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明清北帝祀典及其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09/8/15日    【字体:
作者:申小红
关键词:  明清 民间信仰  
 
 
                                        申小红


[内容提要] 在古代社会,人们的宗教信仰、神明崇拜在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有着相当讲究的祭祀仪式。人们以各种风俗习惯来调整、规范其日常生活,以神明信仰和祭祀仪式来处理人与神(自然)的关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信仰的诸神中,北帝的地位尤为隆崇,北帝祀典已成为官方礼制,不仅供奉北帝的祠庙遍及各乡,而且村民的家中也普遍供奉着北帝的神位。北帝崇拜,是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民间信仰之一,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 北帝;祀典仪式;佛山;民间信仰

 
  北帝崇拜,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信仰的主流之一,是岭南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历史现象。

  北帝,又称为玄武、真武、玄天上帝、黑帝等,在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信仰中多习惯称为北帝。玄武信仰,起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玄武本为二十八宿星辰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后来同民间的自然崇拜结合起来,经过长期的演变并被道教吸纳而逐渐人化。宋代以后,又屡获统治者加封,其地位越来越显赫。到明代,由于太祖和成祖认为他们能够得天下是因为北帝的庇护,便把北帝祭祀列为国家大典,玄武信仰也因此进一步遍及全国。
 
    一、北帝祀典的渊源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信仰的诸神中,北帝的地位尤为隆崇,北帝崇拜,是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不仅供奉北帝的祠庙遍及各乡,而且村民的家中也普遍供奉着北帝的神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肇迹于晋,得名于唐” 的佛山,旧时为水泽之地,水患多。老百姓外出的交通工具以舟船为主,工商业货物的运输大多非舟船不可,当要防水道风浪的危险,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加之宋代以来,佛山成为岭南著名的冶铁中心,民以铸造为业,当要防火,而北帝司水,水又能灭火,故佛山人自宋代元丰年间建造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的祖庙,以求防水防火,保一方平安。

  珠三角地区民间信仰的源头具有多元化,有由岭南先民的原始宗教演化而来的,有随北方移民带来的神灵崇拜,有本地土生土长的神祗,也有受官方祀典而出名的。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社会王权大于神权的制约,官方祀典的影响既长远又深刻。

  官方祀典就是将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之土地神、五谷神、气象神的祭祀活动纳入官方之礼制祀典,一些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神祗则由官方册封,按照“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纳入祀典,此外则一概斥之为“淫祠”。由此将神权控制在王权之下,将民间信仰及其活动限制在官方推行的道德标准之内。

   “真武帝祠之始建不可考,或云宋元丰时(1078—1085年)。历元至明,皆称祖堂,又称祖庙,以历岁久远,且为诸庙首也。”后人多以此为据,说北帝庙建于宋元丰年间。因为宋代是玄武崇拜较为兴盛的时期,况且元丰年间,亦曾诏封佑圣为真武灵应真君。在这种背景下,随着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玄武崇拜也就跟着来到了岭南。
 
    明清以来,佛山祖庙因其“惟我独尊”的最高地位成为一个集政权、族权和神权于一体的官祀庙宇,北帝便成为佛山人的精神支柱。佛山祖庙和北帝崇拜在珠江三角洲、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巩固政权,对北帝的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明正统十四年(1449),南海人黄萧养组织同狱犯人百余名,越狱入海,发动起义,围攻广州和佛山。黄萧养起义对佛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促使了佛山市镇与周围农村的分离,促进佛山秋色赛会的发展等,尤其是使佛山祖庙的地位陡升,北帝祭祀也开始由民祀变为官祀。

    二、北帝祀典的仪式
 
  清代佛山的北帝崇拜由衰而盛,到乾嘉年间由于官府的介入,达到了全盛时期,以至两广总督吉庆都亲谒祖庙并题联。北帝的地位也盖过了佛教诸神,逐步突显出来。现在挂于祖庙三门外的一副木对联恰当地概括了北帝在佛山的地位:“廿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唯我独尊”。

