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全球治理:公民社会与宗教发展
发布时间: 2007/11/20日    【字体:
作者:魏泽民
关键词:  宗教 社会  
 
 

                                   魏泽民
 
 
[内容摘要] 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宗教发展已经很难“遁世”、“隐居”,更不可能独善其身。虽然现代化是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现代化之前,早已出现了全球化的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佛教等跨国界发展。从治理的向度来说,宗教发展融合了国家、市、场、社会的对立关系,重新创造性的结合国家、市场与社会,引导世界走向善治。而宗教组织要寻求全球性的发展甚至推动全球公民社会的实现,就有赖于跨国社会运动组织的发展。因此,如果20世纪的政治遗产是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体系,那么21世纪就是建构一个善治的全球公民社会。
 
关键词:全球治理 公民社会 宗教 非政府组织
  


  20世纪不同文明发展的差异,因缺乏互动基础而造成的文明冲突是根深蒂固且难以化解的。爪因为如此,在全球化昂扬的2l世纪里,不同宗教与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更加重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化,人类逐渐发现一切事物、现象、变化,并非二元对立之工具理性可概括,代之而起的是宗教信仰于世界各地的复兴之势,过去狭隘的单极宗教观被迫扬弃,朝着终极实在之宗教对话与交流的价值转变。这种宗教信仰的复兴,是对启蒙以来现代性精神反思的全球性现象,诸如民族冲突、文化冲突、利益冲突、区域冲突、政治冲突等,皆显示出宗教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表现。因此,宗教发展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势必得与全球接轨,然而在这接轨的过程中,宗教可能导致什幺、宗教应该倡导什么、宗教可以避免什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在谈到全球化问题时,常常可听到一种普遍的观点。即认为全球化是东西文化的趋同,是人类走向大同世界;是经济和社会的一体化与向质化;并由此产生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全球化对策:一种认为要舍弃一切去寻求全球同一性,另一种则认为应以自己的传统特色去抵御全球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概念已逐渐渗入各种社会科学文献之中,学者对全球化的起始年代有不同看法(表2—1)。而“全球化”一词语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流行用语。然而究竟何谓全球化?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表2-2)。经济学家多用来形容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现象。政治学家则指国际干预的不断扩大与建立世界新格局的全球战略。文化学家多用来指称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关注的则是全球性问题。1
 



  由于“全球化”在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使之具有多样性与模糊性。这些特点也使全球化作为一种概念,具有了开放性。它是一种创造性取向,有助于我们跳出僵化的思考逻辑。2 全球化特征是多向度的,涉及的领域广泛,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看待世界的新背景、新坐标和新视角。

  从发展社会学的角度思考全球化,可理解同时发生的系列相互强化的社会转型,其动力来自于世界的挤压(compression)。3 以下予以说明:
  
  (一)时空概念的变化

  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强大的合力与交流促使我们生活的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地方和一个体系,导致时空观念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后,通过与经济变化相关之技术、知识的迅猛变化,人们可以将世界远近度量化,而在信息科技发扬的时代中,人与人间更因信息网络的连结而达到无距离感。4
   
    (二)文化互动的增长
 
  经由时空压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多,大家都必须面临来自其它社会的知识与文化的冲击。其结果可能产生从原本社会环境中提炼出来的文化意义转输到其它社会中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相较于过去,现今社会可透过各种媒体迅速接触到大量不同来源的文化意涵,了解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可能性将日益增加,否则,我们将有从许多潜在利益中被排除的风险:网际网络社会的崛起,将所有生活在其中的人结合成单一整体;意识到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将受邀参与不同风格的文化活动;西方国家对文化和知识交流的特征与影响占有优势。5
  
  (三)世界居民的共同问题
  
    面对世界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交织在全球化网络中的共同问题也不断增多。例如:金融危机、种族冲突、宗教冲突,以及能源、环保、粮食、生态等等危机。6
  
  (四)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增长
  
     快速扩展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将地方、国家,或者公司、市民,抑或是社会运动,整合成一个跨国交流与互动的密集网络,建构出一种网络社会图像。7
  
  (五)强大的跨国行动者和不断增长的网络组织
  
     在了解全球化转型的动力植基于世界空间与时间的压缩后,可以说,过去以国家为中心的统治(govemment)意涵已有所转折。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被赋予新的含意,国家的属性不再是绝对统治。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是跨国公司而不是国家。跨国行动者还包括国际政府组织及国际非政府组织。8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被赋予新的含意,在全球转型动力的驱动下,国家不再局限于政治领域,而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领域中。具体而言,即国家的统治意义朝治理的方向转变。简而言之,统治的意涵被转化成治理,即是一种共谋、共生的关系,而非单向度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关系。从总体上讲,全球治理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全球化趋势与地方化趋势并非对立而是并存,这种并存取决于如何如何调整跨国和次国家层次之间、宏观与微观之间、非正式和制度化之间、国家中心和多中心之间以及合作与冲突之间的关系。9
  
