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法律解读
 
《古兰经》教律
发布时间: 2015/10/23日    【字体:
作者:伊光
关键词:  《古兰经》 教律  
 
 
      伊斯兰教立法的最高原则,穆斯林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的规范。亦称“安拉的法度”、“安拉的定制”。西方称“《古兰经》立法”。为伊斯兰教法的基本渊源,与圣训、公议、类比并称为教法的四大基本渊源和立法依据。将《古兰经》作为教法最根本的原理主张,于8世纪下半叶,由当时最权威的教法学家共同提出。632年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安拉启示随之中断,而穆斯林社会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民事问题日趋复杂,人们遂以《古兰经》教导,作为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行为、排解纠纷的依据。自伍麦叶王朝末期,教法学家们开始以《古兰经》中的“律例”来审核当时的行政法规、司法实践和民俗习惯,以决定取舍。他们通过解释、扩展律例,从中抽引出带有普遍性的法律原则,应用于各种案件中去,积累了大量的判例,构成教法实体的基础。到阿巴斯王朝初期,随着意见、公议、类比等法源理论的提出,教法学家们以各种方法来创制律法,解释、扩展、增补《古兰经》律例,形成教法体系。后经法学家沙斐仪系统论述,将《古兰经》立法作为重要的法理依据,为广大教法学家所遵循。因《古兰经》为最高经典,故其权威性要高于以类比等方法推出的间接律例。以《古兰经》为立法的最高原则,从法理上确定了教法的神圣性质、地位和作用,使教法成为安拉意志的体现。它不同于一般的世俗立法的法律条文,而以教法权威著作、学说、判例为教法的主要形式。凡精通经、训的宗教法学家,即为教法的权威诠释者。 
 
    《古兰经》教律,包含有极为丰富的法律思想、法律原则。经文中具有法律内涵的律例约为600余节,约占全部经文的1/10,其中关于教义、礼仪制度的教律,约400节(以麦加篇章为主);关于社会立法的律例约200余节(以麦地那篇章为主,除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律例集中于24章外,其余律例散见于各章节),涉及民商、刑事、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司法与审判程序、国家体制、国际关系、战争与和平等各个领域。据统计,关于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法规有70节;民商法规70节;刑事法规30节;司法与审判程序法规13节;宪法法规10节;国际关系法规25节。尤以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民商、刑事法等,为教法各门类实体法的基础。其基本法律原则是:
 
    (1)婚姻家庭律例。涉及婚姻、离异、聘礼、离仪、待婚期、夫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限制伊斯兰教前的一夫多妻制习俗,纳妻以四房为限(43);禁止近亲通婚(423);规定丈夫在同妻子结婚时,必须赠予妻子一份聘礼,离异时不得取回(420);离异的妻子或遗孀再婚,必须恪守四个月待婚期的规定(2228234)。旨在改善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建立平等、和睦、美满的家庭,以利于社会的安定、发展。
 
    (2)遗产继承律例。涉及遗产的管理、处分、遗嘱、遗赠、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等原则、规定。《古兰经》中规定以“份额继承制”(47~12)为基础来处分遗产,在清偿亡人生前债务后男子和女子皆有权“享受父母和至亲所遗财产的一部分”,“个人应得法定的部分”(47)。亦可以遗嘱方式处分遗产,责令亡人生前要“为双亲和至亲而秉公遗嘱”(2180),不得随便更改遗嘱,严禁侵吞孤儿财产,劝诫人们团结互助,以部分遗产周济远亲、孤儿、贫民。在维护伊斯兰教前的父系继承制的前提下,对从前没有继承权的女性亲属和男性亲属给予适当照顾,使遗产继承更趋合理。
 
    (3)民商律例。涉及贸易、契约、利息、信贷、债务、信托、抵押、担保、租赁、雇用等规定。提倡正当的商业活动,允许通过合法经商获取利润,主张买卖公平、等价交换,禁止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欺行霸市,禁止放债取利及放高利贷,鼓励恪守商业道德,信守契约合同等。
 
    (4)刑事律例。《古兰经》中规定的“固定刑法”(hudud,侯杜德)为主要规范,涉及酗酒、偷盗、通奸、诬陷通奸、抢劫、叛教6种不可宽恕的“大罪”及其刑罚,视为必须恪守的“安拉之法度”。这些罪行以外的犯罪行为,包括故意杀人和伤害罪等,因侵犯了私人的权利,使用“酌定刑罚”(ta'dhir,塔吉尔)、同态复仇(Qisas,吉萨斯)和赎罪血金(Diyah,迪叶)。
 
     《古兰经》立法有其固有的特点:
 
    (1)神圣性。《古兰经》立法确立了神圣立法原则,法自安拉启示而出,一切立法皆以安拉启示为据,安拉为神圣立法者,世人没有立法权,而必须恪守“安拉之法度”。《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世世代代以来它也是法律、权威和秩序的象征。
 
    (2)广泛性。《古兰经》立法从劝善戒恶的基本原则出发,以律例的形式全面论述和规定了每个穆斯林在宗教、道德、法律上必须遵循的一整套原则、定制、禁令,它不是某各方面的条规,而是一部诸法一体、包罗万象的“法典”。其规定高度概括,相当于教法的总纲,从而为后世的注释、扩展、充实留有广阔的余地。
 
    (3)灵活性。《古兰经》立法将人的全部行为区分为五种行为规范(义务性的、可嘉的、无关重要的、受谴责的、禁止和受罚的行为),但哪种行为归于哪一类,只明确了基本原则,并未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增强了律例的适用性和活力。《古兰经》立法在当代仍占有重要地位。近代以来在社会法制改革中,伊斯兰国家虽颁布了许多单行法规,涉及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民商等领域,但这些现代立法仍以《古兰经》立法为基础。以《古兰经》立法为基础的伊斯兰教法(沙里亚),作为一种传统律法,仍被许多伊斯兰金国家的宪法确认为国家立法的主要依据。
 
转自伊斯兰之光,2008-1-24。 
http://www.yslzc.com/zjxy/Class69/Class70/200801/22894.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再议基督教新教伦理对美国宪政中现实主义发展的影响 \刘贤达
摘要:本文从基督教新教文化和美国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来作为本次论文探讨的主要方向。本…
 
马丁•路德的世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余佳琦
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开创者。他不…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政教协定的界定、历史源流及当代嬗变 \刘国鹏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天主教会拥有国际主体性的最高权威圣座(SantaSede/HolySee)与一般主…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财产偿债责任与宗教用益何以安处?——《民法总则》之下基于信托法理的涉教财产制度构建 \刘太刚 吴峥嵘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国法”与“教法”的关系刍议
       下一篇文章:穆夫提:关于圣纪的教法说明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