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巴黎圣母院隐藏了这样一个秘密,竟然和母亲节有关
发布时间: 2019/5/16日    【字体:
作者:孙基立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母亲节  
 
 
大约一个月前,世界各地的人们震惊地看到,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1250年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中,那座有近千年历史的木质尖塔在烈火中倒塌。许多人流泪跪下,念诵古老的祷文,求主为巴黎留下这个壮观的奇迹。
 
巴黎圣母院,纪念的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在母亲节即将来临的春天,复活节前的圣周,巴黎圣母院的熊熊烈火,仿佛是那个痛苦的时刻的再现:耶稣的母亲将自己的孩子交出去,让他承担世界上所有的痛苦和罪恶。
 
01
 
虽然我并不是天主教徒,但在巴黎圣母院旁边的索邦大学学习的时候,那悠扬的巴黎圣母院钟声,我时时能听到的。那钟声很慢很安宁,在塞纳河回荡,我知道钟声已经这样响了八百多年了。
 
每次听到这样的钟声,我的心就安静下来,想着几个世纪以前的信徒,也是这样听着这钟声作息。近千年的历史,在钟声中扑面而来,让一切令人烦恼的生活琐事都不值一提。
 
那钟声,就像母亲温和宁静的安慰:别担心,有妈妈在你身边呢!
 
耶稣的生命中,有这样一位母亲,静静地守候在他的身边,从他婴儿时候起一直到他被十字架。 其实在正统神学上,无论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都不将马利亚当做神。
 
尽管天主教徒对马利亚的尊崇,在一些民间仪式上会被人误解,但是正统的天主教神学从未将马利亚和上帝等同:马利亚是人,是离耶稣最近的人,是生他养育他的母亲。
 
马利亚,一位十几岁的少女,既不出身高贵,也不是美人才女,她却成为了耶稣的母亲。她对上帝呼召的回应,也简单得惊人。
 
对于救世主将从她而生这件事,她既没有特别地激动,也没有抗拒, 甚至没有受宠若惊,只是平静地说,虽然我有不解之处,但我是主的使女,愿主的旨意成全在我身上。
 
02
 
在塞纳河边的巴黎圣母院,那座八百多年前的哥特式建筑,非常完美地诠释了马利亚的特点。它有典型的十字架形状的平面图,高耸入云的尖塔, 勾起人对天堂的向往, 对神圣事物的崇敬。
 
同时也让我想到圣经中对马利亚命运的预言:“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做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 2: 34-35)
 
那高耸的尖塔,像一把利剑,象征着马利亚面对的坎坷艰难。面对众多的非议毁谤,被恶意中伤,最后亲眼目睹自己的儿子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但是巴黎圣母院的主体建筑和它的位置,却让它充满了宁静安详的气息。塞纳河就在它旁边缓缓流淌。 它坐落的那个小小的西堤岛是巴黎的精华。
 
古色古香的街道,雅致的小商店,在塞纳河边上的流动画廊和旧书摊,让人想到童年时代母亲所携带的欢乐和童真气息:围裙兜里的小玩具,小糕点,变魔术出来的糖果,小礼物......
 
巴黎圣母院面前有一个广场,有流浪艺人,旅行者,来散步的情侣,觅食的鸽子群......人们在广场上晒晒太阳,喝喝咖啡,卖点自己的作品。
 
那个小广场,我觉得很像母亲的胸怀——宽广、包容,什么人都能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一进圣母院,就可以看到前方有马利亚怀抱死去的耶稣的雕像。举目望天,悲怆不已,任何一个当母亲的人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
 
因为在这样的时刻,任何母亲的心都是相通的, 耶稣有完全的人性和完全的神性,但是在马利亚心里,一定存留着他还是婴儿、 孩童时候的模样。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位母亲来说,她的孩子,无论他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命运,母亲永远珍藏着他孩童时候的模样,他永远是母亲的宝贝。
 
可是,耶稣的母亲,为了人类的拯救,将自己的孩子奉献了出去。
 
圣母院的内部有许多宗教伟人的雕像,那精美的玫瑰彩色玻璃窗, 记录许多宗教故事。太阳照进来,将彩色的斑块映在石质的地面上。
 
如果将圣母院墙内晦暗的光线,比喻成马利亚心中许多不明白的事,那么那些明亮的彩色光点,就如同她心中那些成为坐标的事件:天使向她显现,告诉她救主耶稣会从她而生。
 
那个小小的婴儿向她微笑,少年耶稣在会堂和犹太教师讲经论道,他在婚礼上将水变成美酒,他在众人面前讲论上帝拯救的恩典,他之后受难和复活......
 
马利亚经历了最大的神迹和信仰上最艰难的考验, 但是她心中总是铭记着,思考着这些重要时刻。
 
我相信其中最震撼的时刻, 就是耶稣被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将她托付给他最爱的门徒约翰。(约翰福音19:26-27)
 
03
 
耶稣在最痛苦的时刻,没有忘记照顾自己的母亲。他是全人类的拯救者,同时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马利亚用自己的一生, 阐述了信仰的真意:信仰是受启示而来。
 
它包含着欢乐和悲伤,许多事并不一定按照我们所期待和想象的方式发生,但是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之下,那些神圣的、和上帝亲密相交的时刻,都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灯塔。
 
马利亚也是幸福的, 她是人类中和上帝关系最为亲密的女子。只有她曾经以母亲的爱,抚摸拥抱过成为小婴儿的神。
 
我非常感恩,我在巴黎的七年时间里,常常能听到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如此,耶稣的母亲也将她的温柔、慈爱、坚定的信仰力量,通过钟声传递给我,也传递给巴黎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的时刻,许多人为这个著名的文化遗产惋惜,但其实巴黎圣母院留给人们更多的是精神力量。我们通过这座美丽的教堂,纪念耶稣和马利亚之间的母子之情。
 
一位修女在圣母院遭遇火灾时说:一切都是暂时的,连石头都是暂时的,我们的生命也是暂时的,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
 
虽然巴黎圣母院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迹,是巴黎的象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时光的流逝,即使没有这场火灾,它终有一天会消失。
 
就如同我们自己肉体的生命和我们引以为傲的成就一样,无论怎样绚烂多姿,也终有一天会消失。
 
我们在时光中唯一能保留的是我们和永恒之间的对话,这是我们的灵魂和天父的连接。
 
在时光的隧道中,保留了许多这样的声音,有马利亚的声音,十二使徒的声音,历代信仰先驱的声音, 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声音......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寺院“住持”称谓演化史
       下一篇文章:多元的标识, 层累的结构——以太原晋祠及周边地区的寺庙为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