  
     二、社会运动全球化10:全球公民社会11 的可能性
  
  1970年以来,在工业国家里公共部门、私人营利部门以及非营利/非政府组织(NP0/NG0)构成“第三部门”(The nird Sector)12 或称公民社会组织13 (表3-1)。三者之间在社会问题处理的角色上已经有了巨大的转变。第三部门或公民社会组织在全球化时代参与愈来愈多跨国性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是藉由道德和政治问题的世界舆论来进行与社会运动的结合(表3—2)形式。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7000个增加到90年代中期的23000个,而纳入区域性和民间层次上的非政府组织(NG0),已是90年代的两倍。14

   
    

  部分学者认为,这些跨国的非政府组织在从事活动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跨国性的利益交换,从而认为所谓的全球公民社会其实只是大国之间权力运作的工具。但在笔者看来,建立跨越国界的新联盟,赋予公共问题新的含意,并且使地方社区获得了一定的利益。跨国的非政府组织之所以选择工业化发达的城市作为组织发展的根据地,除了通讯便利和工作方便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较容易与与政府或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打交道。
  
  
    三、当代宗教发展图景
  
  从宗教的观点来说,国家被当成经济理性的化身并不是先验、命定或给定的,而是一种伴随着文艺复兴以来的世俗主义发展下的产物。国家被赋予理性化的图腾,要求按照理性计算模式操作,人类所生活的世界就被局限在所谓的除魅世界(The“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里。15 在这个世界里,围绕着宗教信仰的文化或文明被打入前现代(front modern)范畴,宗教不断被弱化。16 但在人类历史上,宗教是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信仰,道德与宗教的结合是最稳固的结合之一,人类道德在宗教中找到归宿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以往的宗教徒站在宗派的立场,相信自己的宗教传统提供了普遍适用的伦理准则,不愿意承认其它宗教传统也有普遍伦理准则,不同宗教之间的伦理准则的差异性,成为不同宗教的宗教至上的渊薮。17 长此以往,世界各大宗教传统,不但无法交流,更别说去寻求共同的伦理准则了。

  人类社会在经历世俗化之后,宗教与现实世界和社会形成一种张力与对峙。但在当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宗教发展反而有重新复兴的趋势。总体来说,若将全球社会运动投射于宗教发展层面,我们可以发现,在现今全球化格局中,宗教发展图像所展示的是一种宗教多元主义的平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亦促使宗教信仰的发展走向宗教多元论。如果宗教信仰是以终极实在为普遍对象,18 则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宗教传统都是源自同一终极实在的经验和表达形式,那么各大宗教应放弃至上论、绝对化的真理观,扬弃冲突,走向对话与交流,共同寻求终极意义上的真理。

  在过去西方国际性的宗教团体发动的跨国社会运动中,有许多是关于宗教交流与对话的情况,虽然大多数活动都标举崇高理想,但最终还是流于形式,无法解决实质问题。这是因为交流和对话的起点是不平等的,在西方中心主义的背景下,宗教交流与对话不可能取得成功。现在形势变了,全球化的背景,使人无法置身于自我框架之中,必须将生活与全球同步,充分掌握信息,应时代脉动,才不会变成一个“单向度”的人。同样,宗教发展若置身于全球之外,只作一个单向度的宗教组织,不面向世界,发展就会有所局限,充其量也不过是只有地域性影响。宗教若不能与生活形成有机的结合,只能被现实中的人们抛弃,最终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的遗存,成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宗教学家和文化学者从事宗教民俗学术研究的资源。所以,如何立根于宗教多元对话的立场,与全球宗教接轨,阐扬尊重、包容、博爱的终极关怀,是全球宗教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宗教以全球为具体发展方向,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是全球宗教伦理对话与交流的契机(教育、文化、宗教对话),挑战是如何凝聚共识,与全球同步。因此,若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宗教团体要从事社会运动全球化,充分发挥传统宗教的影响,保持张力,整合资源,建立合作的平台,提倡新思维,吸纳新文化,投身子有益社会的活动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伴随着全球意识的抬头,当代宗教发展不再被视为前现代的范畴或者被排除在公共领域之外。全球化的去中心化的特点,不仅打破文艺复兴以来政治与宗教二元对立的思维,进而这种思维也渐被消融。全球治理的提出,使各种世界性的宗教在全球性问题上也可扮演重要的角色,创造性地结合市场、国家与民间的力量,致力于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

