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中国家庭教会路在何方(三) ——家庭教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策略
发布时间: 2012/10/19日    【字体:
作者:郭易君
关键词:  家庭教会  
 

                                        郭易君

    对于中国教会的发展已故的赵天恩牧师提出三化:“文化基督化,教会国度化,中国福音化”。北京教牧联祷会上,某教会的牧者提出了四化:即家庭教会的“合法化、主流化、公开化、国际化”的路线。笔者认为“家庭教会的路应当怎样走,朝什么方向走”需要这一代人探索寻求真道圣经,用膝盖服侍,用眼泪求问,用舍己的牧养观察。笔者乃中国教会的晚辈,服侍经验缺乏,未曾受过多少苦楚,对圣经也不熟悉,只是在众多无名传道人中的一员,本于圣经和现有的看见,提出一些浅显的意见和看法。

    (一)家庭教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1.重点发展神学教育

    一方面,教会应经历“从外到内”的转向,将支持建堂的费用在支持弟兄姊妹去往国内外信仰正统的神学院装备学习,十二五期间培养10-20万高质量的神学生(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据说北京有1万间家庭教会,5年之内每个教会培养2个,则北京地区可培养2万民神学生,加上全国其它地方的教会,笔者认为10-20万是有可能的)。要格外关注辅导(Counseling)、释经等类专业神学生的培养。这是向内求的功夫,是在预备中国教会的未来;另一方面,教会应竭力地支持国内神学教育。打属灵仗的人必须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在真理知识、生命见证、属灵辨别上,培养基督合用的工人。

    2.建立家庭教会超越各派别的学术研讨的平台

    派别之间的不和常常是因交流不畅导致的,问题和冲突常常是由于无知和骄傲导致的。建议有德高望重的家庭教会的长辈牵头召开各派别定期的学术研讨,使双方有对话交流的平台。以美国为例,美国有福音派神学会,每年一次年会,几次地区性会议,许多神学院的教授和教会牧师都是该学会的会员,每年会员需要签订一个协议,承认“只有无误的圣经,没有无误的神学”。这种方法笔者认为国内可以借鉴。

    3.按立平信徒全职传道人

    鉴于目前教会缺少同工的状况,可尝试按立接受过门徒训练、生命成熟、有奉献心志的弟兄为平信徒传道人,并给予生活上的基本供应。服侍3年之后,教会支持去读神学,接受装备。

    4.广泛建立家庭聚会点

    在现有条件下,鼓励以细胞分裂的方法建立家庭式的聚会。以30人为界限,建立聚会点。原则上当人数超过30人时,分出新的聚会点。以复活节、圣诞节、退修会、各种营会促进聚会点之间的交流和肢体的联合。

    5.鼓励专项事工,注重福音的文化使命

    根据美国改革宗牧师泰勒的福音分层理论,文化使命是外围的使命。教会的重点乃是关注灵魂,但对于有呼召做专项事工的人,予以大力支持。在文艺界、媒体界、体育界、政治界、商界为主发光,拯救灵魂。

    6.牧者要有“三死”的心志

    约翰福音12:24“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牧者若对世界不死,信徒就不会效法对世界死之精神(约一2:16-17);牧者若不向肉体死,信徒就不会效法“攻克己身,让身服我”之道理(加2:20);牧者若不向着教会死,教会的弟兄姊妹就不能活,就不能领袖辈出。

