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北京本地家庭教会报告
发布时间: 2008/9/28日    【字体:
作者:刘同苏
关键词:  宗教 调研  
 
 
        
                                       刘同苏

 

    一、前言

    自90年代末以来,北京家庭教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开创阶段,目前北京家庭教会在整体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形状。初步定型不仅产生了自我认知的需要,也提供了定量考察的可能。本次调查就是在北京家庭教会初有形状时,便对其进行定量考察的一个尝试。调查者没有社会学或统计学的背景,若从纯粹的统计技术看,本次调查恐怕有不少外行的痕迹。不过,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教会牧养服务,而调查者恰是有几分经验的牧师,所以,尽管可能有不符合社会学或统计学方法之处,却肯定能够为教会牧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次调查见证了神过去几年在北京创造的奇迹。即使过去几年一直在北京家庭教会里经历神的大能,当调查者见到那些定量数字的时候,仍不得不发出惊叹。不管本次调查的定量数字会用作何种实际用途,它们在本质上见证了北京家庭教会活生生的生命,和神在这生命奇迹上的伟大手印。

    感谢北美的教会和弟兄姐妹,若不是你们以祷告和财务支持调查者在中国从事培训与研究,本次调查甚至无从开始。感谢北京家庭教会的牧者和同工,你们在繁忙的事奉中挤出时间来配合调查,提供了调查必须的第一手材料。感谢神允许调查者参与调查的事工,从而,作为见证者而得到生命的祝福。

    1. 目的

    (1)收集定量数据,以帮助当地教会客观地评估现状,制定未来发展的策略;

    (2)以定量数据显示先行城市(北京)教会的发展模式,以便后来其它城市借鉴;

    (3)以定量数据反映当地家庭教会的需要,以便海外教会有的放矢地提供帮助;

    (4)以实在数据反驳关于家庭教会的不实之词。

    2. 对象

    北京本地家庭教会。调查者将北京家庭教会分为6类:(1)本地教会;(2)民工教会;(3)外地商人教会;(4)北漂教会;(5)海归教会;(6)独立学生团契。本地教会与其它类型的区别在于:其成员已经定居北京并进入北京的基本文化。此次调查的对象限于北京本地家庭教会;不过,本调查并没有特意排除与本地教会有密切连带关系(比如团队)的个别民工教会和北漂教会。

    由于资源和环境的局限,调查仅涉及本地教会的非常基本的方面。在教会方面,仅涉及主日崇拜,主日学,团契活动,教会的架构,产生,用房和地理分布;在人员方面仅调查了传道人(专职和兼职),同工,会众的文化构成和某些生命要素。

    囿于当地的社会环境,无法广泛地筛选调查对象,所以,所选取的对象仅仅局限于调查者在近几年服事和交往的46家教会和65堂聚会。

    3. 方法

    与当地家庭教会传道人或平信徒领袖个别面谈,以此方法收集基本数据。

    4. 时间

    2007年7月7-29日(43间教会/59堂聚会)

    2007年10月13-16日(3间教会/6堂聚会)

    5. 精确程度

    本调查不是纯粹的统计学调查,所以仅仅具有日常生活所要求的准确。不能进一步精确的原因在于:(1)由于社会环境的缘故,多数教会没有长期保留的书面记录,即使有书面纪录也不愿意把书面记录示人;(2)因为绝大多数的北京家庭教会处于初建阶段,而初建的教会通常会有许多变化,这种情况为只凭大脑的记忆带来很大困难。此次调查的一些数据,因为过于模糊而没有收入报告。即使收入报告的数据也不具有纯统计学的精确,只有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准确。

    在前往北京七次并在北京家庭教会里服事十个月以后,调查者才开始此次调查。在调查前,调查者已经不同程度地参与过多数所调查教会的事工;至于少数未曾亲临的教会,调查者或是与该教会的牧者或负责人熟识,或是先行从其它来源了解过该教会的情况并事后从侧面核实数据。

     二、教会规模

    1.数据(46家教会/65堂聚会)

    教会46间, 平均主日聚会总数 3518人, 平均每间教会主日聚会人数 76.48人。

    每间教会人数   教会数量 占教会总数的比例

    100人以上           5            10.87%
    70-85人             12           26.1%
    40-69人             20           43.48%
    39人以下              9            19.57%