  当代世界宗教发展图景的一大特点,即是面向全球、面向社会、面向现实与面向个人。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宗教发展已经很难“遁世”与“隐居”,更不可能独善其身。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全球具有宗教信仰者约占世界人口的4/5。其中,三大宗教信仰者依序为:基督教徒19.55亿,占世界人口33.7%:伊斯兰教徒11.27亿,占世界人口的19.4%;佛教徒3.11亿,占世界人口的6%。其它传统宗教的信徒人数占前几位者依序是:印度教徒7.39亿;锡克教徒约1700万;犹太教徒1385.8万。另外,各类新兴宗教信徒总数约为1.23亿。然而根据《国际宣教研究学报》(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Missionary Research)于2001年的统计,世界人口61.28亿中,基督教徒20.24亿,伊斯兰教徒12.13亿,佛教徒3.63亿,印度教徒8。23亿,犹太教徒1455.2万,各类新兴宗教信徒10.3亿。19从上述统计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新兴宗教信徒总数的上升、宗教的多元发展已是不争事实,因此,宗教发展必须立根于全球社会运动的基础上,进而展开宗教的终极人文关怀,引导全球和平。

  总的来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全球公民社会的建立,有赖于跨国社会运动组织的发展,而宗教组织要寻求全球性的发展乃至建构全球伦理,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和活动方式,与全球接轨。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一些宗教性国际非政府组织所推动的跨国性社会运动,引导的不仅是围绕着全球性问题而进行的跨国性公共对话与讨论,进而提出具体的实践解决方案。美国学者奈伊(Joseph S.Nye)在《全球化世界的治理》(Governance in A G]obalJzfng World)一书中指出,全球化过程对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的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产生了明显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第一,全球化可能存在着被忽视的问题之后果;第二,阐明全新的价值观与规范,从而引导并约束国际实践;第三,建立跨国联盟,倡议和支持容易被忽视的替代政策方案;第四,改革国际制度,响应未得到满足的要求;第五,推广国际应用价值的社会创新:第六,协商解决跨国冲突与争执的方法;第七,动员资源,对重要的人类生存议题采取直接的行动。20在这些影响当中,国际非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联盟为全球公民社会创造了思想认同和制度安排,使得一种不同的全球治理机制成为可能。21 

  随着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正在日益缩小,世界正变为所谓地球村的同时,传统价值的衰落和社会变化的加速,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某种伦理危机,出现了所谓道德滑坡。令人担忧的是,不同民族、国家和宗教文化之间的对立造成的全球性问题或冲突却依然层出不穷。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说,这些宗教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治理的行为体之一,是因为其力量来源既不同于国家,也不同于商业部门,所依靠的则是由规范、教义、知识所产生的权威,是一种引导人心向善的软力量。但是宗教不是万能的,跨国性的宗教性国际非政府组织也不是掌有充分权力的权威机构,因为政府始终也必须是国家的绝对权威领导者,每个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包括每个公民,只能在政府允许的限度下从事各种活动,法律和社会的有序性活动最终限定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之间的地位与关系。所以即使在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政。府的权力仍然是不能超越的,宗教组织也只能在政府的规定下从事自己应当做的活动,起到帮助政府决策,促进政府行使正当权力的作用。所以所谓全球治理还是有限度的,公民社会也是有条件的。
  
  
    四、结论
  
  全球性的大变动,转化了以往时代的政治壁垒,将国家、公司、社会运动、职业和其它群体甚至是个人,整合成一个跨国交流与互动密集网络,这些网络冲破了疆域界限,而每一个人在全球格局的网络中扮演着节点(node)角色,彼此连结,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而当前宗教发展,也势必要回归社会、回归人本。现在,人类对全球化有三种态度(表5-1):它反映了在不同现实处境的人之不同心态。

  
 
