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藏在胡同里的京城古刹 广化寺
发布时间: 2022/2/25日    【字体:
作者:觉悟号
 

 
后海,是北京一个很热闹的地方,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这里总是游人如织。说起后海边的胡同,很多人都熟悉烟袋斜街,那里繁华无比,早就成了著名景点。但它的西端连着一条小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那里出奇的安静,这条小巷就是鸦儿胡同。
 
当你穿过这条在这闹中取静的隐秘小巷,就会惊喜地发现,这里竟然有一座名寺古刹,它就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广化寺。
 
可能很多人对北京广化寺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在北京佛教界,北京广化寺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广化寺是北京著名的佛教十方丛林,全国汉地重点佛教寺院之一,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庆龄故居。
 
北京什刹海的名号,据专家考证有一说是因为元代该地为积水潭码头,在这一地区共有十座古刹:广化寺、火德真君庙、大隆善寺(护国寺)、保安寺、弘善寺、龙泉寺、海藏寺、天寿万宁寺、义利寺和阎王庙。而“十刹”与“什刹”词意相同,什刹海寓意佛法如海,其名甚雅,故名此地为“什刹海”。
 
广化寺的历史
 
广化寺大约建于元朝。据《日下旧闻考》援引《柳津日记》载:
 
广化寺在日中坊鸡头池上。元时有僧居之,日诵佛号,每诵一声,以米一粒记数,凡二十年,积至四十八石,因以建寺。
 
但具体年代不详。另据明《敕赐广化寺记》碑载:
 
元天顺元年(1328年),灵济号大舟“到庆宁寺住,至顺四年(1332年)在此寺住,发愿禁足二十年不出门,一心念佛……十年后成此大刹。”
 
据此,广化寺的创始年代大约在1342年前后。
 
明清时期,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为京都有影响的佛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大雄宝殿丹墀下发掘了两通断残石碑,一通是明弘治十年(1497年)立的《敕赐广化寺记》碑,仅存上面几句引文依稀可见,为研究广化寺的创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另一通《正宗记》,明成化二年(1466年)建立,万历二十六年(1598)重修,刻有“广化寺开山第一代住持灵济号大舟”至第五代住持圆环及其弟子一百多人的道号法名。
 
1908年,张之洞将个人藏书存放寺中,奏请成立京师图书馆,次年获准。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次年开馆接待读者。不久迁馆他处,广化寺又恢复为佛教寺庙。
 
1927年,玉山法师任广化寺住持。玉山法师注重修持,率领僧众遵守佛制寺规,实行禅净双重。寺内有“三不”制度,不攀龙附凤;二不外出应酬佛事;三不私自募捐化缘。使广化寺闻名四海。
 
1939年,广化寺创办了广化佛学院,招收学僧数十人,聘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佛教学者任教。
 
1947年后又创办了广化小学,免费招生,为贫苦困难的学生提供书籍和学习工具,直到1952年由北京市教育局接管后,与私立崇实第二小学和竞业小学合并,改为鸦儿胡同小学分校,是第二批接管的市立小学。
 
1952年9月,虚云法师来京驻锡广化寺,当时在京的佛教界人士李济深、叶恭绰、陈铭枢、巨赞及佛教徒纷纷前来参礼这位佛学大师、禅宗高僧,平静的广化寺一时称盛。
 
“文革”时期,广化寺佛像遭到破坏,宗教活动也被迫停止,但《大藏经》及佛教文物都被封存,没有受到损坏。
 
1983年,广化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也成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1986年,北京市佛教协会成立了文物组,对广化寺的经书、字画、碑拓、法物、瓷器进行整理、鉴别。
 
2001年,广化寺进行了全面维修,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四进殿堂,另有东西配殿、配楼,经过维修,殿宇油漆彩绘一新,各殿堂诸佛菩萨圣像重光金容,恢复了清净庄严的面貌。
 
广化寺布局
 
北京广化寺占地20余亩,别看占地面积小,但它“五脏俱全”,拥有殿宇329间,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整座寺庙建筑布局严谨,古朴庄严。
 
中院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正中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殿堂,两侧对称排列着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首座寮与维那寮。这些殿堂组成了广化寺的正院。
 
东院由戒坛、斋堂、学戒堂、引礼寮等殿堂组成。西院的主体建筑有大悲坛、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案三个院落之间回廊环绕,僧房毗连,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众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筑持色。整座寺庙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如果你有幸去后海,游走过喧嚣之后,可以去广化寺静坐一番,拜佛、听经,回归内心的宁静。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青海加牙藏族织毯
       下一篇文章:神秘美丽的达扎寺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