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次思想建设研讨会的缘起、意义和目的,聚焦在“当代汉传佛教修学体系建设”这个话题上。当代汉传佛教修学体系的确立,需要了解前提是什么。古语说“自知者明”,即是要明了我们当前自身的状况,知道这个状况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对当前佛教历史定位有一个基本的研判,把这个作为当代汉传佛教思想体系建设的前提这样来看待。今天的中国佛教,一定要把它放在两千多年来佛教发展传播的历史长河当中来看,很多问题才能够理解。如果我们孤立地看改革开放以来这30多年的佛教,很多问题就找不到突破口,困在问题和现状里面,不利于我们梳理出正确的道路。
当前中国汉传佛教的历史定位,就是处于现代转型期。清末名臣李鸿章曾说,中国所处的时代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佛教今天面临的问题也是处于几千年未有的巨变时代。今天面临的佛教现象,很多是两千年中国佛教历史上祖师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佛教从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播,虽然屡经历史变迁、朝代更迭,但是从汉唐元明清以来,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我们整个传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朝廷的主政者、治理国家的方式变化,导致他们对佛教的喜好态度的改变。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从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乃至我们的文化传统,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文化已经不是我们今天整个中国思想意识形态的主流。
从20世纪以来,佛教面临着它原来的存在基础,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今天的佛教面临着当初从印度传入中国时同样的问题,如何在当下的中国重新扎根。历史上的中国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举凡传统音乐、艺术、建筑、思想、哲学,都深受佛教的浸润。佛教能不能够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重新植根于我们的社会民众,那就是我们今天要面临的问题。这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现代性,也即是当下这个无法回避的商业时代、信息网络时代,佛教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和智慧去应对处理,然后继续前进。佛教从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态,如何和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相对接?一方面,我们要汲取佛教在过去与中国文化融合扎根的的智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借鉴其他宗教的现代转型经验,比如天主教的梵蒂冈会议、中国基督教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其实和我们今天讨论的佛教思想建设是同一个类型话题。其他宗教已经很早就在探索了,我们过去条件因缘不成熟,但现在迎头赶上或许还为时不晚。
因此,今天佛教的重大课题就是怎样把一个在中国两千多年传播的传统的宗教形态,在这个时代成功转型,融入到“现代性”和“世界性”的当代社会中。
二、佛教修学体系的基础
当前汉传佛教修学体系建设的一个基础,是要分辨根机。今天很多人的成长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他对佛法的修学需求也不同,如果我们把佛法简化为一个版本模式,这是有问题的。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人群引导他们修学,首先要认识到他们的基础在哪里,他们的根性是什么,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人群引导修学。当前佛教信仰形态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型:感性信仰、理性信仰和修证型信仰。一、感性信仰型,他没有道理可讲,从内心里就接受,这和所受教育程度没多大关系,他不一定有解脱行、菩萨道的追求,只是在情感上觉得需要接受一个宗教作为自己人生信仰,除此别无其他诉求,这是当代信仰人群的大多数。二、理性信仰型,这类人非得讲出一个道理来,现代人不少受唯物主义和进化论的影响,对生命的认知、对轮回的认知,从内心很难接受,对于因果、轮回这些佛法道理希望得到科学的论证和实验证明。三、修证型,追问终极归宿,不分在家、出家,他们想要探讨的根本问题,是生命最终的提升,生命自我的完善超越,于是致力于出离、解脱、菩提的追寻。因此我们在修学体系的建设时,对不同的信仰形态,要根据他们的现状去引导他们在佛法的路上的前行。如果忽略这个分辨的基础,我们的教化工作没有针对性,也就会浪费我们的精力,教不应机。
汉传佛教修学体系建设,还要注意共与不共的概念。基础性的叫“共”,但是有些针对不同的人群,一定有“不共”的内容;带有基础性的共同内容,是必要的,针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方式,也是必然的。过去很多祖师大德,哪怕是专门弘扬禅宗或者净土,也并不见得他只是用一种单一的方式,他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引领,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精彩纷呈的禅宗公案故事。因此修行体系建设一定要避免单一化。
三、需要避免的问题
最后,在修学体系的建设中,需要警惕和避免简单粗暴的“模仿”思维,我们经常会遇到信徒问,师父你修什么法门,你怎么修的,其实这些人的心态就是想你告诉他以后,他就可以省劲、取巧,你怎么干我就怎么干,你有保障我就有保障,在修行方式上进行模仿。禅宗祖师说“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授受。”什么意思呢?就是避免在知见和修行方式上模仿,在禅宗祖师们看来,模仿出来的知见和修行方式,不过是玩弄“光影门头”、“文字活计”,不是真实的受用和境界。初学佛法者,首先要亲近善知识,听闻善法,依照善知识的引导登堂入室,善知识给你一个法门引导你往前走。但善知识的引导,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引导方式也不相同。如果只是模仿善知识,还是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和状况。今天不少法师在弘扬某一方法的时候,只强调方法的特殊性、唯一性,抽离佛法修学的完整性,忽视根基的共与不共性,单一的强调修行法门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就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模仿。这对整体佛法的弘扬以及学习者的个体受用,无疑都会产生不少的局限和影响,当然修学者也不一定会有更真实的受用和获益。修学体系建设和法门弘扬中的简单“模仿”“复制”,这需要有一定的警惕。
(本文是作者在2015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