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教宗方济各:人人均有受教育权,教育应向人性和超性开放
发布时间: 2015/11/26日    【字体:
作者:梵蒂冈电台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21日在保禄六世大厅接见了在梵蒂冈参加圣座教育部国际会议的人士。他即席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几个问题,强调教师是收入微薄的工作者,但在促进人性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教宗还提醒与会者警惕选择性教育,因为它使富人疏远穷人。
 
 
圣座教育部国际会议
 
与会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多元复杂的环境中、在公教信徒属於少数群体的地方,教会如何开展教育工作?教宗答道:“撇开人性,我们无法谈论天主教教育,因为天主教的身份实际上是天主降生成人”。教宗继续说,“符合基督精神的教育不仅是要理讲授,这当然是其中的一部分;也不仅是劝人改教,况且你们永远不要在学校内劝人改教!符合基督精神的教育指的是,让年轻人了解人性价值的一切现实,其中一个现实就是超性。”
 
今天的教育界存在“新实证主义的倾向,也就是传授固有的事物,传授固有事物的价值观”,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基督传统国家,也出现在其它传统国家。教宗评论道,“我认为,基督徒教育的最大危机是对超性的封闭”。我们应该全然敞开自己的心灵,让上主启示自己,也就是“在全然彻底的人性中也有超性的幅度。我们提倡以开放的视野进行人性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任何形式的封闭都是不可取的”。
 
教宗然後回答了关於家庭和学校关系的提问。他强调,教育“变得过於选择性和精英化”,似乎只有高收入人群才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情况会把我们带向人性的选择,非但不会让我们亲近子民,反而让我们远离子民。此外,它还使富人疏远穷人,使这种文化疏远那种文化。这事也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因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协议破裂了!我们应该重头开始”。
 
教宗继续说,“家庭和国家之间的教育协议”也破裂了。教育者属於“收入微薄的工人群体”,这意味着“国家不重视教育,因为如果重视教育,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寻找新的出路”。
 
鲍思高神父在当时由共济会主宰的时代,试图推行“紧急教育”。“今天我们也需要推行紧急教育,需要在非正规教育方面找出路、去冒险,因为正规教育已经没落,因为它是实证主义的遗产。正规教育只懂得技术性智力和思想语言。因此,它没落了”。
 
教宗说,“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模式,开拓新的视野,树立新的模式”。教育应该在思想、心灵和行动的语言中进行。我们要“教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认真感受,陪伴学生去实践,这三种语言要同工协作;孩子们要思考他们的感觉和行动,感受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实践他们的思想和感觉。如此,教育才能具有包容性,让每个人都有位置,并且也让教育具有了人性的包容”。真正的学校“应该教导概念、习惯和价值观;如果某个学校没有能力同时做这三件事,它就是一个只针对少数人的选择性学校”。
 
 
教宗谴责丢弃文化导致战争
 
最後一个提问是关於在“断断续续的世界大战”中如何做和平的教育者。教宗指出,首要的挑战是离开“有许多教育者的地方”,前往“边缘地带”,因为那里的青年有过“生死的经历”,“他们遭受了人性的创伤”。教育者应该从他们的创伤展开工作。
 
教宗说:“我指的不是去那里做慈善,教他们识字,或者给他们吃的东西。这些是必要的,却是临时的,只是第一步。我鼓励你们去那里培养他们的人性,让他们在智力、价值观和习惯上得以成长,好使他们能继续前行;我也鼓励你们带去他们从未感受过的人生经验”。
 
转自信德报, 2015-11-22。
http://www.chinacatholic.org/News/show/id/33549.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巴黎恐怖袭击的启示
       下一篇文章:中央统战部官方微信:真正的活佛有藏传佛教活佛证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