  农历三月初三是北帝诞日,佛山民间有集资在祖庙举行贺诞习俗。由乡坤、耆老通过“庙议”(在祖庙内议事)推选出各宗族中德高望重者担任值事处理。这种值事机构明代称为嘉会堂,清代至民国称为大魁堂。

  北帝诞作为佛山最大的群体性祭祀活动,盛况空前,有着广泛的参与性,祭祀仪式极力彰显北帝的灵应、地位的隆崇,显示着鲜明的宗教性和对佛山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据佛山史专家罗一星博士介绍,北帝祀典的仪式主要有七种,现根据史料将各种仪式的主要内容补充如下:

  (一)行祖庙拜北帝 是佛山延续至今的最隆重的祭仪节日,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是佛山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的行祖庙已没有建醮、燃炮等内容,参拜仪式也非常简化,只是在北帝大小神像和观音像前双手合十低头默祷,然后投一些硬币在香炉里以求好运,虽然求神保佑还是其前来的主要理由,但旅游娱乐的功能已越来越重要。每年除夕之夜,走过通济桥、逛完花市的人们陆续来庙拜北帝,春节期间常有数十万人前来参拜,人头攒动,五颜六色的转运风车和汽球飘浮其间,一派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

  (二)北帝坐祠堂 是将北帝神像(俗称行宫)逐日安放在各宗族祠堂内,供该宗族之人拜祭的一种仪式。每年正月初六日,是祖庙北帝出祠之日,也是八图土著居民的重要日子。

  北帝坐祠堂的仪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首先,把北帝从神圣的祖庙请出来,座落在家居附近的祠堂里,这密切了北帝与八图土著居民的联系,满足了土著居民精神寄托的需要,同时也强化了土著居民的主神崇拜意识。其次,在接送北帝的仪式过程中,宗族父老和绅士的地位得到明确,宗族内部的种种关系重新得到了确认。
  (三)北帝巡游 是最有象征意义的祭祀仪式。明初的北帝巡游,是在古九社的范围之内。北帝巡游前的准备工作,是设定巡游路线,张榜通晓镇民。凡北帝所经街道,一概要清除干净,搭建“过亭”。而各街摆列之华筵,北帝只是顺道采鉴,恕不停銮。巡游队伍的组成有严格规定,随着北帝神同行的是“绅耆”和“衣冠者”,只用观音堂铺的銮舆,只许岳庙铺的一狮随行,其他各街组织之会的火篮和狮子一概恭辞。巡游是有组织有步骤进行的,凡各街要烧炮的,必须等随神绅耆衣冠者过后方可放炮。

  北帝巡游具有对内增强乡人的认同意识,对外则有展示佛山社区经济、政治实力等功能。

  (四)北帝诞 属于节庆礼仪的范畴,是融宗教性、世俗性、娱乐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宗教礼仪活动。北帝诞是北帝崇拜仪式中最隆重的一日,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历朝谕祭,圣代尤崇,春秋肃祀,百尔虔恭。时维三月上巳佳辰,是真君降祥之日也,香闻满室,花散诸天,母夫人剖左胁而生焉。故乡人于是日也,香亭所过,士女拜瞻,庭燎彻晓,祝寿开筵,锦衣倭帽,争牵百子之爆车,灯厂歌棚,共演鱼龙之曼戏,莫不仰神威之显赫而报太平之乐事者也。逮所游既遍,而真君亦返辕登座,代造物以成岁功矣。
 
