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老庄的民俗表达与民俗思想
发布时间: 2017/7/13日    【字体:
作者:林竞 林晓平
关键词:  老庄 民俗表达 民俗思想  
 
 
老庄的著作中有着先秦民俗的丰富表达,包括生产民俗、生活民俗、民间信仰等等。与其他先秦诸子相比,老庄的民俗思想颇具特色,主要表现为自然淳朴之民俗观与人性之民俗观,而其哲学根源则是“道”。老庄民俗观对于我国后世民俗的影响不能低估,它对于我国乡村长期淳朴民风的形成与传承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老庄有些思想虽然不直接涉及民俗,却是后世民俗重要的思想根源,在中国民俗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的老子与庄子虽然不是民俗学家,却与民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界在老庄与民俗的研究方面虽有一些零星成果,但总体看来还非常薄弱。本文拟对老庄与民俗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于老庄著作中的先秦民俗资料予以分类论述,并对老庄民俗思想及其根源,以及老庄思想对后世民俗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略予阐述。
 
一、老庄对生产和生活的民俗表述
 
在老庄的著作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先秦民俗事象,有诸多关于先秦生产与生活的书写。这是我国民俗史上最早对生存方式的系统观照。
 
(一)构建生产民俗知识谱系
 
老子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老子·第四十六章》)“却走马以粪”,意为把战马退还到田间,让农夫用来耕田。这句话实际上披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则重要信息,即当时会将马用于耕作。在先秦文献中,有关马耕的文献记载并不多见,因而这是先秦经济史以及先秦生产民俗史方面的珍贵资料。
 
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第十一章》)老子这段话的本意是说明“无”的作用及其与“有”的关系,在另一方面却客观地叙述了春秋时代所生产的车轮的形态、器皿的物质成分,以及房屋的构造等生产民俗的情况。
 
相对于《老子》简略的五千文,《庄子》对于生产民俗的叙述则更为具体而生动。
 
1. 狩猎民俗。《庄子·胠箧》:“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这段话记载了弹弓、弓箭、弩箭、矰箭、钓钩、钓饵、网、笼、陷坑等等先秦人们射杀、捕获鸟兽和鱼类的用具及方法。据此,一幅先秦狩猎民俗图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2. 畜牧民俗。《庄子》一书讲述了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文中描述了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并且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在工作和事业中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而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本文不欲展开叙述,而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审视该故事,就发现它反映出当时的一个重要的民俗事象。“庖丁”文中所透露的重要信息是:庖丁19 年“解”数千头牛,年“解”亦数百头,而庖丁并非唯一的解牛者。可以想见:其一,屠宰的牛数量如此之多,可见当时的养牛生产已成习俗;其二,与此相关,宰牛亦成一种行业及习俗;其三,由于养牛及宰牛行业的发展及其技艺的进步,以至出现了像庖丁那样在“解”牛时目无全牛、“合于《桑林》之舞”、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高手,蔚成新的生产习俗。
 
与此相关的是,《庄子》一书不仅记述了当时的养牛屠牛之俗,还反映出当时的养羊屠羊之俗。在《庄子·让王》篇中,有一个姓屠羊名说的人,他有自己的“屠羊之肆”,并在言谈中有“屠羊之利”之语。既然有了以“屠羊”为姓为职业的人,其屠羊的规模一定不会小,而养羊一事已蔚然成风成俗也就不足为奇了。
 
3. 农业民俗。《庄子》一书中还有一些关于先秦农业民俗的记载。《庄子·天地》: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另《庄子·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此两段文字记载了桔槔这种工具,它是我国先秦时期发明的一种汲水、灌溉用的简单农业机械。对这种机械的普遍使用,也是先秦农业民俗的特点之一。

(二)绘制先秦民俗生活图式
 
老庄之书从多方面反映出当时丰富的生活民俗。
 
一是饮食。《老子》曰:“五味使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先秦文献中也有“五味俱全”的记载,这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秦已具有的丰富的、多样化的美味饮食。又《庄子·齐物论》:“民食刍豢。”“刍,野蔬,豢,家畜。”由此可窥见当时食野蔬与家畜的饮食民俗。
 
