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有“三山五园”,以规模宏大、威严壮观而名满天下,其中,香山与其山中静宜园,占据一山一园。静宜园又有二十八景,香山寺独占三景,即知乐濠、香山寺、听法松。秋末冬初,历时五年修缮,被英法联军焚毁沉寂150多年的香山寺,终再次以完整姿态,重现世人面前。明《帝京景物略》曾盛赞此寺:“京师天下之观,香山寺,当其首游也”。一个清爽的日子里,我来到此“首游之地”,领略这座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上乘之作的绝美风姿。图为重修后的香山寺美景。(图片来源:中国网 撰文:李芳 摄影:仵楠)
进入香山公园东门,顺着左边小路一路上山,在静翠湖后不远处,我们的目的地——香山寺就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街,即买卖街,这是香山寺与其他寺院的区别之一。相传乾隆为了让皇家也能感受市井之乐,便命人在此地开设店铺三十余楹,由太监、宫女乔装打扮成经营者。买卖街的增设,既反映了乾隆时期园林审美艺术的新特点,同时,它与寺院的结合,又巧妙体现了民间“庙会”的热闹场景,展示了清代中期的一派盛世景象。不过,此次修复没有囊括买卖街,而是沿街布置了静宜园历史文化展和香山寺修复成果展,图文并茂,倒也是博闻强识的好去处。
前街之后是一处放生池,名为知乐濠。“知乐”二字,源自《庄子•秋水篇》,讲述的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之上的一段激辩。“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正出自这段闻名遐迩的“濠梁之辩”。乾隆见水中鱼儿怡然自得,便引用该典故为此池命名。面前的知乐濠,大部分保留着历史的遗存,也有些许现代修补的痕迹。作为佛寺建筑的一部分,却体现着道家老庄思辨哲理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圆融精神可见一斑。图为知乐濠。
转自凤凰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