     聚会65堂,平均主日聚会总数3518人,平均每堂主日聚会人数 54.15人。

     每堂聚会人数          教会数量         占教会总数的比例
     100人以上                  8                      12.3%
      70-90人                    8                      12.3%
      40-69人                   27                     41.54%
      39人以下                  22                     33.85%

    2.定义

    教会指在统一结构下连接全面生命的独立生命共同体。聚会则是以主日崇拜(某一项事工)为中心的次级生命共同体。一个教会可以只有一堂聚会,也可以有几堂聚会;一个教会的不同聚会可以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举行,也可以在不同地点的同一或不同时间举行。

    3.分析与预测
   
    40-85人的教会(通常是一堂40-50人的聚会或两堂规模略小的聚会组成)占据所调查教会的70%左右。这标志着北京本地教会开始走向成熟。过去几年的经验证明:以往规模过小的教会一是稳定性差,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和人口流动较快的都市里不易生存;二是规模过小的教会难以具有全面的牧养资源。40-85人的基本规模可以聚集牧养全面生命的基本资源,少量人员的流动也不至引起生死存亡的震荡。在这一点上,海外的教会也有同样经验。另一方面,40-50人的聚会目前还不至于引起太大注意,相对也比较安全。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年,这种规模的教会还会持续成为北京本地教会的主流。

     40-69人的聚会占所调查聚会的41.54%。这表明这种规模的聚会依然是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主要聚会形式。33.85%的39人以下的聚会是上一规模聚会占据主流的必然结果。在北京教会急剧发展的形势下,总会出现大量的新聚会,而只要主导的聚会形式保持在40-69人的规模,复制的新教会就必然以次一等的规模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较大型的聚会。65堂聚会的平均出席人数是54.15人。对于老式居民楼的单元而言,50余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长期饱和的状态一方面降低了传福音的内在驱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对慕道友的吸引力,从而,明显地障碍了教会的外展。分堂仍然是响应此问题的主要策略。不过,由于认识到:聚会不仅是一群人凑在一起,而是有生命基础和事工架构的生命连接,北京家庭教会在分堂式的植堂方面,目前持更为谨慎的态度。另一策略是向大型化发展。在此方向上有两种进路。一种是跃进型的,直接租用写字楼或会议中心等大型空间,使教会的容量增大。表中100人以上聚会里面的7堂(剩余的一堂系民工教会;民工教会由于所处的文化地理条件,聚会地点的租金较低,从而,易于出现百人以上教会)和70-90人聚会中的2堂(分别为85人和90人)就属于此类。此类聚会可用资源较丰富,形式开放,对年轻人具有较大吸引力,慕道友参加聚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规模的教会。另一种是渐进型的。租用写字楼固然有空间优势,但是租金昂贵并比较显眼;基于财政和安全考虑,一些教会退而求其次,租用商住两用房或具有较大客厅的新式居民楼单元。70-90人聚会中的多数以及40-69人聚会中部分规模较大者都属于这个类型。由于北京家庭教会正开始进入社会主流,这种易于影响主流社会的较大型聚会的比率将会越来越高。

    三、教会结构

     1.数据(46家教会/65堂聚会)
     类别                          数量                比率

  有同工会(教会)            39                84.78%
  有两级同工会(教会)       9                 19.56%
  有专职传道人带领(教会)36                78.9%
  有专职传道人带领(聚会)52                 80%

    2.定义

    两级同工会包括核心同工会和一般同工会;前者为决策机构,后者系执行机构;通常核心同工会的成员全部参加一般同工会。“带领”意味着传道人固定在一个教会或聚会。

    3.分析与预测

    高比例的教会聘用专职传道人,这是北京家庭教会的优势。由于牧养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家庭教会转型的关键,而专职传道人在牧养工作里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北京家庭教会在此方面的优势使其处于中国教会发展的领先地位。北京家庭教会同工会的运作方式差异较大,不过,总的趋势是向更为严谨的方向发展。此次由于数据收集不充分,没有列举章程方面的统计。不过,据已收集的数据,至少有40%的本地家庭教会已有或正在制定教会宪章。