二是药俗。《庄子·徐无鬼》:“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癕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何可胜言!”堇,乌头;鸡癕,芡草;豕零,猪苓。再加上桔梗,庄子一口气说出这四种中药的名称,文中“为帝者”是做主药的意思。文句意为:乌头也好,桔梗也好,芡草也好,猪苓也好,这几种药更换着做主药,怎么可以说得完呢?这反映出我国传统中医中的药分主次的思想。又,《庄子》:“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可知,当时在民间流传着防冻手之药,且因其品质优、效果佳而价值“百金”。
 
三是衣饰。《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适诸越,越人短发文身,无所用之。”说的是有个宋国人采购了一批帽子到越国去卖,越人的风俗是剪断长发,身刺花纹,帽子对他们毫无用处。看来很轻松的一句话,却透露出先秦民俗的重要信息,即当时的越人“短(断)发文身”的习俗。断发文身是中国古代越族的一种文化习俗,先秦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越人“短(断)发文身”习俗的记载,例如:“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岂礼也哉。”“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断发文身,以象麟虫。”等等。此后,文献中也不乏类似的记载,例如,东汉曹操《善哉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直至近代,这种习俗仍旧残存在海南黎族、台湾高山族等民族中。《庄子》的这一记载,恰好印证了古代越族这一带有神秘色彩的民俗。
 
四是斗鸡。“斗鸡”既指以鸡相斗的活动,也指参与这种活动的鸡的品种。斗鸡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意为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将芥末撒在它的斗鸡的翅膀上,郈氏则在他的斗鸡翅膀上扎上金属刀子。)先秦文献中有关斗鸡的具体记载并不多见,而在《庄子》一书中,却有着多例有关斗鸡方面的重要记载。如《庄子·说剑》:“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又《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或响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可见在当时,不仅存在着斗鸡习俗,且对斗鸡本身的观察也十分地细致。
 
五是养虎。在庄子所处的时代,社会上不仅斗鸡成风,甚至还有养虎的习俗。《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作者指出,养虎人不用活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扑杀活物时会激起老虎凶残的怒气;他也不用整个的动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老虎撕裂动物时会诱发其凶残的怒气。作者还分析道,老虎向饲虎人摇尾乞媚,原因是养虎者能顺应老虎的性子;而那些遭到老虎虐杀的人,是因为其触犯了老虎的性子。从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老虎的习性了解得十分清楚而具体,无疑,这是对老虎长期而细致观察的结果。设想如果没有圈养的虎及养虎者,这些细致观察结果的获得是不可能的。可见,当时养虎的习俗已经出现。
 
六是相术。春秋战国时期还流传看相的习俗,称为相术。相术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相人,二是相动物。《庄子·徐无鬼》:“子綦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曰:‘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歅曰:‘梱也为祥。’子綦瞿然喜曰:‘奚若?’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这是《庄子》所记载的相人的故事。
又《庄子·徐无鬼》:

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

这是《庄子》笔下相狗马的叙述。通过这段对狗马品相的具体描述,可知,当时关于狗马等动物的相术已经非常精细,达到了较高的水准,由此也可见当时相动物习俗的盛行。相人的相术在我国出现得较早,至于相动物之俗,先秦文献的记载不是太常见(著名的春秋时“伯乐相马”一事,系记载于后世汉代韩婴及唐代韩愈的文集中)。因而,《庄子》的记载对于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相术风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是吊丧、哭丧。《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又《庄子·至乐》: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从这些材料可知,在当时,人死之后,亲人、朋友不仅要前来吊丧,而且要痛哭,乃至“三号而出”,诸如庄子在妻死后不哭且箕踞鼓盆而歌的行为,则要遭到人们的诟病。
 
《礼记》:“惟哭先复,复而后行死事。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夫人哭踊。”“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遂行。”“哭泣辟踊跃,尽哀而止。”“丧礼惟哀为主。”等等。可知,先秦时期的吊丧、哭丧是一种很普遍的民俗,而老庄的叙述,恰恰为这一民俗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二、关于先秦民间信仰知识的语汇与阐释
 
