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教堂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19/1/24日    【字体:
作者:赖建诚 苏鹏元
关键词:  《教堂经济学》 教堂 经济  
 
 
很多时候我们忘了,圣诞节其实是纪念一个人的诞生。他就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耶稣两千多年前出生于以色列的伯利恒,30岁左右创立了基督教,之后带领十二使徒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各地传道。基督教源于犹太教,但被正统犹太教视为异端,遭受各种打压。公元30年左右,耶稣本人也受犹太教会长老控告而被处死。基督教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是在同犹太教的竞争中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千年后,基督教已经成为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深远影响着西方文明。甚至连公元纪年都是以耶稣的出生年份为坐标。“公元前”的英文缩写“B.C.”,正是“基督之前”(Before Christ)的意思。
 
基督教是如何逆袭犹太教的?根据赖建诚的《教堂经济学》,决定基督教vs犹太教竞争格局的关键,是公元50年使徒保罗所写的《加拉太书》:公开宣称外邦人不必遵守摩西律法行割礼,只要“因信生义”,就可获得救赎。用经济学厂商竞争的术语来说,《加拉太书》降低了基督教的入教门槛,让严格要求行割礼的犹太教难以吸引信徒加入。公元70年罗马人摧毁犹太教圣殿,对基督教则是意外的助力。
 
本文节选自赖建诚《教堂经济学》,格致20189月出版
 
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
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加拉太书》第1章第8节
 
基督教比犹太教晚出现,且部分教义源自犹太教,为什么有办法后来居上,成为西方主要宗教?“排他性”可能是造成宗教市场中犹太教市占缩减、基督教市占扩张的原因,而使徒保罗写的《加拉太书》则是发挥“排他性”作用的关键。
 
“排他性”是一种“市场信号”,用意是要在竞争过程中,让客户群看到自己的独特性与优越性,继而吸引新会员来壮大。在对手不具排他性的时候,使出排他性的策略,效果最好。罗马帝国时期,多神信仰是常态,在这种多元性环境下,自然没有排他性。中国的宗教市场也类似,多元并行(儒、道、释),不会独尊一教。在多神的宗教市场里,各自活动相安无事。如果教派坚持排他性,通常是两强相争必有一伤。
 
排他性也有程度上的差异,极端型的宗教当然绝对排他,宽容型的宗教较能容许不同见解。这里采取的界定很简单:只要不允许信徒参加不同的教派,就具有排他性。反之,如果不明显排斥信众读其他教派的经文,或参加其他教派的仪式,就不具排他性。换言之,这里谈的排他性是指独尊一神,而且只接受单一教义。
 
要求信众完全效忠,实务上有监督的困难,若有明显异见与行为冲突,就要逐出教会(excommunication),这样的排他性才会有效果。因此,排他性的目的,就是要逐出潜在对手,有效预防“客户”(信众)沾惹外教。流行病感染时,通常会隔离、施打疫苗,目的在防止疾病入侵,宗教的排他性有类似功能。
 
优势的防御方通常会采取排他策略,一方面警戒外在的竞争者威胁,另一方面招揽从其他教派改宗者以壮大阵容。所以防御方的必要策略,就是“不欢迎外人”。有效的做法则是策略性地扩张地盘,提高竞争者的“进入成本”。通常“吓阻”会比“怀柔”还有效。外界的威胁愈大,警戒性愈高,只要看防御的程度,就能明白竞争的激烈程度。
现在就来回顾基督教诞生初期的宗教竞争。先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接着分析基督宗教与犹太教的发展策略。
 
犹太教的分支
 
犹大王国在公元前586年被新巴比伦帝国所灭之后,耶路撒冷圣殿也被烧毁,犹太人被迫四处游离。直到公元前537年波斯帝国打败新巴比伦帝国,犹太人才得以回归故土,并在公元前516年重建耶路撒冷圣殿。虽然波斯帝国最后被马其顿帝国打败,但犹太人基本上仍获准自治。到了公元前168年,犹太人才又再次因为圣殿被放入希腊神像而起义,建立独立的哈斯摩王朝,声势达到顶峰。
 
