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发布时间: 2009/8/8日    【字体:
作者:梅霞林
关键词:  宗教 民间信仰  
 
 
 
梅霞林

 
[内容摘要]中国的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它固有的本色。本文主要考察并研究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概念、传播途径等问题。
   
关键词: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的概念;民间信仰的传播途径
 
    中国民众的信仰观相当地复杂,民间信仰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民间信仰和我们称之为“传统”的其他许多事物一样,不管你喜欢与否,这已经是一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它经历了时代、阶级的种种变化,仍然保持着某种形式的稳定性,构成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某种特征。它有其不完全服从、依赖于经济、政治变革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几千年来我们经历了多次王朝的更替和社会变革的风暴之后,民间信仰的活动还得于继续延伸,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的民间信仰的传承是植根于普通民众一代又一代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普通民众,以家族、宗亲、村寨乡里为根基,世代传承着他们的信仰观念、信仰习俗,使得他们渡过了异常丰富而又沉重的生活;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因为民间信仰的活动制约于我国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及民众文化素质的不高、教育不普及和科学还没有广泛的传播,民众对此半信半疑或笃信不疑。清初思想家熊伯龙在《无何集·跋》中曾指出:“吾国数千年来,仙鬼圣怪,妖妄祸福,深入人心,牢不可拔……上有好者,下尤甚焉,人群锢蔽,昏沉到今。”
 
    一、民间信仰的概念
 
    中国的民间信仰,从古代的自然崇拜、庶物崇拜、灵魂崇拜等原始宗教到后代的道教和通俗佛教等多神教都包括在内,也收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些宗教和思想累积混合以后,就构成了巨大民间信仰体系。①中国民众的这种“民间信仰”是根植于民众当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的行为表现,它是在本土文化中自发产生的,具有朴素的和原生的特点。民间信仰在组织形态上具有原生性宗教的基本特点,它不是像创生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等)那样有独立于社会组织之外的教会或教团,而是与既有的社会组织二位一体。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时(如春耕、秋收),节庆(如春节、五月初五等)和人生礼仪(生、死、婚、成年),以及重大的灾难危机(如瘟疫、旱灾)等重要关节,一般是借助现有的家族组织或村社组织举行相关的民间信仰活动,有时可能会有临时性的“工作班子”(如组织赛龙舟、社火等),但不是常设的宗教机构。民间信仰是一种民众的信仰,与国家宗教相比较,它没有那种“政教合一”的强迫力量和财政支持;与民族宗教相比较,它没有血缘的全民性(虽然有家族祭祖,但不是一回事)。即使在一个地域形成某种全民性,但若考虑到社会分层,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民众性。②所谓民间信仰,是相对于正式的宗教或得到官方认定的某些信仰,在一定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或者说为多数社会下层民众崇信的某些观念。与那种登堂入室的正室的正式宗教相对而言,它从未取得过可以与之比肩而立堂而皇之的地位,但是由于民间信仰的信众主体主要是社会的下层,这个阶层人数众多,而信仰观念又并不简单地身份、地位、社会等级来划分,社会下层的信仰观念往往与上层互相发生作用,下层的观念又会扩散到其他社会阶层,通常又会转变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观念,因而它的影响,绝不小于任何一种广受崇信的宗教,这是绝不容低估的一个精神领域的问题。民间信仰的长期存在,称得上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极富特色的人文景观,由于民间信仰具有的重要影响,已经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陆续出现了一些成果。③宋兆麟先生亦认为:“民间信仰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宗教形态,指在各民族人民群众中广泛流行的,具有明显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宗教信仰。”④实践证明,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神秘巫术”的中国的民间信仰,以其神秘色彩依然在中国民众的信仰生活中渗透着不同程度的支配力。它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在不同的地方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历史作用。
 