    四、聚会用房和地理分布

    1. 数据(65堂聚会)

    聚会场地:

    类别   数量   比例
   
    租用    53    81.54%
    自家    12    18.46%

    聚会地理分布:

    海淀 24
    朝阳 24
    昌平 8
    西城 4
    丰台 2
    东城 1
    通州 1
    大兴 1

    2.分析与预测

    租用场地的聚会占81.54%,表明租用场地已经成为北京本地家庭教会聚会用房的主要形式。聚会的用房形式对教会的规模,结构,崇拜形式,外展方式具有重大影响。北京本地家庭教会聚会用房主要有以下类型:(1)会众或牧者自己居住的房屋。此类聚会规模小,教会结构相对松散,崇拜形式更为随意,外展的途径主要是亲朋好友的带领。(2)租用老式居民楼的单元(通常是两居室)。此类聚会规模较小,教会结构较严谨,崇拜具有较为定型的程序,会众彼此关系紧密,但外展动力相对缺乏。(3)租用商住两用房或具有宽阔起居室的新式居民楼。此类聚会规模较大,教会结构严谨, 崇拜有固定程序,会众关系密切,仍具有较活跃的外展动力。(4)长年或主日租用写字楼或会议中心。此类聚会大型化,会众在全教会的层面上联系减弱,但教会的运转体制更为完善,对团契或小组的建设更为强调,崇拜程序化并多带有现代气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慕道友多有“慕名”而来的。(5)有个别教会在带领人自己的公司所在地聚会。
    由于80%以上的聚会使用租用的场地,租房问题已经涉及了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生存问题。目前北京官方限制家庭教会的主要手段就是以切断租约的方式剥夺家庭教会的聚会场地。教会目前主要的响应方式是另租场地。但是,由于聚会场地常常改变,而且新租场地距离原聚会地点往往很远,聚会人数会因此大幅度下降,并且新增加的租金(临时现找用房总使房客处于不利地位)和交通费用(有些教会不得不租用汽车拉送部分会众到较远的新场地)对教会产生很大的财政压力。有些教会的响应方式则是分散到不同的家庭去聚会,其优点是聚会地点固定了,弱点是规模变小,从而,资源无法集中使用等等小型聚会的问题重新出现。另一部分教会则考虑以会众的名义购买房屋。

    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地理分布极为不平衡。在65堂聚会中有48堂直接座落在海淀和朝阳两区,在加上昌平区的8堂聚会中有7堂比邻上述两区,西城的2堂聚会仅与海淀区一路之隔,实际上,以海淀和朝阳为中心的聚会占所调查的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87.7%。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实质上是文化性 的。由于北京此次福音运动触及的主要对象是广义的知识分子,而大学,研究机构,新型技术公司密集的海淀和朝阳就自然成为本地教会活跃的地区。 在上述区域的聚会参加者,大多数是知识层次较高和年龄较低的人群,而其它 区域的聚会则通常由年龄较高和文化较低的人群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丰台的2堂聚会是一个团队有意建立的,此外还有一些有远见的团队已经或准备在北京南边植堂。这一动向不仅会改变北京教会的地理分布,也将改善北京教会的文化构成(使教会覆盖更多的文化层次)。


    五、成立和增长

    1.数据(46间教会)

    成立时间:

    年份:1993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数量: 1 1 2 1 5 3 4 13 6 3 5 2

    成立方式:

         方式                                          数量

    由另一间教会植堂                               23
    由团契(查经班/祷告会/小组)发展为教会 18
    自发成立                                            5

