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南部(以下简称“闽南”)的民间信仰丰富多彩。以晋江市的五店市为例,这只是一个包括几个街区的城中片区,然而这小小的五店市竟有十余个宗教文化异常活跃的场所,这些庙宇供奉着观音菩萨、土地公、城隍爷城隍夫人、顺正王、虎帅爷等各类神明。因此,尽管五店市传统街区不过是闽南一隅,却在闽南民间信仰中颇具典型性,细心观之,可窥闽南民间信仰之堂奥。
闽南民间信仰何以产生
闽南众多的自然神源于此地先人们对自然力量的不解和畏惧。在五店市朝北大厝围墙外小小的虎爷宫内,供奉着一头蹲踞在莲花上的老虎,这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图腾的一种崇拜。以晋江五店市为代表的闽南地区之所以产生那么多的自然神,其根源在于我国的东南地区尤其是福建的东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开发较晚的地区之一,人们面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困惑不解而产生泛神崇拜。
在晋江民间信仰中还有许多化人为神或尊人为神。比如,石鼓庙祀奉的福佑帝君、妙道真人、仁福王诸神,其真身都是真实人物。福佑帝君来自唐天宝年间进士、西川人李元溥,此人曾官拜云南团练副使;妙道真人即保生大帝,是泉州同安人,生前是医术高明、道德高尚的医生;仁福王是北宋熙宁年间拒敌护国有功的陈益。此外,青阳关帝庙祀奉的关帝是三国时期的关羽,东岩禅寺祀奉的韦陀菩萨本是西方一个小国的王子,青龙宫祀奉的道教尊神赵公元帅是秦代修道成功的陕西终南山人赵公明,等等。先贤祠当神供奉着的也都是民间真实人物。
以晋江先民为代表的闽南古人为何造出了那么多由人而来的神?闽南山多地少,农耕格外艰难且不足以养家糊口,使得一部分人被迫从商以谋生计,比起农业,经商风险要大且更难以预测,这些比其他地区更艰难的农耕和经商的生活背景增加了人们普遍的恐惧不安心理,以至于他们总想获得超人力神秘力量的保佑。此外,旧社会黑暗,统治阶级不顾民生,加上当地不利的自然条件,使得人们深感无力左右自己的命运,因此容易产生宗教幻想。
闽南民间信仰的独特之处
闽南民间信仰除了具有一般宗教信仰的“共性”之外,还有其特殊的“个性”。第一,闽南有很多由外来宗教融合当地信仰而产生的融合衍生性的神。这里仅举一例。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传入晋江后和当地民俗融合,呈现出新的信仰形式。五店市祖佛宫内供奉的祖佛主公原是深受人们尊崇的一个名叫五泰孺人的妇人,即所谓的“蔡氏十世姑,庄氏一世妈”。“庄氏一世”即庄古山,永春桃源里人士,后来与青阳好友蔡次傅之妹(蔡氏十世姑,亦即后来被尊崇的五泰孺人)喜结连理,遂成为“庄氏一世妈”。据传,祖佛宫内的南海观音是宋帝钦赐给蔡次傅的。蔡次傅之妹在与庄古山成婚时把这尊观音作为嫁妆带进庄家。后庄氏夫妇遵从神灵旨意,于青阳安家繁衍,子孙兴旺,以至于庄氏后裔把观音视为“佛祖”。“庄氏一世妈”生前崇佛礼佛,广行善事,死后被尊为祖佛主公,和观音菩萨一道享受祭祀,至今还于农历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享受祭拜,信众很多。
第二,闽南先民对祖先非常尊崇,民间祭祀祖先之风盛行。其中以蔡、庄两姓对祖先的祭祀最为典型。晋江青阳大姓蔡、庄两姓都有庄重典雅的家庙,蔡氏家庙、庄氏家庙是他们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一般来说,民间的祭祖活动有庙祭、墓祭、岁祭、生辰忌日祭,岁祭中有清明祭、端午祭、中元祭、冬至祭、除夕祭,宗族春秋还要举行隆重“二祭”。此外,晋江民间非常敬重本地区的先贤人物。晋江五店市的青阳乡贤祠供奉着夏秦、李聪、蔡黄卷、李逢期、庄用宾、庄尚稷、庄国祯、李伯元、吴韩起共九位乡贤的神像。这些人都是遵循“论德不论官,以贤不以族”的准则选定入祀的,才德出众,极具民望。
第三,闽南地区民间信仰远播海内外,社会影响较大。其中晋江民间信仰的传播颇具典型性。晋江的民间信仰随着晋江人以各种原因迁移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同时也传播到这些地区,成为海内外晋江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比如,晋江五店市的顺正府大王公,其信仰者在中国台湾、香港和菲律宾等地创设分庙达百余处。其实,晋江的民间信仰外传情形是闽南地区民间信仰向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传播的一个缩影。包括晋江在内的闽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富有开拓精神的闽南人在所到之处落地生根,在为生计拼搏的同时,也在当地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使得由祖居地带去的信仰也实现了落地生根。由此,以闽南民间信仰形式面貌呈现的中国文化也远播到海外。
鉴于闽南地区民间信仰向外辐射地区广阔及其吸引力和凝聚力至今不可小觑,可让闽南地区独特的民间信仰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凝聚海内外闽南人的精神桥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reli.cssn.cn/zjx/zjx_zjsj/201705/t20170508_35104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