    二、民间信仰的动机和行为目的
 
    民众从来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对于世上频繁发生的天灾人祸,往往难于“抗拒”。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民众对于民间信仰的理解和诉求是建立在自己生活的实用基础上的,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信仰诉求;而对于其深奥的道理,其实并不是那么注意。民众关注的不是学问和道理,更不是什么教义教规,而是集中在具体的实际生活方面,诸如健康长寿发财致富、多子多福,超度亡灵,等等。他们相信或者直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灵,向它们顶礼膜拜,无事希望远离灾难,有难则祈求消除。直观地看,中国的民间信仰,并不像一种单纯的、虔诚的信仰,往往是一些很实际的信仰;它着眼于现世的幸福,比如民众的求神奉祭,往往是出于一个个十分直接的利益诉求,并不是为了拯救其灵魂。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同样意味着民众对神灵的俯首祈祷,也是要求得现时的报答。民间信仰具有相当的具体性和实际性可以说是中国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百多年以前来到中国的著名传教士何天爵,在《真正的中国佬》一书中精辟地指出“中国人与自己的家庭、家族的联系十分紧密和强烈。他们从不游山玩水,寻欢作乐,除由于私事或公务而不得不出门远行外,其他的时间他们从不须臾离家一步。”大多数民众信仰者追求的就是保佑家人平安或家人病体康复,也包括追求生育子嗣,祈求发财生意兴隆,等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民众信仰者对他们熟知的超度亡灵的法会,宗族聚会、祭祀先祖的仪式,求雨、治病、驱邪的法事等,都是针对具体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来的,没有这些具体的困难,民众一般是不会主动花钱去举行仪式、请佛道的。这也就是说,民间信仰生活中没有无缘无故无所求的祭祀,只要行祭,民众就一定在物质生活上或精神上有各种各样的索求。即使在普通节日、祭祀时,也常有娱乐的意思在里面。当然,民众的这种接受方式不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追求,而是苦难生活的所迫。历代民众是天灾与人祸的主要受害者,他们无时无刻都渴望并寻求救助,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他们切身的利益。当代学者俞青松在《明清时代民间的宗教信仰和秘密结社》一文说得很清楚:“吸引劳苦群众到宗教结社行列中去的,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贫困,农民和手工工人们受尽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切要求改变眼前悲惨的境遇,然而,他们看不到出路。于是,他们就祈求神灵的庇佑,依附于超人的权威,用精神的解脱,补偿现实的苦难。”⑤“有苦难的地方就有民间信仰。”造成民众深重苦难的现实世界,就是它赖以滋生的气候和土壤。中国民众的生活历来很艰难,他们害怕遇到更大的灾难“。我认为宗教基本上或主要是以恐惧为基础的。这一部分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怖,一部分是象我以前说过的,希望在一切困难和纷争中有个老大哥以助一臂之力的愿望。恐惧是整个问题的基础-对神秘的事物,对失败,对死亡的恐惧。”⑥民间信仰一般都宣传“有求必应”的思想,这对于民众信仰者是一个许诺。凡是有灵验的神庙、寺院,香火都会很旺,民众会不远万里去朝拜,这一方面是宗教的承诺,一方面也是民众的期望。这些都可以看出民间信仰在中国的入世性质和民间信仰者的实用心理。民众出于实用心理信仰,靠实用的结果来维持信仰。恩格斯曾认为,“在一切实际事务中……中国人远胜过一切东方民族……”⑦,便是这种实用理性的表现。民间俗语说的“逢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其用意也正在于时时处处向神表达其祈福禳灾的功利性要求。
 
    三、民间信仰传播的途径
 
    既然民间信仰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那么,最普通的传播形式当然蕴含于风俗和民众之中。前面我们说过,它是由民众耳濡目染、生活经验自然传播的,其中以下面两类传播渠道最为代表:

    第一,固定的寺庙法会及临时性的民间法事。这里所说的“法会”和“法事”在中国民间生活中曾极为常见,前者如四月初八之“浴佛”、七月十五之“孟兰盆”,道教正月初九的“玉皇诞”、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的“三元节”,都会举行各种大的仪式,演戏、诵经,等等。后者如家庭办丧葬之事,就要请和尚道士来念经会步虚、踏斗等。在这些法会及仪式中,不仅有很多吸引人的表演,还包含了宗教伦理思想。在祭祀与崇拜的仪式中,关于血缘的伦理思想,比如“孝”、 “悌”,以及“轮回”、“报应”等宗教意识,就自然而然地传达到参与者的心中;民众在面对神鬼的反省和忏悔过程中,就必然要拿宗教的伦理准则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在表演仪式上,所有的形式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这给观看的人和参加的人以知识或是暗示,告诉民众许多道理,善与恶,死后的惩罚与报应,未来的幸福和希望等。例如,中国人崇拜自己家中的神灵以便保佑自己的家人,也崇拜自然界的神仙以便祈求对自己显示有利的灵验。民众设立神龛不仅是为了供奉与佛、道教有关的天上的神,同时也是为了供奉地上的圣人和英雄(包括自己的祖先),因为他们如果不用祭品予以适当的抚慰,可能就会变作“饿鬼”,会在坟墓中吞噬腐肉或是捕食活人。⑧

    第二,民众喜闻乐见的说唱等表现形式。民众一般对于民间信仰的了解,常常是通过那些通俗化的形式得到。例如,在流传于江苏的这首《十拜观音》歌中,我们可以听到民众的祈愿:一拜观音要修九十人家做子孙;二拜观音要修夫妻和睦过光阴;三拜观音要修三顿茶饭有余零;四拜观音要修四季衣衫件件新;五拜观音要修父母俱全过光阴;六拜观音要修传男育女仍要拜观音;七拜观音要修十棣高楼八棣厅;八拜观音要修库里金银用斗量;九拜观音要修九世九孙多富贵—富贵荣华福寿增;十拜观音要修好亲好眷好乡邻。(《民间歌谣全集》)清代民间常有的社戏、祠堂戏,也常充当民间信仰传播的渠道。戏剧表演不但可以产生某些宗教的享受,而且可能就是宗教仪式的一个部分。中国古代的节假日的喜庆活动往往是和传播民间信仰观念结合在一起的。在中国的年节假日中,最为重要的是每年的春节,它于冬至之后一个月左右到来。过新年之前,千家万户都要为准备各种特殊的蔬菜和豆类菜肴来祭奉灶神,以便让它在每年上访天廷的时候多对自己的行为说些好话。还有民众都会挂起钟馗的画像,因为钟馗是传说中的一个能降伏鬼怪的人物,为了把鬼怪挡在门外面民众就把他的画像贴在门上,这样老百姓就可以大吉大利、平平安安地过年了。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转变,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看法也不一样了。由民间信仰派生出来的年节活动、人生礼仪活动、以及村落之间因游神社而形成的相辅相成的互助网络,不仅构成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促进了乡里团契,发挥了乡村的自组织功能。当然,在直观的层面上,人们也会看到民间信仰在民族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方面的负功能,如以占卜、放蛊等手段谋财骗色,如在游神社火中发生竞争性冲突和踩死挤伤等事故,如巫婆神汉在驱鬼仪式中耽误治疗而伤人致死,如过多的祭祀与会餐活动加重了民众的负担等。⑨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信仰,是中国多民族文化史发展的固有基石或根源,是中国多民族民间文化史的活泼生动的百科全书,是各民族祖先创造和积累下来的文化财富。从大文化的视角认真对待它,理应予以足够的重试,切不可简单从事予以忽略,至于有意鄙视它、嫌弃它,对于发展中国的多民族现代化,肯定是有害无益的。⑩
 
 
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姜义镇 编著:《台湾的民间信仰》,武陵出版社,2001年版。
 ②⑨金泽 著:《关注民间信仰的三种取向》,宗教文化出版社。
 ③贾二强 著:《唐宋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④宋兆麟 著:《巫与民间信仰》,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页。
 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清史研究集》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4页。
 ⑥(英)罗素 著:《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商务印书馆1982年2月版,第1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90页。
 ⑧葛兆光 著:《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8页。
 ⑩乌丙安 著:《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本文转载自《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民间宗教研究:回顾与前瞻
       下一篇文章:明清北帝祀典及其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