    前两者讲得较多,笔者不再多言。关于向教会死,有几点教会需要注意的:一是,不在教会内偷窃神的荣耀。牧者是教会的管家,教会是基督的教会。一旦走偏就极其危险,牧者极易沦为基督的敌人。(路20章葡萄园的比喻);当年,马丁路德言,“逃避传道如同逃避地狱的火”,(其原指传道之艰苦,试探是很大的艰苦)可见教会是个多么危险的地方,多么试探人的地方,如果牧者不能在教会死,则不能在天国中生(雅3:1)。二是,不把教会当成自己的公司。教会若是为奉献而来,则沦为拜玛门的贼窝。牧者若是想教会是自己开得公司,那麻烦就大了。教会既然是我开的,那就归我,所有的人都得听我的。因为公司里,就是如此。其实不然,教会什么时候都只听基督的。牧者需要不居功、不自傲,若是上帝的旨意,随时有成全别人交托出去的打算;三是,不把教会当成实现自己地上野心的场所。许多传道人因逼迫而进入教会领域,又因年轻,一不留神容易把教会做成一个社团,或者慈善机构。这类人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不是真的把教会当成得灵魂的地方,乃是把教会当成实现自己在地上挫败的理想的延伸。如今家庭教会不合法,愿意做传道人的人少,一旦教会合法,会有多少未死之人到教会中“端教会的饭碗”(袁相忱老弟兄所说得“吃教饭的人”)。笔者知道这样话会得罪很多人,但是若是能挽回一个弟兄,此文无憾矣。教会中有股极其不正常的风气,就是比较各个教会人数,比较奉献数额,比较谁的堂会漂亮,谁的教会大。

    7.看重灵魂的价值,关注栽培门徒,一个一个牧养、关心、照看、舍己

    从韩国爱的教会《唤醒平信徒》一书在国内流行,到门徒训练在众教会的开展,可以说门徒训练造就了很多人,笔者接受过两年的门徒训练,帮助很大。但我并不认为门徒训练是一个新的概念,我国许多教会的查经班,都类似于门徒训练系统。学习门徒训练,不是要学习韩国教会的这套教材。而是学习门徒训练的精髓。门徒训练的精髓,乃在于真理与生命的结合,牧者舍己的榜样,效法基督的服侍,培养基督的精兵。门训最重要的是把受训者带到基督的面前,带到真理的丰盛中,带到跟随基督的生命中。门训不是教会扩展的工具,而是服侍基督的禾场。门训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可看见的世界目的,而是为了拓展神的国度。栽培门徒,需要牧者的榜样。牧者效法基督爱门徒,为门徒舍己,门徒就会效法牧者的榜样,效法基督。这个属灵传承,是教材无法传递的。看重一个灵魂的价值,去遭丧之家,与哀哭的人同哭,体贴伤心的人,看羊饿了没有,渴了没有,病了没有,撂单了没有,毛该剪了没有,狼来了没有……

    8.踏踏实实地传福音、宣教

    国内急需要为传福音迫切地祷告,拯救失丧的人,安慰伤心的人,给绝望的人带来希望,给黑暗的人带来光明,呼召忠心的仆人,寻找失丧的灵魂,讲明悔改赦免的道理,宣扬恩典慈惠的福音;周边国家的宣教,上帝也给中国人很大托付。西方一批批的宣教士来到中国,流血舍命,将福音传给中国人。上帝同时将这宣教的使命托付给中国教会(约20:19-23;太28:17-20;可16:14-20;路24:44-49;徒1:6-8)。目前,中东穆斯林国家与中国交好,正是神预备华人给他们传福音的好时机。东方的日本、朝鲜从历史上讲与中华文化渊源很深,也是神给中国基督徒的礼物。至于南亚的多个国家,也都是将来中国基督徒欢喜收割的禾场,若是中国教会只顾自己,不宣教的话,教会就成为一潭死水,也将会的得罪神,辜负基督的托付。

    (二)家庭教会的发展策略

    家庭教会的发展需要本于圣经、本于福音、本于圣灵,“从外转向内,从上转向下,从大转向小,从高转向低”,默默耕耘、苦练内功、栽培门徒,在十字架神学和受苦神学的基础上,吸收改革宗强大的知识系统,借鉴福音派丰富的宣教经验,结合中国敬虔主义传统,发展合神心意的东方教会神学。

