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数数历代道藏经与北京白云观
发布时间: 2018/8/16日    【字体:
作者:刘厚祜
关键词:  道藏经 白云观  
 
 
《道藏》历来被认为是宝中之宝,道教丛林尤以贮藏为荣。八百年来白云观,就是以贮藏《道藏》而知名的宫观。

白云观贮藏《道藏》而闻名
 
道教最重 “三宝”,王常月在《龙门心法》中说:“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所以他们最重经典,《道藏》历来被认为是宝中之宝,道教丛林尤以贮藏为荣。八百年来白云观,就是以贮藏《道藏》而知名的宫观。
 
飞玄阁与《大金玄都宝藏》

早在十方大天长观修建的当时就建置了飞玄阁,其目的就是为了贮道藏经板。在大定四年 (公元1162年),金世宗诏以南京经板拨交给天长观保存,并让当时观中的住持提点孙明道负责搜辑补刊。南京就是宋时的东京,南京经板就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至1118年)所修篡的《万寿道藏》的经版。这一部道藏原为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但据辛元龙《昭龙观道藏记》说,则为五千二百八十七卷。经板原刊于福州闽县,刊成后移贮于东京;靖康、建炎乱后,又移贮于天长观中,经板残缺不多,基本上是完整的,再经孙明道的搜辑和补充,增刊了一千另七十四卷,合成为六千四百五十五卷。这就是《大金玄都宝藏》。这批经板始终存放在十方大天长观的飞玄阁中。直至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观中大火,经板遂告焚如。
 
在尹志平住持长春宫的时候,即元太宗六年 (公元一二三二年),皇后遣使劳问,赐给了道藏经一部,这一部道藏也是《大金玄都宝藏》。它是至元十二年(公元一二八二年)焚毁道经时被焚毁的,在元世祖《圣旨焚毁诸路伪造道藏经板碑》中说:“长春宫有道藏经”,所指的应当就是它,它在长春宫中一直贮藏了七、八十年之久。至于它贮藏在什么地方,于史无征。当时方丈居住的萃玄堂侧有一座小楼,里面曾经积书万卷,也许就是贮藏在那里。
 
篇幅为历代道藏之最

与此同时,丘处机弟子宋德方曾补缀金代残藏,编辑了一部七千八百多卷的《大元玄都宝藏》,这是历代道藏中篇幅最多,搜集最广的一部藏经,此书编辑经过,《祖庭内传披云真人传》中说: “长春亦尝私谓师,汝缘在西南。师因语及道经泯灭,宜为恢复。长春曰:‘兹事体大,我则不暇,他日尔当任之。’长春羽化,清和嗣典教事,令师提点教门。……思及长春‘藏经事大,我则不暇’之语,……遂与门下讲师通真子秦志安等谋为锓木流布,丞相胡公闻而悦之,倾白金千两,为创治之费,即授之通真子,令于平阳玄都观总其事。事成之日,故翰林学土李治作碑。从倡始至毕手,靡不备录,读之见其补完止缺,搜罗遗逸,海内数万里,皆亲历之。”

元《遗山集通真子墓碣》说:“通真子讳志安……迂披云老师宋公于上党,数语即有契,叹曰:‘吾得归宿之所矣。’因执弟子礼,从受上清大洞紫虚等箓,且求道藏书纵观之。披云为言:‘丧乱之后,图籍散落无几,独管州者仅存,吾欲力绍绝业,锓木宣布,有可成之资,第未有任其责者耳,独善一身,曷若与天下共之。’通真子再拜曰:‘谨受教’。乃立局二十有七,役工五百有奇,通真子校书平阳以总之。”

秦志安去世,早于宋德方二年。元商挺《玄都至道崇文明化真人 (宋德方)道行碑》及李鼎《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说:这一庞大的工程,是“役工者无虑三千人……首尾凡六载乃毕。”宋本人还“首制三十藏,藏之名山洞府”。为此,他大得统治者的赞赏,初锡“披云”之号,再膺“玄都至道”之称。这一部经板初藏于平阳玄都观,后来又移貯于永乐大纯阳万寿宫中。至元焚经时,这一部经板当亦不免于难。
 
正统道藏新刊 明英宗敕命分颁各地宫观
 
白云观历来以貯藏道藏而著名,明正统九年 (公元一四四四年),道藏新刊,英宗皇帝敕命分颁各地宫观。正统十年,白云观所建立的“赐经碑”就是当时纪念赐经的碑记。这一部《正统道藏》计为四百八十函,五千五百零三卷。从那时起到现在止,白云观藏经已有五百四十年历史。它是永乐年间明成祖诏命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所修篡的,工作没有完成,成祖就死了,事情也就搁置下来;后来英宗又让妙道真人邵以正负责督校,这才完成了使命。

民国年间白云观参与影印道藏功不可没
 
民国年间,傅增湘等人根据《正统道藏》又影印了涵芬楼小道藏,白云观方丈陈至霖予有力焉。傅增湘曾在《全真道范》序中说: “余自沦海以来,游涉郊垌,时往瞻礼(指白云观),嗣以重印道藏全经,与前方丈陈君过从渐密,经营三载,苦心毅力,同排浮议,卒底于成,玉籍金函,流传薄海,内外真诠秘典,因之大彰。”说明白云观曾对道藏的影印工作给与了巨大帮助。
 
 善本古籍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我国汉族地区佛教寺庙财产制度的历史、现状与困境(下)
       下一篇文章:怎样看待教堂的免费和寺庙的高消费,这样的观点?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