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图拉真时期达契亚地区罗马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1/17日    【字体:
作者:吴英深
关键词:  达契亚王国;图拉真;行省制度;罗马化;罗马尼亚;  
 


摘要:达契亚(Dacia)在二世纪初期被罗马征服后开始了罗马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达契亚地区在文化、语言、宗教信仰和民族构成等方面发生深刻改变,其影响至深至远。外来殖民者与本土罗马化了的原住民一起紧密相依,奠定了后来罗马尼亚民族的种族基础。达契亚行省的罗马化,既是罗马征服和统治达契亚地区的过程,同时也是罗马文明与达契亚本土文明碰撞、交融的过程,它导致一种既不同于纯粹的罗马式文明、也不同于传统达契亚土著文明的罗马一达契亚文明逐渐形成。在日后的历史发展中,罗马一达契亚文明取得非凡的文明成就,这无疑是罗马文化与达契亚文化两种异质文明彼此接触、紧密融合的结果。本文主要探讨罗马文明在达契亚地区深入传播的影响,并尝试阐明罗马文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地方化”特色。

 

本文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前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意义以及对学术界在“罗马化”问题上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总结,对有关达契亚行省罗马化的研究成果做出文献综述,并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由此认识到国内学者对达契亚罗马化问题的关注度仍显不足,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有许多内容需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究。

 

正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达契亚民族及其国家的源起和形成,以及罗马对达契亚国家的征服。达契亚人虽然被希腊、拉丁世界视为未开化的蛮族,但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逐渐发展出一个具有较高层次的文明,这一文明也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早在古典时期,达契亚人便与地中海——黑海一带有着密切交往。及至图拉真时期,罗马军团征服达契亚,并将后者纳入到罗马文明体系之中。第二部分考察了达契亚地区在被罗马征服并设立行省以后,当地在政治领域的罗马化进程。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罗马行省制度在新行省内部的推广以及罗马法治的普及。第三部分主要考察达契亚行省在军事方面的罗马化,包括罗马军团体制的传入、行省边境防御体系的建设等等。军事的罗马化使得达契亚行省以及帝国边界的安全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第四部分对达契亚行省经济领域罗马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达契亚被纳为罗马帝国领土的一部分以后,当地兴起了一股从各行省向达契亚的移民浪潮,为本土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这里面主要论述罗马人进行移民的动机、移民规模、特点以及这一活动对行省发展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行省内部道路网络的建设、罗马式城镇、乡村的发展、罗马货币的流通以及采矿行业的发展情况。第五部分对达契亚行省文化方面的罗马化进行了探讨。这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拉丁语以及希腊——罗马宗教的传播之上,罗马文明经由此途径更为深入地扎根到达契亚当地,影响深远。第六部分主要分析了罗马征服以及罗马文明的传入对达契亚本土的影响,并对这一文明传播的特征进行了探讨。一方面,罗马对达契亚的同化使得帝国在多瑙河地区的战略形势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以罗马人和达契亚人为主体的民族融合为日后罗马尼亚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种族基础,罗马文化存留至今成为东欧巴尔干半岛多元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对这些地区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至于这一时期达契亚地区罗马化的特征,其一是行省罗马化道路的曲折性;其二是行省罗马化的全面性以及深入性;其三是罗马文明具有的“地方化”特性。

 

最后,达契亚罗马化的进程并非只有罗马文化的单一影响,而是多元文化共同交融的结果,奠定了日后罗马尼亚文明的基调。结语部分对罗马文化于达契亚的传播在该地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角色进行总结归纳。

 

img/图拉真时期达契亚地区罗马化研究_吴英深.pdf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九州清晏:雍正帝的全国龙神祠庙系统与新政
       下一篇文章:天、天命、天道:早期中国思想中的“理性”和“信仰”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