这个犹太人政权仅持续200年左右,到公元前63年,罗马人攻进耶路撒冷,哈斯摩王朝就此结束。最初,罗马人还安排一个犹太总督,但犹太人只崇拜上帝,不崇拜罗马皇帝。此一行为惹怒罗马人,招来罗马人的压迫,进而引发犹太人在公元66年发起战争,这场战争在公元70年结束,结果是罗马人摧毁以色列与圣殿。
 
罗马人摧毁以色列人圣殿
 
在历史上,公元前516年到公元70年被称为“第二圣殿时期”。
 
之后,罗马政府要求犹太人将原本交给圣庙的奉献款改转交给罗马政府。此一“犹太税”(Jewish tax)让整个犹太族群多了一层负担,同时犹太人也备受打压。
 
在此期间,耶稣创立了基督教,并开始向外传教。一开始有些人认为基督宗教是犹太教的一支,所以对犹太教的不友善也转嫁到基督宗教上。但从宗教市场内部来看,基督教与犹太教其实是竞争对手,所以公元30年左右,耶稣受犹太教会长老控告而被处死。在耶稣死后,各门徒接续传教到罗马帝国的各个地区,使徒保罗就是其中之一。“加拉太”正是罗马帝国的一省,公元49年,使徒保罗途经加拉太,《使徒行传》第16章第5节记载:“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这些会众是由犹太人、非犹太人、凯尔特人、高卢人组成。
 
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
 
基督教原本就是从犹太教发源而来,所以有些信徒就算改信基督教,仍旧奉行犹太教的要求,遵守摩西律法,行割礼,并否认保罗的正统传教地位。这样的犹太派基督教,当然与保罗代表的基督教产生冲突,《加拉太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这是保罗给罗马行省加拉太早期基督徒社群的一封信,完成时间于公元50年左右。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排他策略
 
犹太派基督教和保罗的基督教都深具排他性。犹太派基督教强调信徒都是上帝的选民。因此,早期如果要信仰基督教,都会有“试用期”,借此来严格筛选信徒。另外则是主张只有“惟一的真神”与“惟一的真理”。如果是多神教,就不会否认其他宗教、教义、神祇。
 
《加拉太书》是对犹太派的基督徒发出强烈的反驳与否定讯息。保罗强调:自己所传的福音出自基督的启示,他的使徒职位是经过耶路撒冷使徒认许;福音是出自“应许”,而不是本乎“律法”;人是因着信仰而得救,而不是因行律法,因此基督徒不必进行割礼。
 
保罗通常透过秘书写信,但这封《加拉太书》却是他“亲手写大字”。重点在强调真正的基督徒,应借着主耶稣的父——上帝而得救。《加拉太书》第1章第8节说:“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这是强调自己的正统性,并划清与犹太教界线的做法。这对加拉太的会众十分重要,因为信中清楚确立:会众在基督教里所享的自由,凭着信心才能称义,割礼不是得救的必要条件。
 
使徒保罗传教
 
犹太派基督教与保罗的基督教,犹如独木桥不容两头牛,因为教义并没有明确分离,所以必须在做法上有所区隔:如果外邦人加入基督教,但未行割礼,那就不算是犹太人;如果外邦人改信犹太教,但未拥抱(embracing)基督,那他就不算基督徒。面对激烈的竞争者,这是重要的判准。
 
保罗派的基督宗教算是防御方,为了扩张地盘,很早就拉拢那些“敬畏神”者,以及在地中海域离散的犹太人,让这些外邦人改信基督教。这样的做法遇到仍奉行摩西律法的犹太派基督徒的激烈竞争。扭转的关键就是保罗的《加拉太书》:外邦人改信基督教,可不受犹太律法约束,也不必行割礼,而割礼就成为基督教与犹太教一大差别。
 
从宗教市场来看,犹太教是优势宗教,在第二圣殿时期结束前(公元70年以前),一直都接纳外邦人改宗,改宗的族群主要有两个:(1)与外邦人通婚,子女全信犹太教;(2)把大量的奴仆强制改宗,维护犹太族的饮食,符合律法规定的纯洁性。经由200年的传教,犹太教扩及整个地中海地区。公元1世纪末时,罗马帝国内的犹太人总数约420万,约占帝国人口6000万的7%。估算当时犹太人口的增长率,比非犹太人平均每年多出了0.82%~0.83%。
 
