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为何说戒律教育是佛教教育的根本
发布时间: 2015/11/5日    【字体:
作者:如瑞法师
内容提示:10月24日,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江苏无锡开幕。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出席了本届论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如瑞法师出席论坛并提交论文。如瑞法师表示,当前社会,道德的缺失是造成自然环境破坏、人文环境污染的根本因素。佛教戒学教育若能作为社会公共道德基础,必然可以指导人们完善人格、圆满道德,并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戒律 教育 佛教  
 
 
佛说法四十九年,所施化的教育内容不出戒定慧三学。虽说三学各有其通向解脱的理论和途径,但纵观做人、生天、解脱、行菩萨道乃至成佛的因果基础,均离不开持戒。戒学直接开显了人们思想、语言、行为所演绎的种种因果,它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因此被视为完善人格乃至解脱成佛的指南。
 
一、戒学教育是佛教教育的根本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探究佛教教育的本怀,无非是为了引导人们觉悟人生、圆满道德,奉献人生、解脱成佛。《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所赞叹。”可见,佛教教育的根本在于戒学教育。
 
《梵网经》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对此解释说:“戒能破无明大暗,出生死长夜,显无住涅槃,故云如日月。又能庄严行者,令诸佛护念,人天乐观,故如璎珞。”《四分律》当中也有记载:“如乳母慈爱,养护于其子,一切水火难,护使不伤害。禁戒犹慈母,守护于行者,终不堕畜生,饿鬼地狱中。”正因为戒有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所以历代祖师才会为法忘躯,弘演毗尼。
 
佛陀权巧设立戒定慧三学,目的是为了对治众生的根本惑业。戒学教育是定慧教育的基础,这在经论中多有明文。《遗教经》中佛告比丘,戒是正顺解脱之本,能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所以,比丘应当严持净戒,勿令毁缺。《成实论》说:“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贼是指贪嗔痴三毒烦恼,因为它能劫夺善财、侵害慧命,所以比喻为贼。要想消灭烦恼贼,必须先持戒,随境禁制,故如捉。捉后用定摄止一处,故如缚。最后须用智慧照破,故如杀。由此可知,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皆离不开以戒为根本。
 
二、受戒持戒功德殊胜,远非一般善法可比
 
戒,梵音“尸罗”,汉语意译为“戒”,有二义。一是止,禁止造一切恶业;二是警,警策身口意三业远离一切过非。戒有多种,由浅到深,次第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萨戒。其中,五戒是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法戒的根本。
 
戒分四位: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圣人制教名法”,戒法就是佛陀制定的教法,用以轨范佛弟子的身口意三业。“纳法成业名体”,戒体是由身口意三业造作而产生的业性。受戒时,通过一定的仪轨,于无量无边的境上发起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将戒法领纳于心,从而成就戒体。此为出生众行之本。“依体起护名行”,受戒后,使身口意三业造作顺本受体,善加防护,依体起用名戒行。“为行有仪名相”,由此持戒之行,自然显现威仪有度、仪容可观的外在行为,叫做戒相。
 
受戒时,遍缘情境(十法界有情众生)和非情境(山河大地、草木花果等)发起断恶、修善、度众生之心,总揽无量无边的戒法,纳入阿赖耶识之中成为善种子,此无作戒体即是成就圣道的根本基础。
 
受戒持戒功德殊胜,断恶次第先由粗显的身口,再到微细的内心。众生通过纳受圣法,恭谨奉行守护,使戒体清净无染,进而可由清净的戒引发出清净的定慧,破惑证圣。律云:初受戒人,位同大觉。这不仅是就受戒奉持之因而谈及所得之果,也是为了让受戒之人知道所受戒法之殊胜,不再自轻。澫益大师也曾赞叹说:“五分法身,以戒为依;三无漏学,以戒为首。无一**不具戒体,无一菩萨不修戒度,无一经典不赞戒法,无一圣贤不严戒行。”
 
有人问:戒与善有哪些不同?
 
律仪所摄之善法名戒。戒乃法行,不同其他的泛善,如十善业等只能单称为善,不能叫做戒。论云:“随分修行名善,要期普周名戒。故戒须假缘而受,世善随意自修。”这是说,如果没有受戒,只是按照世间的道德标准来禁防身口,只能称其为善法,不能称为戒。必须策励心行,在时间上立誓尽此一生,在缘境上立誓周遍普缘一切情境、非情境,方能感发无作戒体。然后依此体来修种种的善法,才能称之为戒。
 
持戒的功德是一般善法所无法媲及的。《善生经》云:“善男子!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通于有情境及非情境故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因为持戒是更加广大的布施。初受戒时,在戒师前立誓,便已经对整个众生界做了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发愿尽形寿不盗,不侵损法界有情的利益,已是做了财布施;尽形不杀,施与法界有情安乐无畏,便是无畏施;用此戒法自行化他,即是法布施。
 