    “从外向内”,即是从外在建堂,转向内在建堂(撒下7:5-7);从得着教堂,转向得着人心(诗51:17;约4:21-24);从连接普世教会,到忠于中国教会的托付,苦练内功,栽培门徒(约21:15-17;太25:31-42);先点着灯(民8:1-3),再放在桌子上。点灯是中国教会现在的主要任务,先得人(林前9:19-22;箴11:30),再求发光做盐。

    “从上向下”,即是从关注向上结果,转向向下扎根(诗80:9;列下19:30;赛30:31);从关注浮出水面,转向在水下悄悄地长(耶17:7-8);从关注合法化,转向对内在“祭司身份”的夯实和明确(路18:7;歌3:12);从关注社会影响力,到关注信徒个人生命和家庭建造(耶45:5;雅4:13-17)。

    “从大向小”,即是从建大堂会,转向建小聚会点;从关注聚会人数,转向关注一个一个灵魂;从关注奉献额度,转向门徒栽培和信徒生命成长;从办教会的大事,转向在小事上尽忠心(路16:10);从说大话,转向说小话、说实话、说真话(弗4:15)。

    “从高向低”,牧师从高高的讲台上下来,进到信徒的生命中,进到信徒的心坎上,进到信徒跌倒、流泪、受辱的地方(结34:1-11);教会从会堂出来,下到禾场当中(约4:35-36),下到失丧的人群当中(太18:11),下到如狼一样的世界当中(约17:14-16),将福音告诉他们,将基督的榜样显示给他们(彼前2:21,5:3);从天朝大国的复兴和自恋梦中下来,差派宣教士,进入那些需要福音的周边国家。

    要达实现任务,教会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真理的进深

    鼓励信徒读经,以平信徒每年1-2遍的速度读经;鼓励研经,普及归纳法查经,主题式查经等基本的研究方法;大量购买印刷圣经,帮助各个少数民族翻译圣经;不遗余力地发展神学教育;鼓励信徒学习希伯来语、希腊语和亚兰语、拉丁语、英语、阿拉伯语;鼓励针对圣经的研讨和学术研究。

    2.生命的圣洁

    教会需要竭力抵制世俗主义的潮流,抵制普世主义的潮流,抵制人文主义的潮流;首先在贪恋世界、不守安息日、淫乱等罪上向主认罪悔改;推动教会内的圣洁运动,对同居、婚前性行为、同性恋、吸毒等罪行予以处理与惩戒;召开严肃会,认真对待罪,对待信仰。

    3.治理的完善

    建立完善家庭教会的章程,明确信仰告白,确定教会整体治理框架和牧师、传道人、长老、执事、带领人的职责;完善牧师聘任制度、安息年制度、神学生支持制度、同工选拔退修制度、财务制度、宣教支持制度;制定教会的纪律,建立教会的准入和退出门槛;研究世界历史上教会的不同治理形态,探索适合本教会的治理模式。

    4.祷告的祭坛

    继续为全国性家庭教会的晨祷祷告;建立持续的祷告城墙;鼓励信徒形成祷告的习惯;稳定家庭教会祷告会制度;注重信徒个人的祷告;鼓励家庭敬拜祷告会;整理祷告见证集。

    5.敬拜的祭坛

    鼓励支持敬拜学校的发展,培养敬拜赞美同工,使敬拜同工先成为圣洁的敬拜者;普及钢琴、吉他等基本乐器;推动全国性诗歌本的印制;提升教会诗班的水平;建立敬拜赞美的家庭祭坛,鼓励家庭敬拜;注重教会的敬拜赞美会等。

    总之,目前家庭教会应搁置合法化的诉求,暂缓公开化的策略,警惕全球化的影响,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攻克己身,至死忠心。在真理、圣洁、治理、祷告和敬拜上化大工夫,认认真真研经,踏踏实实牧会,点点滴滴圣化,矜矜业业传福音。
    
                                                                                                (2011年10月6日于CIU)
                                  (本文转载自:麦种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家庭教会路在何方(二)——家庭教会重点问题分析
       下一篇文章:评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