   全球化的发展,必须与各地区、国家的文化特殊性结合。全球化并非西方化,从长远来看,全球化最终应是一种圆融了世界先进文化特点的多种混合体,西方国家因为害怕其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丧失,抗拒此一趋势,但是思想和信仰是心灵的活动,传统的宗教及其文化可以在促进全球文化的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许多我们过去的既定观念、想法与制度、逻辑,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都面临重组,存于我们思维世界中的旧有图像,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改变着。从宗教世界的观察来看,各种世界性宗教的目的都是让人类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社会的生活目标是一致的。在全球化趋势下,宗教发展的多元面向已是不争事实,不论是古老的、现存的、超越个人或是超越民族甚至是超越文化的宗教,我们必须平等对待。当前全球宗教发展正面临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后帝国主义(Post-imperialism)、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新型全球局势,宗教与现实世界和社会形成张力与对峙,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这种张力与对峙正在逐步消解,全球治理活动,促进了当代宗教与国家、市场、社会的和谐,宗教也在结合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同时,引导世界走向善治。可以这么说,如果20世纪的政治遗产是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体系,那么21世纪等待我们的就是建构一个善治的全球公民社会。
 

作者简介:
魏泽民,1974年生,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候选人,北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__________
注释:
 
1. 杨龙芳:《西方全球化学术思潮的历史审视》,第194—196页。收入于俞可平编《全球化的悖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 James N.Rosenau著,杨雪冬译《全球化的复杂性与矛盾》,载《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第207208页。台北推手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不详。
3. Robin Cohen,Global Sociology,(Macmillan Press Ltd,2000),pp.150—162.
4. John Tomlinson,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Polity Press,1999),pp.32—35.
5. Robin Cohen,Global Sociology(Macmillan Press Ltd,2000),pp.160—162.
6. Ibid, pp.163—165.
7. 李英明:《虚拟的极限:信息汪洋中的迷航》第24—35页,台北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2000年。
8. Alan Rugman,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A New and Radical Analysis Of Globalizationand What lt Means for Business,(Random House,2000),DD.56—68.
9. A.J.Scholte,Globalization—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Macmillan),pp.23—25.
10. 所谓社会运动,笔者认为是围绕一个共同问题而组织和联合起来行动的一种非正式组织活动。例如人权运动、妇女运动、和平运动和环保运动等。
11. Civil society一词在学界有三种不同译名,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民间社会。基本上,这三种译名有些许差异,以市民社会来说,其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是civil society的经典译名。民间社会是一般通俗的译法,但有不少学者认为它过于边缘化。公民社会的译法,近几年来才大量引用,它强调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参见RichardFalk,“The Pursui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Present Dilemmas and An imaginedFuture”,Iournal International Affairs,Spring 52,NO.2,1999·,pp。23—31.
12. 第三部门(Third Sector)在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译名,即第三领域和第三部门。这两种译名之间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异。前者指与公共领域相对的私人领域。后者指的是与公共部门相对的私人部门,它们都是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第三部门又被称之为“独立部门”(1ndependentSector)、“非营利部门”(Non—Profit Sector)、“志愿部门”(Voluntary Sector)、“利他的部门”(Altruistic Sector)等。主要关心弱势团体或社会福利,与社区或公民保持联系;亦与政府保持关系;同时也与营利组织保持互动,募集资金或争取支持,以实现公益目标。参见官有垌:《第三部门的研究:理论观点与研究途径的检视》,《政大公共政策论坛:全球化与台湾论文集扎第8—2—7页,2002年。
13. 公民社会组织通常指非营利、志愿的政府组织;也被认为是介于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对许多国家来说,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组织的核心构成之一。参见江明修、郑胜分著《全球性公民社会组织之治理、管理策略与结盟之道》,《政大公共政策论坛:全球化与台湾论文集》,第8-1-14页,2002年。
14. RObin Cohen,Global Sociology, (Macmilian Press Ltd,2000),pp.312-315.
15. Mike Featherstone,Scott Lash and Roland Robertson(eds.),Global MOdernities,SAGEPublications Ltd,1995·,pp.23—25.
16. 李英明:“全球化与宗教”课程笔记,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2002年10月。
17. 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94)·,pp.3—12.
18. 按照基督宗教的说法“上帝”作为唯一的、自存的实在,就是指的实体;在伊斯兰教里“安拉”有许多名称,其中之一就是实体(al Haqq);就印度宗教传统而言,作为终极实在的“梵”,也被称为实体(sat或satya);在大乘佛教里“空”或“法身”也被说成实体(tattva);从中国宗教传统来看,终极的东西就是真,就是实体。文中所用“实在”是考虑行文需要。
19. 参阅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第1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20. Joseph S.Nye and John.D.Donahue,Governance in A Globali2jng World,(Cambridge,Mass.:Visions Of Governance for the 21st;Century :Washington,D.C.Brookingslnstitution Press,2000),pp.56-59.
21. 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第28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本文转载自:《世界宗教文化》)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自由主义与儒教社会
       下一篇文章:回归托克维尔:有教堂的开放社会——评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一书中的认识偏见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