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伯格理教育思想的启示》。讨论伯格理的教育思想有很多可谈的,大家都不否认、或者大家都承认的是伯格理在偏远的地方石门坎办教育很成功,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直到今天,他所做的事情、事迹都被当地的老百姓承认,也为政府认可。当时他就把石门坎变成西南民族苗族文化的圣地,我们从他做的事情来看这个现象,要问一个问题:他做的事情是不是偶然的?
不是偶然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三点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的启示,
第一点,就是教育的目的,就是伯格理办教育要干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这个大家都知道。大家都对教育做什么、怎么做很清楚,但是“人才”两个字大家很少去想。这个“人才”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才”,教育可以看成是“教”和“育”,教是技能的传授,这个很必要,没有教育,人是愚昧的。“育”是育人、是品德、是信仰,没有知识是愚蠢,没有信仰和品德就丧失了文明的基础,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伯格理在石门坎办教育,首先是育人、传播信仰、改变人的文明观念,在这个基础上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要培养人才,首先要把人变成一个人、要变成一个有文化,有道德的文明的人。这个转变的基础是信仰,这样的人在掌握了知识以后才能变成“才”。也就是说先要让他从一个不文明的人变成一个文明的人,提高文明程度,有信仰、有品德、有道德,其次掌握文化,掌握技术,这样的人我们才可以说是“人才”。
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格底线、没有信仰、没有道德,这样的人是什么人呢?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破坏者,他是一个人,但是对社会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这样的人有了知识就更可怕、破坏性更大。我们有一个名词送给这种人,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非常知道所有的一切,但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自己,不惜摧毁社会、摧毁世界。这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是办教育的目的,如果把教育单纯的理解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品德的养成,就会使学校变成制造有知识、有技能,无信仰、无道德、无人格底线的社会破坏力量的生产线,这个很可怕,这样培养的人也很可怕。
第二,就是教育的手段。
伯格理的学生可以说是非常复杂,从年龄上来说,从8岁到46岁都有。今天我们搞教育,碰见这样的学生们,你怎么教?文化基础差,差到没有办法说,这些人什么水平?没有水平。伯格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来改变这些人对文化、对文明、对知识、对信仰、对世界的看法,这个任务是很难的。
伯格理办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是书本搬家?,不是“你把这个东西要背过,那个东西要记住,什么公式……”,这些东西对理解教育来说是重要的,但这些不是教育的根本。伯格理的教育是以提高人的文明程度为导向,你这里有风俗问题、技能问题、习惯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想出各种办法来说服大家改变不文明的习惯,从不文明到文明,从没有技能到有技能,从没有知识到有知识,但后面有一个总的目标:就是要让这些人变成一个新人。
同时,伯格理在教育的过程中非常结合实际,他不是那种脱离实际的经院主义者,他把人类文明中的精华跟石门坎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比如说,在文字当中创造了老苗文?让学生能够很快的理解他的话,甚至用双语教学。想一想,20世纪初期,在中国那么偏远的一个农村能够推广双语教学,今天也不一定能够做到。他办实验农场、引进先进品种、改良品种、推广粮种。他还着力改变生活习俗,改变落后的陋习,比如说在性风俗的走婚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当地面貌为之一新;同时引进体育比赛,这一点简直不可思议,最后让这个本来没有文化、从来不知道教育为何物的地方最后出现打败当时政府所组织的体育队的现象。
可以说,这么多成就的背后绝不单单是因为伯格理搞了扫盲、普及了数学语文等等,不是这样的问题,而是他为了提高人的文明程度。这个文明程度里面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进行综合性的努力,这一点使得他的教育成绩斐然。同时他让这些人能够理解为什么人要活着,怎么来生活,使这些人具有自主性,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有了这些能力以后,就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他们可以怎么应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正是这样的教育思维,造就了许多当地的人才,成为当时那个时代杰出的先锋。
伯格理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一个极大的批判。但是他用的这一套方法很少为我们所理解,我们今天的教育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你把活人变成了一个死人、机器人,这个跟我们搞教育的目的完全相反。
第三,就是教育的动力。
谈伯格理教育的文章很多,我们到网上去搜,还有很多的出版物都谈到伯格理的教育,他教育的成就是公认的。可是,这么多的文章都没有谈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伯格理为什么去那儿办教育?伯格理办教育的动力是什么?对于一个办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行动者来说,你为什么办教育?这个问题很具体,为什么?今天不少办教育的目的就是学校能进211、为了各种好处…..我们看得很明显,就是今天教育的商业化,学校变成赚钱机器,家长都很生气,很悲哀。
但是从伯格理来说,他到穷乡僻壤,他为了什么?他不是我们今天想象的要把学生从没有知识变成有知识这么一个简单任务,他有一种很高尚的、在他看来非常伟大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他的宗教信仰。伯格理办教育很成功,但为什么他办教育很成功?后面是有动力的,动力是他的信仰——为了宣教。
伯格理是一个什么人?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教育家,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他是一个传教士。大家羞于谈这一点,好像跟宗教没有关系。说他到石门坎来,就是要让没有文化、没有书本知识的人有文化,这样的说法非常可笑,这就完全不能解释这个事情发生内在本质原因。
伯格理首先是一个传教士。伯格理在石门坎盖的第一个建筑是什么?就是教堂。伯格理到石门坎遇到的困难无数,我们通过各种对他的描述、传记可以知道。但为什么他能够克服困难?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扎根山区不动摇”,就是因为他有基督教的信仰,他是为了上帝,为了传播基督教,这是他的使命,他有这样的使命感,所以深入苗区,有动力委身于这样的事业。
这种信仰的力量是常人不能理解的,不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升官,不是为了出名。没有基督教,没有基督教的信仰,没有对传福音的使命,就没有伯格理,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石门坎,当然石门坎也存在,但就是一个普通的、贫穷的农村。
我们今天纪念伯格理,但不愿意承认他是传教士,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实在是莫大的悲哀。为什么今天关于伯格理的文章充斥着关于他的成就,而没有谈到他做事的动力根源呢?原因在于我们还把宗教看成是一个**的,消极的因素。这样我们就不能做到实事求是,一方面不能否认伯格理教育方面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承认他的成就来源于什么。传教士对现代化教育的贡献是什么,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或者说不敢承认这一点。
我们知道,基督教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离开了宗教就无所谓文明,宗教里面有不同的宗教,基督教是其中的一种,但就石门坎而言,没有基督教传福音,怎么有伯格理来传播知识?
伯格理的案例可以让我们看到,基督教可以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如果只看到伯格理的成就和贡献,而不看其动力源泉,那我们只是看到有用性,我们只是倡导有效性的实用主义者。显然,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人。今天的社会不缺博导,不缺教授,但是我们缺少伯格理这样的用牺牲精神办教育的人。
转自基督时报,王新毅采,2015年10月16日。本网转载文字略有改动。
原标题“学者刘澎教授:今日纪念伯格理的教育贡献,不可刻意忽视他传福音的动力”。
http://www.christiantimes.cn/news/1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