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 世纪以来,宗教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塑造国民道德品行、培育民族精神和社会信仰、解决日常问题和精神困惑、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美国宗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丰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有借鉴意义。
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是美国社会的特殊力量。二百多年来,美国宗教一直同整个国家的民族习惯和在这个国土上产生的全部情感交织在一起,行使着某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虽然美国近代以来提出政教分离,但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仍然不可磨灭。
一、美国宗教的思想教育功能
(一) 对民众进行道德熏陶和品行塑造
宗教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个人的影响体现出来的,或者说,宗教主要是对个人品格和行为的一种强有力的道德影响。因而,宗教是美国社会中最大的道德资源。在美国,社会上所推崇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很大程度上就是常常被基督徒称许的基督教道德。不但现代的基督教团体和教会以提供道德规范、道德教化与监督为己任,就连美国社会在平时的公民教育中,也非常重视以培养良好行为为目的的宗教教育,并把它看作美国道德教育的基础。这些为宗教在美国行使道德教化的职能提供了良好条件。宗教道德教化的结果是圣经中的《摩西十诫》所包含的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基督教强调的爱的精神融入到了社会道德之中,并得到了美国人的广泛认可,形成了一种传统的道德力量。正式这种力量使得由文化背景形形色色的移民所组成的美国社会才能在道德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整个社会才能在极力推崇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同时,仍然仰仗勤奋与节俭、合作与自律、平等与正义、爱心与帮助、责任与使命等等旧有的品德,让道德标准和“精神文明”在美国社会中代代相传,广泛影响着公民的思想品德素质,规范着公民的日常品行。[1]“对美国人说来,品行是不可能同以宗教虔诚为基础的道德分离开来的”。“道德性——在大多数美国人来看,它是以宗教为根源的,同品行是不可分的。”[2]
教师在训练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分几个层次发问,由浅入深,让学生通过“跳一跳,摘到桃”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随之高涨了。应当指出的是,降低问题的梯度绝不是毫无价值的信手拈来,“凑凑热闹”,搞形式主义,或者故意把完整的问题弄得支离破碎,而应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和本班的学生实际,认真设计问题,为学生架设达到预期目的的阶梯。
五、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初中生所处的中学时代是最浪漫、最活泼、最有生气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段里,他们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袒露自己的心迹,彰显个性,标新立异,也最容易暴露自己弱点。作为语文教师,作为他们灵魂的“引路人”,要格外珍惜学生的这段美好时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努力为学生创造最合适的“敢言”机会。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了一种现象,一上课学生首先从教师的目光和言谈举止中读到有关信息,猜测到这一节课的将要面临的氛围,或严肃,或轻松愉快,他们随时调整以适应这一临场需要. 培养学生答问能力,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乐意参加,也容易接受,无疑是一剂良药。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辩论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以达到我们的预计目的。
因此,美国人不得不承认,“教堂是谈论和解决道德问题的场所”。[3] 宗教已成为美国公民美德的“孵化器”。
(二) 培养民众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信仰
在美国,“公民宗教”的宗教形式盛行。公民宗教是借助宗教情感表达的一种社会信仰,体现着美国人的民族精神—“美国精神”,即爱国、乐观进取、勇于创新、崇尚个人奋斗的民族精神。美国政府把“公民宗教”作为实行其统治的思想工具,把其信仰、象征和仪式同社会信仰和民族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美国精神”时常笼罩在上帝的神圣光环下。在“公民宗教”教育中,它推崇一批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如著名的总统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等;它景仰一些容易唤起民众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地方,如阿林顿国家公墓、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大厦等;它宣扬一些标志社会进步的历史事件,如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等;它注重一些有意义的神圣仪式,如总统就职典礼、独立节、阵亡将士纪念日、感恩节等。这样,人们在纪念历史人物的同时,也强化了自己的信仰、精神和价值观;人们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传播了美国人的自由、民主的信条,赞美了为实现国家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和气节。通过这些教育,不仅使美国公民自幼年起就时时处处感受到“上帝”的存在,而且“美国精神”也随之一点一滴沁人心脾,铸成他们的灵魂。“我们信仰上帝”成了美国人的座右铭,“上帝保佑美国”是民间使用率最高的、最诚挚的爱国口号。[4] 可见,美国的“公民宗教”在培养民族精神和社会信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为美国社会的一种凝聚力量和美国人的一种精神动力。
(三) 解决民众日常的思想问题和精神困惑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日渐紧张,导致人们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的思想问题和精神困惑,恢复心理平衡方面,美国宗教教育发挥了特殊的抚慰作用。美国现代的宗教努力适应现代人的要求,使许多教会从单纯作为教徒灵修之地变为集礼拜、社交、娱乐和教育为一体的场所,让宗教成为美国人们拓宽业余活动、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国教会经常组织讨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专题,比如子女教育、夫妻关系、谋求职业、锻炼身体等来吸引信徒和民众,为他们排解日常的精神困惑和现实问题。同时,美国的宗教还深入到社会日常事务和特殊群体机构中,成为特殊群体心灵的依托和归宿。在美国,从总统竞选到人工堕胎,从家庭纠纷到种族问题,到处都可以听到教派的声音。在监狱、无家可归者中心、戒毒所、艾滋病救助医院还是在遍及全球的美军基地中,也都有牧师和传教士工作的身影。在这些特殊机构中,牧师既负责为特殊民众举行宗教仪式,提供完整的宗教教育,还经常组织各种特别的座谈会,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对他们进行精神抚慰。总之,美国的现代宗教不再采取强制的手段,而是通过无处不有的各种宗教活动和具体宗教行为来内化宗教精神,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解决人们的精神困惑和实际问题,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
二、美国宗教的政治保证功能
(一) 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美国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发展又离不开宗教教育的交流和整合。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必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而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关系、产生影响,使美国社会各个领域打上宗教的烙印。在美国,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宗教教育来整合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络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从而协调社会关系,实现社会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尽管宗教组织的努力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可能完全制止世俗化对基督教传统的冲击,但作为美国社会的净化剂,宗教所倡导的道德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公正、自由、平等的价值评判标准,将民众的思想统一起来,进而协调民众的行动,实现民众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了统一的凝聚力,这在协调社会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上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而美国宗教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将宗教内容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大幅度改革,使宗教具有现代化、世俗化的色彩,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又增强了宗教在协调复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实际效果。
(二) 调和阶级矛盾,保障政治稳定
美国统治者非常注意将他们的政治思想与宗教学说联系在一起,对国民进行政治熏陶和政治控制,调和阶级矛盾。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卡扎米亚斯所说:“统治者大量的依靠教士为他们服务,来做他们自己的随从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教士被雇用担任过去伟大思想家的思想解释者和政治传统的保卫者。”[5] 比如,宗教曾是美国独立革命的一种助力,美国独立革命的领导者们将争取独立自由的政治任务与宗教旗帜巧妙地结合起来,把争取独立说成是“上帝”的安排,进行革命是“替天行道”,以此来证明,“民权神授”合乎天意,他们所从事的民族独立事业是“履行天职”。这点在《独立宣言》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正因为如此,《独立宣言》成了团结人民的神圣的战斗旗帜和鼓舞人民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基督教的道德说教以往大都是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作辩护,归根到底是保护阶级压迫和剥削,维护富人的利益。而现在这种倾向已开始有所改变,有时甚至表现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和对穷人命运的关切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和阶级矛盾和加固政治稳定的作用。此外,基督教倡导的集体观念在团结各阶层民众、缓和阶级矛盾、增强美国的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综上所述,美国宗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明显,具有可借鉴性。因而,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以更为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文学教育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