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9月9日晚6点30分,一场精彩纷呈、酣畅淋漓的跨宗教对话在“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拉来帷幕,在历时3个小时的对话中,来自中国的禅宗和尚明贤法师,来自中国的宗教评论家魏德东教授,来自中国的媒体人崔明晨女士,与美国东部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牧师庄祖鲲、潘儒达,就美国华人宗教信仰状态、传播途径、中美宗教文化异同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美国华人牧师在大学城接新生、同性恋婚姻,跨性别厕所等问题上的分享和观点,令人击案叫绝。
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创建于1969年,是美国东部最大的华人教堂。目前参加主日崇拜的信徒达1000人,语言为中文和英文。以无宗派、居住本地区的四个基督教信徒团体组成。华人圣经教会同时在波士顿郊区、城中区、南部郊区三个教堂区开展宗教活动。
当凤凰网北美佛教交流团一行抵达教堂时,首先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宽敞明亮的教堂内,一些年轻的音乐家正在排练唱经,他们的电声乐队和现代鼓,非常时尚,充满青春的动感和活力。教堂里有各种教室,各种兴趣班,其中“乒乓球团契”让凤凰网小编们眼界大开。据说,非基督徒也可以报名参加这种团契活动,类似中国的社区活动站,非常亲民和实用。
参加座谈的两位美国华人牧师在华人世界非常有名,主任牧师庄祖鲲曾经在美国西北大学及三一国际大学获得化工博士和文化学博士,在工业界及国家级科研单位工作15年之久,美国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主任牧师多年,最不可思议的是,庄祖鲲牧师对佛法很有研究,著有《契合与转化: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说禅论道》等影响力很大的出版物。潘儒达牧师来自台湾高雄,是爱丁堡大学神学博士,曾围绕佛教人间净土思想与基督教教义进行过一系列对比研究。
庄牧师首先谈到华人基督教信仰现状。全美国目前大约有5%的华人信仰基督教,主要包括大陆移民、台湾移民和香港移民。其中大陆移民虽来美国时间不长,但信仰基督教比例最高,且普遍具有高学历等特点。庄牧师认为形成这种格局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由于上世纪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全盘否定,固有价值体系被推翻,大众倍感心灵空虚,知识分子尤为渴望寻求信仰,以基督教为主流信仰的美国为广大华人移民提供了选择空间;二是美国佛教整体数量偏少,且佛教最早是由日本铃木大拙等在上世纪60年代传入美国,赴美华侨难以通过文化认同建立佛教信仰;三是华人教会兼具汉语和美国成熟的信仰环境两方面优势,因此成为华侨信仰的衔接点。
明贤法师介绍了大陆佛教信仰的发展状况。法师认为,早年人们对信仰不感兴趣,现在逐渐活跃起来。寺院为大众提供了多种了解途径,例如,十年前只有几所寺院举办禅修夏令营,现在则有数百家寺院举办夏令营。大众可以自由地在宗教间进行信仰选择。而庄牧师也提到,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颇为迅速,信教人数在60年间增长可观。究其原因,两位牧师认为来华传教士的主动性和基督徒深入民间的普遍传教热忱,有力推动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
潘牧师介绍了他对人间净土思想的研究。80年代解严之后,人间佛教在台湾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他的研究兴趣。通过对太虚大师、印顺导师著作和“人间佛教”实践的研究,潘牧师对人间菩萨行及人间净土的理念颇为赞赏。他认为“人间佛教的发展让基督教有所反省,我们失去了我们过去所拥有的”。同时他提出学界有关“人间佛教”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人间佛教回归了佛陀本怀”,二是“人间佛教过度世俗化倾向脱离了佛陀本怀”。庄牧师补充道,不光是佛教,基督教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明贤法师指出了宗教世俗化与神圣性之间张力的问题,即一种宗教是否可能只走神圣路线而完全脱离世俗,或者只走世俗化路线而完全不兼顾神圣性。如果无法断然只取一面,那么在实践一种信仰的时候,就是处理和解决这种张力的过程。这里涉及到共性和个性标准的问题,如果宗教在思考个性化发展时,超越了大众的共性认同界线,社会敏感就会出现。
魏德东教授就“文化宗教徒”现象进行了提问,例如在美国有许多支持同性恋婚姻的基督徒,美国基督教如何看到这个问题?潘牧师回应道:许多自称信仰者的其实只是文化型的基督徒,并不代表真正的信仰者,更不代表基督教。这种信徒一生只进三次教堂,第一次出生,第二次结婚,第三次死亡,这样的基督徒就是文化型基督徒。他说:基督教分为福音派和自由派,美国一项对“每天是否读圣经和祷告,一个月是否多次参加教会活动”的调查发现,只有30%是传统的福音派基督徒,因此,大多数人失去了基督教精神。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的是人们在终极问题方面考量的悬置,而从人类学角度来说,事实上任何人都要面对终极性问题。庄牧师谈到,宗教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于终极关怀,甚至宗教恐怖分子的出现,也源于对终极信念的理解。
讨论中,凤凰团成员普遍对美国社会中的跨性别厕所表示不理解。凤凰佛教北美交流团曾经在哈佛大学神学院做活动时第一次看到第三种厕所,大家普遍表示震惊。这种厕所的标识是男性、女性、中性均可使用,美国社会称之为跨性别厕所。据说设立跨性别厕所可以得到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正统基督教机构对此的响应度不高,包括对同性恋婚姻,他们也是持不响应立场。庄牧师介绍说,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不为同性恋婚姻证婚,因为,同性恋婚姻是违背基督教精神的。
讨论最后,现场嘉宾就宗教对话的可能性进行了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宗教对话必须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之上,否则只有破坏性而没有建设性。宗教对话是分层次的,在社会功能和实践层面上可以开展对话,而终极性层面则难以进行比较交流。对此,魏教授提出,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或许能作为宗教对话的良好基础和原则。通过平等开放的宗教对话,增进各宗教的彼此了解,向世人展示宗教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弘展的可能性,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和心愿。此行结束后,凤凰佛教北美交流团将在纽约、华盛顿等多元文化城市探寻佛教发展足迹。
转自凤凰佛教
http://fo.ifeng.com/a/20160915/44452272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