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在与罗马天主教的对抗中,路德从一名修士转变成为宗教改革家。此间,其改革思想日渐明晰,以“因信称义”“平信徒皆为祭司”“《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等理论构建起路德神学之圣殿。然而,路德并非中古西欧首位反抗罗马教皇权之人。在他之前,威克里夫和胡斯就曾率先进行过改革尝试,只是均以失败告终。路德之所以能够使宗教改革运动衍生出如此宏大之势,并使新教路德派得以确立,学界对其中的原因有多种阐释框架。笔者认为,这主要与其所使用的宣传策略是分不开的。路德借助印刷机与木刻版画的力量,使自己的思想能够快速的传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而在路德思想传播的过程中,德国的大众文化也得到了重塑,对其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绪论部分,笔者首先梳理了有关路德思想的原始资料,包括路德本人以及其同时代人的文著。其次,在国外研究动态部分,笔者着重对不同时期的新教历史进行了分析,力求展现路德思想在各种历史场景中的不同表述,并随之过渡到文字材料、图像材料与路德思想传播之关系的研究中。再次,笔者总结了国内有关路德思想的研究现状。最后是有关方法论的内容。本篇论文采用了以图证史的方法,借鉴新文化史家以及艺术史家的理论与方法,对图像证史的可行性进行了评述。
本文的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具象路德从修士到改革家的转变,来凸显路德思想的明晰过程,并阐述了路德改革思想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路德并非一开始就站在罗马教廷的对立面,而是在与其对抗的过程中,思想一步步的明晰,并最终与天主教分道扬镳。第二部分,笔者通过对印刷小册子的分析,阐释了路德思想传播之广泛性。笔者认为,在1517到1525年间,路德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作者。他撰写的文章最有市场价值,因此各个印刷商争相印刷,并以价格低廉的小册子出售。与之相反,由于传统的限制,罗马天主教会没有对印刷术这一先进技术进行充分利用,故而在宣传战中处于劣势。第三部分,笔者对宗教改革时期流行的木刻版画进行了分析。在当时识字率不足5%的德国,相对于文字材料,木刻版画更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成功地宣传路德思想。通过木刻版画宣传,不难管窥宗教改革是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第四部分,从宗教改革与大众文化探析,可以发现路德的思想与实践都是与宗教改革时期的大众文化相契合,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重塑了宗教层面的大众文化。
Zongjiaogaig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