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开放更多宗教资源有助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 2016/3/17日    【字体:
作者:魏德东
关键词:  宗教 道德  
 
道德建设一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到以德治国,伦理学从来都是党的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每一个时期,党和国家都要树立一批道德榜样,其中以雷锋的影响为最大,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与化身。每隔几年,国家也都要开展一场充满道德内涵的精神文明运动,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以德治国、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在教育系统,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各级学校、单位及全社会的必修课。
 
另一方面,从社会实践的视角看,道德建设似乎又一直处于不令人满意的状态。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就有“道德滑坡”一说,认为“文革”破坏了原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搞乱了人们的思想,降低了大众的道德水准,因此要重建社会主义道德。为此,还在1986年通过了最高规格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转眼30年过去了,当我们关注今天的社会道德状况,到底进步了多少呢?在某些方面似乎比30年前更加不堪,如不敢扶摔倒的老人,粗俗的行为为国际社会所诟病等等,而乱扔纸屑、随地吐痰之类的习惯似乎教育了几代人也未见好转。
 
就最近60多年的社会实践看,我们在道德建设上可以说事倍功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道德传统的文明古国,经过这么长的和平时期,道德水平仍然处于为大众与社会都很不满意的状态,我们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
 
一个人为什么要讲道德?为什么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的基础是什么?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这就是集体主义原则。个人构成了集体,集体高于个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就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是根本的道德要求。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在中国这样一个存在多种宗教、众多信仰的14亿人口的大国,要搞好道德建设,还需要开放更多的道德资源。人的精神需求是多元的,不可能仅仅由一种思想来满足。就道德建设来说,古今中外都以宗教作为重要的精神基础,由具有超越性的神圣力量主导道德思维,以此引导大众的道德实践。
就佛教徒来说,讲道德、做好人的根本基础就是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获得美好的未来,就得时时刻刻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一位基督徒而言,服从上帝的律法是必须的,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在末日审判时得到清算:好人进天堂,坏人下地狱,因此必须要做有道德的人。儒家无论是否被看成是宗教,都是中国人道德行为的最重要基础,儒家伦理的基础是历史审判,对于一般老百姓强调上对得起祖先,下庇佑后人;对于精英群体则强调名垂青史,盖棺论定,以历史声誉作为引导人向善弃恶的基础。这些宗教道德思想,简简单单,明明白白,构成了几千年来民众的道德实践基础。
 
长期以来的社会调查表明,个人的宗教信仰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就现实看,一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都很高的现代化国家,如美国、欧洲,教堂林立,宗教生活依然活跃。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好的国家,如缅甸、斯里兰卡等,由于其深厚的宗教文化传统,社会道德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准。
宗教是道德的重要基础。当一个社会排斥、拒绝了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人类优秀遗产,将道德建设的基础过于窄化,是不可能满足民众的道德需求的。要从根本上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建设一个良善的社会,就必须要开放包括宗教在内的最广泛的精神资源。宗教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对于道德来说,宗教肯定是一个好东西。
 
原标题:宗教是道德的重要基础
转自:凤凰佛教
http://fo.ifeng.com/a/20160226/41555621_0.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摘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
 
孟加拉国世俗主义发展道路的嬗变与现状 \杨玉龙
摘要:世俗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学说、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是当代孟加拉国体制的主要…
 
宗教组织法人类型定位及其治理结构研究 \黄晓林
摘要:《宗教事务条例》中的三类宗教组织法人属于《民法典》中的非营利法人。其中,宗…
 
博尼佐的政教关系思想研究 ——以《致友人书》为例 \潘鹏程
摘要:在11世纪中后期关于帝权与教权的众多论战文章中,《致友人书》以历史为载体,旨…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宗教财产归属的法律思考 \杜应芳 李荣
摘要:宗教财产归属不明,导致社会乱象比比皆是。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对宗教财产…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清朝禁教政策演变的若干问题
       下一篇文章:宗教表达与“宗教极端主义”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