    受洗人数(2006):共627人,平均每间15.41人,占现有会众(3518人)的17.85%。

    2.分析与预测

    自1998年以后,每年都有新出现的教会。可见2000年前后是北京本地家庭教会从个别现象变为群体的起始。

    2003年是北京本地家庭教会发展的爆炸期。当年有北京家庭教会的领袖声称,家庭教会在北京每年翻一番,现在看来这不是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大话。但是,2003年的奇迹是一个与教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有关的特殊现象,在短期内不具有重复性。2003年爆发的原因有二:(1)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福音运动在北京已经聚集了相当的能量。这一阶段在校园以及周边建立的以学生为主的大批查经班和团契,至2003年面临转为专业人士教会的挑战。(2)在北京初期建立教会的阶段,缺乏对教会的足够认识,许多人以为建立教会就是聚集一群人崇拜,于是,在2003年的热潮中不乏盲目上马者。由于这两个原因,缺乏持续力也就是必然的。首先,7-8年的团契或查经班的积累已经一次使用得差不多了;其次,那些条件不算充分就上马的教会尚要挣扎和生息几年,根本无力立即复制教会(调查者见到几个在2003-2004年急剧扩充的教会在其后的几年里面都收缩或停顿了)。不过,2003年的爆发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无中生有必须借助爆炸性的初始力量,而上帝在2003年就借着一群初生牛犊的热情,聚集了北京家庭教会群体化所必需的初始爆发力。

    所调查的教会中有50%由植堂开始,这个比例不一定完全反映了实际情况。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两个较大团队,其中的教会多由植堂开始。这恐怕提高了植堂方式的比率。但是,可以肯定,有计划地以团队,教会,神学院为依托的植堂方式正在取代自发或独立团契转化等方式而成为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主流建堂方式。

    在46间教会中,有5间在2006年无人受洗;依其原因分为三类:(1)刚刚成立(或还没成立),来不及举行洗礼;(2)有决志者,但由于教会内部的特殊情况偶然一年没举行洗礼;(3)教会在萎缩,无外展动力。17.85%的增长率表明每年翻一番的说法不能成立。考虑到常规的流失率,最乐观的预计也需要5-7年北京基督徒的人数才有可能翻一番。

    六、主日崇拜

    1.数据:(65堂聚会)

    敬拜形式:

    形式                             聚会数量

    传统形式                           65
    音乐敬拜部分带有现代气息   10
    读经-证道部分有改变           1
    有司琴的聚会                     49
    有诗班的聚会                     43


    崇拜时间:

    时间                             聚会数量
    1.5-2小时                         51
    2-2.5小时                         12
    2.5-3小时                          2


    讲道时间:

    时间                               聚会数量

    0                                  1 (教师讲解经文/讨论)
    可能少于40分钟              3 (30-60分钟的2个/35-45分钟的1个)
    40-60分钟                     57
    60-90分钟                     4

    2.定义

    所谓“传统”敬拜形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宣召
    宣召(领会)
    宣召的经文(领会)
    宣召的诗歌(诗班)
    敬拜
    祷告(领会/公祷/敬拜团队)
    诗歌(全体)
    献诗(诗班)
    诗篇启应(全体)
    使徒信经(全体)

    读经与信息
    背诵经文(全体)
    读经(领会或讲道者)
    讲道(讲道者)
    回应
    回应诗歌(全体)
    奉献(全体)

    团契时间
    欢迎(领会)
    家事分享(众人)
    特殊需要的祷告(众人)

    结束
    主祷文(全体)或牧师祝福

    所谓“现代”气息都与音乐敬拜有关,主要指两种情况:(1)4-5首短诗连唱;(2)使用现代乐器(电吉他,定音鼓等;电子琴不包括在内)。

    3.分析与预测

    从崇拜的形式和时间,讲道的时间看,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主日崇拜,至少在形式上与海外华人主流福音派教会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以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相对较小的规模,居然75.38%的聚会有司琴,66.15%的聚会有诗班(诗班通常是一个真正的团契,而不是临时的凑合),可见对音乐敬拜的重视。由于教会中年轻人比例的持续加大并且越来越多的教会开始使用较大的场地,带有现代气息的音乐敬拜也会进一步增加。

    七、主日学

    1.数据(65聚会)

    类别            聚会数量
    成人主日学      23
    儿童主日学      34

    2.分析与预测

    主日学的设立并非一堂聚会一个主日学;常常是一个教会的不同聚会公设同一个主日学,儿童主日学甚至是不同教会共享一间主日学。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主日学的质量急需提高,这也是海外教会最应当参与的领域之一。

    八、小组

    1.数据(46教会)