三、戒学教育可以兴国利民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这首偈道出了太虚大师对于修习佛法、志求佛道者的慈悲指引:完善和圆满自身的人格与道德,这才是真实的成佛之道。
 
人格的塑造离不开五戒。五戒是获得人身的正因,做人的道德基础,也是解脱成佛的根本。在六道众生中,也就是六种不同形态的生命体中,人是最具探索真理、成就解脱的能力的。三世诸佛的最后身,均以人身来示现出家、修道、成正觉。人身是最佳的纳法受道之器,是成就佛道的胜缘和保障。故宗喀巴大师云:“睱满身如摩尼宝,多生累劫难一遇。今得此身闻正法,获大利益宜修学。”
 
儒家说,人者仁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讲仁慈、知礼义。现代社会物质产品丰富,科技手段发达,然而这些却未能驱散人们眼中的迷茫,也无法填补人们心灵的空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问题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面对种种令人忧虑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自身思想、语言、行为的造作,不得不去正视佛教戒学教育的价值。
 
戒学教育是开启世人因果信解的钥匙。为什么世界上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庄严,有的人丑陋?常有人抱怨老天不公,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各自所造前因不同,而感得的不同果报。世界上种种的不平等现象,可以用四个字来解释——自作自受。做杀盗淫妄的事会堕落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不是佛陀制定的教条,而是佛陀发现的真理。
 
学佛重在了知因果、相信因果,并积极地去反省自己、改变自己。一个人若有一颗惭愧的心,便能够激励自己向上;若有一颗忏悔的心,就可以不断更新自我。佛陀之所以成佛,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些真理,并去实践了这些真理。因此,修学佛法须从发愿开始,从惭愧忏悔开始。
 
佛法讲因果,五戒就是修因。不杀生可以获得长寿的乐果,也能够促进世界和平。不偷盗,果报上可获得大富,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社会不良风气也能得到净化。不邪淫,能得如意眷属,此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保障。不妄语,口里自然香气充满,人与人之间自会多一分信敬与互助。如果能够持不饮酒戒的话,就不会颠倒意识,就不会丧失智慧……因果规律,法尔如是。所以,佛陀常常勉励世人:“常持于净戒,福慧自庄严。”
 
什么是佛?佛是觉悟了的人。觉悟了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无私奉献众生的人。
 
学佛,就是要学佛的心,学佛的语,学佛的行。我们要想成佛,则须完善人格,圆满道德,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华严经》说:“譬如造宫室,起基令坚固。施戒亦如是,菩萨众行本。”想得人身,要从持五戒开始;希望解脱,要持别解脱戒;希望成佛,要进受菩萨戒——用“摄律仪戒”来止恶,用“摄善法戒”来修善,用“饶益有情戒”来度众生。这三戒分别相应于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持戒离恶才能顺应**的清净本性,心的清净一定是从止恶开始。
 
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曾教导后人:“我佛洪恩,初唱三归,次申五戒,用斯方便,先拔众生苦。其恩浩大,岂碎身之所能报其万一哉?是故闻说此三归五戒之义,当从解起行。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其为国主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所以受持五戒,不但钦遵佛制,报感乐果,抑且冥助国律,益补邦家。斯乃三归五戒之名、德、行、相也。诸位若能真实行持,则得成佛种子,行解相应,方到彼岸。”
 
老和尚身为禅门一代宗师,如此苦口婆心地开示戒学教育对于兴国利民的重大意义,我们作为后学,又怎么可以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呢?
 
在人类生存环境每况愈下的今天,不可否认,道德的缺失是造成自然环境破坏、人文环境污染的根本因素。佛教戒学教育若能作为社会公共道德基础,必然可以指导人们完善人格、圆满道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的人类理想将不再只是遥远的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定将指日可待!
 
转自凤凰佛教,2015年11月01日。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http://fo.ifeng.com/a/20151030/41499294_0.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当代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法律规制研究 \温涛
【摘要】:虽然宗教信仰自由的提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在中国,对于宗教信仰自由…
 
辽圣宗、兴宗时期宗教信仰研究 \杜兴
【摘要】:由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其疆域覆盖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区域,统辖着众多民族。…
 
信仰的政治化:16—17世纪宗教改革对英国王位继承原则的冲击与影响 \刘吉涛
摘要:自古至今,英国的王位继承原则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之中,并非一成不变。作为…
 
再访僧侣遗产的法律问题 \吴才毓
摘要:继承制度是社会契约即共同体契约在人类家庭中的体现,实际上也是共同体共同共有…
 
智利天主教国教地位的立废 ——1833年宪法第五条演变研究(1831-1925) \罗铮
摘要:从智利颁布第一部宪法开始,罗马天主教就是国家宗教,这一法律地位具有稳定性。…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马来西亚的穆斯林教育
       下一篇文章:犹太教教育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