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慈悲济世精神对和谐社会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0/7/5日    【字体:
作者:见忍法师
关键词:  慈悲济世精神 和谐社会  
 
 
佛教是一种以人类为本的哲理化宗教,佛教历来主张慈悲喜舍,广结善缘,行善积德,自净其心,自安而乐,对个人可提供安身立命之处,以求意善心安,进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社会则提供进步机制,保护人类安全和社会生态平衡,以实践菩萨倡导的“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慈悲济世精神,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整理自--见忍法师(有删节)
 
一、 弘扬“六和敬”精神,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倡导的“六和敬”精神,他告诫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修持中,要做到“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六和敬精神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与开展慈悲济世在理念上是一致的,与和谐社会也是相融的,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利益均衡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进步的社会。今天人类精神的提升和社会的加速发展,也要“六和敬”精神,这就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好、人间和美、世界和平。同时佛教为倡导和谐社会,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大自然的容和,还创立了“十善”学说(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痴、不邪见)。他告诫人们,做人要老实、待人要真诚、说话要和气、人顺家庭顺、人和社会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各自的家庭和顺,社会才和谐。
 
二、 倡导慈悲济世,积极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佛教之所能在我国长期流传,经久不衰,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宽厚而不狭隘,开放而不闭塞,善于兼收并畜,海纳百川的一面外,佛教本身也具有宽融和包联,人乡随俗的特征,特别是它倡导的慈悲济世,行善积德,与中国社会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佛教能在中国长期扎根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容纳的社会,本着这一基理,我国的佛教在建立慈善的机构,兴办慈善事业;服务社会诸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我国的佛教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和现实来看,不少的人认为是一个慈善的宗教。它的作用和功能首先是行善,修行积德、利乐社会和利乐人群。
 
三、探索佛教创立国土净的理念,不断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佛教的许多经典中,倡导的佛国净土,它是指自然环境优美、洁净、舒适、气候宜人、风调雨顺、鸟语花香、水果甘甜、无荆棘、无旱涝灾害、生活用品充足、地生好物、众味具足、财物丰富、人类和善、可亲可敬、无矛盾、无争斗、无贫穷、无盗窃、人无疾病、社会无灾害。同时,人们的道德素质极高,皆行“十善”、贪嗔痴等烦恼无现、人心均平、相见喜悦、互帮互助、政治清明、无战争之患,这样的净土,人人欢喜、个个护爱、充分体现了菩萨慈悲精神,而带来的社会美好、自然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大发展,社会和谐得到了大发扬,因此,我们就要自觉地认识大乘菩萨的宽大胸怀和无量的慈悲之心,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心愿,精进修正自己的行为,实践佛教倡导的心净则国土净,国土净则心安,二者相互相成,佛教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佛教认为人与世界有着重重无尽的缘起关系,万物至为缘起,相辅相成,和合互生,有情的生命,就有各自的轮回之道,在求生与追求安乐幸福方面,完全是一致的,佛性是平等的。建立一个运作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机制,是佛教所倡导并严格实践的基本理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理念,所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转自禅宗文化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阿根廷天主教行动“再基督化”实践及影响(1931-1976) \孙雪利
摘要:天主教行动是天主教徒为维护教会的利益而组成的社会团体,19世纪末兴起于欧洲,…
 
会通之路:儒教对韩国现代法律的影响 \杜文忠
摘要:以"礼"为核心的传统儒教制度与近代西方法的冲突,成为近代以来以中国、日本、韩…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发人与社会——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的研究
       下一篇文章:网络化的宗教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