    类别            小组数量
    总数               321
    平均每个教会   7
    主日举行         83
    周间               236
    教会举行         169
    非教会地点      152
    定期举行         306
    非定期            15
    5人以下           9
    5-10人           161
    11-15人          79
    16-20人          20
    21人以上         4
    人数不定或不明  48

    2.定义

    小组指地方教会以下的小规模聚会(small group),包括祷告会,查经班,一般团契(或狭义的小组),姐妹会,弟兄会,夫妻团契,单身团契,老年团契,婚前辅导班,学生团契,专业人士团契,同工培训,诗班团契,慕道班等等。另外,21人以上的活动多为定期培训,但由于分类边缘不明确,亦放在小组活动的范畴里面。

    3.分析与预测

    目前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小组活动活跃,这在结构上使教会内部的生命连接更为紧密。平均每家教会有7个左右的小组,考虑到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相对较小的规模,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表明在整体教会活动与圣徒个人交通之间教会尚有足够的生命连接。95.3%的小组定期举行,说明小组活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过,大多数小组属于草创,正在初期摸索阶段,这一点可以从规模上看出(10人以下的小组占已明人数小组的62.3%)。北京的城区面积极大且交通状况糟糕,为了照顾会众的路途不便,以往许多教会把小组活动放在主日崇拜之后。这种仅在主日密集活动的方式不能有效地使小组发挥个人与教会之间的桥梁作用。目前,73.83%的小组在周间举行,并且在周间活动占如此高比例的情况下,仍有52.65%的小组在教会活动;由此,小组活动发挥了更强有力连接作用(个人与教会)。

    九、传道人

    1.数据

    全职传道人﹕49人,平均年龄﹕约38岁

     年龄           数量

     60岁以上      1
     50-59          2
     40-49          19
     30-39          24
     20-29          3

     性别:男27人,女22人。

     婚姻状况﹕已婚者37人,未婚者12人。

     教育程度(神学培训以前):
     大专以上 28(含两位研究生学历)
     大专以下 21 (含3位中专学历)
     神学教育 37
     国外神学院 7
     三自系统神学院 4
     家庭教会神学院 26
     国内神学训练班 11
     未受神学培训 1

     平均受洗年数:约13年
     30年以上   1
     20-29       3
     10-19       27
     1-9           7
     不明确       1

     平均牧养年数:5.7年
     10年以上 8
     10年以下 40
     不明确 1

     月工资总额:101,000.00元(人民币)/49人
     人均:2061.22元
     内含      人数
     无薪        1
     仅领取补贴(电话/汽车) 4 (2人200元/2人300元)
     最低生活补贴 2 (500元)
     最高薪金 1 (6000元,但尚分文未取)

     生活状况:
     拥有住房 17
     拥有汽车 9

     平信徒传道人:15人,平均年龄:约45岁
     60岁以上 2
     50-59 1
     40-49 8
     30-39 3
     20-29 1

     性别:男 11人,女 4人。
     婚姻﹕已婚 11人,未婚 4人。
     教育程度:
     大专以上  12 (含5人研究生学历)
     大专以下   3

    神学教育: 
    神学院 3
    未受神学教育 12

    平均受洗年数﹕11.8年
    50年以上 2
    10-19 2
    5-9 6
    5年以下 5

    平均牧养年数:4.7年
    10-19 1
    1-9 14

    生活状况:
    拥有住房 12
    拥有汽车 12

    2.定义

    专职传道人指没有从事任何其它职业,全部时间用以福音工作的传道人。接受调查的专职传道人中,大多数全时间牧养教会,少数在牧养教会的同时兼任神学院或福音机构的职务。工资全部来自教会的收入,含交通补贴,电话补贴,医疗保险补贴,教会内定期个人奉献。平信徒传道人指在教会以外另有职业却在教会中承担主要教牧责任者。

    3.分析与预测

    专职传道人:平均受洗年数约13年,受洗10年以上者占64.5%,平均牧养年数为5.7年,在一个福音新兴起的地区,传道人有这样的生命经历,无疑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考虑到中国的基本高等职业教育(此处意味着神学教育)是本科程度, 57.14%的专职传道人接受过大专以上非神学的教育是一个很高的比例。75.51%的专职传道人具有神学院的学历,这在中国教会里绝对处于领先地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教牧水平。毕业于国内家庭教会神学院的26位传道人基本来自北京的三家神学院,调查者在此三家神学院都曾授课或讲道,就神学教育而言,三家神学属于初步正规(有独立校舍,较完整教学体制,一定的师资和藏书)。没有神学院学历的专职传道人一般也接受过神学培训班的栽培。唯一没有任何神学培训的1位是刚参加事奉的传道人助手(不参与讲台事奉)。

