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每周推荐
 
为了平衡与多元
发布时间: 2010/7/8日    【字体:
作者:卢云峰
关键词:  宗教 社会学  
 
  
                                        卢云峰
 

[内容摘要] 在过去十年里,我国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平衡: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羸弱。学科的平衡发展需要强化定量研究;多元的研究方法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宗教。
 
关键词:宗教社会学;定量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逐渐成为美国宗教社会学的主流研究方法。这种趋势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伦斯基(Lenski 1961)测量了各种社会因素对人们社会态度的影响,他发现,在预测人们的社会态度时,宗教是非常重要的变量,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社会阶层。伦斯基的研究不仅让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宗教的重要性,也开创了对宗教性进行多维测量的新纪元。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许多学者投身到这一工作中,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格洛克和斯塔克(Golck & Stark 1965)提出的五维测量方法,即把宗教性分为宗教信念(religion beliefs)、宗教实践(religion practice)、宗教体验(religion experience)、宗教知识(religion knowledge)和宗教效果(consequence)五个维度。尽管此方法后来受到一些批评,比如有人认为宗教效果从逻辑上讲涵盖了前四个维度,但是多维的测量方法本身被广泛接受,宗教社会学的定量研究也随之繁荣。今天,如果我们翻开任何一本新近出版的宗教社会学领域权威刊物《科学研究宗教学刊》,那么就会发现大部分论文都属于定量分析。

    我国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在近10年来获得很大的发展,但是定量研究寥寥无几。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很多人对定量研究方法仍然心存疑虑。暂且不说许多有宗教信仰的人怀疑问卷调查的可靠度,即使在学界,也有人认为用问卷调查收集有关中国宗教的数据非常怪异,原因是中国的宗教形态与西方迥异。比如,问卷调查必然涉及到被访者的宗教类属,但宗教类属的概念本身便预设了排他性,而中国的宗教是兼容性的。在此背景下,国人的宗教身份概念非常模糊,所以用这一概念来计算中国宗教的信徒人数就显得很不合时宜。于是他们会问:抽样和问卷调查能用来研究中国的宗教吗?这一质疑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不认为中国宗教如此特殊以至于无法运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或许问卷调查方法并不完美,但它可以与定性研究互补,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问卷调查可以大规模、大范围地收集数据,这是田野工作所无法做到的。至于宗教类属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层面的改进加以解决。如果我们采用多维的方式测量中国人的宗教性,而且把宗教类属的选项从单项选择变成多项选择,那么我们可能更接近被访者的信仰状况。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学界已经成功地进行了若干次有关宗教的专项调查,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调查经验。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社会学的过度定量化已经导致了方法崇拜,这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所以我们不宜强调定量研究。未雨绸缪当然很好;但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宗教社会学的定量研究不是太强,而是太弱;研究方法的失衡非常明显: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羸弱。即使有少数学者使用了大样本问卷调查的数据,但也基本上停留在描述性统计层次。为了平衡,我们也应该大力推动宗教社会学的定量研究。

    钻石的璀璨源于它的多面,学术的进步同样依赖于多元。定量与定性之间不是水火不容,研究方法的单一化也并非学科发展之福。为了推动国内宗教社会学的发展,北京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与《学海》在2009年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开设了“宗教与社会”研究专题,专注于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当代的宗教问题。
 
    本期专题研究延续了去年的风格,但在选取论文时更多体现了平衡与多元的用意。在本次刊发的三篇文章中,周越教授的论文是典型的人类学分析。周教授经历丰富,游走于各种文化之间。他童年在北京度过,后随父母移民到香港;负笈美国后师从著名人类学武雅士;他的田野工作在陕北黑龙潭展开,获得博士学位后前往英伦三岛定居,现任教于剑桥大学。这些跨文化的经历让他的研究同时兼具自己人的熟悉了解和观察者的客观理智。周教授的大作Miraculous Response: Doing Popular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6出版,学界评价甚高。本次刊发的另外两篇文章则属定量研究,一篇论述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与公民参与,另一篇涉及环保与信仰。这两篇文章的写作都得益于北京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和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11月联合举办的首届宗教社会学工作坊。

    在“宗教研究的科学视角”一文中,罗伯茨(2007)写到:“一位深孚众望的社会学家曾经这样评说宗教:‘在重要事物当中,几乎没有什么像宗教这样,人们对其知之寥寥,却又深信不疑。’这对于同情与敌视宗教的人同样适用。基于此,在进行研究时,我认为两种品格或者态度大有裨益:适度的虚心并因此对新观点持开放态度。没有一个人对宗教行为是全知的,但通过聆听别人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拓宽自己对宗教的理解。”的确,虚心和开放对宗教研究大有裨益,对待不同的观点理应如此,对相异的方法亦复如是。
 
_______________
注释:

Glock, Charles Y. and Rodney Stark. 1965.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ension, Chicago: Rand McNally.
 Lenski, Gerhard. 1961. The Religious Factor :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Religion's Impact o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Family Life. Doubleday U.S..
罗伯茨(Keith A. Roberts). 2007. “宗教研究的科学视角”,刘海涛 译,刊于《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26期。
 
                                        (本文为普世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试析印度政府主导的宗教个人法改革 \张雪娇
摘要:在从传统宗教社会向现代世俗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印度宗教与政治(法治)的关系也…
 
宗教改革早期教派的多元化与奥格斯堡“新教认同”的构建 \吴愁
摘要:在宗教改革运动最为激烈的16世纪20年代,上德意志区域的帝国城市率先接触到改革…
 
天主教与菲律宾民主化转型研究 \史田一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30多个威权国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波”民主化…
 
从教派之争到文化战争——美国政教分离的宪法实践 \刘碧波 李一达
摘要:对美国宪法中的确立条款历来有两种解读,严格分离和中立论。自1947年以来,"严格…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摘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论五种宗教对话观
       下一篇文章:冲突与接受: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家族观念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