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春气暖而玄鸟至,敦煌1600年前的珍禽瑞鸟们
发布时间: 2018/4/26日    【字体:
作者:澎湃新闻
 
在莫高窟,壁画上早就留下了丰富的鸟类形象,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首先看一看现实中的禽鸟。
 
莲池中的白鹅 莫高窟第435窟北魏在莫高窟第435窟中,可以看到一只白鹅藏在窟顶的平棋图案中,中心方井当作水池,以绿色来表示,中间画一朵莲花图案,在方井相对的两角各画出一只白鹅,富有生活情趣。
 
天鹅 莫高窟第360窟中唐莫高窟第360窟中,天鹅的起舞,更是夺人耳目,吸引人们的眼球。在观无量寿经变天国伎乐的下面、平台两侧各有一只白天鹅站在莲池小岛上,曲颈挺胸、舒展双翅。画法是在绿色池水上直接以厚重的白粉塑造形象,从现状看,略去了轮廓内之细部描写,类似于“剪影”。
 
水鸟 莫高窟第285窟西魏莫高窟第285窟则是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中的小品。莲池中长着枝枝花蕾,小鸭在池中闲游,鹭鸶独立于水中,在梳理羽毛。作者用悠闲的动物们衬托出强盗皈依佛法时的祥和气氛。
 
鹦鹉 莫高窟第285窟西魏另外,莫高窟第285窟还有由鹦鹉和忍冬纹样组成的龛楣图案,两只鹦鹉立于花蕾之上,红嘴红爪,浅蓝色羽毛。在佛教本生故事中,鹦鹉通常是知恩图报的仁禽。
 
双孔雀 莫高窟第332窟初唐莫高窟第332窟是涅槃经变中两只为佛致哀的孔雀,一只尾羽高举、两翅搧动、显得焦躁不安;另一只看似平静,但眼神悲哀。在造型上与早期所画的孔雀比较,装饰意味淡化,显得更加真实细腻。
 
双鹤起舞 莫高窟第148窟盛唐这是观无量寿经变的局部,两只鹤在玛瑙镶嵌的地面上翩翩起舞,其中一只引颈长鸣,莲池中有玩耍的儿童和成双成对的鸳鸯。有趣的是还有两个为鹤伴奏的儿童,一派宁静祥和的气氛。
 
衔花的大雁 莫高窟第158窟中唐涅槃经变中,当佛涅槃之时,各种动物都发出悲鸣。在莫高窟第158窟中,大雁从远处飞来,嘴衔莲花,向佛作鲜花供养,表示哀悼与敬仰之情。大雁的眼神中有几分惊愕与悲哀,与主题内容气氛相协调。
 
群鸟听法 莫高窟第420窟 隋除了现实中的禽鸟瑞兽,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还有神鸟虚空中飞翔。首先,莫高窟第420窟的画面里群鸟听法格外特别,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说《法华经》时,各种禽鸟前来围绕释迦听法。这些禽鸟都流露出对佛法崇敬的情态。
 
金翅鸟斗毒龙 莫高窟第9窟晚唐然后是出现在莫高窟第9窟的金翅鸟。它所在的画面描绘的是劳度叉斗圣经变的一个情节。表现外道劳度叉变成一条毒龙,与佛弟子舍利弗斗法,舍利弗变为一只金翅鸟,啄其眼、裂其身。画面紧张激烈,画工精细,造型生动。最后,重点关注一下莫高窟第249窟 。这个窟中可谓神鸟种类丰富多彩,有玄鸟、凤鸟、青鸟,也有千秋长命鸟。
 
狒狒与玄鸟 莫高窟第249窟西魏第249窟描绘了这样的一个场景,站在山石上的狒狒向远处瞭望,在它的上方,虚空之中一只玄鸟在飞。山中一只鹿也举首张望着天空中的动静。它们都从不同视角共同关注着须弥山上的美妙奇景。
 
凤鸟 莫高窟第249窟西魏在虚空中飞翔的凤鸟,低声鸣叫,后尾生有雉翎,尾羽高高飘起。
 
千秋长命鸟 莫高窟第249窟西魏千秋长命鸟,在虚空流动的星云间展翅而飞,应为导引护送升仙的人面鸟,亦或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东方神句芒。
 
青鸟 莫高窟第249窟西魏传说青鸟是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它昂首挺胸、鼓翅举尾,与朱雀、玄武等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禽神兽共舞于佛窟之内。诸多的鸟类在敦煌壁画中,灵动了无数个春天,也和众多其它物种一起,构成了一个浩瀚的博物学世界。
 
转自搜狐新闻
http://www.sohu.com/a/226993080_200419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世界第二大教堂
       下一篇文章:水城威尼斯的圣马尔谷圣殿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