现代的基因检测显示,欧洲犹太人和非闪族、南欧民族混血的程度很高,表示欧洲犹太人的异族通婚是常态。然而在中东(伊拉克与伊朗)的犹太人,则很少通婚混血。这件事表明,现在的欧洲犹太人在迁徙到中欧与东欧之前,与非闪族、地中海域人口通婚的情况已很明显。这间接证明一件事:犹太人透过通婚与积极改宗外邦人(包括奴仆),让犹太教的宗教势力在公元70年之前迅速发展。
 
但这样的竞争情况在公元70年之后有了改变,一是犹太教坚持割礼,但当时有不少外邦人对割礼有所保留。另外,公元1世纪末时,罗马政府开始征收“犹太税”。对外邦人来说,改宗犹太教有两层负担:割礼是心理上的负担;犹太税是经济上的负担。犹太教也明白这两项障碍,所以对那些“想信又迟疑”的“畏神者”施用“软性拉客”手法,但坚持非犹太人不得割礼。所以割礼这件事,就成为外邦人改宗的重要门槛。
 
在这样的背景下,犹太教只能从两个方向发展:
 
1. 改变旧式的强硬规范,转为柔性的宽容。毕竟圣殿已毁,过去的圣殿仪式已无拘束力,改宗的成本降低,应该更容易吸引外邦人入教。
 
2. 坚持割礼与摩西律法,强调犹太教的正统性,这就等于放弃这个市场,被基督教取而代之。
 
从历史结果来看,犹太长老选择强调犹太教的正统性。当然外部环境也有影响,在公元116—117年与132—135年间,发生过两次犹太人的暴动。罗马对犹太教的管理更为严苛,罗马不但课征“犹太税”,还禁止举行割礼。这使外邦人改宗犹太教的门槛被迫提高。若要遵循犹太人的割礼习俗,除了内心的抗拒,还会违反罗马法令,这对犹太教的发展很不利。犹太税本来只向成年男性课征,圣殿摧毁后,扩征到女性与孩童。这项税额,大约是底层男性劳工的两日工资,还不算特别重。所以逼迫长老退出宗教竞争的主因还是:坚持割礼、遵守摩西律法。
 
公元40—49年,出现外邦人转向基督教的倾向,犹太教的声势开始落后。到了50—59年,保罗的《加拉太书》发挥决定性作用:公开宣称外邦人不必遵守摩西律法(割礼),只要“因信生义”,就可获得救赎(因信奉与恩赐而救赎,与律法无关)。这封书信明确地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基本信念清楚切分。
 
《加拉太书》是公元50年写的,圣殿是公元70年被毁的。这两项关键相隔约20年:一项是从意识形态的改变,来抢夺宗教市场;另一项是政治性的暴力破坏。两者相加乘的效果,给犹太教带来沉重的打击。犹太长老们决定撤出,对基督教来说,这是个大跃进的良机。
用厂商竞争术语来表达:犹太教兴旺阶段时,依靠教义的优势,吸引外邦人与畏神者。基督教的对应招数,则是降低门槛(免除割礼、不须遵守戒律)。罗马政权摧毁圣殿,对基督教是意外的助力(你的代价,是我的利基),使徒保罗的《加拉太书》发挥临门一脚之功。自此,基督教站稳脚步,成为横跨全球的大宗教,犹太教则固守严格教义,成为向心力极强的民族性宗教。
 
基督教如今已是全球性的大宗教。
 
参考文献
1. Ekelund, Robert and Robert Tollison(2011), Economic Origins of Roman Christianit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ee Chapter 4 “Entrepreneurship, Networking, and theSuccess of Early Christianity”; and Index p.265 “Paul”.
2. Ferrero, Mario (2014), “Competition,between Judaism and Christianity: Paul’s Galatians as Entry Deterrence”, Kyklos, 67(2): 204~26.
3.“加拉太书”词条,维基百科,https: //zh.wikipedia.org/wiki/%E5%8A%A0%E6%8B%89%E5%A4%AA%E6%9B%B8(2015年7月4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市场经济体制下宗教文化产业发展探究
       下一篇文章: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