     89.8%系年龄30-49的年富力强者,75.51%为已婚者,这些构成将保证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牧者群体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面的稳定。

    尽管2061.22元平均月工资在国内教会中处于先进地位,但考虑到平均38年龄文件的实际需要,北京这种现代大都市的消费水平,这种工资仅仅只能维持最低城市生活水平。专职传道人以这样的工资还能正常维持个人或家庭生活的原因有三:(1)住房的费用没有由工资负担。在绝大多数教会坐落的区域,租用普通一个寝室的单元,每月至少需要2000元左右的租金。以专职传道人的平均工资,根本无法租用住房。目前这些专职传道人解决住房的方法如下:A.住在聚会地点。这对于一个拖家带口的中年人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这种居住状况特别对传道人子女的心理成长有**影响。B.住在父母(岳父母)或配偶的住房。C.在全时间服事以前已经购买了房屋。D.使用原工作单位的宿舍。(2)依赖配偶的收入。无薪和每月仅接受500元以下补贴的专职传道人全都是姐妹。专职传道人中仅有55%是弟兄,工资无法维持一般家庭的平均生活水平,构成了重要原因之一。(3)原工作单位的退休金。

    平信徒传道人:相对于专职传道人,平信徒传道人年龄较大,40岁以上者占73.33%(专职传道人为44.89%);教育程度更高,8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3.33%有研究生学历(专职传道人分别为57.14%和4%);物质更为富裕,拥有住房和汽车者分别为80%和40%(专职传道人分别为34.69%和18.36%);男性比例较高,占73.33%(专职传道人为55%),意味着上述的房子与汽车的费用主要由自己承担,而在专职传道人那里更有可能是依赖配偶;生命历程较短,除去两位受洗50年以上的老基督徒,平均受洗年数仅为5.3年(专职传道人为13年);受过正规神学教育的较少,具有神学院学历者仅为33.33%(专职传道人为75.51%)。结论:(1)世界上的地位与责任和灵里生命的积累程度构成是否选择全时间事奉的重要因素。男性且岁数较大(中年)意味着对家庭承担更多责任,高学历构成在社会上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信主时间较短则表明灵里的驱力尚不够,这些明显成为投身全时间事奉的阻力。(2)平信徒传道人的牧养平均水平必定低于专职传道人。受洗时间短又未受正规神学培训,预定了内在牧养资源的缺乏。

    十、会众

    1.数据

    年龄比例(45家教会):

    35岁以下年轻人占会众总数的比例       教会数量
                    95%                                  2
                    90%                                  11
                    85%                                  2
                    80%                                  1
                    75%                                  1
                    70%                                  1
                    65%                                  1
                    60%                                  1
                    50%                                  19
                    40%                                  2
                    30%                                  1
                    25%                                  2
                    0%                                    1

     会众教育程度(46家教会):

     受大学专科以上教育者占会众总数的比率   教会数量
                    15%                                       1
                    20%                                       2
                    25%                                       1
                    30%                                       6
                    40%                                       1
                    50%                                       5
                    55%                                       1
                    60%                                       4
                    65%                                       9
                    70%                                       6
                    80%                                       1
                    85%                                       1
                    90%                                       2
                    95%                                       3
                    100%                                     3


     男女比例(44家教会):
     姐妹占会众总数的比例                  教会数量
                45%                                 5
                50%                                 6
                55%                                 4
                60%                                 11
                65%                                 6
                70%                                 6
                75%                                 2
                80%                                 1
                85%                                 2
                90%                                 1