我国民间信仰民俗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多方面的民间信仰,并且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先秦时期的民间信仰的形态和表征,老庄著作中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相关词语,并揭示了这些词语的信仰内涵。

(一)神仙信仰
 
神仙信仰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的一大特色,后来成为道教创建的重要理论源泉。
 
在《老子》一书中就有神奇之人的记载,说:“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不是神仙是什么?至少也是半人半仙者。
 
《庄子》对神仙的叙述不仅多处出现,而且描述得非常生动和具体。例如: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庄子·齐物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又《庄子·大宗师》:“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庄子一口气说出了一大堆名字,其中,如黄帝、彭祖、西王母等都是后世神仙谱中的重要神仙。并且,《庄子》笔下的神人、至人乘云气,御飞龙,骑日月,游乎四海之外,超脱死生,与后世道教及民间信仰中的道教神仙无异。

(二)社树与土地崇拜
 
“社”,是指土地神,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称社树。《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可知,以一定的户数作为建社的单位,并种植“其土所宜之木”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民俗。庄子则对这一民俗进行了形象化的描述,《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楔之百围。”这里,巨大的栎树是被当作社树来崇拜的。《庄子》的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的土地神崇拜中以树为神主的多元表现形式。文中该社树的巨大也说明该树的树龄以及崇拜社树这一风俗的悠久历史。

(三)祭祀河神
 
先秦时期存在着祭祀河神的习俗,《庄子》一书记载了这一习俗:“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之有痔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为大祥也。”适河,在这里是祭祀河神之意;解,排除,郭云解释:“巫祝解除也。”此句大意为:白额头的牛、高鼻子的猪以及患有痔疮的人,三者被巫祝排除在祭祀河神的对象之外。由此可知,在庄子所处的战国时期,祭祀河神的风俗还较为盛行,其祭品有牛、猪甚至人。与此相印证的有《史记》等文献的记载。

(四)巫的信仰
 
《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巫”字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小篆像女巫两袖舞形,其本义为古代能以舞降神的人。
 
信巫之风在春秋战国时期很盛,如《左传·成公十年》记载之桑田巫,《左传·襄公十六年》记载的梗阳之巫皋以及宋玉《招魂》中之巫阳等等。
 
在《庄子》一书中,多次提到季咸这个人物,并称之为神巫。《庄子·应帝王》:“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可见当时巫风俗之盛,而“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则同时又描绘出当时人们既信奉巫,又“惟恐言其不吉”的心态。

(五)卜筮占梦
 
卜筮是先秦时期人们的重要习俗,《庄子·庚桑楚》借老子之口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叙述:“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后世乎?’”意即,养护生命的常规,能够使身形与精神浑一谐合吗?能够不失却真性吗?能够不求助于卜筮而知道吉凶吗?在这里,老子是正话反说,说明当时运用卜筮来预测吉凶的人与事非常多。
 
另,《庄子·则阳》:“狶韦曰:‘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不吉,卜葬于沙丘而吉。掘之数仞,得石槨焉,洗而视之,有铭焉,曰:“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识之。”’”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卜葬”,即下葬前通过占卜的方式以确定下葬的时间、地点等的风俗。
 
《庄子》还记载了当时占梦的风俗,《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

(六)祭祀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老子很随意地以刍狗为例来阐述其观点,可知当时以刍狗作为祭祀用品这一风俗是较普遍的。
 
《庄子》也有类似记载:“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
 
老庄关于民间信仰的记述,是我国有关民间信仰的较早的文献资料。我国的民间信仰种类繁多,老庄书中所载,有的可以与其他文献资料相印证,有的是独家记述,它们对于了解、研究我国民间信仰的原生状态、传承衍变,尤其是语义学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老庄的阐发不仅影响了此后中国的民间信仰,也对东汉后期我国道教的产生发挥了重要影响。道教的核心思想或宗旨就是神仙信仰,老庄的著作因包括大量神仙描述等方面的内容而成为了道教经书。与此相关,老子被道教尊为“三清”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庄子也被尊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的南华真人。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因此,不了解老庄,就不能真正认识道教,也就不能真正认识中国文化的根底。
 
