自我做起,在小区提供保健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宗教在传统卫生领域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少,而开始进入心理卫生的领域,为消除各种精神和心理疾病提供支持。研究表明,在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出现了一系列“时代病”,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失眠、强迫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心理、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两亿多人,发病率占总人口的4%左右。中国卫生部负责人也曾披露: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精神病发病率从上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到近年的13.47%。在提供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方面的支持上,宗教信仰显然能够发挥比药物更多、更好的作用,这也许正是宗教团体改善世界卫生状况的一个新“阵地”。
 
转自中国佛教学术论文库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发挥
       下一篇文章:道教文字观与书法艺术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