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每周推荐
 
影响当代人生宗教的九种功利因素
发布时间: 2009/9/28日    【字体:
作者:李华贵
关键词:  宗教 功利  
 

                                        李华贵
 
    从伦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所有活动都含有目的,自己不利的事情人是不会去做的。 对一些宗教徒而言,也是如此,他们信仰宗教同时也想取得某种回报, 因果关系必然包含其中。 当代人类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厚、科技发达的社会, 但是人们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一些人头脑,使宗教在当代精神活动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笔者多年在宗教部门工作,因工作关系,与宗教徒有广泛的长期交往,感到有九种功利因素影响了当代人的宗教信仰, 今书之出来,与同行研讨。

    一、消灾免难求平安。 趋利避害是人生活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人的行为最初的出发点。对每个人来说,生活中始终会碰到不确定性的情况, 一些非正常的事件往往会使人感到无奈,正如俗语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于是人们往往将这类不确定性的事情归之于神的领域,转而信仰宗教,祈求得到神灵的保护。

    二、贪爱荣华求福禄。 对有的人来说,人生有时就是名利场,荣华富贵福禄会引起人的强烈欲望。 没有得到的人始终想去得到,已经得到的人还想继续保持,正可谓“有钱人烧香保长福,没有钱人算命求发财”,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有些人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神灵,企望能够通过信仰宗教而保住自己的利益,或者得到想要的东西。

    三、不幸人生求指引。 人活一世很不容易,很多时候都处在坎坷崎岖的人生道路上。 有的人碰到了种种的不幸事情,或者处在某种恶劣的环境下,甚至是处在绝望的情况下,无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只好将心理诉求转向神灵,希望能用信仰宗教来改变自己的不幸人生。

    四、逃避竞争求安稳。 竞争是经济社会中的一种残酷而又正常的现象。 当代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和单位以及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一种情况。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原则是无情的, 面对竞争激烈的情况,赢者未必满足,输者更发感慨,为了求得一个稳定的环境,只能祈求上苍来保佑了。

    五、无所事事找寄托。 在部分老年人中存在这种情况。 人干了一辈子工作,老来退休。 本应享受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但是由于种种条件跟不上,很容易使他们心理失衡,对生活感到茫然,于是将晚年的日子打发到信仰宗教方面,近年来老年人信仰宗教逐步增多,不是没有道理的。

    六、忏悔错误求解脱。 人犯错误是必然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但是有些人对自己犯的错误感到不可原谅,背上了很重的思想包袱,有“哀莫大于心死”的感觉,于是为了能够从犯错误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就将思想的诉求转向信仰宗教, 企望能从宗教中得到赦免,找一个心理的平衡。

    七、理想失落求信仰。 人有理想就有动力。但是有的人原来有蓬勃向上的健康理想,愿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所从事的事业之中。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原有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错位,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失落,对原来的理想发生了动摇和怀疑,甚至有了愤世嫉俗的想法,于是屏弃了原来的理想,改信宗教。

    八、家庭亲朋求平安。 中国是一个讲究孝悌的文明国家。 以家庭为单位组成了中国社会最稳定的结构。 亲人之中有不顺的事情,会牵动整个血缘家庭或家族。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平安顺利,每一个家庭都是和和睦睦,于是也有人向神灵求请,希望能让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所有人平平安安,事事顺利。

    九、摆脱死亡求永生。 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一般的规律。但是作为有生命的人类来说,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活得长一些,最好能做到“不死”或永生。所以很多人都对死亡感到恐惧,希望长生。 宗教就是要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为了能够满足人死后到哪里去的问题,宗教对未来世界做了不少美好描绘,吸引了一些人去信仰宗教,希望能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归宿。

    以上九种因素,有的与物质世界有关系,有的是精神领域的现象,但是它们都与功利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有的直接就是功利的驱使所致然。人有功利思想并不丑陋,因为功利也是人的基本利益追求所在,我们应该承认人有这个正当要求。 但是,宗教是一种崇拜,这种崇拜是将所崇拜的对象给予了神化,使信徒能够感受到因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心理的慰藉,并因此而得到心灵的升华或者是灵魂的洗涤。宗教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生活中有悠久的历史并将继续在较长时期存在,就是因为它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人的一生中会有不断的各种解不开的谜, 需要宗教来予以抚慰,这就是宗教存在的理由。按宗教的说法,信仰宗教应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事情,因为它充满了奉献精神,要求教徒为所信仰的对象无条件地付出一切,但是我们不能回避有的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从功利角度求信宗教的人确实存在。探讨宗教信仰与功利的关系,其目的就是掌握功利信仰的强烈程度,深化功利信仰的内涵,更好地研究宗教的功能,对提高广大宗教信仰者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文转载自:《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3 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古代司法的三大传统及其对当代的影响
       下一篇文章: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分析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