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以“入世佛教”化解文明冲突
发布时间: 2017/9/7日    【字体:
作者:梁世和
关键词:  入世佛教 文明冲突  
 
 
唯有吐故纳新,传统才能生生不息。无论佛教还是其他宗教信仰,必须自我更新,才能适应
时代的需要。回归自己的传统,并不是要使各大文明彼此孤悬隔绝,而是要在深深植根于自己传统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文明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一行禅师既是著名的宗教学者,也是诗人与和平主义者,面对人类因不同文明和宗教分歧所
产生的冲突,一行禅师以他“入世佛教”理念及其实践,提出了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化解之道。
 
回归本根
 
一行禅师指出,传统是生命的根,每一个人都能从他对传统的信仰中汲取智慧,每一个人都
应该与自己血缘上和心灵上的祖先相通,回归自己生命的“根”。他不厌其烦地强调,没有这种本根意识就不会有幸福感,一个被连根拔起的人,将无法感受到快乐。只有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人才能感到安定幸福。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指出:“没有传统,人类便不能生存,即使他们司空见惯地不满于他们的传统。”传统应该被当作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不论对个人,还是对维护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一行禅师与希尔斯的见解可谓不谋而合,他说:“我们若能重视自己的精神遗产,并且予以发扬,就不致陷于导致社会瓦解的那种疏离,社会也可恢复完整。”重视传统有益于维护社会的完整,反之则可能导致社会的疏离和瓦解。
 
对不同文化传统和背景的人,一行禅师认为他们应尊敬自己血缘上和心灵上的祖先,回归自
己的传统,重新发现其中的宝藏,并摆脱那种认为自己的信仰是唯一真理的信念。
 
促进文明沟通一行禅师也认识到传统不是完美的,而是注定要发生改变的。他提醒我们,佛教的传统并非完全止步于佛陀,基督教的传统也并未止步于耶稣。传统是活的、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吸纳新的元素。唯有吐故纳新,传统才能生生不息。无论佛教还是其他宗教信仰,必须自我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回归自己的传统,并不是要使各大文明彼此孤悬隔绝,而是要在深深植根于自己传统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文明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某一个传统并不需要排斥其他传统的存在,人也不应该只将自己局限在唯一的传统中,而是
可以同时享受两种甚至多种传统的精华、拥有其精神财富。一行禅师预见,人类未来终将扬弃不同精神传统间的障碍。他在自己的宗教道场内也实践着这一理念。在法国梅村的禅堂里,他同时供奉佛陀与耶稣,并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精神祖先。他表示如此不仅不会觉得内心有冲突,反倒因为同时拥有两种不同根源的精神财富而觉得内心更加稳定。他说,无论佛教还是其他宗教,都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遗产,人们都能从其中获益。
 
一行禅师告诉人们,亲近佛教并不一定要成为佛教徒,但一定要了解佛教的智慧。佛教之正
念修习,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切地理解各种精神传统。他说,佛教智慧不仅可以提供沟通不同文明的方法,还能帮助人们挖掘其他精神传统中美丽、卓越、珍贵的一面。在实践上,一行禅师将佛教的正念修习作为沟通文明的桥梁,这和不同传统的人们原有的精神财富并不冲突,而佛教徒也可以由此参照其他精神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来使佛教更丰富。一行禅师坚信,真理并不为某一个信仰传统所独有,“我们应该撷取所有信仰传统的优点,共同努力排除宗教信仰间的紧张,让和平多一线生机”。
 
以“相即相入”的方式共存
 
“相即相入”是一行禅师提出的重要概念。他解释说,相即相入就是看到你和我之间、某人
和任何其他人之间都没有根本性的分隔,所有人都是相互依存的。万物一体,如花纯粹由非花的因素,诸如阳光、泥土、水、时间和空间所构成。甚至可以说,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一朵花的存在。表面上看,事物似乎是以独立实体的状态存在,各自占据特定的时空相互隔绝。但只要不断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任何事物都存在彼此关联的,也就是相即相入的本性,每样事物都是由其他事物所组成,并包含其他所有的事物。
 
花由非花的元素组成,而佛教也由非佛教的元素组成,比如其中包括基督教的元素。正如佛
经所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每一件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其他事物,借由深观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看到整个宇宙。因此,为了照顾好我们自己,就要照顾好我们周围的人。理解自己的痛苦与愿望,便能理解其他人的痛苦与愿望,若他人没有和平、安全,自己也就不可能拥有和平与安全。
 
一行禅师说,我们可能以为快乐是个人的事,然而一旦深刻理解到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本质,
就会清楚看到,若他人痛苦,我们也不会真正快乐。对人生气时,我们将因自己内心的愤怒而受苦,但当能做些事而让他人快乐而面露微笑时,我们也会立刻感到喜悦。我们的快乐和痛苦,都是由他人的快乐和痛苦所构成的。因此,理解无常、无我与相互依存,将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带来喜悦与快乐,和平、爱、谅解才可能存在。
 
在一行禅师看来,佛教的禅观修炼,使人的内心不断充满慈、悲、喜、舍,它们是真爱的四
个层面。慈是给予喜悦、幸福的意愿和能力;悲是止息和转化痛苦、减轻忧伤的意愿和能力;喜是给人们带来喜悦;舍是平等心、不执着、不分别,是平常心,是放下。获得上述四个层面的智慧,是谛观万物相互依存的成果。达到这个境界,分别心即消失,实相也不再支离破碎,所谓宗教分歧、文明冲突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行禅师的上述见解,体现了现代从较为开放的观点看待宗教的立场,而他基于佛教理念提
出的化解文明冲突的可能方式,虽然包含着宗教实践者的局限和不切实际之处,但对于现代人以清醒的眼光看待问题仍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回溯基督教德性伦理的理论源头
       下一篇文章:我国主流宗教观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创新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