三、老庄民俗思想的精髓与要义
 
在老庄的著作中,不仅有大量对先秦民俗的具体书写,也流露出他们的民俗思想。他们的民俗思想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两则,即“自然淳朴之民俗观”与“人性之民俗观”。

(一)自然淳朴之民俗观
 
老庄皆提倡一种自然、淳朴的民俗观。
 
首先,他们向往着一种上古的社会经济还很不发达时的淳朴民俗。
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认为,民俗生活要纯朴、简单、宁静、祥和、愉悦、顺应自然。庄子亦写道:“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又提出“乐其俗,从其俗”。两者的思想观点如出一辙,就连文字都大致相同,表现出老庄高度一致地推崇的简朴的劳动与生活,不赞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不赞同人的社会化的自然民俗观。
 
庄子在这方面还有不少论述,例如: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在庄子眼中,在这种上古社会,人们简单地劳动,简单地生活,不结党营私,民风淳朴,是一种“至德之世”。而在这种至德之世,交通闭塞,自然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地相处。庄子把符合自然之道的民俗生活与素朴守真的人性理念相结合,为我们构想了一个自然、原始、纯朴、常性、“天放”的理想国。
 
老庄认为凡事包括民俗应该是朴素而简约的,所谓“以深为根,以约为纪”(《庄子·天下》),即以深玄为德之本根,以俭约为行之纲纪。庄子还说:“无为也而笑巧。”(《庄子·天下》)即认为无为似拙而可以笑彼巧者。
 
老庄的自然民俗观还包括“随俗”的思想。《庄子·寓言》中颜成子游对东郭子綦之语“一年而野,二年而从”,意即一年之后返归质朴,两年之后就顺从世俗。随俗,也是依从自然。
 
显然,庄子推崇一种人们淳朴简约、自由自在、顺其自然的民俗生活。
 
(二)人性之民俗观
 
老庄认为,民俗要符合人性。在这方面,庄子提出“不累于俗”(《庄子·天下》)即不为流俗所牵累的思想,又提出“离世异俗”的思想:“刻意尚行,离世异俗。”(《庄子·刻意》)即磨砺心志,崇尚修养,超脱尘世,不同流俗,或可理解为不随波逐流,不拘泥于旧俗。庄子又提出:“不为穷约趋俗”,提倡有修养的人不应该因高官厚禄的到来而放肆志性,也不可因穷困而趋附流俗。庄子指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认为,在物欲中丢掉自己本性的人,在世俗中丧失自己德性的人,叫作不知本末轻重的人,就是颠倒了本末的人。庄子反对人性受制于世俗,说:“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意为用世俗之学来修治本性,以求恢复本来的状态;用世俗的观念调整情欲物欲,以求达到明通;这就叫作受蒙蔽之人。
 
庄子重视百姓的心性的自由自在:“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独志”,为人的自然之性亦即本性,他提倡要把人们的心性打扫干净,还原人的本性,让人的生活乐在自己的情趣之中,而不为世俗所惑。
 
总之,老庄既重视民俗的自然性,又提倡民俗也要符合人性,而这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人性贵自然,民俗亦贵自然。


(三)老庄民俗思想的哲学根源
 
老庄民俗思想的主流是自然民俗观,这种民俗思想并非自然天成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哲学思想根基的。
 
老庄思想的核心是“道”。在老庄的观念中,道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还认为道是万物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且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最高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核心含义又是“自然”。因此,老庄的民俗思想中,第一位的也是强调民俗的自然性: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刻意。而淳朴又是与自然性相伴的——自然,不刻意,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淳朴。
 
老庄的人性之民俗观与自然淳朴之民俗观,表面看来有点相抵触,其实两者是相通的。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人性效法的终极对象是“道”与“自然”,因此,就这个意义而言,人性也是“天性”,亦应复归到“道”及“自然”。另一方面,人性本身应是自然的,得到尊重的,进而推之,民俗也不能是勉强的,应该是自然的,并且符合、尊重人的本性。可见,无论是老庄民俗思想中的自然淳朴之民俗,还是人性之民俗,其思想根源仍然是道。
 