 (五)烧大爆 
在每年三月三日北帝诞的次日举行。所谓烧大爆,是以巨大的爆竹燃放以享神,并让众人拾抢其炮首以接福的活动。早早在清初 “佛山大爆”已名震粤中。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六器语“佛山大爆”条,详细描述了这一盛况,佛山烧大爆的仪式:三月上己,祖庙门前,万头攒动,萧鼓喧耳,一年一度的佛山烧大爆仪式在这里举行。放眼开去,一片辉煌。燃放大纸爆时,放者攀于高架之上,以庙中神火掷之,发声如雷,远近震动。放椰爆时,人立于三百步之外燃放。响声过处,观众一拥而上,争抢“爆首”,壮观的场面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六)乡饮酒礼 
在明清时期,乡饮酒礼是一种非常普及的社区礼仪,它是乡绅耆老受到社会尊重,并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反映。在佛山,每逢春秋二祭,土著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到祖庙祭祀后参加宴饮,还可以领到祭祀北帝所颁的胙福。乾隆以前,乡饮酒礼曾是八图土著才具有资格参加的仪式。因侨寓的反对,乾隆四年(1739)乡饮酒礼被官府禁示,随后里排颁胙也被禁止,以后乡饮有60年没有举行。嘉庆四年(1799)两广总督批准佛山“复乡饮酒礼,颁耆胙”,规定无论土著、侨寓凡七十岁以上者均可参加。乡饮酒礼不单纯是一种祭祀仪式,它具有彰示身份的功能,同时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人们敬老的文化情结。
 
  (七)春秋谕祭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有众多的北帝庙宇,但只有佛山的北帝祭祀被列入官方祀典,是因为明景泰初黄萧养起义被镇压之后,在明景泰四年(1453)礼部的424号《勘合》中记述,南海佛山堡耆民伦逸安上奏说,佛山北帝在抵抗黄萧养起义的过程中,具有“神明保障之功,赫赫威灵之助,神灵显应,恩同再造者也。”并“伏乞圣恩褒嘉祀典”,经仔细复勘后,明礼部终于“记曰:法施于民则祀之,御大灾大患则祀之,理合嘉崇,隆以常祀,申蒙允奏。”可见祖庙被列入祀典,是因其有功于佛山,而且通过以后的春秋谕祭一直被确认和沿袭下来,而列入官祀的直接体现主要就是春秋谕祭。

   (二月)十五日谕祭灵应祠北帝。先一日,绅耆列仪仗,饰彩童,迎神于金鱼塘陈祠。二鼓还灵应祠,至子刻驻防郡二侯诣祠行礼,绅耆咸集。祭毕,神复出祠。
 
    三、北帝祀典的影响
 
  明清时期.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出发,朝廷在大力整顿神明体系的同时,针对民间信仰中的“淫祠”、“淫祀”实行废禁。黄佐《广东通志》记载:“国之大事,以正祀典为先,虽在一方,而天下公论存焉,如此则淫祀而已矣,淫祀者弗福。”明成化年间,吴廷举在顺德任知县,注重倡导民风、推行朝廷礼制。l0年间,他下令拆毁了250多座淫祠,拆下来的材料,多用于加固堤防、修建书院等。

  由于大批的所谓“淫祠”被毁、“淫祀”被废,广大民众一时失去了精神寄托的对象,民间信仰也一度出现了危机。所幸在珠三角地区的北帝神庙很多,广大民众不准拜“淫祠”,不准行“淫祀”,但可以拜北帝,而且很多居民的家里就立有北帝的牌位。

    明清时期,北帝祀典是官方礼制,北帝崇拜却是一种民间行为,对佛山民间信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至今犹存的。
 
  重功利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普遍特点之一,佛山的北帝崇拜也不例外。“拜北帝公”是佛山人,特别是年长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及三月三北帝诞,祖庙“崇敬门”外都围满了拜北帝的香客。“行祖庙、拜北帝”更是每年春节期间大多数佛山人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他们相信拜过北帝公之后,一年中都会得到北帝的庇佑,使他们生意兴隆,丁财两旺。

    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曾经说过,只要人们在天灾人祸面前无能为力,只要人们无休止的广泛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使这种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民间信仰发展下去,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发展很久,很久。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历史不会就此终结。
 
 
 
                                    (本文转载自:中国民族宗教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下一篇文章: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