     2.分析与预测

     北京本地家庭教会是高度年轻化的教会。35岁以下年轻人居会众总数50%以上的教会竟有86.67% (90%以上的占教会总数28.89%)。考虑到北京汇聚了上百所大学,又是年轻打工族高度集中的都市,再加上目前北京年轻人思想十分开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北京的教会将保持高比例的年轻会众。年轻化对北京教会的意义重大;只要想想,即使再经过十年的生命栽培,这批数以十万计的年轻基督徒才30或40多岁,便可以知道北京本地家庭教会为长程的教会发展积累了什么样的生命财富。

    姐妹占会众总数60-70%的教会占教会总数的52.27%,肯定姐妹的比例偏高,但这不是北京特有的情况,甚至也不是中国特有的情况。34%的教会男女基本平衡(姐妹的比例为45-55%)。若与其它类型和地区的教会比较,北京本地家庭教会中弟兄的比例应当算比较高的。姐妹占75%以上的教会有共同的特点:规模较小,会众年龄偏大,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传道人为女性。这些教会只是一种类型教会,无论就人数还是就趋向,它们都只是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支流。随着北京本地家庭教会逐步加强家庭生活方面的教导,男女会众的比例会更趋平衡。

    即使在具有高比例知识分子(广义)人群的北京,76%的本地家庭教会有超过一半的会众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种成份比例表明北京此次福音的热潮主要是由知识分子的信主运动引发的。41.3%的教会具有60-70%受过高等教育的会众,这可以说是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典型比例。高等教育程度的会众超过90%的教会都是面向学生的教会。由于北京众多的大学,北京教会总会保持一定比例的学生教会(目前占教会总数的17.39%);但是,由于成员逐渐向其它阶层扩展(北京学生教会通常会依学生,专业人士,普通城市居民,进城人口的次序逐渐吸收其它文化成分),这类教会的比率不会加大。北京教会里面高比例的知识分子成分是教会进入中国主流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十一、一般同工

     1.数据(45家教会)

     总数﹕238人,平均每间教会5.3人
     类别             人数                 占同工总数的比例
     35岁以         131人                   55%
     弟兄             119人                   50%
     大专以上       179人                   75.21%
     房子             145人   60.5%
     汽车             58人 24.37%


     2.分析与预测

     在一般同工中,35岁以上者,弟兄和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例肯定高于一般会众中同类人的比例;可见年长者,男性和教育程度较高者易于处于领袖地位。60.5%的拥房率和24.37%的有车率都表明北京本地家庭教会主要是中产阶级的教会。

    十二、其它方面

     北京本地家庭教会在营会,短宣,文字事工等方面都十分活跃,不过由于事先涉及的不足,此次调查未能采取这方面的数据。

    十三、结论

    就教会规模、结构、活动而论,北京本地家庭教会已经基本成型。堂会制的基本形式,包括专职传道人住堂制,表明北京家庭教会率先突破了放养式的牧养方式,代表了目前中国家庭教会转折的基本方向。堂会制的建立,意味着全方位的生命牧养成为教会事工的中心,而全方位的生命牧养恰恰是从主日基督徒向生活基督徒转变(这是此次中国家庭教会生命提升的首要内容)的关键。持续的信主热潮为教会带来了大批新的会众;目前北京本地家庭教会的主要问题,不是如何领人信主,而是如何牧养大批初信者(所谓有人生无人养的问题)。普遍受过神学教育的传道人所需的不是神学理论,而是实际牧养的指导。

    就具体事工而言,儿童和成人主日学的建立是当务之急。团契活动需要巩固。教会结构需要通过实际运作(包括生命责任的承担与彼此搭配)进一步确定;章程的制定应当以生命的成熟为基础,而不是一个理念或文字的工作。

    在对外关系方面,教会已经进入主流社会,走向全面公开化是基本趋势,而聚会的场地将成为全面公开化的首要问题。文化层次,地理分布以及性别比例的不平衡,意味着北京本地家庭教会还需要调整福音的策略以及相应的生命状态,以便使福音触及社会与家庭的每一个方面和层次。

    作者简介:刘同苏,来自中国大陆,现居加州,为宣教牧师。
 
 
              (本文转载自:《生命季刊》(第十一卷 第四期 2008-01 总第四十四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叩开佛门——柏林访禅忆述
       下一篇文章:体味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基督教传播进程——以怒江娃底村傈僳族社会为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