在《庄子》中有一段值得注意的叙述,即:“ 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显然,庄子通过对民俗朴素简约的“至德之世”的推崇,而提倡一种人们自由自在、不受孔孟礼义忠信等观念束缚的民俗生活。
 
这就引出了一个需要进行思考和解答的问题,即老庄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其民俗思想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民俗思想有何同异之处。
 
笔者认为,其相同之处首先是,老庄与孔孟皆重视作为民俗主体的“民”。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就寓重视民之意愿、重视民心的意蕴;而老庄赞同人性之民俗,实际上包括了对“民”的重视。孔子提倡“仁”、“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也蕴含了对广义的“民”的推重。孟子的重民思想更为突出,他认为,天下的得失兴衰,与民心的向背关系密切,强调:“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宣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正因为孟子看到了民众在历史上的治乱盛衰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敢于大胆地说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样的话,并且把人民作为统治者必须倚重的“三宝”之一。其次是,无论是老庄还是孔孟,都重视民俗的“俗”,“俗”是孔孟以及老庄笔下浓墨重彩的书写内容。
 
可见,对于“民”、“俗”或“民俗”的重视,是老庄以及孔孟的民俗思想的一个共同特点。老庄及孔孟的民俗思想的相异之处在于:孔孟所主张的民俗,是一种礼教的民俗,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种君臣父子上下等级有序的民俗;而老庄提倡的民俗则是一种无等级、非礼仪、朴素自然的民俗。
 
四、老庄民俗思想对后世民俗发展的影响
 
老庄民俗观对于我国后世民俗的影响不能低估。历史上不少人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并努力构建一种“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的民俗及社会风尚,不言而喻,这都是深受老庄民俗观影响的民俗理想与实践。
 
无疑,老庄自然、淳朴的民俗观,对于我国乡村长期淳朴民风的形成与传承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而老庄有些思想虽然不是直接谈民俗的,却是后世民俗重要的思想根源,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破财消灾民俗。不少地方的民俗事象中表现出这样的情况:损失了钱财,有的人反而高兴,说破财消灾,有的人甚至主动地这样做。这个民俗的思想根源仍与老庄思想有关。老子看到了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是相反相成的,如长短、高下、美丑、有无、难易、祸福、刚柔、损益、大小、生死、进退、荣辱等等,认为这些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而须相互依存。他还认识到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反者道之动”(事物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转化)。那么,既然事物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减损一点,破点财,则可能反而是好事,有益于未来。祸福相倚,祸福转化,贬损以保平安。
 
老庄思想对后世民俗产生影响的还有其“善”的观念。老庄著作中强调善行善举,例如: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行善举历来是民众所公认的道德界限,这种观念早已融入了诸多民俗之中,例如修桥补路、赈济贫困、扶助鳏寡孤独等等。老庄关于善的理念与提倡,也是构成这一民俗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
 
当然,也要认识到老庄思想对后世民俗起消极作用的成分,例如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知足常乐、“不争”的思想,对于我国一些消极、守旧的民风习俗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我国传统民俗实际上同时受着儒道两种民俗观的影响。儒家提倡以“礼”作为民俗的指导与规范,在这种思想引导下的民俗,讲究规矩及其相应的繁琐的礼仪、程序,不惧耗费,不厌其烦;道家提倡简约、自然,在这种思想引导下的民俗,追求朴素、简单、自然而然。至于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采取上述两种民俗观的哪种作为指导,在不同的时代、群体和不同的境况下,有着不一样的选择。其中,也有将这两种民俗观相融合而为之的民俗活动及事象,即简朴中蕴含丰富,简约中不失繁华。当然,这已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
 
总之,老庄著作中描写了较为丰富的先秦民俗事象,对于民俗史研究有着一定的价值。老庄的民俗思想主要表现在其自然、淳朴的民俗观以及人性的民俗观上,两者的侧重点看似不一致,其实质还是相贯通的,它们的根源来自老庄“道”的思想,其自然的民俗观与人性的民俗观实为殊途同归。毋庸置疑,老庄的思想对后世民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转自西北民族研究微信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活态存在的萨满传承——满族石氏家族传统萨满传承仪式
       下一篇文章:人可以不信仰宗教 但不会没有宗教性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