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
发布时间: 2022/7/1日    【字体:
作者:旃檀精舍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佛教造像艺术  
 
 
佛教在东汉时候传入中国,但主要在中原地区,到三国时,由僧人支谦和康僧会先后传入江南。相传康僧会远游至吴,孙权为之建造建初寺,并令之设像行道。曹不兴看到西方佛像,便据以绘之。
佛教的传播主要是利用佛经的翻泽、解说和寺院、佛像的礼拜。而佛像作为佛教宣传的载体,在视觉和感觉上给崇奉者一种威严、慈悲、敬畏的心理冲击,使得佛教的发展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佛像造像的艺术也促进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
 
佛教造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形象,它是人们生活审美趣味和审美倾向的表现载体。从最初的汉朝时期引进的具有明显西域色彩的佛像,到魏晋时期充满士大夫气质的佛像、再到盛唐丰满、富贵的华丽佛像、宋朝世俗化、生活化气息的佛像,它已经深深烙上中华文化的色彩。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最精彩的华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像艺术飞速发展的时候,无论在雕塑方面还是在绘画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个时期,印度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深入交流,经过民间工匠的加工创造,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佛像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发展。南北朝时期的佛像,一方面具有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的特点,但是已经开始汉化,也具有汉文化的风格。
 
佛像中国化出现质的飞跃,是完成于东晋的戴逵、戴颙父子。中国美术史上把他们创作的佛像称作二戴像制。
 
戴逵,“少博学,好谈论,多绝艺,工书画,尤以擅长佛教雕塑著称”,他努力探索和完善铸造、雕刻的技法表现,改善国外传入的佛像样式,在佛像的雕塑上充分采用中国传统的制作工艺,将中国传统的髹漆工艺技术创造性的运用到佛教形象的制作上,他所创作的脱胎“夹纻行像”世人称为一绝。戴逵的成就还表现在铜铸佛像上,相传唐代,供奉在洛阳白马寺的一佛二菩萨像即出自戴逵之手,戴逵创造的佛像样式经其子戴颙继承,称为百工之楷模。
 
米芾《画史》中记载他收藏一幅戴逵的《观音像》“天男相,无髭,皆贴金”。戴氏父子活动在晋宋之际,制像甚多,这些佛像唐代还有保留,唐人评价造像之妙,首推戴氏父子:“二戴像制,万代独步。”戴逵及其子戴颙之前的佛像画,基本不离摹仿外国范本的路子,到戴氏父子,“范金赋采,动有楷模”,并讲究造型比例,中国佛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实际上自戴氏父子始。
 
据文献记载,戴氏作瓦官寺佛像五躯,妙好庄严,和顾恺之的维摩诘像、狮子国进献的玉佛并称为瓦官寺三绝。
 
戴氏父子的作品现已无存,但从现今流传下来的魏晋时期的石窟造像以及韩谦金铜佛中,可以领略戴逵父子作无量寿佛改梵为夏所体现的汉地造像风貌。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逐渐清晰的莫尔寺
       下一篇文章:如何理解权力与建筑的关系?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